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气象学院是211还是985

2.气象局属于什么行业

3.上海有民航大学吗?几本?我听说上海有个二本的民航大学、

4.唐琮沅的人物履历

5.焦伟侠的人物履历

6.四川有哪些大学?

7.中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所是什么

中国气象干部管理学院_中国气象干部学院培训平台

交通运输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主要面向民航运输业飞行器维修领域,培养能够从事民航飞行器电子设备、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工程训练,掌握民航电子电气维修工程专业知识,具备民用飞行器电子电气系统相关设备的维护、检测、监控、故障诊断及维修的能力,能胜任民航飞行器航线维修和定期检修技术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修读的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航空交通运输基础、飞机结构与系统、通信导航与雷达、民航飞机电子电气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检测技术与传感原理、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民航专业英语和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等。

就业与升学

本专业前身是交通运输(民航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方向,已经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彰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民航办学特色的专业之一,已经先后为民用航空公司和飞行器维修企业培养了近千名优秀的飞行器维修工程师,他们正广泛工作于东方航空、海南航空、厦门太古、AMECO等民航相关企事业单位;此外该专业每年还有近10%的学生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航空类高校继续读研深造。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民用航空服务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良好的形象气质、艺术才华和服务意识,掌握航空服务学、艺术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民用航空服务体系及管理运作方式,具备出色的人际沟通和应急处置能力,具有使用航空客舱各种设备的操作能力,能够从事民用航空空中服务及地面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我校是全国最早开办航空服务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该专业的前身——交通运输(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有长达16年的办学历史,并先后为国内外航空公司培养了一千余名优秀的航空服务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士学位。

本专业修读的主干课程有:艺术概论、民航概论、艺术管理学、空乘礼仪艺术、商务沟通、舞蹈基础训练、乐理基础、声乐演唱、戏剧表演、民航英语、客舱服务技能操作、客舱设备运行与管理、客舱安全应急处置等。

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在民航客运企业或商用机场从事空中乘务、地面服务及民航运输管理,部分毕业生也可进入铁路客运服务、旅游服务、行政管理等相关服务性行业。该专业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达96%,专业对口就业率超过70%,他们广泛就业于东方航空、国际航空、南方航空和厦门航空等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以及阿联酋航空等海外航空公司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通过自然知识、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系统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机场等的设计、施工和管理部门开展相应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读的主干课程

本专业保留了“大土木”的培养内容,以建筑工程为主,以机场建设与结构检测为专业培养特色,同时开设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土木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就业方向。其主干课程有:土木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等。

就业与升学

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81%,广泛就职于中国铁路上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大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另外,每年还有超过10%的同学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相关机构从事管理、策划、咨询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修读的主干课程

本专业修读的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管理、专业英语、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机场运营管理、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等。

就业与升学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国有、合资、民航等一般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人力管理、营销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为85%。学生广泛就业于中国银行、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储银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国内各大商业公司和中小型企业等。

飞行技术专业

飞行技术专业面向现代民用航空运输业,培养具有民航飞行职业所需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系统掌握民用航空器飞行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达到符合国际民航标准的英语语言能力水平,初步具备现代民用航空飞行技术应用及管理能力,能够在民用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领域从事航空器驾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读的主干课程

本专业修读的主干课程有:民用飞机飞

行原理、飞行法规、航空动力装置、飞机结构与系统、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基础、航图、飞机性能与飞行、飞行专业英语、飞行员英语陆空通话、航空气象、现代导航技术、空中领航学、综合飞行训练等。

就业与升学

本专业用“3+1”定向委托培养模式,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方式。并与圆通航空、江西航空、珠海航校、河北致远航校、青岛九天航校等民航飞行企业建立起共同培养飞行学员的训练教学体系,为学生实践性学习、执照考试和航空公司实习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支持。飞行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商业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公司飞行员或航校教员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飞行制造工程专业由办学十余年的原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专业发展而来,现设有智能制造、飞行器维修和复合材料及金属材料成形3个专业方向。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飞行器制造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工程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系统掌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飞行器设计、制造、装配和维修等领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飞行器制造及相关领域从事飞行器智能制造、生产管理、技术开发、故障诊断、检查维修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修读的主干课程

本专业修读的主干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航空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航空工程材料、液压传动与电气控制、互换性与测量测试技术、飞行器结构设计、飞机连接与装配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

就业与升学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航空、先进制造、机器人等领域从事制造、维修、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以上。学生广泛就业于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公司等航空企业,就业前景好,薪资水平高;每年还有大约10%左右的学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航空类高校读研深造。

南京气象学院是211还是985

国家气象局局长是什么级别?

中国气象局是院的直属事业单位,不是院的组成部门。中国气象局局长是副部级。

中国气象局局长是什么级别

中国气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户 *** 行政管理副部级单位

中国气象局局长 副部级

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海事局的行政级别分别是什么

气象局不属于任何部委,规范叫法并非“国家气象局”,应为“中国气象局”,为院直属事业单位。副部级。

国家海洋局,由国土部管理。为副部级国家局。内设机构副厅级。

中国海事局实行垂直管理体制,为交通运输部直属机构。正厅级。因而内设机构称为“处室”,正处级。地方海事局则有正厅,有副厅。地方海事局分支机构为正处或副处。

例如,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部决定:

免去刘福生同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职务,另行安排工作。

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事局:

部决定:

刘福生同志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事局局长(试用期一年);

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

省气象局属于什么级别单位?

中国气象局是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其下属的各省级气象局属于正厅级

国家气象局局长是什么级别

副省部(级)。

中国气象局(英语: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缩写为CM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院直属的副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 *** 行政管理及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其下属中央气象台则主要负责天气预报、地震预报、海象预报等工作。

国家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是什么级别

是正局级干部,中国气象局局长是正部级干部。

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气象局有什么区别

一回事的啊 ,一般称中国气象局是国家气象局 ,其他省市气象局为地方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局长是什么级别

中国气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院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 *** 行政管理副部级单位

中国气象局局长 副部级

气象局的局长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如果是县的气象局,局长是正科

地级市的就是处级.就是盯 *** 头头低一个级别

国家气象局,局长是正部级

气象局有什么职位

气象局很多职位属于公务员招考,具体职位有:

1、业务科技处业务管理科员

2、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员

3、业务处测报管理科员

4、业务处预报管理科员

5、办公室应急管理科员

6、办公室综合管理科员

等等。

气象局属于什么行业

其他信息:

不是211也不是985。南京气象学院现已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江苏省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南京气象学院介绍 南京气象学院,前身为1960年1月建立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5月,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分出,在南京江北龙王山下独立建校,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 18年,该校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2月,体制划转为中国气象局与江苏省人民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是一所以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为特色,兼有其它相关学科的理、工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2004年5月,已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截至2021年4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设有22个专业学院,开设75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20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5000名、留学生1000余名。

上海有民航大学吗?几本?我听说上海有个二本的民航大学、

问题一:气象局属于什么类型的单位

问题二:省气象局属于什么级别单位? 中国气象局是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其下属的各省级气象局属于正厅级

问题三:气象局属于什么单位?属于 *** 行业吗? 气象局属于国家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

问题四:气象及相关专业究竟是哪些专业 气象及相关专业本科主要是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大气探测。纯粹的气象类学校只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问题五:气象局行业代码是什么 气象行业代码是141

问题六:气象局属于哪一类事业单位 公益服务类

问题七:气象局属于什么单位? 中国气象局是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其下属的各省级气象局属于正厅级

问题八: *** 属于什么行业类型 *** 属于门类:“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大类:“国家机构”中类:国家行政机构” :指院及所属行政主管部门的活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 *** 及所属各工作部门的活动;乡(镇)级地方人民 *** 的活动;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监督、检查机构的活动.

小类:“综合事务管理机构”:指中央和地方人民 *** 的活动,以及依法管理全国或地方综合事务的 *** 主管部门的活动,还包括 *** 事务管理。

问题九: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属于什么级别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是由科技部审核、财政部批复、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科研重大专项项目,已经迅速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3 ) 、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 ) 、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 基金) 项目同级别的国家级项目,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支持的纵向研究任务。

唐琮沅的人物履历

上海有民航大学,不是本科,只有一所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类院校。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经上海市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与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统称为中国民用航空局五大直属高校。

学院龙华校区占地面积182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拥有价值近6000万元的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有14个专业实训室,馆藏图书及电子图书达20余万册。拥有上海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所,是上海地区唯一同时取得民航局CCAR一147和CCAR一66部执照考点资质的学院。

扩展资料: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代码14394)是经上海市人民批准、教育部备案、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独立设置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面向行业,致力于培养服务民航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学院招生专业有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民航运输、民航运输(民航电子商务)、民航运输(航空旅游服务)、航空物流、机场运行(民航机场气象观测)、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行器制造技术、飞机结构修理。

航空地面设备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直升机维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中外合作办学)等。学院的空中乘务专业是国内院校中最早开设的,专业的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空乘实训设施设备在国内院校中配置领先、功能齐全。

完全符合民航局对空乘在职培训的设备技术要求,先后为国内外航空公司输送了数千名合格的乘务人才。

百度百科-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焦伟侠的人物履历

1987年9月—1989年7月 成都气象学院电子技术系电子技术专业学生

1989年7月—1994年3月 民航广西自治区管理局航管中心气象台机务员

1994年3月—1998年4月 民航广西自治区管理局航管中心气象台情报站站长

1998年4月—2000年2月 民航广西自治区管理局航管中心副主任(副处级)

2000年2月—2001年7月 民航广西自治区管理局航管中心副主任兼桂林民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其间:2000年9月—2001年3月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青年管理干部研修班学习)

2001年7月—2003年6月 民航广西自治区管理局人劳科教处处长(19年9月—2001年12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6月—2003年12月 民航广西自治区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常委

2003年12月—2004年2月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2004年2月—2008年12月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2003年9月—2006年4月在北京交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8年12月—2011年6月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7年4月—2009年5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学习)

2011年6月—2013年4月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广西民航机场管理局局长

2013年4月—2013年6月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广西民航机场管理局局长

2013年6月—2014年1月 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广西民航机场管理局局长(2011年5月-2013年9月在长江商学院EMBA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14年1月—2014年2月 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广西民航机场管理局局长

2014年2月—2015年2月 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市人民、党组书记

2015年2月— 广西钦州市委副书记、

四川有哪些大学?

15.03--18.11,四川省乐山地区七区红星公社红星大队知青

18.11--1980.09,电力部七局调度室地震气象观测预报观测员

1980.09--.07,四川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

.07--1985.10,四川省计经委政治部主任科员(其间:.10-1985.10,挂职任四川省雅安地委整党联络员)

1985.10--1987.08,四川省委工交财贸政治部秘书室秘书(正科级)、工会

1987.08--1989.10,四川省办公厅正科级秘书

1989.10--1991.11,四川省办公厅副处级秘书

1991.11--1991.12,四川省办公厅正处级秘书

1991.12--1994.03,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1994.03--1996.03,四川省经委主任助理(其间:1995.02-1996.02,挂职任仁寿县委副书记)

1996.03--2003.03,四川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1996.03-1996.05,国家行政学院市场经济研究班学习;1996.03-1998.03,四川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1998.09-1998.11四川省委党校地厅班学习;19.11被评为高级经济师)

2003.03--2006.01,四川省宜宾市委副书记、(2002.09-2005.11,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6.01--2008.01,四川省招商引资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8.01--2009.12,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其间:2009.04-2009.05,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西部班学习)

2009.12--2011.02,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兼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其间:2010.07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期中青班学习)

2011.02--2016.01,四川省达州市委书记(其间:2011.06任达州军分区第一书记;2012.06任达州陆军预备役炮兵旅第一政委;2012.05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市委书记培训班学习)

2016.01--2016.02,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达州市委书记

2016.02--,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十八大代表,十届省委委员,省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省十届政协委员

中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所是什么

四川省大学有如下: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等等。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包括5个学部(数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1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学部

中国科学院学部(以下简称“学部”)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对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

学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目前有院士687人,其中外籍院士41人。学部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院士大会,其常设领导机构是学部团,由中国科学院院长担任执行。学部现设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物学部、地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五个学部。

学部成立初期,即组织院士参与制定了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86年,在89位院士建议下,中国科学院建立了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院士联名建议加强中国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1993年,在王大珩、师昌绪、张光斗、张维、罗沛霖、侯祥麟等院士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工程院。

近年来,学部围绕西部开发、国家安全、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教育、学科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报送院和有关部门,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基础科学研究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已逐步建立和发展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地学与环境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和天文学领域,现有16个研究机构,其中有10个研究所、2个研究院、3个天文台和1个授时中心,拥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是基础科学方面的重要研究力量。目前,在这些研究机构中建设有基础科学领域的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院重点实验室19个。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中,先后启动了国际量子结构、核心数学、聚合物科学与材料、交叉科学理论物理和复杂系统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主要围绕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开展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团队的带动作用,培养出在中国本土成长的一流科学家。为推动国内纳米科技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成立国家纳米科技中心。

中国科学院已经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托卡马克和激光聚变装置、长波授时台等重大科学工程装置,以及2.16米光学望远镜、多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等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目前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有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大型非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含谱仪)重大改造工程等。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先后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数学定理的机器证明、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新核素合成、超新星观测、高温超导、碳纳米管的制备和应用、非线性光学晶体、过渡金属原子簇结构和性质以及金属有机化学等等。同时,为我国信息、能源、材料、、农业、医药、空间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形成科技战略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院士、半导体研究所黄昆院士分别荣获2000年度和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院士刘东生荣获2003年度,2004年度空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院士李振声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现有23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26个国家和院重点实验室、12个植物园、22个标本馆、9个典型培养物保藏库和11个野外生态学研究台站,拥有6800多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

在北京的7个研究所以农业高技术和生态环境研究为主要方向;由7个研究所(中心)组成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人口与健康为主攻方向;在西南的4个研究所组成了西南生物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发展基地,主要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可持续利用;在湖北的3个研究所重点研究水生生物学和学及其生物技术;另外在青海和广州各有1个研究所,分别进行青藏高原生物学和植物学及退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科学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结晶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完成了366卷中国植物志、动物志和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创建了最完整的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参与了“人类基因组”并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粳稻4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蝗虫生态学与治理、恢复生态学、害虫防治、作物品种选育、水产养殖、创新药物等的研究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农业经济发展和人口与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用二步发酵法生产Vc中间体、黑曲糖化酶酶活的提高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人干扰素超高表达、转基因鱼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牛等重要研究成果,有些已实现产业化。在新药研究方面,共创制新药50多种。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是我国首次被美国仿制、经FDA批准上市的药物;抗疟疾药蒿甲醚是我国出口的唯一首创新药,1995年被列入世界药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地奥心血康”等药品年产值已达14亿元人民币。

环境科学与技术

在环境领域,中国科学院现有24个研究所、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院重点实验室和47个重点建设的野外观测试验台站。野外台站分属于生态系统研究、大气本底观测、地磁台链、特殊环境与灾害监测等四大网络,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长久性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目前,环境领域拥有近9000人的科研及管理队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研究体系。

环境科学领域涉及固体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农业等多个重点学科。多年来,广大科技人员积极面向国家需求,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在地球早期生命研究、进化古生物学研究、国际界线层型研究,以及各门类化石总结等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通过在东亚季风环境系统、黄土、岩溶、冰芯、湖泊、古海洋学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以及海洋生态动力学等方面开展古环境变化和过程研究,重建了东亚自然环境演化规律;积极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全球变化研究。陆相生油理论、层控矿床地球化学、东亚大气环流和东亚季风环境污染机理、青藏高原隆升及环境效应等研究工作,取得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根据地域分异、地表水热平衡、元素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特征,完成了各种自然区划、生态环境区划、农业和经济区划,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控制和海水养殖、海洋药物等方面,提供了一批实用的技术和模式。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地息科学在决策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高技术研究与发展

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中国科学院共有28个研究所、2个技术支撑单位、1个国家实验室、4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重点实验室,14600余名科研技术人员。主要工作涉及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光电科技、材料、能源、交通、化学工程和空间科学技术等领域,曾为我国计算机、激光、合成橡胶、“两弹一星”等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几年来,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为了强化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工业配套能力,已建成31个国家工程中心和院工程中心,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形成一个高技术企业群体。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任务是:从事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高新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解决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我国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在提高我国高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等方面,起到有显示度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研究所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和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有效载荷、小型化超强超短激光、纳米材料、有机合成化学、40万千瓦蒸发冷却电机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龙芯”高性能CPU芯片等大批创新研究成果,为我国信息技术和自动化、化工与材料、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写下了新的篇章。

高技术产业化

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中国科学院按照新时期办院方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同时,积极建立高技术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企业化,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资兴办的企业,分布在11个行业,其中已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19家。院直接投资的企业(含首批转制单位)有82家,如著名的联想集团控股公司等;研究所投资的企业有356家,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现突出的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合臣化学公司等。目前,全院已有8家院、所投资的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在31个国家和院级工程研究中心中,有14个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此外,在建和筹建中的科技产业园区有21个。

中国科学院依法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代表院对院直接投资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行使出资利,并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承担相应的保值增值责任。

2001年度,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收入434.54亿元;利税总额42.99亿元;创汇额2.94亿美元;所有者权益117.22亿元;从业人员约5.24万人,其中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4万人。

中国科学院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十分重视与省市的技术经济合作,近年来陆续与23个省、市、自治区及有关地(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地推进与产业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在烟草、纺织、石化、机电等行业加强技术合作,并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大庆油田、上海电机集团、上海广电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与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多种合作关系。为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向全国29个省(市)的170个地(市)、县和一批企业选派了科技副职,同时接收地方和企业选派的挂职干部在院短期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院与地方合作项目在2001年度为地方形成销售收入152亿元人民币,利税33亿元人民币。另外,创造社会效益折合114亿元人民币。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56人,占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的39.8%;中国工程院院士53人,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的8.6%。全院有专业技术人员3.7万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0.75万人。全院在读研究生2万余人,在站博士后1千余人。

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聚集在中国科学院,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80年代开始,为培育中青年科技骨干,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中国科学院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90年代初推出了“百人”,以吸引和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全院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在全院推行了以队伍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人员总量控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用人制度和“三元”结构分配制度等人事制度改革,为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和2001年分别启动了“引进国外杰出人才”?与“海外知名学者”,加大了对国外优秀青年学者的吸引力度。目前,全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科技岗位中,45岁以下科技人员已占科技人员总数的75%以上,全院人才队伍呈现出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地位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为保持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和竞争能力,中国科学院自18年开始选派优秀的科技人员和管理骨干出国深造,迄今已公派1.6万名访问学者、研究生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和访问进修,目前已有近1万余人学成回国工作。同时,在院内初步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为龙头,以京外若干基地为依托的继续教育网络。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科技人才,是中国科学院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于1951年与高校一起开始实行统一招收研究生制度,17年率先恢复因“”而中断的研究生招生,1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年来,中国科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7万余名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和第一位双学位博士。2001年,经教育部和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成立,现有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基本覆盖了理科所有的学科领域,同时还具有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学科和一定数量的人文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全院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主体、联系和覆盖全院的研究生教育网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于1958年创办、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建校4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层次人才。中国科技大学也是首批获准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科学院将国际科技合作作为促进现代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已同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签署了院级合作协议70余个,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科技合作人员交流每年逾万人次,全院有380多位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不同层次的领导职务,并聘请了14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担任院、所的名誉职务和客座教授。

国际合作工作以围绕国家、院重大项目开展实质性合作为重点,取得了数百项成果,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沙尘暴的防治、1%人类基因组测序、中日大学群合作、德国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中法信息自动化与应用数学实验室、英国石油国际公司中国中心、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等项目成绩显著,在全院科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科学院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加强了与第三世界科学院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吸纳了外资外贷?,扩大了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同时也加速了人才培养。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在促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科学出版与文献信息

文献服务与出版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也是提升科研创新活力的基本要素。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中国科学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已初步形成了以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中心,以上海、兰州、武汉、成都四个地区学科文献情报中心为分中心,连接全院相关研究机构图书信息室以及国内外主要大型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立足全院、面向全国、开放互联的网络化科技文献情报服务体系。其文献收藏总量达3300多万册(件),已建成国内最具规模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和高技术文献收藏体系,并建成了包括多种联合目录、文摘杂志和文献数据库的自然科学文献检索体系和国际联机检索终端,每年向院内外数十万用户提供服务。两三年内,将基本建设成为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最具规模和地位的、面向全社会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

在出版事业方面,中国科学院也已初步形成以科学出版社为中心的科学出版集团和以科学时报为主体的报业体系,出版范围从传统纸质出版物到现代数字化电子出版物,从学术专著、科普著作到各种杂志、报刊。依托中国科学院一流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科研工作,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它们每年出版上千种包括学术专著和科普著作在内的科技图书和电子出版物,以及290多种科技期刊,其中不乏在学术上具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知名出版物。文献服务和出版工作的紧密结合和协同发展,将为中国科学院成为国家知识库、思想库和人才库构筑起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平台,并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