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常年气温变化怎么样_镇雄县气象气候资料
1.昆明准静止锋对镇雄县的影响
2.山西运城日本柿子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可以种植不
3.昭通镇雄有几个乡镇
1 概况
2013年1月11日上午8时20分,云南省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小组南侧山体发生高位滑坡。滑坡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3′5″,东经104°59′15″。滑坡总方量约21万m3,滑体解体后快速运动,大部分滑体向斜坡低洼地段滑移并沿途堆积,部分滑体运动至斜坡下方的赵家沟,造成赵家沟村小组14户46人死亡,2人受伤,掩埋房屋63间,毁坏耕地500余亩。
2 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及水文
气象:镇雄县位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是全国阴雨较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1.3℃。夏季时间短,气温较高,最高温度达35℃以上;冬季气候严寒,多雨雪,最低温度可达-5℃以下;年降水量为923.6mm,多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53.4mm,5~10月为雨季,降水量为772.1mm,占全年的83.6%,而6~8月降水量又占雨季总雨量的60%以上,每年均有大雨、暴雨天气。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为151.5mm,占全年的16.4%。13~2013年统计中,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427.7mm(1983年),历年最小降雨量为578.7mm(2009年),平均降雨量为886.9mm,历年平均雨日数130天,雨天日数是全国最多的地区之一,历年平均蒸发量1154.3mm,降水形式以降雨、雪、霜为主。该区由于长时间高频率降雨,气候的变化大(霜、雪、冰时间较长)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水文:区内属江一级支流乌江水系,调查区位于乌江水系拉埃河西岸分水岭附近,区内地表水体不甚发育。调查区发育有两条溪沟(G1、G2)及一泉点(Q1)出露。G1溪沟位于调查区东侧边界附近,在区内总体由南向北东径流,区内冲沟长约720m,调查期间因雪水融化,沟水流量约12L/s,沟水清澈,但含硫较高,沟底可见硫物质沉积,沟水来源主要由山坡上融化雪水、坡体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组成(图1)。
图1 多年平均月降雨量分布图
G2冲沟位于调查区外北侧边缘,区内总体由南向北径流,雪水融化期,沟水流量约6~8 L/s,沟水清澈,但含硫较高,沟底可见硫物质沉积。Q1泉点出露于滑坡堆积区前缘陡坡地段的三叠系飞仙关组(T1fb)砂岩,出露高程约为1635m,泉流量约1.5~2 L/s(图2)。
图2 G1冲沟
2.2 地形地貌
调查区处于滇东北高原乌蒙山北段,属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呈南东向,地势总体由西南向北东倾斜,调查区海拔为1450~18.5m,最高点位于调查区东南部山包(地表分水岭),海拔18.5m,最低点在调查区东部G1溪沟沟底,海拔1450m,最大相对高差为528.5m。平均地形坡度20°~25°,呈折线型,前、后缘较陡,中部平缓(图3)。
图3 Q1泉点
滑坡区发育于赵家沟村南西侧的自然斜坡上,斜坡呈折线型,其中斜坡底部1535~1565m高程地段为赵家沟村小组分布区域,已被掩埋,该区域为平缓的洼地,地形坡度约5°~15°(图4);前缘1565~1605m高程地段为陡坡,地形坡度约35°~45°,基岩裸露;斜坡中部为一缓坡台地,分布高程1605~1790m,地形坡度约5°~8°(图5);滑坡发育于后缘陡坡地段,地形坡度约35°~45°,分布高程1735~1900m(图6),堆积有大量的崩坡积层( )粉质黏土混碎块石。
2.3 地层岩性
调查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第四系(Q),自老至新分述如下:
图4 滑坡区全貌
图5 被掩埋的赵家沟村民组
(1)中生界二叠系上统(P2)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岩性主要为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间夹细砂岩、砂砾岩、泥岩及煤层,薄—中厚层状,沿赵家沟村南侧乡村公路开挖边坡及陡坎出露,厚130.23m。
图6 斜坡中部平缓部地貌
长兴组(P2c):为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韵律发育较完全。岩性为灰色、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与下伏龙潭组地层整合接触。在调查区南部斜坡零星出露,厚37.23~46.45m。
(2)中生界三叠系下统(T1)
飞仙关组(T1f):该层分布面积颇广,区内中南部由西至东均有出露,厚198.59~315.58m。根据岩性、化石特征分为两段。上段(T1fb):厚112.5~182.6m。岩性为紫、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泥页岩夹灰岩,含钙质和黄铜矿、辉铜矿星点,具斜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及条带状构造。下段(T1fa):厚16.0~203.0m。岩性为灰绿色、青灰色粉砂岩、泥岩夹粉砂质泥岩,含黄铁矿和钙质结核。
(3)第四系(Q)
残坡积层( ):调查区第四系残坡积层大面积分布,主要分布于斜坡平缓地带,为暗紫、褐**含碎石粉质黏土,粉质黏土以可塑状为主。碎石含量15°~25%,夹杂少量块石,石质成分为以强风化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棱角~次棱角状,一般粒径2~8cm,最大达60cm,结构松散。厚度一般在1~40m。
崩坡积层( ):崩坡积( )分布于滑坡区南侧滑坡发育的陡坡段,崩积、坡积物质混杂,岩性为粉质黏土混碎块石,结构松散,孔隙大,透水性强。碎石、块石含量30%~40%,石质成分为以强风化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棱角—次棱角状,一般粒径2~20cm,最大达200cm,结构松散,厚5~35m。间夹多层黏土,厚10~30cm,在坡体中顺坡向呈夹层分布。
滑坡堆积层( ):主要分布于赵家沟南侧的自然斜坡之上,堆积高程在1535~1918m之间,物质组成与崩坡积层相同,由于滑坡体的滑移、解体、堆积,结构更为松散,滑坡堆积层厚度2~7m。
2.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2.4.1 地质构造
区域构造位置属滇东北新华夏构造体系与滇黔多字型局部联合构造部位、镇雄复式向斜。构造的总体展布方向以北北东向为主,南北向和近于东西向展布的次之(图7)。调查区位于大擢魁向斜北西翼的北东倾伏端,总体呈单斜构造,岩层倾向南东,倾角3°~16°,平均5°,层产状变化不大,倾角平缓。
图7 滑坡后缘地貌
大擢魁向斜位于大擢魁、高坡一线。轴向呈北东65°方向展布,为宽缓的对称向斜,北西翼地层倾向140°~165°,倾角5°~13°;南东翼地层倾向一般为310°~340°,倾角2°~15°。核部出露最新地层为飞仙关组。
2.4.2 区域地壳稳定性
(1)新构造运动
据《云南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遥感调查报告》,调查区新构造运动类型属滇东稳定上升区。按新构造运动强度进一步划分属滇东北断块隆起区。该区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整体性稳定抬升为主,上新世夷平面保留完好,地壳厚度36~38km,晚新生代以来上升幅度1500~2000m,局部超过2000m。
(2)地震
据镇雄县县志记载,从14年至今,镇雄县及周边多次发生地震,震级>5级以上6次,小于5级共5次。镇雄周边地区地震统计见表1。该区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抬升为主,活动断裂不发育。
表1 地震记录表
2.5 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将调查区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土体(Ⅰ)和岩体(Ⅱ)两大类,又根据岩石成因和结构类型、发育特征、风化程度,将区内岩体划分为两个亚类,详见表2。
表2 岩土体类型特征统计表
续表
2.6 水文地质条件
调查区地处分水岭附近,地形起伏大,冲沟发育,地形条件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径流、排泄,但对含水层补给不利。调查区总体位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
2.6.1 地下水类型及其含水层特征
根据调查区出露地层的岩性、含水介质特征、地下水赋存形式和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将调查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两种类型,以孔隙水为主。
(1)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层
含水介质主要为崩坡积层( )、滑坡堆积层( )和残坡积层( )中的碎石、块石等,结构松散,含孔隙型潜水。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少量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富水性和水位明显受季节控制,旱季基本处于干涸状态,仅有少量上层滞水分布;降水季节含水层中获得降水补给,地下水埋藏较浅,富水性中等。滑坡堆积体前部有一泉点出露,泉水呈股状涌出,流量约1.5~2.0 L/s。该泉点是在滑坡后才形成的,分析泉水是由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通过含水层中相互连通的孔隙汇流后顺坡向下径流、运移,并在地形相对低洼的滑坡堆积体前部集中排泄(图3)。
(2)基岩裂隙含水层
含水层(组)主要包括龙潭组(P2l)、长兴组(P2c)和飞仙关组(T1f)中的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局部夹泥质灰岩。该含水层(组)地表风化强烈,全~强风化层厚度可达30m,雨季时地下水多从岩石裂隙中分散渗出,渗流量一般在0.10 L/s左右;局部在汇流条件较好的低洼地段可含较丰富的风化裂隙水,雨季泉水流量最大0.50 L/s。上述含水层(组)与泥岩、页岩等相对隔水层呈互层状相间分布。受岩性组合及地形地貌的制约,总体上裂隙含水层(组)富水性弱。
2.6.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调查区地形总的是西南高、东北低,相对高差较大,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孔隙水和裂隙水富水性总体较弱,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具有雨季集中补给,分时段排泄的特点。地下水由西南向东北径流、运移,径流缓慢,在地形低洼处多呈片状分散溢出,少量呈股状以泉流的形式排泄。
3 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地质特征
3.1.1 工程地质特征
滑坡发育于赵家沟村南西的侧高位斜坡之上,平面近似呈多边形,展布方向与坡向一致(北东向)。该地段位于自然斜坡后缘陡缓过渡带,地形相对低洼,坡面堆积有厚度较大的崩坡积( )。滑坡发生后,解体的堆积物布满整个下部斜坡,全长778m,宽81~220m,面积0.126km2,最大落差223.3m。滑坡发生快速剧滑后滑坡区、堆积区界线清晰,在重力作用下松散物质作长距离运动。
(1)滑移区形态特征
滑移区发育于赵家沟村南西侧的高位斜坡之上,分布高程1768..2~1892.3m,展布方向与坡向一致,为北东50°,轴向长120m,宽105m,面积0.0126km2,平面近似呈多边形(图8),该地段位于自然斜坡后缘陡缓过渡带,地形相对低洼,坡面堆积有厚度较大的崩坡积( )物质。滑坡发生后,形成瓢状凹槽,东、西、南三侧陡立,后缘及两侧外3~7m地段平行滑坡周界发育少量的拉张裂缝,一般长2~10m,裂缝宽5~15cm。
(2)滑坡边界
滑坡产生整体滑移后,其变形周界明显,形成瓢状凹槽。
后缘:发育高程1838.4~1892.3m,呈北西走向的弧状线展布,长110m,滑壁高34m,坡度77°,灾后仍有小规模坍塌。
前缘:滑坡前缘剪出口分布高程1768.2~1783.4m,呈北西走向的波状线展布,长115m,土体沿陡缓过渡的自然坡脚剪出,滑坡产生后大部分前缘剪出口被滑体掩埋。
西侧:走向23~32°,受滑坡剪切冲蚀,形成长125m,坡度50~70°,高10~30m的剪切壁。
东侧:走向35~45°,受滑坡剪切冲蚀,形成长128m,坡度50~70°,高5~30m的剪切壁。
(3)滑坡结构
赵家沟滑坡滑体岩性单一,为崩坡积( ),岩性为粉质黏土混碎块石,结构松散,自然状态下稳定性差。碎石、块石含量30%~40%,石质成分为以强风化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棱角—次棱角状,一般粒径2~20cm,最大达200cm,厚5~35m(图9)。且坡体中顺坡向分布有多层黏土夹层,厚10~30cm,湿—饱和,呈可—软塑状,为坡体中的软弱结构面。
图8 区域构造纲要图
(4)滑动面(带)岩土体特征
从现场滑坡解体调查,滑动面位于坡体中的黏土夹层中,厚10~30cm,湿—饱和,呈可—软塑状,顺坡向分布,倾角一般15°~25°,埋深在5~35m。滑坡的发生就是主要沿该层产生滑移破坏(图10)。
图9 滑坡滑移区全貌
图10 滑体结构
3.1.2 滑体运动特征
滑坡发生高位快速滑移后,滑体以碎屑流形式向山体低洼地段滑移,大部分在1605~1780m高程的斜坡坡面上堆积,碎屑流龙头部分在斜坡前缘陡坎位置产生二次加速后顺坡堆积于1540~1605m(前缘分布有赵家沟村民组)区段斜坡,造成赵家沟14户46人死亡,2人受伤,掩埋房屋63间,毁坏耕地500余亩。滑体堆积区平面形态呈长条带状,长757m,宽108~231m,面积0.123km2。根据滑体的运动堆积特征,分区描述如下(图11、图12)。
图11 滑带土
Ⅰ区为1540~1605m高程段,长285m,宽150m,面积0.049km2,滑坡堆积体厚1~7m,平均2m,体积9.8万m3。该地段斜坡呈折线型,其中斜坡底部1535~1565m高程地段为赵家沟村分布区域,已被掩埋,该区域为平缓的洼地,地形坡度约5°~15°;后缘1565~1605m高程地段为陡坡,地形坡度约35°~45°,基岩裸露。Ⅰ区主要为滑坡解体后碎屑流龙头抵达区,碎屑流至1605m高程附近陡坎处后,形成二次加速,最终运动至底部的赵家沟一带。
Ⅱ区为1605~1780m高程分布段,长416m,宽215m,面积0.074km2,滑坡堆积体厚2~5m,平均3m,体积11.2万m3。该地段斜坡呈折线型,后部低洼,前缘相对平缓,地形坡度约5°~8°,坡向北东75°。该地段滑体碎屑流在后部1730~1790m高程低洼段呈北东49°运动,在前缘1605~1730m高程段受左侧山体阻挡,在离心作用下转向北东75°,然后堆积于斜坡坡面上。
3.2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3.2.1 地形条件
滑坡发育段位于斜坡陡缓过渡带,为一折线坡,上陡下缓,坡面向北东倾斜,地形坡度约35°~45°,成为后部陡坡崩积、坡积物堆积场所,而且该地段相对低洼,易汇集地表水,斜坡地带具备了孕育地质灾害的条件。
图12 滑坡堆积区遥感影像图
3.2.2 地形岩性
作为斜坡的陡缓过渡带,其物质成及成因复杂,为多期的崩积、坡积混杂堆积,岩性主要为粉质黏土混碎、块石,结构松散,孔隙大,透水性强,山体处于背阴面,土体长期处于湿—饱和状,自然状下,稳定性差,而且坡体中顺坡向分布有多层黏土夹层,厚10~30cm,湿~饱和,与坡面倾向一致,倾角15°~25°,呈可塑—软塑状,临空条件下,易发生压缩和剪切变形而成为滑动面。
3.2.3 大气降水
根据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10日滑坡发生前日统计数据,镇雄县平均降水量为15.8mm(其中,12月份为12.1mm,1月上旬为3.7mm),低于同期最大降水量(10年12月份,38.9mm),但是若据大水溪观象台(约距滑坡西20km)降水量为70mm (其中,12月为66.4mm,1月上旬为3.3mm),说明局地降雨远大于历史同期记录。因此,根据滑坡堆积物饱水特征和周边雨雪较多的情况,推断自2013年12月1日以来,久雨和局地降雨导致滑坡有持续1个月之久的地下水入渗补给。降水入渗增加坡体重量,降低岩土层强度,尤其是黏土夹层易软化成为滑动面,最终导致了滑坡。
图13 滑坡堆积体运动分区图
3.2 发展趋势
滑坡已整体发生高位滑移,形成瓢状凹槽,东、西、南三侧陡立,后缘及两侧外3~7m地段平行滑坡周界发育少量的拉张裂缝,一般长2~10m,裂缝宽5~15cm。特别是后缘部位的崩、坡积层仍在产生小规模坍塌。Ⅰ区内1565~1605m高程地段的堆积体,地形坡度35°~45°,堆积体自稳能力差,会产生次生滑坡;Ⅱ区内的堆积体所处地段地形平缓,在大气降雨冲刷下,会形成坡面碎屑流。上述潜在的地质灾害对下方赵家沟、曾家寨、高洞、岩口4个村民小组及高坡小学150户约1000名居民、师生及乡间道路运营构成严重威胁。
图14 滑坡剖面图
(据殷跃平,2013)
4 经验与启示
(1)加强特大灾害现场案例普及。在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特大灾害现场的案例培训。有针对性地普及高位远程滑坡的巡查排查要点、防灾避险方法。
(2)加强房屋建设的规划选址,避免在几公里外的高山山前沟口选址建房,并且在房屋建设前规划好安全地带。
(3)在汛期或久雨(雪)季节,除房前屋后的巡查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强山前山顶的巡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点取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
(4)加强西南山区高速远程崩滑灾害的调查工作,用激光雷达、航空遥感和山地工程等手段,开展村庄集镇以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详查工作。
参考文献
殷跃平,刘传正,陈红旗等, 2013.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研究.工程地质学报, 21 ( 1):6~15。
昆明准静止锋对镇雄县的影响
目前,镇雄县辖3个街道办事处、27个乡镇:乌峰街道办事处、南台街道办事处、旧府街道办事处、罗坎镇、雨河镇、大湾镇、牛场镇、五德镇、芒部镇、以勒镇、赤水源镇、母享镇、泼机镇、黑树镇、碗厂镇、盐源镇、木卓镇、以古镇、坪上镇、塘房镇、场坝镇、中屯镇、坡头镇、花朗乡、花山乡、杉树乡、鱼洞乡、尖山乡、果珠彝族乡、林口彝族苗族乡。
1、罗坎镇
罗坎镇位于镇雄县城的西北面,素有“柑桔之乡”称号,是镇雄威信两县入昭进滇赴川的重要通道,中心集镇距镇雄县城87公里、威信县城70公里。全镇辖17个村委会347个村民小组,2006年底,全镇总人口为72694人;有汉、苗、彝3个民族,其中,苗族约占总人口的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0人。
2、雨河镇
雨河镇位于镇雄县北部,东、西、南分别与大湾镇、木卓乡、芒部镇接壤,北邻威信县长安、林凤、石坎三个乡镇,通县油路横贯其间,是出滇入川的北大门和闻名遐迩的“白酒之乡”,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
镇驻地海拔1400米,距县城57公里,离威信县城和昭通市分别为33公里、263公里,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真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大湾镇
大湾镇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西北部,素有六盘水市“西大门”之称,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在威宁县、赫章县边缘地带的一块“飞地”,作为威宁县、赫章县、钟山区三个县的交界地,有极强的区位优势,被称为“三县立交桥”。
镇域东西长14公里,南北宽9公里,国土面积102平方公里,占钟山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高山地段多,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10088人。辖1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54787人,其中农业人口33471人。
居住有彝、苗、白、蒙古、布衣、汉等民族。镇距六盘水市中心区46公里,距毕节市区180公里,距赫章县城约70公里,距威宁县城约60公里。东北面与赫章县珠市乡毗邻,东南、西面与威宁县二塘镇、东风镇接壤。地处东经104°37'——104°39'、北纬26°47'——26°55'。乌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三岔河流经镇域。
4、牛场镇
牛场镇位于黔南州福泉市北部,西邻高坪镇,东北与瓮安县岚关乡交界,北与瓮安县平定营镇接壤,205省道(马遵公路)穿境而过,距福泉市区27公里,距湘黔铁路、贵新高速30公里,是贵州北部县市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
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4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312亩),辖1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02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66644人(其中农业人口49464人,非农业人口17180人)。
牛场镇城镇规划区面积7平方公里,现城镇建成区域面积4.0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2%。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瓮福磷矿驻镇发展。是福泉市的第二大镇。
5、五德镇
五德镇位于镇雄西部,距离县城44公里。
全镇国土总面积为154.4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3781亩,全镇辖区10个行政村23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回等民族52263人,其中农业人口50831人,占总人口的.3%,城镇1432人,占总人口的2.7%。其中彝族4185人,苗族562人,回族12人。
扩展资料
1、位置境域
镇雄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地跨东经104°18′至105°19′,北纬27°17′至27°50′。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四川叙永相邻,南连贵州毕节、赫章,西毗彝良,北抵威信。
县属坡头乡德隆村,即“鸡鸣三省”之地。县境从东至西99公里,从南到北54公里,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县城驻地乌峰镇,距省城昆明598公里,距贵阳326公里,距重庆505公里,距成都618公里,距昭通265公里。
县城与毗邻市(县)城距离,距叙永182公里,距威信87公里,距赫章76公里,距毕节73公里,距彝良220公里。?
2、地貌
镇雄位处云贵高原北部斜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全县无坝区,只有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和南部稍平缓。最高点是安尔乡麦车村的戛么山,海拔2416米;最低处为罗坎镇桐坪村大滩,海拔630米。?
3、气候
镇雄大多数地方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少数河谷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3℃,日照1341小时,无霜期218.6天,年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
百度百科-镇雄县
山西运城日本柿子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可以种植不
影响天气和气候。昆明准静止锋是云贵高原的大气现象,主要由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云层低而薄,易形成连阴雨天气。在冬季,昆明准静止锋多出现于镇雄县,会导致镇雄县的天气多变,包括阴雨、降雪、降雨等天气现象。
昭通镇雄有几个乡镇
一、山西运城日本柿子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可以种植
1、山西运城和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都是温暖季风气候。
2、日本甜柿适应性强。
二、日本柿子的生长习性
1、日本甜柿适应性强,无论是山坡宜林地,还是四旁闲置地块都能种植。由于柿的主根 分布深,须根少的特点,要选择土层深厚、弱酸性沙质壤土种植为好。
2、一般常选择水分、肥力、光照条件好的庭皖种植。也可以充分利用小地形、小环境,选择地势平缓的山坡地,只要土层深,有烧灌条件亦可种植。种植园规模以10-50亩为宜,这样可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开定植沟种植的,植穴沟设南北走向,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和通风透气。
三、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气候
镇雄大多数地方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少数河谷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3℃,日照1341小时,无霜期218.6天,年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四、山西运城气候1、运城全年受季风活动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控制,盛行西北季风,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阵雨。年均气温13.3℃,一月均温-2.2℃,七月均温27.4℃;日照时长2039.5小时;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212天。2、?多年平均降水量(1956~2005年)为525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最大年份降雨量945.8毫米,发生在1958年,最小305.0毫米,发生在19年。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冬春较少,占全年20%左右,夏秋季特别集中,约占全年的70%左右;7、8两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受地形及气候因素的影响,降水量区域分布不均匀,从东南的750毫米向西北递减至500毫米。截止2015年末,镇雄县辖3个街道、20个镇、7个乡,具体如下:
1、街道:乌峰街道办事处、旧府街道办事处、南台街道办事处;
2、镇:泼机、中屯、黑树、母享、坡头、大湾、以勒、塘房、赤水源、芒部、雨河、木卓、罗坎、盐源、牛场、五德、坪上、以古、碗厂、场坝2。
3、乡:鱼洞、花朗、林口、果珠、尖山、杉树、花山。
扩展资料:
镇雄县地处昭通市东北,东邻四川省叙永市,南连贵州省毕节市,西毗彝良、北抵威信。南北最大纵距54千米,东西最大横距99千米。总面积3696平方千米。县城驻地乌峰街道办事处,距市府驻地昭阳区城区265千米、距省会昆明市城区598千米。镇雄县多民族杂居,共18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成分17个。
镇雄县人民—镇雄简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