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土壤墒情_农田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
1.农业气象站作用是什么?
2.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9月上旬黑龙江省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时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本旬我省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属于常温少雨型的农业气候,积温比去年偏多20-120℃左右。本旬前期气象条件对大豆鼓粒灌浆较为有利。5~9月上旬大部农区气温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大豆长势较好。
5月西南部偏旱,东部和北部偏涝,对大豆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不利。6月松嫩平原大部土壤干旱,大豆生长缓慢。7~9月上旬我省大部农区光温条件适宜,促进了大豆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形成。
一、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概况
1.气温
本旬我省气温正常偏低,大、小大兴安岭旬平均气温为10~15℃,其它地区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甘南、龙江、嘉荫、肇东、尚志、鸡东偏高1℃,大兴安岭北部、哈尔滨北部、绥化南部、三江平原北部及双城、肇源、富裕、伊春、铁力、克山、拜泉偏低1℃,其它大部地区与历年持平。
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低1~2℃。截止9月上旬末,全省大部农区≥10℃积温在2300~2700℃之间,其中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大部、牡丹江地区为2300~2500℃;松嫩平原西南部为2700~2900℃;其它农区为2500~2700℃。与去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多20~120℃。
2.降水
本旬我省降水偏少,松嫩平原西南部及宁安、鸡西、宝清等县(市)旬降水量在10mm以下,齐齐哈尔北部、黑河大部、哈尔滨东北部、伊春大部、鹤岗大部及桦南、桦川、虎林、牡丹江、青冈、加格达奇降水量为20~40mm,其它地区降水量在10~20mm之间。
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部农区偏少2~8成。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克山、讷河、杜尔伯特、嫩江、牡丹江偏多1~2倍外,大部地区偏少3~9成。
3.日照
本旬我省日照时数地区分布不均,松嫩平原西部及呼兰、宾县、哈尔滨、双城、尚志、通河、依兰、汤原、佳木斯、桦川、宝清、富锦、同江、鸡西、逊克旬日照时数为80~100小时,其它大部农区为60~79小时。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东部部分县(市)偏少1~7小时外,其它大部地区偏多5~30小时左右。
二、土壤墒情分析
根据9月3日加测土壤湿度结果分析,全省大部县(市)土壤墒情正常。仅松嫩平原部分县(市)仍处于干旱状态,双城、克山、抚远、五常等县(市)土壤有涝象。
三、各主产区农业气象概况
1.西片(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大豆主产区
西片大豆产区本旬平均气温14.9℃,比历年同期偏低0~1℃,比8月下旬下降4.9℃,气温下降明显。积温够用,北部为2200~2300℃,南部为2400~2700℃,大豆仍处于鼓粒灌浆阶段,并开始落叶。
降水偏少,除嫩江、克山一带旬雨量30~40毫米,稍偏多外,其它大部地区旬雨量不足20毫米,有旱象。甘南、龙江、泰来等地旱象较重。大豆多数进入鼓粒至成熟期,低温对大豆鼓粒灌浆不利,干旱影响不大。
2.中片(哈尔滨、绥化、伊春)大豆主产区
中片大豆产区9月上旬气温稍偏低,平均为15.9℃,比常年偏低0~1℃,气温下降迅速,比8月下旬下降4.8℃。积温为2450~2700℃,比去年偏多。
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地区旬雨量在15~25毫米左右。土壤墒情大部正常。
大豆多数进入鼓粒至成熟期,旱涝影响不大,日照充足比较有利,以一类苗居多。
3.东片(佳木斯、双鸭山、鸡西、鹤岗、牡丹江)大豆主产区
东片大豆产区9月上旬平均气温16.4℃,比常年偏低0~1℃,比8月下旬下降3.9℃。积温为2360~2500℃。
降雨偏少,旬雨量在20毫米以下,土壤墒情正常或偏旱。大部地区大豆处于鼓粒至成熟期。苗情较好,多为一、二类苗。
四、大豆产量预报
今年黑龙江省作物播种面积的调整对大豆生产十分有利,大豆播种面积为3401千公顷,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气象条件也相对较好,嫩江、讷河、五大连池、克山、克东等大豆主产区播种期间(5月上旬)气温偏低1~2℃,其它大部地区气温正常偏高,5月1~6日出现今春的第一场透雨,大豆产区降水量基本在30mm以上,大部地区的气象条件对大豆播种比较有利,但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市县由于土壤偏涝,影响了大豆适时播种。5月中旬至6月下旬大豆产区的光、温、水配合较好,对大豆出苗和豆苗生长十分有利,大豆长势较好,多为一类苗。大豆开花结荚期水分条件较好,但由于降水日数多,部分地区光照较少,温度偏低,对大豆花荚形成不利。8月上旬黑河地区气温偏低1℃,对大豆鼓粒灌浆有一定影响;其它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1℃,有利于大豆灌浆。
根据产量预报模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得出全省大豆平均单产为2082公斤/公顷。按播种面积3401计算,总产为708.1万吨,比近5年平均总产增加206.1万吨,即增加41.1%,为丰年。
本旬我省降水偏少,大部地区日照偏多,有利于大豆籽粒的灌浆成熟,但气温正常偏低,影响籽粒脱水及晒粮。
据预测,未来10天各地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1℃左右,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5mm左右。预计9月20日前后大兴安岭南部、黑河、伊春可能出现霜或霜冻。因此建议各地利用晴好天气,加强大豆后期的田间管理,取措施促早熟,使作物在霜来之前安全成熟。
农业气象站作用是什么?
用土壤含水率进行分析,含水量在12%~15%就有缺水现象,土壤植被就需要灌溉浇水。
土壤湿度亦称为土攘含水率,是表示土壤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是土壤含水量的一种相对变量。
通常用土壤含水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也称土壤质量温度,如用土壤水分荣基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表示,则称土壤容积湿度。通常说的土攘湿度,是指质量湿度。还有用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来表示土壤湿润程度的,称土攘相对湿度。
扩展资料:
土壤水分状况又叫墒(shāng)情,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在农业生中,及时掌握墒情情况是很重要。利用人体感官检验土壤墒情,具有简便、快速度等特点。
1、饱墒,含水量在18.5%~20%,土色深暗发黑,用手把土捏成团,抛起来不会散,也可以搓成条,手上有明显的水迹。饱墒为适耕上限,土壤有效含水量最大。
2、 适墒,含水量在15.5%~18.5%,土色深暗发暗,用手把土捏成团,抛起来会破碎,手上会留有湿印。适墒是播种耕作适宜的墒情,有效含水量较高。
3、 黄墒,含水量在12%~15%,土色发黄,用手把土捏成团,易碎,手有凉爽感觉。黄墒适宜耕作,有效含水量较少,播种出苗不齐,需要灌溉。
4、干土,含水量在8%以下,土色灰白,土块硬结,细土松散。干土无作物可吸收的水分,不适宜耕作和播种。
在野外判断土壤湿度通常用手来鉴别,一般分为四级:
1、湿,用手挤压时水能从土壤中流出;
2、潮,放在手上留下湿的痕迹可搓成土球或条,但无水流出;
3、润,放在手上有凉润感觉,用手压稍留下印痕;
4、干,放在手上无凉快感觉,粘土成为硬块。
百度百科-墒情
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农业气象站将物联网技术与云平台相结合,可以进行气象数据集,存储,传输和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可以同时在线监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辐射。光照、紫外线强度、风向,风速、降雨、土壤情况、二氧化碳浓度等多种环境因素。
它的出现解放了人力,无需管理人员时时刻刻守在岗位,亲力亲为,农业气象站可自行监测周围各种因素,不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适应多种环境。可以根据监测环境的不同,搭配多种变送器,比如温湿度变送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翻斗式雨量计、摄像头等、可自由选择搭配。
气象站在室外作业收集各项数据,管理人员可远程登录云平台进行查看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历史数据,依据现在的数据,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实时调整数据参数,支持不同的设备登录云平台进行实时监测。
随着科技的发展,事实上,很多农业智能化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及,许多大规模的农场都在依赖高科技生产发展,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利用智能实现生产没有得到很大普及,更多的地区仍旧取纯人力生产发展。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想法变成现实,虽然发展晚,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实现现代农业智能化,现代农业智能化中,包含完整的流程,从育种育苗、栽培管理。土壤墒情,以及作物生长环境,需要农业气象站贯穿整个流程,利用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战略,促进农产品的产量提高、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将利益最大化。
总结:农业气象站是集多种传感器于一体的气象监测系统,可支持市电和太阳能双重供电,即便在恶劣的天气下,也可进行作业,随着时间增加,我国的农业发展越来越智能化,会与农业气象站的联系越来越多,时时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影响
1、北方冬麦区水热条件利于小麦生产2021年春季,北方冬麦区多降水过程,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南部降水量200~250mm,大部农田土壤种植条件较好。主要降水时段为3月中下旬,为冬小麦起身和拔节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4月西北、华北,主要降水时段为4月1-3日、10-13日和19-26日,土壤水分得到阶段性补充,此时正值冬小麦需水旺盛阶段,适宜的土壤墒情对冬小麦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十分有利;5月冬麦区又出现多次降水过程,其中5月13-15日降水范围较大,有效补充了农田土壤水分,冬小麦主产省土壤缺墒站点减少,其中山西、河南两省0-20cm土壤相对湿度在60%以下的站点分别减少13.0个和16.5个百分点,关键性降水为冬小麦灌浆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
2.播区大部水热条件利于作物播种出苗 2021年春播期间,大部农区气象条件较好,春播进度总体略快于常年。春季,东北春播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回暖偏早,土壤化冻较快。4月下旬地温为5~15℃,较上年有提高,耕作层土壤已化冻,大部农区土壤墒情较好。总体来看,北方地区气象条件利于春玉米、春小麦、棉花、马铃套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以及水稻,未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天气,水热条件总体利于水稻适时播种育秧和春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华南和西南春播区大部热量充足,4月云南南部和中东部、广西大部陆续出现明显降水过程,4月27-28日广东和福建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大部地区农业干旱基本缓解,利于玉米、水稻、马铃薯等春播作物播种和苗期生长。 二、不利影响 1.北方大风沙尘日数偏多,影响设施农业生产和春播2021年春季 北方大风天气较多,尤其是西北地区、内蒙古、东北地区大部以及华北西部和北部。受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影响,2021年春季北方共出现9次沙尘天气过程,比2011-2020年同期平均(8.3次)偏多0.7次。大风沙尘天气导致部分地区设施大棚和牲畜圈舍垮塌或棚膜受损,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局地春播受阻,进度偏慢,春播作物幼苗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2. 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阴雨寡照,不利早稻育秧和夏收粮油作物生产 2021年3-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寡照天气,江淮西部、江汉西部和南部、江南、重庆、贵州等地降雨日数是有25~47d。持续多雨寡照不利于夏收粮油作物开花灌浆和成熟收获以及水稻播种育秧,并导致移栽后的早稻返青缓慢,一季稻秧苗生长慢、长势偏弱,同时也严重影响油菜灌浆,造成油菜籽粒灌浆不饱满、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此外,持续多雨也不利于病虫防治,安徽、江西等省局地油菜菌核病以及江西等地早稻稻瘟病偏重发生,不利冬小麦和油菜籽粒的光合积累以及早稻晒田控蘖,增加了已成熟冬小麦和油菜收获难度和霉变发芽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