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措施

2.《自然地理》植树造林的目的是什么?集中植树造林能不能人工控制气候?

3.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4.马铃薯的管理

5.有害生物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什么是热导效应

7.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小气候类型_小气候目的

从有人类活动以来,人类就开始影响气候。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影响气候的规模和深度也不断发展。

在人类历史初期,人类还完全是气候的奴隶,人类活动完全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只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热带森林中。大约在进入石器时代之前,人类还处在自生自灭状态。进入石器时代以后,人类掌握了火,才开始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这个痛苦的过程,至少经历了100多万年。

以后,人类开始对周围的气候实行局部地有限地改造,衣着和房屋就是一个标志。往后,人们在农业和其他生产活动中,也开始局部地改变着气候。产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不但能在各种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取措施,取得人类适应的气候;而且能够在规模越来越大的局部范围内改造气候。人工控制天气也在发展着。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增长,人类主动规划环境、改造气候,把气候环境引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已构成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历史事实来看,人类有对气候有目的地主动积极地改造的方面,也有盲目地、消极被动地使气候恶化的方面。

运用衣着、房屋改造气候,是人类为了适应气候条件,而建立适合自己生存与生活环境的一种技术行为。共同的特点是:在大气候的背景条件下,建立起一种适合人类生存与生活的人工小气候环境,从而达到保温、御寒、防风的目的。不同点在于衣着是包装人体的气候壳,能够随着人体移动;能够随着天气气候变化增减衣服的厚度和层次;能够随着经济水平的差异使用不同的衣着材料,从而控制并调节小气候。房屋则不能移动:不能随意增减厚度和层次;不能随意变更建筑材料。房屋是固定的,只能依靠门窗局部调节,材料的选用,建筑结构和形式的设计,平面布局的安排,都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一种优化选择。

改变地球表面形态,如植树造林、灌溉农田、干化沼泽、建造水库,也能够改变局部气候环境。植树造林可以挡风挡沙,保持土壤水分,改变空气湿度和温度。建造水库和进行灌溉虽然并不是直接为了改造气候,但是却起到减小气温年、日较差,提高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增加湿度和降水量的作用。

从消极方面看,人类取得了自身的利益的同时,盲目垦荒、刀耕火种、破坏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使气候恶化。因为森林是地球表面的重要保护层,它对地面水分和热量的保存、交换都有很大作用。据估计,500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1亿立方米的水库。在干旱地区的护田林带,能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0%~15%,能使土壤含水量增加22~27毫米。这就是人们呼吁保护森林的气候意义。

人类活动的盲目性还表现在工业污染物的增加。工业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废物、废水、废气和余热的大量排放,使土壤、水体和大气遭到严重污染。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大气成分,大气混浊度和热性质,从而导致气温和降水量等气候要素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主要是工业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表现在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昂气体以及六氟化硫和硫化物气溶胶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的影响。它们可能引起急剧的气候变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进而使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气候灾害层出不穷;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碳化物气体能破坏大气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的破坏;同时,氯氟碳化物类物质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从而使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有时人类活动对气候有着直接和不容质疑的影响,例如:灌溉就会改变当地的湿度,有时的影响则不那么明显。现代科学研究倾向于认为在最近几十年内,人类的活动致使全球气温迅速上升。因此人类应该尽量减少对气候影响的活动并设法消除已经造成的恶果。

其中人类对气候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因为燃烧化石燃料,制造水泥,排放了大量的CO2和飘尘,此外还有土地利用、臭氧层破坏、畜牧业和农业活动、森林砍伐等,都会对气候有不同范围的影响,并成为气候变迁的因素。

地球气候史中多次暖期发生时,温室气体含量也较高。在未受到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大自然自有其一定的规律,地球上的生物想躲也躲不掉。然而,现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造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否已经或即将破坏大自然的韵律,留给后代子孙一个毁灭的未来。

如果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持续升高(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科学家估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1990年高出0.9~3.5℃。其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大约占70%,其他温室气体约占30%。由于海洋热容量大,比较不容易增温,陆地的气温上升幅度将大于海洋,其中又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上升幅度最大,因为北半球陆地较多。但是,北大西洋的气温不但不上升,反而下降。依据推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使全球平均降水增加,尤其以冬季的高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在低纬度地区,原本降水量就比较大的地区的降水量普遍增加,尤其是南亚与东南亚。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海水温度也上升,体积膨胀加上极区冰雪溶化,使得全球平均海平面逐渐上升,在2100年时将比1990年高出38~56厘米。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体积膨胀,格陵兰及南极洲冰川溶化的影响较小。海平面上升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我国的所有海滨地带,都在遭受灾害的范围内,主要受灾地区可能是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后怎么办呢?已经引起各国和人民的关注。

生态措施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是当今全球性的三大环境问题。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5℃。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更多。

温室效应的后果十分严重。首先自然生态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荒漠将扩大,土地侵蚀加重,森林退向极地,旱涝灾害严重,雨量将增加7-11%;温带冬天更湿,夏天更旱;热带也将变得更湿,干热的副热带变得更干旱,迫使原有水利工程重新调整。再是沿海将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气温升高,两极冰块将熔化,使海平面上升1米多。另有科学家认为,由于气温升高,引起海水体积膨胀,海平面可能升高0.2——0.4米。现在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沿海又是工农业非常发达的地方,海面升高会淹没许多城市和港口。

地球变暖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1988年11月,联合国大会已作出一项决议,指出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大气中继续增加,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号召国际社会“为当代和后代人类保护气候”而努力。因此,我们在发展工业生产时,要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技术,防止甲烷、氯氟烃等气体的外溢。其次,要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营养物质。最后,还要用各种途径减少矿物能源的总消耗,尽量用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自然地理》植树造林的目的是什么?集中植树造林能不能人工控制气候?

(一)水土保持造林

植树造林使林冠覆盖以截留降水,减少雨滴击溅能力。枯枝败叶吸收和阻滞径流,林木根系固持土壤,以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水土保持种草

草本植物生长迅速,枝叶茂密,覆盖效果好,一般生长繁茂的草坡,可以使径流冲刷减少80%~90%。据内蒙古自治区坝口子水土保持试验站观测,在16°左右坡地上,草木樨地与一般坡耕地相比,地表径流减少61.5%,土壤冲刷量减少90.8%。此外,种草可增加绿肥,有助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改善小气候等。

(三)植物篱

又称生物篱,其主要形式是在坡面沿等高线布设灌木或灌化乔木以及灌草结合的植物篱带,带间种植作物。植物篱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植物篱拦截或阻滞地表径流,并使其根系固持土壤,提高其抗蚀能力。如果选用某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作为植物篱,还可以提高农田的总产出,如果选用某些根系具有固氮功能的物种作为植物篱,还可促进养分的循环利用及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水土保持的生态措施主要针对外部环境输入而提出的防治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构建,使其形成尽可能多的层片,从而达到自上而下层层拦截的功效。

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

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小气候,但不能控制气候。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象要素(气温、降水、风力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各地气候与太阳光线的倾斜程度有关。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地、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按水平尺度大小,气候可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大气候是指全球性和大区域的气候,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中气候是指较小自然区域的气候,如:森林气候、城市气候、山地气候以及湖泊气候等;小气候是指更小范围的气候,如:贴地气层和小范围特殊地形下的气候(如一个山头或一个谷地)。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

植树造林属于人类活动因子。种植树木如人工造林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

马铃薯的管理

(1)研究对象不同。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利用、创造有利并抗避不利气象条件为目的,为农业的高产、优质、低消耗而服务的一门边缘学科。气象学是把大气当做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

(2)基本任务不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另外还要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气象学研究的任务是观测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大气现象,大气层与下垫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气象效应。科学地解释这些现象,作用和效应,阐明它们的发生和演变规律。根据所认识的规律分析,诊断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天气。气候,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和模拟认为的天气过程、人为气候环境,为人工影响天气,气候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领域不同。现代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作物气象、畜牧气象、林业气象、病虫害气象、农业气候、农田小气候和小气候改良、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和仪器等。气象学的研究领域是:研究探讨大气特性和状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和密度等;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从而能解释大气现象,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为预测和改善大气环境服务(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降水、消雾、防雹等),使之能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农业气象学是气象学的一个分支。

有害生物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种植技术

世界各地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因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纺锤块茎、X和S花叶)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马铃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品种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1.盆栽技术

因为市场农产品价格不断高涨,全世界有不少人开始学习家庭小面积栽培农作物的技术在自家种植菜蔬,而马铃薯是属于比较容易种植的,且因为属于基本粮食,所以被不少普通家庭用来种植。

种植可用花园里小面积土地,也可以用垃圾桶、大型花盆等深度至少有24厘米的容器材料,一般来说,一个花盆里只可以种植一个土豆;而大桶可以种植好几个。

用于种植的土壤不必肥沃,但必须是偏干燥的,不适宜种植于湿重的粘土;土壤偏碱性或者偏酸性问题都不大。若希望产量高,则种植土壤最好用营养土(液),配制根据蔬菜需肥特点配制营养土(液),可以用腐叶土、腐质土、泥炭土、锯末、刨花、稻壳等和泥炭混合,也可以用细河沙或沙土、珍珠岩、蛭石、煤渣等与腐叶土、堆肥土、泥炭土等混合配制盆栽营养土。有条件的可用组培育苗、无土栽培。

矮控管理盆栽蔬菜应选择矮生型品种。在目前矮生品种不多的情况下,生长前期一定要控水蹲苗,水分管理以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为原则,同时可以通过植株调整来矮化,必要时可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植株生长。

整形技术根据蔬菜品种及市场需求进行整枝、搭架、造型、造景,可同一品种几株配合,也可不同品种之间搭配造景。如盆栽番茄取连续摘心的方法,根据番茄生长势强,每侧的腋芽都能成枝、开花结果的特性,可实行双干、三干整枝,待株高达80厘米时摘去生长点,使植株矮壮、果实成熟一致;通过扭枝、摘叶、打枝造盆型,增加基本枝的承载能力,提高结实率。

轻氮重磷钾盆景蔬菜要求形体矮小,所以在肥料施用上也有讲究。如施用氮肥过多,盆景蔬菜特别是赏果品种,前期生长过快,株型控制不好而过大,会失去观赏性,因此盆景蔬菜施肥要掌握轻氮重磷钾的原则。

病虫防治盆栽微型观赏蔬菜必须是无公害蔬菜,其病虫害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原则上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无公害技术其中的一些,比如--对付一般的小飞虫,可以喷洒稀释后的洗涤剂;若有蜗牛等软体虫子吃食叶子和根部,可用香瓜皮,啤酒等吸引蜗牛改变吃食的方向。

2.田地栽培技术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从美国引进的大西洋土豆,产量高,品质佳,收益显著。其种植技术是:

1.播前准备深翻土地24厘米~25厘米,?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应提前10天灌水补墒。

2.肥料配制提前20天左右按每亩300千克~500千克厩肥均匀加入25千克~50千克碳酸氢铵在向阳处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后混匀,深翻土地时施入并翻入土壤。

3.种薯播前处理

①消毒。每亩用种120千克,原种用瑞毒霉400倍~500倍液喷湿。

②切块。将每个种薯切成8块以上。因其顶端优势,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然后用10毫克/千克赤霉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种5分钟或加水75千克喷洒种块。

③催芽。将薯块平放在适墒净土上,使薯芽向上,上铺2厘米土再平放一层种薯,反复3层~4层后再上铺5厘米厚土,堆放在背阳处,用农膜盖严,15天后即可播种。

上述工作一般应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温度超过25℃,块茎则停止生长,秧蔓则生长旺盛,所以必须有90天~100天的适宜生长期,播种不宜推迟。

4.播种要求按行距70厘米、株距20厘米开沟向一边翻土,沟深6厘米~8厘米,放种薯时使薯芽向上,然后覆土起垄高10厘米~15厘米。压实后覆上地膜,在芽顶膜后,破膜覆土。

5.田间管理当苗长3片~5片叶时注意防治蚜虫。显蕾初期花期各追肥1次,一般施瑞毒霉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加膨大素。薯块膨大期注意加强田间灌水,以提高产量。

6.及时收获6月中旬土豆品质最佳,?应及时收获。?摘自:2002年第11期《农村实用科技》

编辑本段

春季管理

一、及时破膜接苗。我省开春后气温逐渐升高,要不定期检查地膜覆盖马铃薯的出苗情况,做到及时破口接苗。在出苗处将地膜破一小口引出幼苗,并用湿土封住膜孔,以防跑墒降低膜内温度,切忌破膜过晚而烧苗。

二、早施提苗结薯肥。田间薯进入齐苗期,应追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腐熟人粪尿200公斤,或每亩施碳酸二氢铵25公斤加硫酸钾5~8公斤兑水进行条施;在现蕾期施一次结薯肥,每亩用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施于植株周围,要注意施化肥不能沾到叶片和直接接触到根部,以防伤苗。

三、及时抗旱排渍。对表面发“白”干旱的田块,要及时进行灌水抗旱,灌水应用半沟跑马水法,待土壤湿润后立即排水;对春雨季节雨水较多,应及时进行清沟排渍。特别是后期更应加强水分管理,干旱或积水都易造成马铃薯畸形和裂薯而影响品质。

四、早培土、培高垄。马铃薯培土可使植株埋入土下的节数增多,增加匍匐茎的数量,形成更多和更大的块茎,防止干旱裂畦,块茎见光导致薯皮发青。在苗期株高10~15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适当培土,做到锄通垄背、靠紧垄眼、除尽杂草、不伤根苗;在苗高2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5~7厘米;在开花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锄草,高培土,以利于结薯。

五、防治低温冻害。我省马铃薯常受倒春寒低温冻害的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冻伤死苗,在栽培上取以下措施可防止或减轻马铃薯低温冻害。

1.化学调控。在现蕾期,每亩用15%多效唑35克加水60公斤均匀喷雾,可防止马铃薯植株徒长,使植株矮化、叶片增厚、茎秆增粗、叶色加深,增强抗寒力,可有效减轻霜冻寒害,同时可促进地下部生长,加速块茎膨大,提高产量。

2.增施热性肥料。适当增施热性肥料及含钾肥料,如草木灰、火烧土等。因热性肥料可增加地温,钾能影响细胞的透性,提高细胞的浓度,因而增强抗寒性。

3.盖草保温。在寒潮来临前,在马铃薯植株上盖草保温,防止冻害。

4.灌水保温。在寒潮降温来临前1~2天,往畦沟灌半沟水,畦面保持湿润,以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和降低导热率,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寒潮过后即排干水。

5.熏烟驱霜。在霜冻来临当夜,用炉或废旧铁桶装稻谷壳或锯木屑泼少量废柴油或废机油,上面覆盖少许土,每亩放5~6个,进行熏烟,改变小气候,达到驱霜防霜目的。

6.及时洗霜减轻冻害。下霜后应早巡查,发现植株有霜,抓紧在早晨化霜前及时喷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缩小温差,防止生理脱水以减轻冻害。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治马铃薯病虫害应掌握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加强肥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

1.晚疫病防治:

一是施用保护剂进行预防。在出苗率达95%时,要及时喷施保护,即: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或70%安泰生,每亩每次用药量150~200克;或75%猛杀生,每亩每次用药量125~150克;或68.75%易保,每亩每次用药量75~94克预防的效果很好。

二是及时施用治疗剂进行防治。当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每亩每次用68.75%银法利(氟菌·霜霉威)60~75毫升;或72%克露(霜脲·锰锌)100克;或52.5%抑快净(恶唑菌酮·霜脲氰)27克;或85%克普定(波尔多液·霜脲氰)80~100克等。并且每隔7~10天重复施用,连续4~5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防效更好。

2.病防治:

田间若出现皱缩花叶、卷叶、叶片萎蔫症状的病株应及时拨除。拔除的植株要用不漏泥土的容器或塑料袋装运出种薯田烧毁,严禁随地倾倒或直接掩埋,以防止病原物通过土壤或地下水蔓延传播。

3.地下害虫防治:

主要防治地老虎、蝼蛄等,一是用乐斯本颗粒剂、地虫速杀颗粒剂与基肥混合撒于施肥沟内(或结合培土时施用),以毒杀为害苗期的地下害虫;二是结合第一次淋肥时,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或高效氰菊脂2000倍液等喷雾保苗。

4.蚜虫防治:

在齐苗后和开花前,亩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0克或10%蚜虱净15克+A500~700倍液,兑水50千克喷雾2~3次。

编辑本段

病虫害防治

土豆的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防治措施,首先,严格检疫,不从病区调种;第二,要做好种薯处理,实行整薯整种,需要切块的,要注意切刀消毒;第三,在生长期,如发现有晚疫病发病植株,应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1次,连喷3--4次。

马铃薯病虫害(5张)

土豆的虫害主要是蚜虫、28星瓢虫和地下害虫,主要防治方法有:蚜虫防治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或10%蚜虱一遍净(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进行防治;28星瓢虫用80%敌百虫500倍液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成虫即开始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仔饼或菜仔饼或麦麸20公斤拌匀作毒饵,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诱杀,或用辛硫磷颗粒剂812粉,随播种施入土壤进行防治。

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马铃薯晚疫病的诊治褐坏死,最后病薯腐烂。晚疫病还可使马铃薯在存贮期间大批腐烂。二、可用200倍液福尔马林溶液浸种。然后堆积并覆盖严密,闷种2小时,再摊开晾干。4.加强栽培管理。播种前精选种薯,淘汰带菌块茎,可减少田间中心病株的数量。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培土可减少游动孢子囊侵染薯块的机会。在病害流行年份,适当提早割蔓,2周后再收取薯块,可避免薯块与病株接触机会,降低薯块带菌率。

编辑本段

贮存

马铃薯收获后可以贮存到第二年秋天,一般要用稻草覆盖,避光、阴冷、干燥条件贮存,冬季要防冻,春季要避免发芽。

长期存放可以将土豆与苹果放在一起,因为 成熟的苹果会释放出一种植物激素——乙烯,这种激素可以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和器官的脱落。把土豆和苹果放在一起时,苹果产生的乙烯会抑制土豆芽眼处的细胞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积累不到足够的浓度,自然不会发芽了。成熟的香蕉应该也有这种效果。

什么是热导效应

有害生物报告主要目的是控制有害生物,防治或减轻有害生物损失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的依据。及时、准确地监测预报,可以使有害生物防治部门最合理地组织药械、药剂,从而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现在很多都是应用各种科学手段,比如测报设备、高智能监测基站、小气候信息集系统、远程监测设备等,通过这些设备准确、及时地预测有害生物发生趋势。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农业、林业有害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当地农业、林业植物保护机构报告。

发生有害生物危害时,有关农业、林业生产经营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除治,并对被有害生物污染的植物残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晴朗无风的夏日,海岛上的地面气温,高于周围海上气温,并因此形成海风环流以及海岛上空的积云对流,这是海洋热岛效应的表现。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2摄氏度,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而城市化才是热岛形成的内因。一般认为热岛成因有三: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相反;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三是城区大气污染拖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

大气污染在城市热岛效应中起着相当复杂特殊的作用。来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大气污染物在城区浓度特别大,它像一张厚厚的毯子覆盖在城市上宛,白天它大大地削弱了太阳直接辐射,城区升温减缓,有时可在城市产生“冷岛”效应。夜间它将大大减少城区地表有效长波辐射所造成的热量损耗,起到保温作用,使城市比郊区“冷却”得慢,形成夜间热岛现象。从城市气象规划设计出发应考虑:

(1)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

(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

(3)如北京市位于平原中部,三面环山。由于山谷风的影响,盛行南、北转换的风向。夜间多偏北风,白天多偏南风。因此,在扩建新市区或改建旧城区时,应适当拓宽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加强城市通风,减小城市热岛强度。

(4)减少人为热的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为液化气、天然气并扩大供热面积也是根本对策。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C,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烧各种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热量。

此外,城市里中绿地、林木和水体的减少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却相应减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被削弱。

当然,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尘等排放物。这些物质会吸收下垫面热辐射,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进一步升温。

原则上,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对居民生活和消费构成影响的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下的热岛效应。为了降低室内气温和使室内空气流通,人们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如目前美国1/6的电力消费用于降温目的,为此每年需付电费400亿美元。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8°C时,人们就会有不适感;温度再高还容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气温持续高于34°C,还可导致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气温升高还会加快光化学反应速度,使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影响人体健康

物候学

研究物候现象与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年周期变化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物候现象包括:

①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叶变色、落叶等;

②候鸟、昆虫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③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3000年前中国已出现物候历《夏小正》。《诗经》中“豳风?七月”篇,即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莎鸡振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各月物候描述。其后《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书中,都有大量的物候内容。《逸周书?时训解》所载七十二候,是物候历编制的一个进步,至北魏,被载入国家历法。元代王桢制成“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太平天国天历中还有“萌芽月令”。中国古农书、古医书中也有丰富的物候知识。竺可桢为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在他的倡导下,于1934~1940年和1962年至今两次组织全国性物候观测网。

《物候学》及《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为其在物候学方面的代表作。

中国的物候学研究已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①建立全国物候观测网。现有的观测网于1962年建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约有60个观测点,并规定全国共同观测46种动植物(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资料以年报形式出版。近年国家气象局系统也进行自然物候和作物物候观测,以农业物候观测较有特色;

②出版物候学著作,推动了物候学的研究和物候知识的普及;

③将物候学应用于农业和气候学研究。在农业方面:编制自然历;指示和预报季节的早晚;作为指示播种和除草的指标;掌握放蜂放牧的季节;预报虫害的发生期;进行作物品种的生态分类;估计植物品种的种植季节和推广范围。在气候方面:用物候方法作小区域和山区的气候调查;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用物候划分季节。在林业方面:据其掌握种和造林季节。在地理学方面:用物候和植物作为自然区划或农业气候区划的指标或指标。联邦德国、美、苏、日等国也很重视物候的观测和研究,如联邦德国现有2700个观测点,60年代初建立了“欧洲国际物候观测园网”。

近年发展趋势和特点是:

①由偏重于农业气象研究发展为偏重于生态研究;

②观测精度有所提高,观测植物的物种都选用相同的无性系;

③把新技术,如计算机制图、遥感技术等用于观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