1.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有哪些?

2.中国气象科技世界一流水平,8颗风云卫星在轨运行?

3.中国气象局启动干旱四级应急响应,今年的干旱情况为何如此严峻?

国家气象卫星中心_国家气象卫星中心广州站

进气象局有几种途径:

一,学气象类专业的,每年气象部门的专场招聘会,通常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还有北京。在双选会上可以投简历进入,编制为事业编。

二,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公务员编制。气象局每年都会按指标招收新人,但是多为本专业学生。公务员报名都是网上报名,考试一般在10月11月左右,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和其他公务员考试相同,可以到公务员考试网查询,但是气象局的公务员现在都需要是气象专业的才能考。

三,有些省份会有事业单位招考,气象局有时也有招考,为事业编制。

如果学气象类专业的,想进气象局相对容易很多。可以在校时多发表些文章和老师多做些课题 另外,对气象类的绘图软件如Surfer,GRADS等熟练运用,会熟练掌握一到两门计算机语言。

至于什么证书,气象类没有像什么会计、建筑这样的全国考试的证书的。主要看学的专业。不过气象部门主要还是需要学气象的,非气象专业的需要的多是会计,计算机类的。如果你要考,可以考些计算机类的证书。

至于传说的什么防雷啊,气象台相关资质,是不存在的,进气象局自然会接受这样方面的培训,会有上岗证的培训和考试的。

扩展资料

中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

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中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监测网络司、预测减灾司、科技发展司、财务司、人事教育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和监察室、审计室。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宣传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

百度百科-气象局

我国的卫星发射中心有哪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形成了规模。具备了先进的卫星、火箭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和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

目前,我们国家在卫星方面已经拥有通讯、遥感、、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轨运行的卫星有20多颗。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研制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东方红四号大型卫星平台,寿命可达15年,能够满足后续应用的需要,刚刚发射的尼日利亚卫星就用了这一部平台。?

进入空间是开展航天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运载火箭方面,我国目前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2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具备高中低多种轨道的发射能力,能够发射世界上绝大多数商业卫星,并且可以多星发射,综合技术性能达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先进的低温推进技术的国家,也是较早掌握大推力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国家。

在发射场方面,建设了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发射场,保证了卫星、载人飞船的发射需要。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包括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同时,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领域,也建成了配套的专业工程体系。

中国航天事业下一阶段的目标

第一阶段,到2035年,迈入航天强国前列。在重型运载火箭、新一代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和载人登月、行星探测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进出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能力全面提升,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航天战略科技力量,在重点领域并跑或领跑,工业基础自主可控,空间基础设施完备可靠,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第二阶段,到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强国,在载人登陆火星工程、国际月球科研站、行星际穿越、天地往返运输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世界航天发展的领跑者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科技党建-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气象科技世界一流水平,8颗风云卫星在轨运行?

中国拥有五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别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0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2009年),中国东方航天港 (母港位于烟台海阳),用于海上卫星发射。

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被称为“东风航天城”。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晴天多雨天少,可以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于1958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卫星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始建于1967年,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等多种型号的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该中心先后成功发射了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和中巴“一号”卫星等。

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始建于10年,又称为“西昌卫星城”。该中心地处大凉山峡谷腹地,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纬度低,海拔高,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节省运载工具的能量消耗,是发射各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理想场所。

该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始建于2009年。是我国首个滨海发射场,靠海港,运输方便,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航区及落区安全性好。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货运飞船、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地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

五、中国东方航天港

中国东方航天港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于2019年7月开始启动建设。依托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发挥航天,海工等工业制造基础雄厚的独特优势,打造航天海上发射母港,火箭研发制造中心,海上发射平台研发制造中心,辐射带动航天新材料,航天旅游等相关产业。

中国气象局启动干旱四级应急响应,今年的干旱情况为何如此严峻?

气象专业工作者从这张气象云图所解读出来的信息丰富程度远远要超过我们普通人。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可谓装备先进、性能强大,能够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之末。

风云四号A星于2016年12月11日成功发射,是中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该卫星与其第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二号相比,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

在中国气象局卫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建民看来,风云四号卫星作为风云静止卫星系列最大的突破之一是实现了稳定技术的飞跃,即从“自旋稳定”到“三轴稳定”。

气象卫星面对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对地观测和扫描的效率,而卫星自身的稳定性是提高观测和扫描效率的关键。中国气象卫星传统上用自旋稳定技术,即靠卫星自我旋转来稳定,就像陀螺一样在太空旋转,但是自旋一周360度,对准地球的时间比例很低,由此效率大打折扣,而用新的三轴稳定技术,在实现稳定拍摄扫描的同时,始终面向地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国气象局领导签发命令,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气象观测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气象宣传和科普中心、华丰集团立即进入四级干旱应急响应。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重庆、四川等省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或调整了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增加值班人员,强化值班,动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依职权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按转移危险地区人员,组织加强堤防巡查和防御,及时控制险情,或者组织加强抗旱工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和灾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组织、指导本辖区防汛抗旱工作,或者派驻受灾地区。专门帮助重灾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将工作情况向当地人民和国防总局报告。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高温天气。

百年一遇的热浪席卷欧洲,许多地方的温度超过 40?C。法国巴黎最高气温达到40.5℃;葡萄牙、西班牙部分地区气温一度达到47℃;英国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英国林肯郡康宁斯比日最高气温达到40.3℃,为英国有记录以来最高。英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极端高温红色警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仅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欧洲的热浪就造成 1700 多人死亡。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烈,几乎围绕地球运行,仅在印度附近出现明显断裂。南美洲北部和中非南部也受南半球副热带高压控制。在欧洲,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同相叠加,受大气晴空辐射、沉降增温、暖平流输送等因素影响,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