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柑桔全爪螨是什么?

2.黄河的资料

3.小学科学科普知识试题

4.全球变暖会导致什么?

5.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96小时降水量预报_中央天气1――7天降水量卫星云图

的确,有专门研究地震的科学家曾发表过,干旱和地震存在联系: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方,往往三年之内都发生过干旱,而地震的大小则与旱区的面积成正比。并指出从四川炉霍7.9级大地震(西南大旱区)、云南昭通7.1级地震(西南大旱区)到海城7.3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唐山7.8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这些破坏力极大的地震都是能直接体现?震旱关系?的事实依据。

当然,即便是在民间,也流传了很多种能预兆地震将要发生的现象,比如:地震云、地震鱼,鱼儿跳出水面,猫狗发出异常叫声,当然,也包括很多人坚信的?大干旱以后必有大震?。那么,大干旱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会有大地震发生?而传说中的异常自然现象,以及各种动物不同往常的行为表现,又是否真的都是即将有地震发生的前兆呢?

地震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现象?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个基本事实,从地球到月球,其实都频繁发生地震,月球是什么环境,相信一部分人也心里有数,那里可没有什么干旱不干旱的说法。而且,地震本来就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地球上所有角落发生的地震次数加起来都能超过一万次,因为,地球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就多达500万次左右。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大家知道的发生过的地震并没有这么多?这个其实也不奇怪,之所以地震被称为自然现象,就是因为它不仅很常见,而且一般也不会对周围的人带来太大影响。虽然每年全球会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但其中只有10到20次可能对震中的人造成危害,而能够造成严重灾害发生的地震大约每年有一两次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有那么多地震发生过?

大家平时很少能感受到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地震震级都比较小,而震级小于3的地震通常都难以让人类明显感觉到。当然了,地球这么大,不见得发生地震的地方都距离我们较近,从地震波的传递来说,它也有自己的最大传播范围,这完全取决于地震的深度和释放总能量的大小。

当人类登陆月球的时候,专门放置了测量地面发生震动的仪器,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地震这样的现象,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星球上。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其实很多角落都放置着专门进行地震测量的仪器,而它们存在的数量可以说是数以千计。正是这些记录地震的探测器将每次发生地震的信息收集起来,我们才知道了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到底需要多少人手参与到救灾中去。

地震跟干旱存在必然关系吗?

试想一想,如果每次发生地震之前都出现过干旱,或者大干旱,那地震的次数应该就远没有实际发生的多,并且,发生地震的地方也会变得更少!而且,把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关联到3年之内的干旱,这个时间线本来也太长,它也起不到从根本上减小地震发生时给大家的生命和财产风险。

地震的类型有很多,只不过一般情况下,破坏力较大的地震都是因为地壳释放能量所导致,并且,往往都是浅源地震,比如距离现在比较近的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这种震级较大的浅源地震不仅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威胁人们的生命,如果之后的几年时间出现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还有可能会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

但是,干旱发生的主要指标则是该区域内淡水总量太少,它被称为自然灾害,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跟气象这样的自然因素存在较大关联,当一个地方长时间维持少雨、甚至无雨的情况,便有可能会出现土壤干旱、大气干旱或生理干旱这几种干旱类型。当然,人类活动进一步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也是近年来干旱频发的原因之一。

地震有所谓的预兆吗?

之所以大家如此畏惧地震,并收集许多可能预示会发生地震的信息,就是害怕突入起来的地震会危及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但事实却会让大家失望,因为,到目前为止,干旱并没有被确定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必然关系。通常情况下,有地震带分布的地区会比无地震带经过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更大,而那些震级较大的地震,目前也只发生在有地震带分布的地方过,其他地区发生的地震一般都小于6级。

并且,不仅大家不能把干旱当作是地震的预兆,更不应该相信什么地震云和地震鱼能预示地震将要发生。地壳释放能量的时候具有突发性,即便是大家认为的一些比较有灵性的动物,它也不可能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未卜先知。之所以,大家会在一些地震结束之后搜寻到一些异响,那最多只能算作是巧合,不然,科学家们又怎么可能这多年过去了,都还无法做到提前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

柑桔全爪螨是什么?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的分类:空间(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矿产。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6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3、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8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85、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9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9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9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9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95、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96、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

、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98、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99、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00、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10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02、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103、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104、季风的成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105、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106、锋面的分类与天气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气温、气压、天气。

107、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108、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逆时针。

109、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气流为顺时针。

110、锋面气旋锋前锋后的天气情况。冷气团一侧阴雨。

111、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量。

112、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13、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114、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11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116、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117、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

118、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40-60°大陆东岸。

119、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岸。

120、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121、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122、气候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123、气候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124、气候与建筑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125、风与城市规划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126、气候与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127、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128、热带气旋强度等级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129、台风的监测与预报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130、暴雨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131、洪涝灾害的防御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32、干旱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133、干旱的防御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134、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135、寒潮的防御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136、全球变暖趋势及其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137、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138、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139、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140、臭氧层的保护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141、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142、我国酸雨区的分布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143、酸雨的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144、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综合利用。

145、大气环境保护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146、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147、海岸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148、海岸带与人类活动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149、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150、海水热量的收入太阳辐射

151、海水热量的支出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152、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153、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54、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155、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156、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氯化镁。

157、盐度的概念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158、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159、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160、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16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

162、洋流的概念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163、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164、风海流的成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165、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

166、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167、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168、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169、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170、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171、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172、南大西洋的流流分布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哥拉寒流。

173、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

17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 ②海洋生物 ③污染 ④航海

175、海洋的分类化学、生物、矿产、海洋能源。

176、各类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化工;养殖、增殖;深海锰结核;潮汐和波浪发电。

177、渔业的形成因素大陆架、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

178、世界主要渔业国中国、日本。

179、世界渔场分布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东北大西洋、东南大西洋

180、海洋油、气开发利用地震波寻找。海上钻井平台、装油站、海底管道。

181、海洋空间利用的特点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气象多变、深海环境差、海水腐蚀性等)

182、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

183、著名海峡马六甲、霍尔木兹、直布罗陀、英吉利、麦哲伦、白令、曼德等。

184、著名运河和港口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鹿特丹

185、腹地港口的服务区域。

186、海洋货物运输条件港口、集装箱船、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最佳航线服务。

187、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荷兰、日本、澳门。

188、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189、海洋污染的产生原因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水、杀虫剂、石油渗漏)

190、海洋污染的危害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191、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田、过度捕捞、自然环境变化。

192、石油泄漏清污方法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19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领海宽度、国际海底。

194、领海、专属经济区12海里,200海里。

195、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196、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1、矿物的概念单质或天然化合物。

198、岩石的概念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99、矿产的概念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200、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201、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202、常见岩石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

203、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204、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205、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206、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07、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208、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209、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210、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211、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

212、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213、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214、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215、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21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隧道、水库)。

217、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18、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风蚀洼地、沙丘等。

219、水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

220、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

221、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222、静态水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223、动态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224、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25、承压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26、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27、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28、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229、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30、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231、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3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233、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34、生物循环的作用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235、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236、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237、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38、土壤的作用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239、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40、土壤的肥力特征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41、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242、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

24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244、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245、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4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

247、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为基础)。

248、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分为基础)。

249、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250、陆地自然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①开发自然②生产与消费产品③排放废弃物④改造陆地环境

251、陆地自然的分类矿产、土地、水、生物。

252、陆地自然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253、能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254、陆地自然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55、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④新能源时代

256、地震的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257、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58、地震震级的大小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倍

259、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60、滑坡的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261、泥石流的成因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石等。

262、原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

263、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等。

264、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①建立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管理③实施预防措施④开展宣传教育

黄河的资料

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

别名

桔全爪螨、红蜱、柑桔红叶螨、柑桔红蜘蛛、瘤皮红蜘蛛。

形态(图4-55)

图4-55 柑桔全爪螨

雄成螨:1.虫体 2. 3.须肢跗节 雌成螨:4.虫体 5.须肢跗节 6.足Ⅰ跗节和胫节 7.足Ⅱ跗节和胫节 8.卵 9.幼螨 10.若螨

雌成螨体长宽0.35×0.26mm。体呈椭圆形,背面隆起,侧面看去似半球形。深红至暗红色,背毛26根,白色,着生在红色的毛瘤上。背毛粗壮,末端尖细,具粗茸毛。足4对,黄白色。顎体色淡黄。须肢短,感器顶端略呈方形,稍膨大,长略大于宽。背感器小枝状,略短于端感器。口针鞘前端圆钝,中央凹陷。气门沟末端膨大。背表皮呈细纹状。各足爪间突具一坚爪,其腹基侧具一簇针状毛。雄成螨体长宽0.3×0.16mm。体瘦长,鲜红色,体后区末端较狭,似楔形。须肢端感器小柱形,长约为宽的1.5倍;背感器小枝状,长于端感器。背毛13对。无端锤,柄部弯向背面,形成S形的钩,其顶端尖利,钩部的长度约与柄部背缘等长。卵直径0.13mm,近球形,略扁平,初产时由桔红渐为鲜红色,接近孵化时色淡,中央有一直立的卵柄,柄端有附属丝10—12条,向因周散射,附着于枝、叶表面。幼螨体近圆球形,体长0.2mm,淡红色,体背有毛8对,足3对。若螨形状色泽近似成螨,体形较小,足4对;幼螨蜕皮后为前若螨,体长0.2—0.25mm;第2次蜕皮后为后若螨,体长0.25—0.3mm,背毛9对,第3次蜕皮后为雌成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在蜕皮之前,各有一个不食不动的静止期。

生活史及习性

柑桔全爪螨年发生代数的多少,以各柑桔产区年平均气温的高低而异。在台湾、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等年均温22℃以上地区,年发生30代左右;在广东饶平、广州、湛江和广西南宁与四川的渡口市等年均温20℃左右的地区,年发生20代左右;在四川东南部和赣南、闽中、黔南、桂中等年均温18℃左右的地区,年发生16—17代;浙江东部、江苏南部、江西中部、四川西北部和陕南等年均温15—17℃地区,年发生12—15代。世代重叠,除冬季外,田间各虫态并存。以成螨和卵在叶背凹陷处和柑桔潜叶蛾为害的僵叶上及枝条裂缝下过冬,1月均温12℃以上的地区,各虫态均可过冬。过冬成螨在5℃以上便可陆续产卵。

该螨在自然变温下完成一代,日均温12℃时60余天,20℃时41天,25℃时约31天,27℃时27天,30℃时需20天左右。在室内定温饲养一代历期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较短(表4-43)。20—30℃是该螨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超过35℃不利于该螨的生长发育,40℃时大多数死亡。柑桔全爪螨怕高温,比较耐低温(表4-44)。柑桔全爪螨卵在40℃、45℃下处理48小时后都不能孵化,而在0℃下处理48小时后孵化率都在86.3%(表4-44)。

表4-43 温度对柑桔全爪螨发育的影响(1963,北碚,室内)

表4-44 柑桔全爪螨各虫期在高、低温下的死亡率(1963,北碚,室内)

该螨各螨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表4-45)。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有效积温为107.9日度。卵孵化最适宜的温度为25—26℃,相对湿度为60—70%,卵的孵化率高达100%。日均温12℃时卵期18.5天,16.2℃时15.5天,18.7℃时13.5天,21.6℃时9.6天,23℃时6天,24—29℃时4.5天。冬卵卵期最长,日均温10℃左右时,田间要经过56—68天,室内长达76天(表4-47)。冬卵卵壳厚,抗药力强。在重庆冬卵期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上、中旬。冬卵的盛孵期在3月中旬左右,此时正是春季挑治的重要时期。

表4-45 柑桔全爪螨卵在高、低温下的孵化率(1963,北碚,室内)

表4-46 柑桔全爪螨各螨态发育起点和积温

表4-47 温度对柑桔全爪螨冬卵历期和孵化率的影响(1963,北碚)

雌成螨寿命在冬季历时50余日,在夏季历时仅10日左右。日均温16—19.8℃时20—14天,24.8—29.5℃时17.1—12.1天。自卵发育到雌成螨再产卵,日均温19.1℃时历时23天,22.8℃时历时19.2天,24.8—25.3℃时历时14.5—15天,27—29℃时历时9—11天,温度较高时发育快,周期短,田间发生多。

由于雄虫只蜕皮两次,要比雌虫先发育成熟,常静候在未蜕最后一次皮未成熟的雌虫侧边,一旦雌虫成熟便立即交配,一生交配多次。未经交配的雌虫行孤雌产雄生殖,所产的卵孵化后均为雄虫。雌虫一生产卵33.7—63粒,平均日产卵3—5粒,最多7—8粒。在高温40℃左右的干旱季节产卵少,春季和夏初由于柑桔植株生长旺盛,营养丰富,温湿度适宜,产卵量多。冬季和早春卵多产在枝条和叶片的主脉两侧,特别在柑桔潜叶蛾为害的僵叶上最多。冬季在甜橙上,当年生秋梢上的虫数比春梢和夏梢叶上多2—4倍。幼若螨密度与成螨产卵量密切相关,当每叶有幼若螨10—20头时,雌虫的产卵量最多,平均每雌达24.33—35.57粒,以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如,产卵量渐减(表4-48)。柑桔叶片受柑桔全爪螨为害愈严重(即虫口密度愈大),平均每头雌虫日产卵量减少,当平均每平方厘米内有成螨9.6头时,日产卵量仅2.3—3.6头;1.6头时日产卵量达11.6—16.2头(表4-49)。

表4-48 幼若螨密度与性比和成螨产卵量的关系(重庆,1983)

表4-49 叶片受害水平与雌螨产卵量关系

柑桔全爪螨喜在幼嫩的组织上生活,每当柑桔植株新梢抽发,该_总是从老的枝梢叶上迁移至嫩绿的枝叶上为害,在新梢嫩叶上的产卵量比在老叶上多得多。在树冠顶部、外部的枝叶上,叶子正面的虫口数比叶子背面多(表4-50)。该螨在阴雨天和早上雾、露较大时,成、若螨常迁移到枝梢下部躲藏,当天晴雾露干后又重新爬至叶片上活动。在树冠上,东南方和上中部及叶片上虫口数量多。从8月份起,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秋梢上的虫口日见增多(表4-51)。冬季柑桔全爪螨虫和卵在各类枝梢上的分布:在甜橙上全是卵,秋梢上数量最多;而柚子上因为未抽发夏梢,虫集中在一年生春梢上;卵分布在春夏梢上;红桔由于叶片较小,虫和卵在各类枝梢上分布比较均匀,但以秋梢上的数量为多;柠檬上虫口全部集中在二年生春梢上,卵则分布在各类枝梢叶上(表4-52)。

表4-50 柑桔全爪螨在甜橙树冠上的分布(重庆,16)

表4-51 秋、冬季柑桔全爪螨在柑桔秋梢上的虫口增长(1963,北碚)

表4-52 冬季柑桔全爪螨虫卵在柑桔各类型枝梢上的分布(%)

柑桔全爪螨喜光,属阳性叶螨,长光照对成螨产卵量增多,下一代的产卵量大,雌虫增多(表4-53)。长光照对柑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成活率提高和历期缩短,全代的发育历期亦相应缩短(表4-54)。因此,该螨总是在温度适宜的春夏之交和秋冬日照长的季节生,在日照愈长的地区和树冠的东南方、顶部发生多,为害严重。

表4-53 光照对柑桔全爪螨产卵量、Ⅰ值和雌性比的影响(,北碚)

表4-54 先照对柑桔全爪螨各螨态成活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25℃,北碚)

相对湿度在70%左右最适合柑桔全爪螨的发生。在重庆旬平均相对湿度65—87%有利于该螨的发生,高峰期的旬平均湿度在73—87%。相对湿度低于50%,或高于90%均不利于该螨的发生。降雨量的多少及降雨强度与柑桔全爪螨发生的多寡密切相关。旬降雨量3.2—69.3mm时,均有利于柑桔全爪螨的发生。据在重庆的多年观察,9—10月的总降雨量在100mm以下,就会出现秋季虫口高峰;12月至翌年3月4个月的总降雨量在100mm以下,春季就会猖獗成灾。因此,在我国冬干春旱严重和水旱两季分明的柑桔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常有两个发生盛期。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的时间对该螨发生数量的多寡影响很大。每小时降雨量达18mm以上,叶面的活动虫口可减少44—65%,特别是初夏的暴风骤雨,常引起田间虫口的骤然下降。柑桔全爪螨的卵在水中连续浸泡100小时以上,孵化甚少,甚至不孵化(表4-55)。在5—6月间,一周内降雨量在50mm以上,雨日在5天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就会引起该螨的大量死亡。田间自然死亡率由7.4%猛增至89.0%乃至96%,因此,雨季来临常是该螨种群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4-55 柑桔全爪螨不同卵龄不同浸水时间对孵化率的影响

柑柑全爪螨在柑桔上的数量变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柑桔产区,每年除8月高温季节虫口较少外,其余时间虫口数量均较多,属多峰型。在成年柑桔园内部分柑桔产区和年份可在夏季和晚秋出现两个发生为害高峰,属双峰型;一般以综合防治为主的柑桔园,常只有一个高峰期,属单峰型,多发生在春末和夏初。广东饶平(16—19)调查,该螨盛发期分别在4月上旬至7月中旬、3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1—5月;16年在广东博罗和广州市郊调查,高峰期分别是4—6月和3—6月。四川重庆16—1981年5年的调查,盛发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2月下旬至4月中旬,2月中旬至5月中旬,1月下旬至6月中旬,3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3月中旬至4月中旬;自贡市16—1982年调查,高峰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5月上旬至7月下旬,3月中旬至6月下旬,2月下旬至5月下旬,3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的年份部分柑桔园在果前后的11月中旬和12月上、中旬生,严重为害成熟果和引起大量落叶。江苏吴县(19)调查,盛发期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四川江津甜橙树上柑桔全爪螨盛发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红桔树上盛发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高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由于红桔的春梢抽发较迟,因而该螨的盛发期要比甜橙上晚4—40天。盛发期卵的高峰期要比虫的高峰期早出现7—14天。

苗圃和幼树每年都有两个盛发期。广东饶平调查,春夏盛发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秋季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重庆春夏高峰期比饶平早,秋季高峰期比饶平晚。原因是由于嫁接苗春梢抽发晚,幼树枝叶少光照好,生态环境条件差,因而常有两个盛发期。总之由于环境、气候和天敌的影响与农药的干扰,引起柑桔全爪螨在同一年度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果园的盛发期不尽相同。

柑桔全爪螨年发生代数多,个体微小数量大,容易产生抗药性,一般一种农药连续施用5次以上,虫体接触某一种农药连续增殖5代以上,就会出现抗药性,特别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最易产生抗药性;同时由于大量的增施氮、磷肥和大量喷洒有机磷农药,增加了枝叶内氮、磷的含量,改善了该螨的营养条件,从而导致生;大量施用农药后,特别是广谱毒性大的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另外,果园植被单一,环境恶化,生物相简单,也会诱发柑桔全爪螨的生。

温、湿度与该螨生的关系密切。冬干春旱是当年春季柑桔全爪螨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在重庆观察,上年12月至当年3月4个月平均最高温度合计在56℃以上,则春季容易成灾。早春当旬均温12℃时,冬卵开始孵化,叶上虫口增加,旬均温16—19℃时,虫口增长快,20℃时盛发。若2—3月间出现周平均最高温度20—25℃,又吹干燥的西北风,加速了传播,缩短了各螨态的发育历期,则高峰期来得早,为害严重。夏季旬均温达25℃以上时,虫口迅速下降。成年柑桔园常在开花前后盛发,引起叶片、花蕾、幼果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柑桔全爪螨增殖的速度主要受发生期温度所支配,10日内虫口增长倍数,15℃时为1.5倍,20℃时为2.7倍,25℃时为4.5倍。冬季温度在5℃以上,若骤然连续出现零度以下的低温数次,则虫口的死亡率在65%左右,因此零度以下的低温常是引起过冬虫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上年12月至当年3月四个月总的降雨在100mm以下,则春季该螨生(表4-56)。4—5月雨量偏多,虫口发生少,5月以后大风阵雨频繁,虫口则迅速下降。

表4-56 柑桔全爪螨生与12—3月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重庆北碚)

营养条件的好坏对该螨的生与否关系密切。该螨喜在营养条件好的新梢上生活,且产卵量比在老叶上取食的多。春季和夏初柑桔枝叶营养丰富,温湿度适宜,产卵多,盛夏高温干旱时产卵少,为害轻。盛发期时由于虫口密度过大,营养缺乏而导致个体大量死亡,种群凋落,密度愈大,死亡率愈多(表4-57)。

表4-57 柑桔全爪螨虫口密度与死亡率、成活率的相关性

越冬虫口基数大(2头以上/叶),次年盛发期出现早,虫口量多,为害重;反之,虫量少,盛发期推迟,为害较轻。

果园内外植被丰富,一般该螨发生少,特别是山地、丘陵果园内天敌种类多,数量大,为害轻,相反,平坝地,植被单一,该螨发生多,为害重。

柑桔全爪螨的天敌种类很多。据调查有近百种,其中常见的有: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德氏钝绥螨(Amblyseius deleoni)、卵形钝绥螨(Amblyseius ovelis)、长刺钝绥螨(Amblyseius longispios)、拉哥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ois)、东方钝绥螨(Amblyseius orienlalis)、拟长刺钝绥螨(Amblyseius psoulongispinosus)、纽氏钝绥螨(Ambloseius neusami)、多齿钝绥螨(Amblyseius multidentautus)、白云钝绥螨(Amblyseius baiyunansis)、四会钝缓螨(Amblyseius osuerells)、麦氏钝满(Amblyseins mcmurtryi)、佛州钝绥螨(Amblyseius floridanus)、津川钝绥螨(Amblyseins laugawa)、岛森冲缓螨(Okiseius suropicus)、具瘤长须螨(Agistemus exserlus)、细毛长须螨(Agistemus sp.)和圆果大赤螨(Anystis baecarum)、红绒螨(Allothrombium sp.)与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小花蝽(Orius minutus)、花姬蝽(Tripheps sauteri)、中华草岭(Chrysepa sinica)、八斑绢草蛉(Ancylopteryx octopumctata)、亚非草蛉(Chrysepa boninensis)、大草蛉(Chrysepa septempunetata)、梯阶脉褐蛉(Micromus timidus)、彩角异粉蛉(Heteroconis piticornis),点线脉褐蛉(Mieromus multipunctatus)、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 takahachii)、捕虱管蓟马(Aleurodothrip frsecipemris)、横纹管蓟马(Aeolothrips fascidtus)、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eus)、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广东食螨瓢虫(Stethorus cantonensis)、腹管食螨瓢虫(Stethorus siphonulus)、长管食螨瓢虫(Stethorus longisiphonulus)、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 parapauperculus)、广西食螨瓢虫(Stethourus guangxiensis)、黑囊食螨瓢虫(Stethorus aptus)、宾川食螨瓢虫(Stethourus binchuanensis)、云南食螨瓢虫(Stethorus yunnanensis)、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wwana)、异色瓢虫(Leis axgridis)、连斑毛瓢虫(Scymnus quadrivulneratus)、黑背小瓢虫(Scymnus kawamurai)、黑襟毛瓢虫(Scymnus hoffmanni)、小黑毛瓢虫(Scymnus sp.)、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onicum)、二星瓢虫(Adalia bipunctata)、双斑隐胫瓢虫(Aspidimerus matsumurai)、食螨瘿蚊(Aphidoletes sp.)、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 belteata)、芽极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虫生藻菌(Entomophthor sp.)、病等。其中以尼氏钝绥螨、德氏钝绥螨、长刺钝绥螨、具瘤长须螨和圆果大赤螨、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晋草蛉、中华草蛉、六点蓟马、食螨瓢虫与虫生藻菌、芽枝霉、病是其有效天敌。捕食螨、瓢虫、草蛉、寄生菌在生物防治上均应加以利用。在果园中柑桔全爪螨一旦失去天敌的控制,有利于该螨发生,便会猖獗成灾。

在果园中施用波尔多液、杀虫双、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防病治虫的农药,引起叶片表面干燥或杀伤天敌、刺激该螨的生长发育和产卵繁殖,造成该螨生。该螨连续接触一种农药,繁殖5—10代后,便会对这种农药产生抗性,使其失去效力,这是在大面积生产中越用药杀而该螨发生越严重的原因。尤其是敌敌畏、乐果等神经中毒的有机磷农药,最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生产上应尽可能的减少施药次数,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和延长抗性的形成时间。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果园内,用2—3种农药交叉轮换或混合施用,以避免和延缓抗药性种群的形成。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科学施肥,不要过多的施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作根外追肥;适时灌溉,尽量用喷灌和冲灌,提高园内的湿度,造成不利于该螨发生的环境。结合灌溉于白天用高压水柱冲洗树冠,可减少该螨活动型的虫口80%左右,提高了湿度,有利于钝绥螨等多种天敌的生存和繁衍。适度修剪,厚留枝叶,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忍耐力和抗螨性。合理间套作,搞好桔园内外的间套作或生草栽培、免耕,在不与桑、桃、梨等作物混种的情况下,柑桔园内外宜种苏麻、紫苏、百花草和豆类、辣椒、苣合草以及丝瓜、蓖麻等作物,使柑桔园生物相复杂化和多样化,有利于捕食螨、食螨瓢虫、六点蓟马、小花蝽和蜘蛛等多种天敌生存和栖居。

2.保护利用引移释放天敌

该螨的有效天敌种类甚多,其中钝绥螨、食螨瓢虫、芽枝霉、虫生藻菌等在柑桔全爪螨发生的中后期,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发生的数量多,常将害螨控制到不为害的水平。在防治其它病虫时,应尽量少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广谱性的剧毒农药,有利于保护天敌。在3—6月和9—10月间,人工引移释放钝绥螨等天敌,每株200—60O头。在日均温20℃左右和湿度80%左右时,喷布浏阳霉素、日光霉素等500—1000倍液。

3.虫情测报

确定防治指标,普查中心虫株,用选择剂挑治和防治。冬卵盛孵期的标准是虫∶卵,虫多于卵时防治效果最好。中心虫株的标准是:日均温10℃1—2头/叶,有虫叶率20%左右,益害比1∶70;15℃时3—4头/叶,有虫叶率30%,益害比1∶50;20℃时5—7头/叶,有虫叶率50%左右,益害比1∶50。此外结合越冬虫口基数,冬春的温度、雨量、天敌和环境以及上年发生的情况作出中期预测预报。

4.药剂防治

于春梢芽长2—3cm时,选用下列药剂挑治中心虫株1—2次:46%结晶石硫合剂150倍液;胶体硫4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400倍液;液体石硫合剂波美0.5—1度(冬季);20型洗衣粉150—200倍液,洗柴合剂0.5∶0.3∶100(20型洗衣粉∶0号柴油∶水),使用时先用少量热水将洗衣粉溶化,然后将柴油徐徐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待洗衣粉将柴油充分乳化不见油滴后加入全量的水即成。以上药剂由于有效期短,第一次喷药后,隔7—10天喷第二次药。25%单甲脒乳油800—12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以上三种药剂杀虫杀卵的效果均好,有效期长达30天以上,但要在20℃以上施用效果才好。95%蚧螨灵乳油150—2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锡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50%菌螨灵乳油1000倍液;40%混杀磷乳油600—800倍液,30%灭虫螨乳油1500—2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500—2000倍液,作用缓慢,杀卵效果好,有效期长,但易产生抗药性,对捕食螨等天敌的杀伤力大。以上药剂一般施用1次,即可在20—30天内有效。

小学科学科普知识试题

黄河(Yellow River)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发展。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黄河文化有《黄河大合唱》等,著名诗人如李白、王维、王之涣等,都留下了千古绝唱。另有音乐家、教授、演员等人以此为名。 黄河长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区,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渠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5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baidu 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河源至贵德多系山岭及草地高原,属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过4000米,源头河谷地海拔4200米;贵德自孟津江段是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东为吕梁西坡,南为渭河谷地,北与鄂尔多斯高原相接,西至兰州谷地;黄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沟壑地面坡度15~20度,沟谷面积占40~50%,沟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进入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地面冲积出扇状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为缓岗与洼地相间分布的倾斜平原,洼地比较开阔平展。

黄河从贵德至民和境内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间,从民和下川口进入甘肃,这一段气候温和湿润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誉,水流清澈见底又有“天下黄河贵德清”的说法。宁夏的宁夏平原和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因为处在黄河上游的河谷地带,水源丰沛,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水草丰美,因此被称为塞上江南。

流域概况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壶口瀑布南孟津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水土流失,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黄河是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全球变暖会导致什么?

1、 联合国规定每年的9月16日为世界什么日?

世界节水日 B、世界环境日 C、世界气象日 D、臭氧层国际日

2、“吸烟有害健康”世界无烟日是指每年的:

A、 4月 7日 B、 4月22日 C、5月 31日

3、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它的回收方式

A. 放在不可利用的垃圾一起 B.放在可再利用垃圾一起 C.专门回收

4、我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

A 、90dB以上 B、 80dB以上 C、 50dB以上

5、人们日常通称的“白色污染”是固体废弃物的一种,它是指

A、废纸 B、废塑料 C、废电池

6、所谓“黑色污染”是指

A、塑料袋、发泡餐盒 B、煤渣 C、废弃的汽车轮胎 D、废电池

7、选用无磷洗衣粉的目的是

A.保护衣物 B. 防止污染 C.保护双手

8、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哪一城市?

A、宜兴 B、景德镇 C、淄博

9、我国第一大岛是:A、台湾岛 B、海南岛

10、桑巴舞哪个国家的人民最喜欢的舞蹈是:

A、美国 B巴西 C、中国 D、古巴

11、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A、 宁夏 B、山东 C、云南 D、河南

12、每年九年钱塘江潮波澜壮阔,吸引了无数游人观看,请问钱塘江在我国哪个省?

A、山东省B、江苏省C、浙江省D、福建省

13、每年蒙古族人民都要穿着节日盛装前来参加的盛大群众性集会是

A、 摔跤比赛会B、会C、那达慕大会D、牧羊节

B、 迎接远方的客人,都要敬献“哈达”,互致“扎西德勒”,这是哪个民族的习惯?

A、维族 B、藏族 C、壮族 D、回族

14、国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 华南虎 B、孟加拉虎 C、东北虎

15、不是一级保护动物的是

A、白鳍豚B、白头叶猴 C、东北虎D、娃娃鱼

16、天生的“捕鼠能手”的鸟是

A、猫头鹰 B、老鹰 C、啄木鸟

17、世界上最小的花是( )最大的花是( )

A、 樱桃 B、无花果 C、海棠 D、大王花

18、威海的市花是( ),市树是( )

A、 牡丹花 B、 水仙花 C、桂花D、合欢树 E、杨树 F、柏树

19、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用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 )

A.丹顶鹤 B. 大熊猫 C.骆驼

20、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 )特有的动物。

A、 青藏高原 B、新疆 C、青海

21、眼球很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凸透镜。

22、月球圆缺的样子叫(月相),月亮圆缺变化是由(月球)围绕(地球)公转造成的。

23、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24、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25、太阳周围有九大行星,他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26、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7、(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28、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你知道刚刚发射成功的“神舟六号”航天员是谁? 费俊龙 聂海胜

29、“神州五号”和 “神州六号”飞船是在我国同一个发射场发射成功的,你知道是哪个卫星发射场?

A、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B、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C、太原卫星发射基地

30、航天员能在太空可以享用很多种饮料,但是目前还无法提供给航天员的是______

A、苹果汁 B、咖啡 C、冰红茶 D、啤酒

31、“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停留了19个小时返回地面,你知道“神舟六号”航天员将在太空中停留多长时间吗?A、24小时 B、48小时C、100小时 D、119小时

32、“神舟六号”航天员太空中停留的119个小时中如何上厕所吗?A、尿不湿 B、专用马桶C、设计暂时没考虑

33、中国航天服重约_______千克?

A、15 B、20 C、10 D、5

34、宇宙员在太空穿着笨重的宇航服会觉得重吗?A、会B、不会C、有时会有时不会

35、下列四省区黑龙江、上海、香港和山东,按自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黑龙江、上海、香港、山东 B、山东、香港、上海、黑龙江

C、上海、香港、山东、黑龙江 D、黑龙江、山东、上海、香港

36、许多人都喜欢到低于海平面410公尺的死海去做日光浴是因为:

A、 空气最好 B、 紫外线最弱 C、紫外线最强

37、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

38、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有害成份。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39、我国有两个特别行政区,是指

A、 西藏B、台湾省C、香港D、北京 E、澳门

40、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的公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 )

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②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农田灌溉用大水漫灌 ⑤自备篮子买菜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1、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 )。

A. 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 使用私人车,快去快回

C. 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2、地球臭氧层的作用是什么?(臭氧层是大气中很重要的一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使他们免遭过量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43、发生赤潮为什么会有大量的鱼虾死亡?(因为海水中大量的浮游生物飘浮在海面上,不仅会消耗完水里的氧气,而且还阻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再加上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44、为什么要拒绝吃野生动物?(因为吃野生动物一是破坏生态环境,使我国许多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二是吃野生动物,还容易传染病菌)

45、环境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环境权利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46、臭氧层离地面有多高?(20—30公里)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使用的化学材料如氟里昂等挥发到空气作用的结果)

47、冬天来临,使用蜂窝煤取暖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造成煤气中毒主要成份是什么?(一氧化碳)它是怎么样让人中毒的?(人体是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在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后,它会进入人体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要比氧气强250倍,它很快抢占血液中氧气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位置,造成大脑和躯体缺氧,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48、汞、镉、铬、铅、砷是一类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被称为“五毒”。这些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会形成食物链污染,直接危害到人,你能简单地说明食物链污染是怎么形成的?(污染物随废水进入水体后这个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又吃小鱼,人又吃污染后的鱼类,污染物会逐渐的聚集到人体内)

49、举例说出发电的几种方法?(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50、流星在空旷的田野肉眼就能看到,而在城市里用望远镜也常常看不到,这是为什么?(一是城市上空由于大气污染遮盖了来自天空的光亮;二是人工白昼造成的光污染,日落之后,繁华的街道和广场上广告牌、霓虹灯把城市夜晚映照如同白昼。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上空的明暗对比度)

51、地球表面有百分多少的地方被水覆盖?(70%),既然水这么丰富,为什么我们还在一直在说缺水呢?(地球上只有淡水才是可以用作生活、工业用水,而淡水是非常贫乏的)

52、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存的保证,我们同学们都知道地球上淡水资非常缺乏,要节约用水,但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地球上的80%空气集中在地球上空的对流层中,总重量大约只有6000亿吨,所以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3、20世纪,世界九大环境公害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它是发生在A、美国 B、前苏联C、日本D、中国

54、一提起大鲨鱼我们同学都知道它非常凶残,它在海洋中对其它生物也是一种威胁,所以为什么要大量捕捞它,对吗?(鲨鱼在海洋生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海洋食物链上位于顶点位置。对鲨鱼的过渡捕捞,会使一些弱小鱼类大量繁殖,消耗有限的食物,从而会破坏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

55、从太空看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是蓝色,为什么?

56、说出两年威海在环保、环境方面取得哪些奖?

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园林城市 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程城市等

57、 这两年许多家庭都买了私家车,我们的生活也方便了许多,请你从环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两方面说说你的看法?

58、“地球是我们的,也是我们从子孙手里借来的”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或理解吗?

59、说说我们你美丽的家乡(美丽风光、宜人的气候、特产等等)

60、“神六”发射成功,说说你的感受或意义

61、从你的生活说起,说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环保?

62、每到新年的时候,我们同学常常要互相送贺年片,有的甚至很精美价格也很贵,你怎么看这件事?你会取何种方式向同学或亲友致新年的问候

63、你喜欢动物吗?你能说出5种以上的我国的珍奇动物吗?

抢答题:

64、今年,我们威海举行了第几届人居节?第三届

65、今年威海人居节的主题是什么?

66、飞机上都装有黑匣子,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你知道载人飞船上装黑匣子吗?装有黑匣子

67、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多少周年?

68、现在城市里繁华的街道和广场上广告牌、霓虹灯把城市夜晚映照如同白昼,这其实是一种环境污染,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污染吗?

69、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12369 )

70、“神六”载人飞船宇航员可以与地面的人通电话吗?

7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中国)

72、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汉语还是英语?

73、刚刚测量公布的“珠峰”高度是比原来低还是高了?

74、太阳、月亮都是光源,所以我们白天有阳光,晚上有月光。(×)

75、人是导体吗?为什么?水

76、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速比声速快)

77、我国三个卫星发射基地都在哪里?

78、1958年初,中国在_____以北的戈壁滩上建起了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场。

A、西昌 B、成都 C、太原 D、酒泉

79、你知道酒泉因何得名?

A: 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将御赐美酒倒入泉中,与士兵共饮√

B: 传说每到正月初一泉中涌酒

80、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的原因天气干旱的缘故(错 日照长昼夜温差大)

81、东北虎是现存各种老虎中数量最少的,濒于灭绝。。保护老虎的最好方法是设立保护区,还是把老虎放进

82、《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中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3棵至5棵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A、11 B、16 C、18

83、你知道我们发送邮件地址中@在键盘的哪个数字键上吗?2

84、人体中控制人平衡力的是 A、小脑 B、大脑 C、脑干

85、“石油”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的著作。(√)

86、我们如果要抓水中的鱼,往往把手伸到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并不能抓到鱼,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吗?看到的并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这是因为光的折射。(√)

87、现在人们更习惯喝纯净,许多人认为越纯越好,你认为对吗?为什么?(长期以纯净水作为饮用水则不利于健康。纯水进入人体后,还会带走体内的微量元素。可见,饮用水并非越纯越好,人们还是应该多喝自然水,当然,应该是清洁的水。

88、只要每天摄入足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人体就不会缺乏营养。

89、如果你注意看天气预报会发现:我们威海的空气质量经常为优,空气质量主要由空气污染指数来决定的,空气污染指数用API表示,请问“优”时API是多少?

A、 50以下B、50—100 C、100—150 D、150——200

90、能对地球上的气候起调节作用的水存在于哪里?(海洋)

91、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什么?(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92、北京城西南卢沟桥的狮子表面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失去脑袋、腿变成“残废”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A、臭氧层被破坏B、温室效应C、酸雨腐蚀的结果

93、中国的基本国策有三项是 A、保护环境 B、节约用水 C、保护 D、生育

94、神舟六号飞船总重达多少吨?A、5吨多B、8吨多C、15吨多。

95、“神舟六号”返回舱的主着陆场与“神舟五号”一样,请问在哪里?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

96、“神舟五号”活动范围仅限返回舱, “神舟六号”宇航员可以在两个舱活动,知道是哪两个舱?

A、返回舱 轨道舱B、发射舱 轨道舱C、发射舱 返回舱

、“神舟六号”是在什么时间成功发射的?什么时间成功返回?

98、.下列成语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9、2000年11月1日,我国从北京开始,许多地区大幅提高水价,其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提高消费水平

C、加快水利用 D、提高居民节约用水

100、下列节日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最早的是( )

A.妇女节 B.儿童节 C.国庆节 D.元旦

101、下列生活习惯中,容易形成龋齿的是

A.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B、喜爱吃零食,多吃甜食

C.喜欢喝牛奶,多吃肉食 D.多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

102、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活动,其原因是

A.洞中缺少食物 B.洞中缺少阳光 C.洞中缺少氧气 D.洞中温度过低

103、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12时左右(错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04、用下列那种方法可以快速打开椰子

A.用锯子锯 B.放在洗衣机里快速旋转 C.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105、当一列重几十吨的磁悬浮列车悬浮在轨道上的时候,如果想用人力推动它,从下列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将车推动至少需要的小学生数为

A.10名 B.100名 C.1000名 D.10000名

106、 水蒸发时的温度应在

A.0℃以上 B.任何温度 C.100℃

107、如果切完辣椒后,感觉手火辣辣的,像被火烧了一样疼,用下列那种液体洗手不能够去除沾在手上的辣味

A.白酒 B.热水 C.冷水 D . 食醋

108、 为防止我们居住环境的空气污染,净化空气最好的方法是

A.治理环境污染 B.喷洒药物 C.植树种草

109、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110、气象部门为做好暴雨分析和服务,一般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到多少称为暴雨

A.50—100毫米 B.100-200毫米 C.200毫米及以上

111、中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112、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哪个部位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

A.瞳孔 B.视神经 C.晶状体

113、造成地球温暖化的气体中,影响最大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化亚氮 D.臭氧

114、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氟利昂 D.二氧化硫

115、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A.站在铁板上操作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

116、发生火灾时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门 C.只能开窗

117、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 B.水源污染 C.土壤污染

118、冬天在积雪封冻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轮胎上大多缠上铁链,其目的是 增大摩擦力 。

119、我们一般从 温度 风力 风向 降雨 云量 等来描述一天的天气。

120、世界上唯一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动物是 野骆驼 。

121、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所称的可再生能源是指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生物质能 地热能和海洋能 等。

122、能源相当于城市的血液,它驱动着城市的运转。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对能源的依赖越强,因为能源在维系城市的 交通、餐饮、照明、供暖、降温和自动化管理 等起重要作用。

123、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是 水、粮食和空气 。

124、青藏铁路的最高点在 唐古拉 山脉。

125、 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场是在 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

126、 空气质量通常是以API指数表征形式来向公众发布,API指数是指 空气污染指数 。

127、铁路上的钢轨是一段一段的, 接头的地方都有一定的空隙,其目的是 防止热涨冷缩造成铁路损坏,引起交通事故 。

128、 生活中常用的污水井盖大多是圆形的,这是因为 圆形的形状叫做常规图形,它不会掉进与它尺寸与形状形同的洞里 。

129、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的环境污染包括 垃圾污染 水污染 噪音污染 光污染 空气污染 等。

130、有一种原生动物,生活在淡水中,形状象倒转的草鞋,这种动物每个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这种动物是 草履虫 。

131、用一支废旧塑料牙膏皮加工成一个挂钩,是利用了塑料的 可塑性 。

132、 在人类历史上,天花是一种由天花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正常人一旦接触患者,几乎无不遭受感染,即使侥幸存活,也免不了留下满脸麻点。世界卫生组织于 19 年 10 月宣布地球上从此消灭天花。

133、土壤提供含 氮、磷、钾、钙、铁、锌、铜 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

2、气温升高不单会从海洋直接吸取水分,还会从陆地吸取水分,使得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直接威胁国家稳定。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争斗,将不再是落后村落中才会发生的事。

3、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很大部分来自冰山融水。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的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过滤作用。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温度上升也会破坏大量以珊瑚为中心的生物链。最底层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

6、温度上升,无脊椎类动物,尤其是昆虫类生物提早从冬眠中苏醒,而靠这些昆虫为生的长途迁徙动物却无法及时赶上,错过捕食的时机,从而大量死亡。

7、而蜜蜂数目的大量减少,也是自然界食物链彻底崩溃的前兆。没有了蜜蜂帮助传播花粉,植物将无法繁殖。

8、全球变暖导致陆地水分大量流失,随时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灾也将会非常频繁。

9、全球变暖所能确定并公开的最大威胁,是冰河时代的突然降临。就像《后天》这部**所描述的。

10、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生病几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

11、气温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1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13、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14、病菌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疫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扩展资料:

全球变暖的原因: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百度百科——全球变暖

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总星系

2. 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

4. 太阳的外部结构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 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6. 太阳活动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

7. 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质量大)

9.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10.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 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一朔望月29.53 日

12. 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 自西向东, 23 小时 56 分 4 秒。

13. 地球自转角速度 除极点外, 15 ° / 小时 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球自转线速度 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 地球物体 水平运动偏向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地转偏向力。

15. 地球公转周期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16. 地球自转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平面 ——黄道平面。

17. 黄赤交角 目前 23 ° 26 ′,与回归线纬度相同。地轴与赤道夹角 90 °,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 66 ° 34 ′,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所以: *. 北半球春分日( 3.21 )或秋分日( 9.23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夏至日( 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 北半球冬至日( 12.2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 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6.22 达到最大, 12.22 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 12.22 达到最大, 6.22 达到最小。 南 . 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 90 °),回归线上只有 1 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3.21 日及 9.23 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 - 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其中,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北半球秋分日 - 春分日:反之。其中,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1. 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22. 地球的六大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3.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24. 岩石圈 = 地壳 + 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25. 岩浆岩 :侵入岩— ( 花岗岩 ) :晶粒较粗;喷出岩— ( 玄武岩 ) :晶粒小,多气孔

26. 沉积岩 : 层理构造 ,并有 动植物化石 ,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27. 变质岩 : 片理构造 ,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28. 地震的分类 :一按 成因 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二按 震源深度 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三按 震级 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

29. 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 ,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

30. 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31. 世界主要地震带 是 环太平洋构造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 ,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 80% 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32.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

33. 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 ,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

34. 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 30 多倍,两级相差 900 多倍

35.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的是——臭氧。

36. 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37. 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38. 对流层主要特征 有: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 。大气 对流 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39. 平流层主要特征 :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 ;大气以 水平运动 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

40. 中间层 :几乎没有臭氧, 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热层 :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41.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42. 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

43. 盛行东北风的风带 ——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盛行东南风的风带 ——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44. 赤道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极地高气压带 —— 少雨 地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气候暖热干旱,为 少雨 地带; 大陆东岸 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 降水比较丰富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多雨 地带。

45.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 1 月南移, 7 月北移

46. 季风 成因分析: ? 海陆热力差异 ( 亚洲东部季风 )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 南亚和我国西南 ) 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

47. 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 冬季: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48. 东亚季风 ——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 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49. 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气流——北顺南逆——干晴天气(伏旱:副高、寒潮:蒙古高压)

50. 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

51. 梅雨——准静止锋 6 、 7 月

52.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淡水的主体——冰川(南极洲)

53. 水循环的动力 ——太阳辐射

54.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55. 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 —— 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 施加一定的影响, 如: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 ---- 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 ---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

56. 洋流的分类 : * 按水温划分:暖流:水温高,一般为 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水温低,一般为 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 *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

57. 洋流分布的规律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 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大洋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58 .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59. 四大渔场分布 :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

60.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补给。

61 . 雨水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河水补给 , 雨水补给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 。

62. 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 春汛 ,以降水补给为主, 积雪融水 为辅。 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3.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

64. 气候的种类:光照、热量、水分、风能

65. 光照取决于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日照时间的长短 。

66. 热量的衡量标准:气温、积温、无霜期 。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素。

67. 狭义的水——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69. 衡量水的数量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70. 水的特点: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71. 我国水数量特点——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72. 世界水缺乏的自然原因——水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反常。人为原因——用水量的剧增;水质污染。

73. 调节水时间上的不均衡—— 建立蓄水工程 ;调节地区间水的不平衡—— 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

74. 上海水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 水质型缺水城市 ;保护水,防止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75. 我国土地特点: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76. 森林的环保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美化环境(城市广种大树的原因) ,容纳动物。

77. 能源 按能否可再生分:又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78. 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已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 70%

79.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 新疆 塔里木和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 上海 的输气工程。

80. 产业部门的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产业部门结构即三大产业的比重。

81.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82. 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误农时、因时制宜);②地域性(因地制宜)

83. 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84. 垦殖指数与地形相关,垦殖指数高——地形平坦;垦殖指数低——地形崎岖。

85. 城市近郊多肉、禽、蛋等副食品基地—— 经济地理位置

86. 农业主要的两大部门—— 种植业和畜牧业 。

87. 畜牧业产值居首位的国家——美国;人均牛羊头数最多的国家——新西兰

88. 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传统旱作农业、粗放畜牧业、地中海型农业、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89. 水田农业和传统旱作农业我国界线——秦岭 - 淮河;粗放畜牧业——年降水量少于 250mm 地区,我国四大牧区;热带种植园农业——我国海南、广东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90. 商品化程度很高,基本上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91. 为国际市场提供粮食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92. 水田农业——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东亚、南亚、东南亚——雨热同期。

93. 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工业。工业区位条件:能源和矿产;环境条件;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学技术;集聚;土地价格。

94. 接近原料产地 ——甘蔗、甜菜制糖,水产品和水果等食品罐头。

95. 接近能源供应地 ——炼铝

96. 接近消费市场 ——棉纱织布、石油加工等工业;瓶装饮料等食品工业、家具制造、印刷工业

.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钢铁厂、火电厂)——应布局在盛行风(主导风)的下风向 ;季风盛行地区,应布局在 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98 有水污染的工厂(如化肥厂、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99. 需洁净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等)——应布局在 河流上游

100. 装配厂(如电视机装配厂)——应布局在 劳动力充足的地方

101. 钢铁工业布局有 “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

102. “煤铁复合体型”——接近原料地和燃料地——美国的五大湖沿岸、德国的鲁尔区、乌克兰的克里沃伊罗格—顿巴斯,我国的鞍山—本溪。

103. “临海型”是远离原料、燃料地而接近消费市场,如 上海宝山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

104. 工业区按形成条件划分 ①矿型——鲁尔,加利福尼亚,辽中南;②加工型——日本京滨,沪宁杭;③混合型——京津唐

105. 工业地域体系和类型最大单位—— 工业地带

106. 世界最大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北美工业地带

107. 工业化最早、经济第二位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108. 型的重工业地带—— 东欧工业地带

109. 对外依赖率最高的加工贸易型的临海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110:商业区位条件:交通、人口、集聚、地价。

111: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112.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死亡率

113.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人口增长极其缓慢,甚至持续衰减 。老龄化问题还带来劳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14. 发达国家的人口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115. 老龄化: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7% 为 老龄化, 10% 为 严重老龄化

116. 老年人口的比重最高的国家——瑞典;老年人口的比重最低的国家——孟加拉国

117.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年龄构成中少年儿童比重大。

118.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措施:实行或赞同 生育 的政策,以期降低过高的人口出生率。 119. 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 *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 * 人口年龄构成轻 。 * 人口的经济结构长期没有改善。 * 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低。 * 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加重了对和环境的压力。 人口政策: 坚决贯彻生育 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0. 人口迁移主要形式:劳务迁移;难民迁移;智力迁移。

121. 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 人口密度 (人 / 千米)。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自然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

122. 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南亚、欧洲 60 ° N 以南、北美洲东部

123. 人口密度最大的人口稠密区—— 南亚

124. 人口稀疏区:①寒带(西伯利亚)②热带雨林(亚马孙、刚果)③沙漠(撒哈拉、塔克拉玛干)和干旱草原④高原(青藏高原)、高山

125. 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黑河 - 腾冲线

126:城市基本特征: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产业活动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127. 城市分类:按城市规模:各国的标准不同我国的标准—非农业人口 100 万以上的为特大型城市; 50~100 万的为大城市; 20~50 万的为中等城市; 20 万以下为小城市

128:城市规模: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区域性中心城市(香港)、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跨省区的区域中心城市(武汉、重庆、天津、沈阳、大连)、省会城市和省区主要城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县级中心城市、县以下中心镇。

129. 城市职能:我国的标准—综合性和专业性。 ①综合性:全国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各特大型城市和主要的大城市。 ②专业性:工矿城市、农林城市、交通枢纽、旅游城市、文化名城、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

130. 城市内部的职能分区——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131. 城市化 :是指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批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32.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 。

133. 城市化的本质 —— 居民由从事第一产业转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是整个社会生活发生根本变革的过程。

134. 城市化中的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

135.郊区化: 是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

136. 逆城市化:十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

137:影响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民族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时间因素。

138:世界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非洲文化圈;拉丁美洲文化圈;太平洋文化圈。

139:中国地域文化:东北黑土文化;华北平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新疆荒漠-绿洲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四川盆地文化;云贵高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华南妈祖文化。

140:海派文化。

141. RS——遥感 ; GPS ——全球定位系统(至少 3 颗卫星定位);GIS ——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