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有哪些主要生态学原则

2.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3.如何让兰花安全度夏?

4.关于热岛效应

5.建筑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讨论(一)

6.杨培芳:信息哲学与第三经济形态

7.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原则

小气候的形成原因_小气候原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家畜环境卫生学概念

一、家畜与环境

二、家畜环境卫生学概念

第二节 家畜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

一、家畜环境卫生学在国外的发展

二、家畜环境卫生学在国内的发展

第三节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学科

一、家畜环境卫生学的主要内容

二、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性质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学习与研究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意义

一、家畜环境卫生学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学习与研究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意义

第五节 家畜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二章 环境因子对家畜作用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家畜的环境

一、家畜环境的概念

二、环境的分类

第二节 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一、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

二、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三、环境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调节性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三章 适应、应激与生物节律

第一节 适应

一、适应的概念

二、适应的种类

三、适应的表现

四、适应过程的调节

五、提高家畜适应力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 应激

一、应激的概念和性质

二、适应与应激的异同

三、应激原

四、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五、应激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六、应激的监测及应激的预防

第三节 动物的生物节律

一、生物节律的概念

二、动物生物节律的表现

三、生物节律的调控机制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四章 热环境

第一节 热环境与动物热调节

一、动物体温

二、产热

三、散热

四、畜体热平衡及体热调节

五、等热区和临界温度

第二节 环境温度对家畜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一、热辐射与空气温度

二、高温对动物的影响

三、低温对动物的影响

第三节 空气湿度对动物的影响

一、空气湿度的概念

二、空气湿度对家畜热调节的影响

三、空气湿度对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四、空气湿度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五、畜舍的防潮措施

第四节 气流对动物的影响

一、气流的概念

二、气流对畜体热调节的影响

三、气流对家畜生产力和健康的影响

四、畜牧生产中的气流控制

第五节 空气热环境的综合评定

一、有效温度

二、温湿度指标

三、风冷却指标

四、湿卡他冷却力

五、主要气象因素对家畜的影响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五章 海拔高度、气压、光照和噪声对家畜的影响

第一节 海拔高度与气压

一、海拔高度的概念

二、海拔高度对环境的影响

三、海拔高度和气压对家畜的影响

第二节 光照

一、光的概念

二、光源

三、光的一般作用

四、光的生物学效应

第三节 噪声

一、噪声的概念

二、噪声的测试

三、畜牧场内噪声的来源

四、噪声对人畜的危害

五、畜牧场噪声的控制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六章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与空气离子

第一节 大气有害物质对人畜的影响

一、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二、大气污染

第二节 畜舍中有害气体及其对家畜的影响

一、畜舍中有害气体的产生

二、畜舍中主要有害气体对动物的危害

三、减少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措施

第三节 畜舍和畜牧场空气中的微粒

一、畜舍和畜牧场空气中微粒的种类

二、畜舍内微粒的来源

三、微粒对动物生产与健康的影响

四、消除或减少畜舍空气微粒的措施

第四节 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

一、畜舍空气微生物种类及危害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三、减少畜牧场空气中微生物的措施

第五节 空气离子

一、空气离子的产生

二、空气离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空气离子对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四、影响大气离子浓度的因素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七章 土壤环境与动物生产

第一节 土壤的物理性状及其对畜牧生产的影响

一、土壤的物理组成

二、土壤的物理性状与动物生产

第二节 土壤的化学特性及其对畜牧生产的影响

一、土壤的化学组成及性状

二、土壤中化学成分对家畜的影响

第三节 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畜牧生产的影响

一、土壤的生物组成

二、微生物污染土壤对家畜的危害

三、土壤的卫生学评价

四、土壤污染的特性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八章 水环境与动物生产

第一节 水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一、水的生理作用

二、水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三、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

四、水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五、畜牧场的用水量

第二节 水体污染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一、水体的概念

二、水体污染

三、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四、水体自净作用

第三节 水源

一、各种水源的卫生特点

二、水源的选择及其卫生防护

第四节 饮用水源的卫生学要求与评价

一、饮用水水源的卫生特性

二、生活饮用水和渔业用水卫生标准

第五节 水的净化与消毒

一、饮用水的净化

二、水的消毒

三、水的特殊处理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九章 动物环境与营养

第一节 热环境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一、热环境对动物食量的影响

二、热环境对饲料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

三、热环境对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四、热环境对蛋白质及其它物质代谢的影响

第二节 饲料营养物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动物饲料利用与畜牧场环境污染

二、使用生物活性物质、日粮氨基酸平衡与粪尿氮排出量

三、植酸酶的使用与粪尿磷的排放量

四、日粮重金属的添加及其从粪尿中的排放

五、动植物优良品种与动物粪尿中氮、磷的排出量

六、先进饲养管理技术与粪尿营养物质的排放

第三节 动物环境与饲料产品安全

一、饲料产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二、环境污染与饲料产品安全

三、饲料产品安全与动物生产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十章 畜牧场生产工艺与场地规划和布局

第一节 畜牧场及其分类

一、畜牧场的概念

二、畜牧场的类型

第二节 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

一、建筑材料的热工特性

二、建筑材料的空气特性

三、建筑材料的水分特性

四、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评价

第三节 畜牧场生产工艺设计

一、畜牧场生产工艺设计的概念

二、现代畜牧生产工艺特点

三、畜牧场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畜牧场工艺设计内容

五、畜牧场工艺设计方法

第四节 畜牧场场址选择

一、地形、地势

二、土壤

三、水源

四、社会联系

第五节 畜牧场场区规划和建筑物布局

一、畜牧场的分区规划

二、运动场和放牧地的设置

三、场内道路的规划及供水管线的配置

四、建筑物布局

第六节 畜牧场防疫和环境绿化设计

一、畜牧场的防疫措施

二、畜牧场的环境绿化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十一章 畜舍设计及畜舍环境控制与管理

第一节 畜舍设计的概念及原则

一、畜舍设计的概念

二、畜舍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畜舍类型及小气候特点

一、封闭式畜舍

二、半开放式畜舍

三、开放式畜舍

四、各种家畜对畜舍小气候的要求

第三节 畜舍结构和作用

一、基础、地基

二、墙和柱

三、屋顶和天棚

四、门、窗及其它细部

五、地面

第四节 畜舍的防暑与降温

一、畜舍的隔热设计

二、降温设备选型

三、建筑防暑与绿化

四、畜舍与畜体降温措施

第五节 畜舍保温防寒

一、畜舍防寒保暖设计

二、供暖设备选型

三、防寒保暖的管理措施

第六节 畜舍光照的控制

一、自然光照

二、人工照明

三、人工光照的管理措施

第七节 畜舍通风换气

一、通风设计

二、通风换气设备选型

三、管理措施

第八节 畜禽饮水设备及污水粪尿的排出

一、畜禽饮水设备

二、畜舍的排水与清粪

三、管理措施

第九节 垫料的使用

一、垫料使用的卫生学意义

二、垫料的种类

三、垫料的使用方法

四、垫草用量

第十节 畜禽饲养密度及饲养方式

一、家畜饲养密度的卫生学意义

二、影响家畜饲养密度的因素

三、饲养方式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十二章 畜牧场环境保护

第一节 畜牧场的环境污染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二、畜牧场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三、畜牧场污染物质

第二节 畜禽粪便的污染、危害及其化处理

一、畜禽粪便的特性

二、粪便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三、畜禽粪便的处理

四、畜禽粪便的利用

第三节 畜牧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其净化处理

一、畜牧场废水污染物及其危害

二、畜牧场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三、畜牧场废水处理与利用工艺

第四节 畜牧场空气污染、危害及其控制

一、畜牧场废弃物污染空气的主要形式

二、影响畜牧场空气有害物质扩散的因素

三、畜牧场空气恶臭的危害

四、减少畜牧场恶臭气体的措施

第五节 畜牧场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

一、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产生

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及特点

三、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意义

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程序

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第十三章 畜牧场环境管理、监测与评价

第一节 绿化环境

一、绿化环境的卫生学意义

二、畜牧场绿化带的设置

第二节 环境消毒

一、畜牧场常见的消毒

二、消毒的类型

三、畜牧场环境消毒方法

第三节 灭鼠灭虫

一、防治鼠害

二、防治虫害

第四节 尸体处理

一、处理尸体常用的方法

二、常见动物尸体的处理

第五节 预防疾病的卫生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防疫机构和制度

二、做好各项卫生管理工作

三、加生防疫工作

第六节 畜牧场环境监测内容与评价方法

一、畜牧场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二、畜牧场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三、畜牧场环境质量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提要

参考文献

思考题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有哪些主要生态学原则

园艺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简介

园艺是指果树、蔬菜、花卉及观赏树木的栽培与繁育技术。在古代,果树、蔬菜和花卉的种植常局限于小范围的园地之内,与大田农业生产有别,故称为园艺。园艺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 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的组成部分,对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园艺作物一般指以较小规模集约栽培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主要分为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3大类。 园艺起源于石器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园艺在意大利再次兴起并传至欧洲各地。中国周代园圃开始作为独立经营部门出现。历代在温室培养 园艺田

、果树繁殖和栽培技术、名贵花卉品种的培育以及在园艺事业上与各国进行广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20世纪以后,园艺生产日益向企业经营发展。现代园艺已成综合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成果以促进生产的重要领域。园艺产品已成为完善人类食物营养及美化、净化生活环境的必需品。

编辑本段基本要求

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农业、农村工作,有社会责任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 园艺-欢迎

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组织生产的初步能力,对本专业的先进科学技术有所了解。 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承担基层农业技术指导工作。

编辑本段必修课程

植物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45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形态解剖部分:植物的细胞、组织,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的花、果、实。植物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等。被子植物分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的分科特征。植物生态:生态条件、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后续课程:植物病虫害防治学、遗传育种学等。

农科基础化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5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与农科各专业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溶液;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化学概述;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 园艺设计

还原滴定法;分光光度法;pH电位测定法;农业生产中重要离子的定性分析;有机化学绪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形象;烃的重要反应;卤代烃、醇、酚、醚的重要反应;醛、酮的重要反应;羧酸与胺的反应;糖与氨基酸及与农医有关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功能。 本课程后续课程: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遗传育种学。

土壤肥料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和肥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土壤的固相物质,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的水、气、热状况及其调节,土壤的吸附性、酸碱性和缓冲性,土壤的形成、分布和几类低产田土壤的改良,植物营养及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作物的氮素营养和氯肥合理施用,作物的磷营养和磷肥的有效施用,作物的钾营养与钾肥的合理施用,作物的钙镁疏营养和石灰石膏的施用,微量元素及徽肥施用技术,复合肥料的生产施用,有机肥料,配方施肥技术等。 先修课程:农科基础化学。

遗传育种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为解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育种目标制定、实现育种目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国内外育种成就与发展,并具有推广、繁育良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主要内容:上篇介绍遗传学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三大规律、染色体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基因突变、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等。下篇介绍育种学内容,包括育种目标的制定、种质、植物的繁殖方式、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品种审定和推广、计算机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等。 先修课程:农科基础化学、植物学。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综合治理策略和配套措施。 课程的主要内容:由植物病害防治、虫害防治、农 园艺学习

药及其使用三部分组成。病害防治部分包括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害的病原物,病原物致病机制及其变异,植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与流行,非传染病,水稻、小麦、棉花、蔬菜、果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虫害防治部分包括昆虫概述、昆虫的生物学特征、昆虫的形态及生理、昆虫分类、昆虫与环境、水稻、小麦、棉花、蔬菜、果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农药及其使用部分包括农药的分类、剂型、影响药效的因素,杀虫剂的分类、杀虫原理、主要杀虫剂介绍,杀菌剂的涵意及杀菌原理、使用方法、主要杀菌剂介绍。 先修课程:植物学、农科基础化学。

农村经济与管理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农村经济与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任务、原则和方法,我国农村经 城市园艺

济制度,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农村管理,农村科技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流通与市场,财务与分配、农村经济效益及农村现代化等。

现代园艺设施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12学时,开设一学期。 我国农业将向设施农业方向发展,而设施的应用首先是在园艺作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艺设施场地的选择与布局、建筑投资的制定、温室大棚及环节调节设备的建设、无土栽培装置及地域能源的利用。 本课程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概况、生产上应用的设施类型、设施规划、设施内小气候(光、温等)调控、新型光保温材料、设施内的各种装置(CO?2施肥装置、小型耕作、嫁接、节水灌溉等机具)、各种设施的结构、性能、设计与施工等内容。

园艺学概论

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既可为学习园艺专业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可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要求学生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生长发育与环境、园艺植物的繁殖、品种改良、栽培技术、设施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园产品后处理及贮藏、园林艺术和园艺产品市场等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知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入围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

编辑本段选修课程

果树栽培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 果树栽培是园艺学专业的专业课,也适用于果树栽培技术的学习者。它以北方果树栽培为主要内容,适当介绍柑橘等南方果树。要求掌握这些果树的栽培技术、优良品种等内容。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杏、枣、板栗、核桃、猕猴桃、草莓、柑橘、枇杷和野生果树等的生产概况、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育苗建园特点、整形修剪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及部分果树的山地栽培和旱作技术等。

花卉栽培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 花卉栽培可分为生产栽培、观赏栽培和标本栽培等,本课程以生产栽培为主线进行介绍。因为花卉的生产栽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课程内容按照露地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水生花卉)、温室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亚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兰科花卉、蕨类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盆景艺术及干花制作。

蔬菜栽培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 蔬菜栽培是一门综述蔬菜生产栽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课程。目的在于引导将要从事园艺生产、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掌握和了解蔬菜栽培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 本课程突出栽培知识和技术,按照蔬菜的分类介绍生物学特性、类型和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生产技术等。

园产品后处理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果蔬、花卉等园产品的储藏原理;果蔬、花卉的收、分级、包装和运输;主要鲜储技术;果蔬加工基础知识;速冻保藏;果蔬的糖制及罐藏技术;蔬菜腌渍泡制技术;果蔬汁加工技术;果蔬、花卉干制技术;插花技艺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蔬花卉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鲜储技术及方法,并介绍园产品加工处理方法,以合理利用原料,获得优质园产品,达到高效、高产、低耗的目的。

森林培育学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一学期。 森林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可再生。本课程介绍森林生态学、造林学和森林经营管理等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森林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森林的结构与功能、调节控制原理和森林培育及抚育、主伐更新等理论,为不断扩大森林,有效地提高生物产量,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和维护及建立稳定性强的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园林规划设计概论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像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 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地貌、道路、广场、建筑、植物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 本课程的范围包括庭园、各类公园、各专用园圃、街道绿化、工厂区绿化、居民区绿化等。 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密切联系园林规划设计及建设实际,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规划设计实例。本课程着重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和技巧、园林色彩与构图、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和规划设计实例等内容。

编辑本段专业内容

毕业生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园艺场(园)的规划设计、园艺作物栽培、种质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方面技能; 4.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植物生产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开设院校: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宁夏农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扬州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莱阳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 长江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西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塔里木农垦大学 石河子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孝感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德州学院 中南林学院 韶关学院 海南学院 河西学院等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生态学原则

植物是唯一一个具有生命的造景要素,它的生长必须给予必要的土壤、水分、空气、光照等自然条件,否则将无法生存。因此,植物配置首先要保证其成活,才能实现其各种功能和效益。

(一)地域性

(二)适地适树

(三)物种多样性

(四)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二、生态效益

(一)满足人类心理需要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改善空气质量

(四)防治噪音

(五)调节城市小气候

如何让兰花安全度夏?

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

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夫、伊萨钦科等,而尤以区域学派的影响为甚。H.A.宋夫1947年在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被认为是继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苏卡乔夫等人之后,对景观学说的第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报告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他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后者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之后,又有许多地理学家在相当多的著作中对景观学说进行阐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雷诺夫和彼列尔曼的工作。他们奠定了景观地球化学的基础,他们主要研究景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成了苏联又一个景观学研究方向―景观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伊萨钦科等,1962;贝尔格等,1964)。

现代景观学研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强调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景观各个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去解释景观的特征,综合研究则强调研究景观的整体特征,这一方向的景观学相当于综合自然地理;另一个方向是研究景观内部的土地结构,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景观。这一研究在苏联发展为景观形态学,在中国则称为土地类型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科学,作为其分支的景观学当然也不例外。它们主要侧重于地理综合体空间水平方向的规律与综合研究。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从功能上去研究结构,只有如此,才能深入认识事物内部的规律,而这正是地理学所面临的困难之所在。 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st Haeckel)于1866年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约从1900年开始,生态学才被公认为生物学中的一个独立领域(奥德姆,1981)。从一开始起,它就把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一直延续至今。按其发展历程,可把生态学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和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生态学的萌芽期大约由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描述为主,以朴素的整体观为其特点,如亚里士多德对动物栖息地的描述与按主要栖息地对动物类群的划分;Empedocles 对植物营养与环境关系的关注等等。从公元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可以说是生态学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奠定了生态学许多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例如Boyle(1627-1691) 的低压对动物效应的研究,Bufon(1707-1788)对积温与昆虫发育的研究;Humboldt(1769-1859) 结合气候与地理因素的影响,而对物种分布规律的描述;Malthus于1798年发表的《人口原理》,Liebig营养最小定律(1840)、Clements的顶极群落概念、Tansley的生态系统理论、Gause的竞争排斥说以及J.Grinell、C.Elton、G.E.Hutchinson的生态位理论,Lindeman(1942年)的十分之一定律等等。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生态学建立、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可称之为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生态学不断地吸收相关学科,如物理、数学、化学、工程等的研究成果,逐渐向精确方向前进,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阶段生态学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整体观的发展,二是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三是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四是生态学在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各个方面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目前,生态学的发展正朝着综合化、交叉化方向发展;其研究对象亦从自然生态向人工生态转变;研究尺度从中尺度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扩展。

需要说明的是,景观学与生态学是各自独立地平行发展的。生态学的研究尺度主要集中于生态系统及其以下的群落、种群等水平,侧重于系统功能上的探讨。但在处理生态系统以上尺度的问题时,又显得乏力,因而迫切需要从其它学科中吸收营养。正是现代景观学与现代生态学各自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发展需求的互补性,才促使了这二门学科的结合,正是这一结合才诞生了今日的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C.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从一开始,Troll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Troll,1983)。后来,Troll对前述概念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景观生态学表示景观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主要的、综合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从明确的分布组合(景观镶嵌,景观组合)和各种大小不同等级的自然区划表示出来(C.Troll,)。在提出概念的同时,特罗尔亦认为,景观生态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或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Troll,1983)。随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景观生态学研究处于停顿状态。二战以后,由于全球性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才使得生态学一词开始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词汇,也大大促进了生态学的普及工作。同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土地的调查、研究和开发与利用,从而出现了以土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热潮。在这一时期至80年代初这段时间内,中欧成为了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地区,而德国、荷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又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德国在这时建立了多个以景观生态学为任务或是用景观生态学观点、方法进行各项研究的机构。1968年又举行了德国的“第一次景观生态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时,在德国的一些主要大学设立了景观生态学及有关领域的专门讲座。这些工作对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一时期,景观生态学在荷兰亦发展很快。I.

S.Zonneveld利用航片、卫片解译方法,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C.G.Leeuwen等人发展了自然保护区和景观生态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亦很有自己的特点。该国较早地成立了自己的景观生态协会,在捷克科学院内,亦设立有景观生态学研究所,而且Ruzicka倡导的“景观生态规划”(LANDEP)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方法体系,在区域经济规划和国土规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陈昌笃等,1991)。

进入8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球性的研究热潮。影响这一热潮的主要有二个,一个是1981年在荷兰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及1982年“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的成立;另一个是美国景观生态学派的崛起。“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的成立,使广大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员从此有了一个组织,使得其国际流成为可能。年,Z.Neh和Lieberman出版了他们的景观生态学专著《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该书是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而美国景观生态学派的崛起,大大扩展了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领域,特别是R.T.T.forman和M.Godron于1986年出版了作为教科书的《景观生态学》一书,该书的出版对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与景观生态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1987出版了国际性杂志《景观生态学》,使得景观生态学研究人员从此有了独立发表自己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思想交流的园地。进入90年代以后,景观生态学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一方面研究的全球普及化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该领域的学术专著数量空前。据肖笃宁的统计,从1990年到1996年的短短7年内,景观生态学外文专著即达12本之多(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通讯,1996,1)。其中影响较大的有M. G. Turner和R.H.Gardner 主编的《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方法》一书(1990)和R.T.T.forman的《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的生态学》(1995)以及I.S.Zonneveld的《土地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方法》一书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的进一步定量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的生态学》一书中,一方面更系统、全面、详尽地总结了景观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另一方面还就土地规划与管理的景观生态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更重要的是,作者结合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景观尺度讨论了创造可持续环境等具有前沿性的问题。就以上所述的北美学派和欧洲学派而言,尽管他们都是在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工作,但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这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陈昌笃,1991)。

现在,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发展与日益普及,以及现代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景观生态学正在各行各业的宏观研究领域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接受和普及。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主要强调生物进化;海克尔提出生态学概念,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开始有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思想萌芽。应该说,真正的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思想属于克里门茨。他的五段演替理论是大时空尺度的生物群落与生态环境共同进化的生态演替进化论,突出了整体、综合、协调、稳定、保护的大生态学观点。坦斯里提出生态系统学说以后,生态学研究重点转向对现实系统形态、结构和功能和系统分析,对于系统的起源和未来研究则重视不够。但就在此时,特罗尔却接受和发展了克里门茨的顶极学说而明确提出景观演替概念。他认为植被的演替,同时也是土壤、土壤水、土壤气候和小气候的演替,这就意味着各种地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顺序,换句话说,也就是景观演替。毫无疑问,特罗尔的景观演替思想和克里门茨演替理论不但一致,而且综合单顶极和多顶极理论成果发展了生态演替进化理论。

生态演替进化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主导性基础理论,现代景观生态学的许多理论原则如景观可变性、景观稳定性与动态平衡性等,其基础思想都起源于生态演替进化理论,如何深化发展这个理论,是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空间分异性是一个经典地理学理论,有人称之为地理学第一定律,而生态学也把区域分异作为其三个基本原则之一。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但是生物进化论概念,而且也是一个生物分布多样化的生物地理学概念。二者不但是相关的,而且有综合发展为一条景观生态学理论原则的趋势。

地理空间分异实质是一个表述分异运动的概念。首先是圈层分异;其次是海陆分异;再次是大陆与大洋的地域分异等。地理学通常把地理分异分为地带性、地区性、区域性、地方性、局部性、微域性等若干级别。生物多样性是适应环境分异性的结果,因此,空间分异性生物多样化是同一运动的不同理论表述。

景观具有空间分异性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由此派生出具体的景观生态系统原理,如景观结构功能的相关性,能流、物流和物种流的多样性等。 岛屿生物地理理论是研究岛屿物种组成、数量及其他变化过程中形成的。达尔文考察海岛生物时,就指出海岛物种稀少,成分特殊,变异很大,特化和进化突出。以后的研究进一步注意岛屿面积与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的关系,提出了岛屿面积是决定物种数量的最主要因子的论点。1962年,Preston最早提出岛屿理论的数学模型。后来又有不少学者修改和完善了这个模型,并和最小面积概念(空间最小面积、抗性最小面积、繁殖最小面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更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方法。

所谓景观空间结构,实质上就是镶嵌结构。生态系统学也承认系统结构的镶嵌性,但因强调系统统一性而忽视了镶嵌结构的异质性。景观生态学是在强调异质性的基础上表述、解释和应用镶嵌性的。事实上,景观镶嵌结构概念主要来自孤立岛农业区位论和岛屿生物地理研究。但对景观镶嵌结构表述更实在、更直观、更有启发意义的还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 现代化学分支学科中与景观生态学研究关系密切的有环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和化学生态学等。

B.E.维尔纳茨基创始的生物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平衡、变异以及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等宏观系统整体化动规律。以后派生出水文地球化学、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波雷诺夫进而提出景观地球化学、科瓦尔斯基更进一步提出地球化学生态学,这就为景观生态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景观生态化学理应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在以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景观生态学研究实践,景观生态化学日益发挥出自己的影响。 景观生态建设具有更明确的含义,它是指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造新的景观格局,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从而创造出优于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

生态区位论和区位生态学是生态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区位本来是一个竞争优势空间或最佳位置的概念,因此区位论乃是一种富有方法论意义的空间竞争选择理论,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地理学主流理论。现代区位论还在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生态区位论和区位生态学就是特殊区位论发展的两个重要微观方向。生态区位论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而更好地将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系统学方法统一起来重点研究生态规划问题的新型区位论,而区位生态学则是具体研究最佳生态区位、最佳生态方法、最佳生态行为、最佳生态效益的经济地理生态学和生态经济规划学。

从生态规划角度看,所谓生态区位,就是景观组分、生态单元、经济要素和生活要求的最佳生态利用配置;生态规划就是要按生态规律和人类利益统一的要求,贯彻因地制宜、适地适用、适地适产、适地适生、合理布局的原则,通过对环境、、交通、产业、技术、人口、管理、资金、市场、效益等生态经济要素的严格生态经济区位分析与综合,来合理进行自然的开发利用、生产力配置、环境整治和生活安排。因此,生态规划无疑应该遵守区域原则、生态原则、发展原则、建设原则、优化原则、持续原则、经济原则等7项基本原则。现在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深化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分析与设计而发展生态区位论和区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有效地规划、组织和管理区域生态建设。

关于热岛效应

炎热夏季,对于很多植物来说都是非常难熬的季节,对于兰花来说,夏季对于其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兰花的疾病,甚至死亡。所以想要兰花夏季能够安全度过,就需要注意小编为你整理的几个养护要点。

兰花

  一、遮阳:夏季阳光高照,而兰花为半阴植物,经不起暴晒,所以养兰一定要有遮阳设施,要将直射光变为散射光。一般可用遮阳网。遮阳网设置为活动可卷起为好,选用遮阳率为70%~80%的遮阳网(双层)吊挂,如遇到阴天温度低时,则可将遮阳网卷起通风,这样有利兰草生长。

  二、通风:夏季高温,路面热浪滚滚,温室效应突显,如果养兰不注意通风,则易产生病害或倒苗。措施是:首先要注意通风,做到空气对流;其次可用电扇通风。一般要用小功率、可调风向的电扇或小吊扇通风,做到小挡通风,微风轻拂,兰叶不时摇动即可。

三、保湿:高温季节,由于蒸发量大,兰花易焦头、发病,保湿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营造养兰的小气候,根据兰友们的经验,应逐步推广养兰基本标准化,不断改善养兰条件,努力做到花架养兰,统一兰盆、统一植料、统一增湿,以便达到管理上基本规范,这样养兰保湿效果会更好。具体作法:可在花架下设置托水盘,高一般以10—15厘米为宜,兰盆离水面约5厘米左右。托水盘下设排水开关,以利换水。水中也可用小型增氧泵增湿。在盘水中加入防病药物,如多菌灵、托布津等。这样,既可增加湿度,又可防病,还可起到降温效果,一举多得。盘水每半月左右换一次为妥,如再加上地面喷水,基本上可满足兰花对湿度的需求。

  四、防病:高温季节,防病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做到养兰场所、盆具、叶面喷药防病。药物可选用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等。在种养过程中:(1)兰盆要干净。常用防毒药物喷洗,以防病菌在兰盆上孳生;(2)场所要消毒。对阳台养兰场所,要定期喷药防病;(3)兰叶要喷药。特别是高温高湿一至二周要及时对叶面喷药防病,药物轮换使用,发现带病兰草要及时隔离种养,以免交叉感染。

建筑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讨论(一)

热岛效应

晴朗无风的夏日,海岛上的地面气温,高于周围海上气温,并因此形成海风环流以及海岛上空的积云对流,这是海洋热岛效应的表现。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2度,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一般认为热岛成因有三:一是城枣郊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相反;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三是城区大气污染拖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

大气污染在城市热岛效应中起着相当复杂特殊的作用。来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气污染物在城区浓度特别大,它像一张厚厚的毯子覆盖在城市上宛,白天它大大地削弱了太阳直接辐射,城区升温减缓,有时可在城市产生“冷岛”效应。夜间它将大大减少城区地表有效长波辐射所造成的热量损耗,起到保温作用,使城市比郊区“冷却”得慢,形成夜间热岛现象。从城市气象规划设计出发应考虑:

(1)要保护并啬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

(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

(3)如北京市位于平原中部,三面环山。由于山谷风的影响,盛行南、北转换的风向。夜间多偏北风,白天多偏南风。因此,在扩建新市区或改建旧城区时,应适当拓宽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加强城市通风,减小城市热岛强度。

(4)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供热面积也是根本对策。

热岛效应与人体健康

在“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人类有许多疾病就是在“热岛效应”下引发的。

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度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度,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在“热岛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中每个地方的温度并不一样,而是呈现出一个个闭合的高温中心。在这些高温区内,空气密度小,气压低,容易产生气旋式上升气流,使得周围各种废气和化学有害气体不断对高温区进行补充。在这些有害作用下,高温区的居民极易患上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此外,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窦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人数也有所增多。

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不但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成为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削减城市热岛效应的技术方法,取各种措施缓解热岛效应的影响,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岛效应

BIOX.CN 2005-9-5 16:42:35 来源:生命经纬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城市。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以及各种机动车辆及大楼空调设备所排出的热气,而且都市中大多是钢筋水泥等构造物,它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具有阻挡或减弱作用,使得温度往往比邻近地区高,造成使都市微气候改变的所谓「热岛效应」(heat islands)。

这种效应可使城郊温差高达摄氏 5 ~ 6 度,它会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变差、多烟尘的天气,甚至工业区下风处会降有害的酸雨,久之对健康构成危害。营造都市林,经由种植林木及植物,能调节气候,重建都市栖地和增加生物歧异度,而个人和工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可经由造林行为得到抵减。

都市林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方面的贡献以及碳吸存能力,和森林的林木一样,视林木的生长和枯死情形而异,也依树种组成、林龄结构、森林的健全情形等而异。生长率和生命周期(life span)反应二氧化碳的吸存能力,虽然生长快速的树种(即速生树种)较生长较慢的林木,在初期可吸存较多的二氧化碳,但由于速生树种的生命周期较短,反而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吸存的二氧化碳量较少。

以生长快速但生命周期较短的杂交杨和生长较慢但生命周期较长的糖枫为例,杂交杨在生命周期间的 30 年,可吸存约 2,460 公斤的二氧化碳,而糖枫在生命周期间的 60 年,却可吸存约 3,225 公斤的二氧化碳。

城市热岛效应

地球在接收太阳系短波辐射的同时也不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大气中一些气体具有吸收

长波辐射,使其重新返回到地面的特性,因而使地球外逸辐射减少,气温升高,这种现象称

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水汽、甲烷、一氧化碳、臭氧等气体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的能力特

别强因而被称为温室气体。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是

造成这些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全球而言,二氧化碳浓度正在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偏暖,且气温有持续逐年升高的趋势。1998年为1860年以来最暖的一年,

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1961--1990年的30平均值偏高0.58℃。至此,全球气温已经连续

20年高于正常值,其中最暖的10年全部发生在1983年以来,而其中七年又发生在1990年以来。

近年来的气候变暖,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热岛效应与疾病

来源: 日期:2005-06-27 09:33:21

住在城市中的居民都会感到,夏季越来越热,让人无法忍受,事实确是如此。据气象观测,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除具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武汉、重庆外,近年来长沙、合肥、济南、福州、郑州等城市温度每年都在上升,有的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炉”。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比周围地区气温高,尤其是夏天,市区与郊区的温度相差几度,乡村的温度又比郊区的温度低些。我们将近地层气温描述在一张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是一个高温区,温度以城市为中心向郊区递减。如果将高温区用红色描述,低温区用蓝色描述,城市就象汪洋大海中孤岛,气象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这种“热岛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呢?

城市工业的高度集中,工厂排放的煤灰、粉尘、CO2、工业锅炉产生的热量、废气、汽车尾气以及居民消耗的能源气体覆盖在城市上空,它们善于吸收长波辐射,增加温度。随着现代工业城市规模扩大,高楼相连,马路纵横,池塘被填平,植被被破坏,调节温度的作用不复存在,而水泥建筑、马路热容量小,吸热能力强。在夏季烈日照射下,马路上的温度要比土地上的温度高18度,水泥屋顶温度比草地上的温度高20度。由于白天大量吸热,夜晚持续散发热量,造成市区温度降不下来。加上现代城市人口密集,家庭中大量使用电冰箱、微波炉、空调等家电,对高温天气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类有许多疾病就是在“热岛效应”作用下引发的。在城市“热岛效应”作用下,城市中每个地方的温度又并不是一样的,而是呈现出一个个闭合的高温中心。在高温区内,空气密度小,气压低,产生气旋式上升气流。由于大气是连续不断的,周围的各种废气、化学有害气体不断地对高温区进行补充。在这些有害作用下,高温区居民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和溃疡性疾病增多,复发率高。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表现为失眠、烦躁不安、心神不定,记忆力下降;患忧郁症和精神委靡症。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窦炎、咽炎人数也有所增多。由于大气污染物会刺激皮肤,导致皮炎,甚至引起皮肤癌。通过观测还发现,在高温严重的夏季,在汞、铬含量高的城市里的居民,肾脏易受到伤害。当铬进入眼睛时,可以引起结膜炎,甚至导致失明;汞可损害人类的肾脏,并伴有腹痛、呕吐及中毒。

既然这样,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热岛效应”呢?

国内外专家都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热岛效应”。例如可以用改变城市建筑物表面涂上白色或换上浅颜色的材料,以减少吸收太阳辐射。在路边、花园和屋顶种花栽树,可使城市温度下降。加强城市规划,选择合理的城市结构模式,树立城市生态学观念,统筹安排工厂区、居民区。尤其是热岛区要加强绿化,通过植物吸收热量来改善城市小气候。将城区分散的热源集中控制,提高工业热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热量散失和释放,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城市“热岛效应”并不是无法可制,比如上海和英国伦敦近几年“热岛效应”就有所改观。

杨培芳:信息哲学与第三经济形态

一、前言:

俗话说:“山旺人丁,水旺财。”中国风水学中对宅地的选择几乎是无水不筑,无水不居,这已成为中国国粹建筑学的定律。水原本就是与天文、地理、人类在自然界各种开发活动中密切相关的。她是所有生命的母亲,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水也是人类的生命线,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所以,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全球性的淡水的短缺愈来愈严重,继而阻碍了城市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所以在二十一世纪,水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热点问题,凡是热点的问题就是会蕴藏着巨大的改革和发展的机遇。房地产投资商热衷于该专题研究是可以理解的。

发达国家在总结了半个世纪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纷纷进行了水的管理体制的改革:美国二十世纪末提出了“水区”(Water Shed)的概念。水区是将水、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用户组织一个化的管理范围(一个城市可以分几个水区)在这个水区范围内,按照水的生态循环概念进行综合管理是现实的,而且是可行的。

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

我国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建设部科技司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和“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总的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其中首先提到的是“能源”问题,其次就是“水环境系统”。

什么是“水环境系统”(Water Environmental Systems)呢?是指满足小区居民水量、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将水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一体的水环境系统。它由小区给水、管道直饮水、中水、雨水收集、污水处理、 排水、水景等系统组成。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评估标准:

(一)用水规划:

限度地有效利用水,减少住宅区污水排放量。充分利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回用于环境用水、杂用水 雨水和绿化景观用水的自然渗透补给地下水。节水率(WCR)%(应大于等于15%,但不宜超过50%) :

总用水量定额值—自来水用量设计值

WCR = ----------------------------------- × 100%

总用水量定额值

(二)给排水系统:

1.分质供水:应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直饮水;生活饮用水;再生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

2.水量合理,满足用水目标定额要求。

3.管材、附件和设备供水设施的选择和运行应考虑水的二次污染等。

4.排水系统: 实行雨、污分流制;污、废水和雨水的收集排放满足各项要求,并且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收集优质杂排水,尽量减少排入市政系统的污、废水和雨水量;防止排水系统的渗漏和因共用排水立管所造成的交叉感染等;

(三)污水处理和回用:

1.目的是保护住宅区周围的水环境,实现污水处理的化和无害化;改善环境;

2.住宅区集中污水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

3.因地制宜对再生水进行合理规划,使回用率大于20%,但不宜超过40%。

回用水量

回用率(WRR)% = -------------------- ×100%

污水总量

4.污水处理和回用系统:

污水处理:住宅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应优先选择成熟的处理 工艺及安全可靠的消毒技术;结合住宅区的特点和气候特性,充分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和能量; 污泥应结合住宅区的绿化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等;

污水回用:应结合住宅区的具体条件,对不同的回用目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切实的方案;再生水用作建筑杂用水、景观用水时,水质应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补充水源水:直接进入地面水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景观用水标准的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的过程中,经地表的渗滤,间接补充到地下含水层;对补充水源水的再生水,必须经过严格有效的消毒处理;

5.雨水利用:屋面雨水经收集进入景观水体、结合绿地自然渗透;地面迳流:通过绿地草坪限度接纳雨水入渗量,补充地下水;

6.绿化、景观用水(略)

湿地:通过湿地系统调节微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化。

7.节水设施与器具:贯彻国家相关法规,节约用水;节水用具的使用率达到100%;

三、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规划设计:( 略)

四、住宅小区全面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 ( 略)

五、住宅小区的生态水景: 绿色生态小区的水艺景观,简称—水景:

(一).水景的种类:

目前我国喷泉:广东河源156米。最长的跑泉:锦州小凌河207米。最长的喷泉:大连星海湾广场:一公里。

最新技术动态:投影水幕;变频跑泉;趣味性喷泉;喷火、喷烟;云雾等。

(1)、一大类: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天然水景观而成,如:溪流、跌水、瀑布、池塘、人工湖、养鱼池、涌泉、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2)、另一大类:完全依靠喷泉设备造景,由各种各样的喷泉由喷头组合而形成: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这一类的水景目前在建筑领域中也已被广泛的应用.

(二).水景水系统: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要求:

(1)、景观水应用循环系统,并应设置净化设施;

(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水景工程应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自然景色,营造优美的水景环境.

(3)、景观用水系统应结合中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景观用水水源宜使用雨水或中水.

(三).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

水景工程的构成:有土建池体、管道系统、动力系统和灯光照明和自控系统等.一个好的水景设计必然是由各专业的完美结合才能营造优秀的艺术效果.

(1).满足功能的要求: a.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静止的景物配以活动的水景,图2图是美国德克萨斯洲威廉姆斯广场,达到静、动结合,使之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人有艺术的享受。深圳宝安龙华镇也将此雕塑原样“搬”来,但喷水设计有误,马“跑”不起来。

b.水景也有戏水、与健身的功能:莱茵河公园(德国)

c. 水景对的环境改善:如对繁华嘈杂街道的环境改善作用。

d.水景还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

小溪、人工湖、各种喷泉都有除尘、净化空气及调节湿度的作用。由于水和空气的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喷射的液滴颗粒越小,空气净化效果越明显,负氧离子产生的也越多.所以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的浓度,减少悬浮细菌数量,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

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原则

作者 | 杨培芳? 苇草智酷学术委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

编者按:2021年7月31日,苇草智酷NO.113期沙龙,邀请苇草智酷学术委员、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以“信息哲学与第三经济形态”主题演讲。杨培芳教授提出,最根本的变革,是从一元整体论、二元对立论,转变到三元协同论。只有建立一分为三哲学,才能突破农业时代的一元整体论和工业时代二元对立论,实现传统经济向第三种新型经济形态的转变。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各位老师,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在休息时间冒着酷暑,冒着的威胁赶到一起。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信息哲学与第三经济形态”,欢迎大家共同交流。

我想从自然哲学的高度,来看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未来,所以还是先讲讲信息哲学,然后提出第三种经济形态的概念。

下面就让我们谈谈信息哲学问题,可能烧脑,尽量好玩。

一、哲学的内涵

首先, 我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理论升华。 教科书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我想还是用理论升华更好一些。按领域,可以分为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文哲学,或者叫做天理、地理和人理,相对应的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按照道家学说,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地理和人理,而是天理,也就是自然哲学。老子谓之:不可道之道。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大自然的规律,你怎么把它描述出来也不等于那个恒定的规律,只能是无限接近这个规律。

二、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最根本的变革是自然哲学要从一元整体论,二元对立论,转变到三元协同论。

一分为三哲学怎么立呢?我斗胆提出一个说:宇宙皆源于炁(qì),炁是什么?我认为炁就是一种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发散成为能量,聚集成为物质,能量+信息+物质,三生万物。

维纳是信息论的奠基者,他说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在这里,维纳说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信息是物质和能量之外的东西,认为信息是宇宙的第三种基本存在。

最近杨振宁先生说生命的进化是有图纸的,而且这个图纸在宇宙刚一诞生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大自然只是负责装配零件,同时负责把装配错误的东西淘汰。那么宇宙之初,信息与物质、能量同时诞生,还是在能量、物质诞生之前,就先有了原始信息?这肯定有争议,但我基本同意杨振宁的观点。

三、信息是熵减或事物有序的差异性

信息究竟是什么?从自然哲学来讲,就是熵减。宇宙爆炸后的一瞬间,只有被无限压缩、无规则、最大熵的宇宙之汤,随着宇宙的冷却,开始有了多样化的有序扩散。

只要宇宙还继续膨胀,就会处以日益复杂有序的熵减过程中,宇宙坍缩才会进入熵增的过程。现在宇宙年龄大概是150亿年,什么时候到头开始坍缩,可能就进入了熵增的过程,最后回到混沌。

所以 我认为信息就是熵减,或者就是事物有序的差异性。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混沌与混乱也不是信息。

正如萧伯纳所说,“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所以物质不是信息,能量也不是信息。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钟义信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信息论的专家,他曾定义信息是事物存在与变化的状态和方式。后来钟义信校长修改信息定义为: 事物变化状态与方式的自我表述。

四、现代信息技术三大突破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光导纤维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和通信和计算机的快速普及,人们才意识到人类将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过去信号源是利用苇草在烽火台放烟,现在的信号源用半导体激光器。那么,现在的通信传输技术到了什么程度?现在可以实现光纤DWDM密集型光波复用技术,一根头发丝细的纤维可以打进束激光,每束激光每秒可以携带40G到400G的信息量,单纤维可以实现每秒400T的传输速率。

第二大突破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现在的芯片精度已达到5纳米,也许还能到3纳米、2纳米。未来,也不一定非要超高集成度的芯片,用云手机,通过可穿戴设备只要把手机屏幕放到袖子或者放到衣服上,就可以接通5G/6G网络。另外,还可以把芯片植入大脑,直接控制智能设备等。

第三大突破是物联网和区块链协议。它可以实现万物互联,永远在线和网络诚信。

五、以生产力划分的三种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可能是一种迭代,而不是突然消亡。 人类社会经过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两个阶段,正在进入信息文明阶段。以后是不是还有智能文明或者生态文明社会?多年前,社科院哲学所的童天湘老师和我争论过,他认为未来社会不是信息社会,而是智能社会。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认为未来还有第四次浪潮,第四次浪潮就是智能技术。现在有人担心智能机器人会把我们人类通通消灭,我想未来只有一种技术可能取代现在的人类,那就是蛋白基因重组技术。蛋白基因技术可能会让人类升级为更高级的人类,现在我们这种肉体凡胎的人类会自然淘汰或消亡。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力必然产生封建主为首的社会,工业生产力必然产生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信息生产力必然产生智能劳动者为首的社会。现在有许多人开始诅咒智能化信息技术发展太快,消灭了大量工人和工匠的工作岗位,造成工匠消失和工人失业。人类劳动方式可分为:纯粹肌肉式——位置移动式——机械操作式——信息操作式——智能创造式,这样五级劳动方式。

第一级是纯粹的肌肉劳动。比如,过去的无线电台都需要配摇(发电机)机员,只要有劲就行。

第二级劳动方式就是位置移动劳动。比如装车、装船、搬运工等。

第是机械操作劳动。驾驶汽车、铲车、飞机,也会慢慢被无人驾驶技术代替。

第四级是信息操作劳动。主要是操作电脑,及相关设备。

第五级是智慧创造式劳动。可见除了信息操作劳动和智能创造劳动,其它劳动方式都将被信息智能技术代替,相应的,信息操作和智能创造式劳动的种类和岗位将大大增加,就业方式会多种多样。当然劳动强度会降低,休闲时间会延长。

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行为也在发生变化。所谓人性问题,贪婪利己是兽性,专门利他是佛性,协同互利才是真正的人性。如果说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还多少带有某些兽性,由于信仰,也带有某些佛性,但是都不代表主流。

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数学家纳什讲过, “人性是在长期演化中形成的复杂的统一体 ”。除了低级生命的食、性基因之外,人类还有同比心、同情心、同理心,甚至还有利他、牺牲、正义冲动,也就是真正的佛性。

随着大环境与小气候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三种人性组合,来主导人的行为,而协同互利将成为信息时代人性的主流。

六、整体论、控制论、协同论

农耕时代,中国形成了一元整体论的价值观,工业时代,西方产生个体还原论价值观,信息时代需要突破两种传统价值观,树立关联协同论的价值观。

老三论是以系统为对象、以信息为手段,以实现有效控制为目的,适合简单科学机械的过程。新三论是以耗散结构为导向,以突变论为方法,以实现协同为目的,适合复杂科学的生态化过程。

人类社会经过权力支配时代、资本竞争时代,正在走向信息协同新时代。协同不是大同,也不是无原则和谐,协同的主要特征是差异化优势互补。协同经济形态的最高阶段是实现马克思设想的“社会自我管理”。

只有信息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创造社会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 或者如恩格斯所言,信息技术及其网络,才是“除了由社会直接占有,不适应于任何其他占有和管理的生产力”。

信息生产力将促进三大结构变革,信息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面临相应变革。变革的主要趋势是由中心辐射,分级控制,到扁平互联方式演进。

七、信息经济的六大定律

信息生产力能够在中国获得惊人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三个基本定律,即摩尔集成电路定律(Moors law)、吉尔德光纤带宽定律(Gilder law),迈特卡夫网络外部性定律(metcalfe law)。信息产业也有三大定律,达维多定律(Didow law)、新泰尔定律(New tarr law)和高氏比特需求定律(Requirement Law)。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巨大差别,造成了传统经济模式与理论的失灵。

八、互联网的三个时代精神

互联网有三个时代精神。前一阵子互联网企业界大讲互联网思维,结果是每家互联网企业都有自己一套互联网思维。我总结提出三种互联网精神:兼容共享的开放精神,扁平互利的平等精神,关联协同的普惠精神。这三种精神可能比思维更客观更稳定,也突出了与传统经济不同经济特征,形成了对传统经济模式和理论更多的挑战。

九、新旧经济的成本收益特点不同

下面看两条曲线,第一条是传统工业成本收益曲线。

传统工业成本收益曲线

信息产业成本收益曲线

第二条是信息产业的成本曲线,两条曲线是完全不一样的,远端甚至是相反的,一个呈U型,一个呈L形。传统经济由于大量消耗物质,有显著的生产边界,不可持续。信息经济主要消耗集成电路和光导纤维,越用越省,远端无边界,可以持续。这使得许多传统经经济分析工具都开始锈蚀,包括线性分析、抽样方法、梯度发展。传统经济理论已经解决不了现在和未来的经济问题。

十、第三经济形态与三类市场主体

著名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布坎南晚年发现,现代经济学在快速发展中迷失了救世的和公平的梦想。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很早提出,经济运营光靠管制和市场规则都不行,还需要道德作为第三只手发挥作用。但是,道德离开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就是空洞口号,苍白无力。

人类社会进入5G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时代,中国一定能够同时超越农业时代的性善论和工业时代的性恶论,在协同互利论的哲学基础上,创立适应整个时代的新经济学理论和新市场经济模式。

落脚点就是突破集中和自由市场二元语境,建立新时代的第三种经济形态,协同市场经济形态。当前亟待构建公益性企业,商业性企业,社会化企业三类市场主体。其中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等低费微利的社会化企业,就是第三类经济形态的微观基础和落地形式。

十一、市场,,社会

解构容易,建构难,现在谁都可以批判原来的东西,但是要建立一个新的东西何谈容易?用休谟的一句话:“ 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不会在第一次发现真理时就深信不疑,他们会在不断证明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信心 ”。而政治和宗教是不一样的。

协同互利新经济形态是空想还是必然?我们应该比较一下大同思维,中国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最早提出来的大同思维,但是已不适用于现代。世界大同最早出自于孔子的《礼运·大同篇》,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大同思维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社会协同的核心是差异化优势互补,是基于社会分工规律的,也是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的社会治理要靠、市场、社会,三只手协同治理,而且社会化组织和社会化企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社会的主要症结源自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的矛盾。 我们的身体进入了信息时代,脑袋不能总停留在工业甚至小农经济时代。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但是每个时代都需要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人。

以上内容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安全性:道路系统的组织,机动车的增加,人、车关系的处理,应急车辆的通行;

舒适性:小气候条件的营造。良好的光、通风环境;南北方地理、气候环境不同,对小气候条件需

求的差异性;

美观性:硬质景观与建筑风格结合,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季节景观的变化;

人性关怀: 对住区中环境使用频率高的学龄前儿童、退休老人的关注

生态性: 植物在减弱噪音、吸收尾气方便,改善生态环境作用

可持续性:景观规划设计考虑后期维护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