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气候变化_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特点
1.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
2.春季六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3.二十四节气 1.反映农时季节 2.反映气候变化 3.反映四季变换 具体是什么
4.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1、大暑时节,天气到了最炎热的时期,各种喜温农作物也到了生长最快的季节。东北等地的棉花进入花铃期,大豆到了开花结英的时期,此时都是农作物需要水的高峰期,要注意灌溉补水。
2、一旦遇到干早棉花将落花落铃、大豆将落豆荚。东北、华北地区的水稻、玉米、高粱已抽穗扬花。长江流域的中稻抽穗,春玉米成熟。此时,除了炎热的天气外,北方雨季已来到,南方易涝也易早,气候变化也是最为剧烈的时期,程度不同的雷电、冰雹等会相继发生。
3、对中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一年中最紧张、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已拉开序幕。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为双晚稻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4、大暑农事歌写道: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子粒齐。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所以在大暑的时节最主要的还是抢收抢种。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
处暑节气到来后,意味着天气开始逐渐转凉,炎热的暑气从此时开始退去,秋凉正式开始,一般中午比较炎热,而早晚凉意加重。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智慧经验的结晶,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商朝时期,只有四个节气,在周朝时期发展为了八个,后来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才正式确立起来。
公元前104年,经由司马迁等提议,汉武帝下令邓平、唐都等人修改历法,之后在太初元年颁布实施了这套《汉历》,后人以此历颁布的年号称之为《太初历》。这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而得来,每一个节气都代表着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的对应位置,科学地展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在古代可以说是农民进行农事活动、推测预知气候变化的指南针。
二十四节气巧妙地将物候、农事、天文、民俗结合在了一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立春 雨水 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4个节气,处暑有“出暑”的含义,在《月令七十二后解集》中,对处暑是这样解释的: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也就是说,炎热的暑气到此时就正式停止、结束了,从这一天开始,天气开始逐渐转凉,而秋意也开始愈来愈浓。
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意思就是说,处暑节气的时候,老鹰经常把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出来,好像在祭拜为它牺牲的猎物,随着时间推移秋意也越来越浓,天地间开始逐渐苍凉,呈现出肃杀之气,而高粱、小米等谷物在处暑节气时期就成熟丰收了。
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处暑的民俗谚语,比如,“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意思是说,处暑的时候天气还是比较热的。“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这句话是在说,处暑的时候,主要是中午比较炎热,早晚开始天气转凉。这些浅显通俗的民谚正是我国古人细心观察总结而出的智慧结晶。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往往伴随一些相应的农事或民俗,在处暑这个节气,很多地方也有不少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出游迎秋处暑以后,天气逐渐转凉,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时候,所以民间才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
开渔节在一些沿海地区,还有开渔节的活动,因为过了处暑节气,就是渔业丰收的时候了。
放河灯处暑时节恰逢农历七月中元节前后,所以不少地方有放河灯的习俗,在莲花灯上放上蜡烛,在中元节那天放到河中,祭奠亡魂。
煲药茶在两广地区,人们会在处暑时节去药店配置药方煲药茶。
吃鸭子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处暑时节应该润肺健脾,因为鸭肉可以润燥,所以很多地方在处暑时节有吃鸭子的习惯。
春季六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都指导着农民农业生产的某个时节,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给农业的带来了及时的农时提醒与气候。
一、立春:
2月6日左右,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雨水:2月21日左右,降雪停止,开始下雨,雨量逐渐增加,生产上主要指导农户抓好小春作物的田间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屯集农家肥,制定大春生产工作。
二、惊蛰:
3月6日左右,开始雷鸣,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树木生根发芽,是林果嫁接的最佳时期。
三、春分:
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白天黑夜各占一半,是气候温暖的春季,生产上主要抓好小春作物的中后期田间肥水管理,翻犁冬闲田地,筹备、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进入春耕备耕工作。
四、谷雨:
4月20日左右。雨量显着增加,适宜谷物生长。生产上指导农户进入水稻育秧,早播玉米,春耕备耕。同时注意观察天气气候,农彦上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若雨水至谷雨都不降雨或少降雨,则是干旱的征找兆,应作好遇旱的准备。
扩展资料:
一、节气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
古人称节气为“气”,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中的“气”称为“中气”。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
二、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其也与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有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
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1.反映农时季节 2.反映气候变化 3.反映四季变换 具体是什么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处于春季三个月,寒气开始消退,气候渐渐变暖,万物复苏萌发,气候变化以风为特点。下面对各个节气的特点分别叙述如下:
(1)立春
每年公历2月5日左右为立春,处于太阳黄经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从这一天起春天开始,万物有了生机。
我国古代还将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五天为一候,立春十五天的三候为“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是说立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背着一般浮在水面。
(2)雨水
每年公历2月20日左右为雨水,处于太阳黄经330度,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逐渐增多,并含雪散为水之意。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此时冻土层变浅,土壤表层夜冻日化,开始返浆,有利于小麦返青,是适合播种的时节。雨水节气中的三候为:“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说明雨水节气中,水獭开始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惊蛰
每年公历3月5日左右为惊蛰,处于太阳黄经345度,此时春雷响动,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它们在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所以叫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震醒,出土活动。此时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已解冻,春耕可以开始了。
惊虫拆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时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正如华中地区农谚所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4)春分
每年公历3月21日左右为春分,处于太阳黄经0度,为春季的中分点,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从这一天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
常年平均气温8℃左右,北方冷空气仍不断侵入,天气时暖时寒,终霜期鲁北一般在三月底或四月初,季水量依然稀少,一般5~10毫米,蒸发量明显增多,十年九春旱为常规。春分节气中三候为:“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5)清明
每年公历4月4日左右为清明,处于太阳黄经15度,此时天气晴朗,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芽现青。
“清明”含义是气候温和、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清明三候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在农业生产中,清明作为重要的节气,更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在城市里也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由此可见,不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清明都是一个让人们值得重视的日子。
(6)谷雨
每年公历4月21日左右为谷雨,处于太阳黄经30度,为雨生百谷的意思。雨水明显增多,植物茁壮生长。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降下绵绵的细雨来,而且这时桃花正在开放,所以也有人称这时候的雨为桃花雨或桃花泛。自谷雨节起,是农事忙碌的开始。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
谷雨三候为:“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四季变换: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气候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农时季节: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人们都很熟悉,尤其是广大农民许多人不仅能背诵,而且能灵活运用,有力地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反过来它又服务于农民的耕耘、播种和收获,因而推算并预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农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据古书记载,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很有把握地利用土圭(就是直立于地面上的一根杆子)测量日影长短,确定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了。确定的根据是:一年中,中午土圭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中午影子最长的一天为冬至;由夏至到冬至和由冬至到夏至的过渡中,土圭影子适中、昼夜平分的两天为秋分和春分。到了距现在2100年左右的秦、汉之际,已经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并且一直沿用到现在没有什么变化。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名称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漫长岁月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编排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依赖太阳
大地啊,生灵的母,
那广袤阔宽的身躯,
乃是万物生息之所。
然而,可不要忘记;
火红炽烈的太阳,
给予了永恒不竭的温暖;
连同沉静的大地,
也沐浴于太阳的恩波。
是的,太阳对于地球,乃至地球上的一切,都是头等重要的。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是地上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人们只要查看一下目前处于什么节气,便可大概了解今后一段时期的气候情况,这其中的原委也离不开太阳的主宰。
为什么知道了所在的节气,就能知道气候的变化情况呢?原来某一个地区气候寒暖的程度首先决定于太阳的照射方式。当太阳垂直或接近垂直照射时,地面接受的光和热就多,气候就会热;当太阳倾斜照射时,所受的光和热就少,气候就会冷。当夏天渐渐来到时,太阳的位置越来越高,地面接受的热量渐渐增多,放出的热量也渐渐增多,到达夏至时接受的热最多,但放出的热还要再过1个月左右才到达最多,所以最热的天气不是出现在夏至,而是在夏至后1个月左右。怪不得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为小暑和大暑。暑者,热也。类似的道理,最寒的时候不是冬至,而是冬至以后1个月左右,故为大寒。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了气候变化与太阳位置有关,利用这个依赖关系,古人发明了圭表以观察日影的变化来决定季节。《后汉书·律历志》里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一节气时八尺之表的影长,这是古人以日影长短定季节的记录。
节气由来已久
我国古代在发明用圭表定季节之前,早就利用昏旦中星、偕日出、偕日没的恒星及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季节。这些资料记载在我国早期的历书《夏小正》和《月令》中。《月令》具体地记载着月初及月中所出现的星象和物候。每当什么星象和物候出现,就知道到了什么季节,也就知道该种什么庄稼和干什么农活了。大约到了战国中后期,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星象和物候知识,将1个回归年日数等分为34个区间,给出了专有的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来历。春秋时代就有日南至、日北至的名称,这可能是利用圭表实测冬、夏至影长所用的专有名称。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记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的名称。除春、秋分用日夜分和冬、夏至用长短日至外,其余都与现代一致。八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它们之间大约相隔46日。《淮南子》已记有全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现代完全一致,这是二十四节气全部名称的最早记录。从出土的文献可以证明,西汉时已肯定用节气注历,所以那时已经发展到只要观看历书就能掌握季节了。
农业生产与季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适时播种的重要。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季节与农时关系的经验,编出许多掌握农时节令的歌诀,在劳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一到某个季节,人们就能很熟悉地说出到了该干什么农活的时候了。二十四节气和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编制的农时节令歌诀,大大帮助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公历在我国虽然使用已经几十年了,但现在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仍然十分流行,对农业生产还在起着有利的指导作用。
有人说,节气是属于阳历的范畴,这是很对的。但它又是阴阳合历所特有的产物。以太阳纪年,以月亮纪月,这就是我国古代所用的阴阳合历的特点,它必须要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的寒暖。由于有闰月,这就使得季节在月份中不十分固定,例如某种物候有时在丹初、出现,有时又在月末出现,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精确地指示气候的变化而创立的。它是一种纯阳历。古代世界上使用阴阳历的国家很多,但只有我国才创有二十四节气,从这点可以证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达。
节气名称的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人杜牧的诗句脍炙人口。既清且明的节气为何又“雨纷纷”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二十四节气也发源于此。由于它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所以很快便推广到全国。但它所反映的主要是黄河流域的一般情况,其他地区当然也可参照使用。杜牧所描述的就是江南地区的纷纷春雨。
二十四个节气的含义有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有气象方面的,也有物候和农作物方面的,基本上反映了一年中的各种特征。
立春:表示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开始了。
雨水:立春过后,天气逐渐暖和,雨水开始多起来了。
惊蛰:雨水过去之后,逐渐将有春雷轰鸣,藏于地下
冬眠的生物也就惊醒了,所以这个节气叫惊蛰。
春分: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正是春天的中期。
清明:春分以后,春光明媚,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水有比较显著的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立夏:表示夏天开始了。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丰满起来了,但还不到开镰收获的时候。
芒种:麦子有芒了,夏收作物成熟,应该收割,大秋作物应赶快下种了。
夏至:古称“日北至”,表示盛夏就要来临。白天渐短了。
小暑:夏至以后天气炎热,称为小暑。
大暑:比小暑节气天气更为炎热,这是一年中的极热季节,所以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之说。
立秋:表示秋天开始了。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了,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了。
白露:天气渐渐凉起来了,空中的水气在树木、花草上可以结成露珠了,故称白露。
秋分:白天黑夜等长,恰在秋天中期。
寒露:天气更凉了,露水也很凉了。
霜降:开始有霜了。
立冬:冬天来临了。
小雪、大雪:下雪季节开始,先是小雪,至大雪已成积雪。
冬至:古人称“日南至”,表示寒冷的冬天到了。白天渐长了。
小寒、大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
寒冬过去,又是春回大地。从节气的含义可以知道,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即:(1)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2)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3)反应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4)关于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件辉煌成就,直至现代对指导农业生产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如若不信,请看农谚吧!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贲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亍天。
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节气的划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成功地制订并使用阴阳合历(农历),那么,二十四节气自然应该从属于农历了!其实不然,二十四节气纯粹是属于阳历的。为什么呢?
在分析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更迭时,可以清楚地发现:二十四节气的循环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周期的,而这正是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反映。由于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星空中运动,一年中正好运转一周,我们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把它所运行的道路称为黄道。黄道是一个大圆圈,圆周为360度。二十四节气就是将黄道等分成24段,每段为15度。太阳每移动15度(实际上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了15度),就表示到了1个节气。太阳走完每段所用的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是几乎不变的,比如清明节每年都在4月5日左右,冬至节每年都在12月22日左右等等。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可以用两句话加以概括,即:
上半年来六、二一;
下半年来八、二三;
前后只差一、二天。
前后所以有1至2日的出入,是由于太阳运动快慢的不均匀造成的。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很不固定;因为农历的一年比回归年少11天左右,结果同一个节气在某年的日期要比前一年晚11天左右。比如18年清明节在2月28日,19年的清明节却在3月初9了。遇到闰年时农历年长为384天左右,比回归年又长了19天左右,结果下一年节气的日期又要提前19天左右。比如19年农历是闰年,1980年的清明节又提前到2月19了。可见在农历中不查日历就不会知道节气的日期,而每年节气的日期都必须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确定。
三伏与九九
人们除掉注意与农业生产最有关的节气外,对于每年炎热和寒冷的季节也特别注意。其中三伏和九九就是这种被注意的特殊情况。苏东坡的诗中就有“算来九九无多日”的句子,是说九九快过去了。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还有《九九消寒图》的记载。内容是冬至日画素梅1枝,有81个花瓣,1天染1瓣,染完时九九也就结束了。
九九是从冬至那天开始算起的,每个九有9天;九九八十一天过完了差不多就是3月12日(闰年3月11日),再过9天就是春分,所以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说法。
“伏日”的说法至迟在春秋时就有了。《史记》有“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这样的话;唐代有一本叫《初学记》的书中对三伏讲得非常清楚,说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伏日的推算不如九九那么单纯,它有些变化,所以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三伏是怎样推定的?为什么有些年份中伏20天,有些年份只有10天?其实伏日的推算并不难,古代是以干支记日的,在历史上早就作出了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样,头伏、末伏都是10天,中伏则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决定于夏至所逢的干支。举例说,17年夏至为6月21日,干支为己酉,22日为第一庚日庚戌,则第三庚日为7月12日,干支为庚午,所以这天为头伏的开始。第四庚日为7月22日,干支为庚辰,这天为中伏的开始。立秋为8月?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8月11日庚子,这天起为末伏,所以17年中伏就有20天了。
冬至以后,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所以九九从冬至开始算起,这是谁都能理解的。它与太阳的位置变化直接有关。俗话说,热在中伏,冷在三九。这是根据人们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中伏和三九差不多都在夏至、冬至后20多天前后,它是与实际气候相合的。至于伏日为什么要以庚日来定的问题,这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古代五行学说比较流行,它反映着一种五行的变化思想。这种思想用在这里虽然并没有科学的意义,但因为其变化总超不过10天的范围,仍然能基本反映气候变化的规律,所以一直沿用至今不变。
二十四节气与闰月
我国古代的历法家,把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节、中相间排列。其中单数的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双数的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农历以12个中气分别作为12个月的标志,即各个月都有一定的中气,比如雨水是正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等等。
农历的闰月在古代有过不同的安排方法,但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置闰法,把不包含中气的月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前边刚刚说过,每月都有一定的中气相对应,怎么又出现了不包含中气的月呢?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个节气,这就意味着节气与节气或者中气与中气之间平均为(365.2422÷12=)30.4368日,而一个朔望月为29.5306日,这二者之间相差将近一日,所以中气(节气也一样)在农历月中的日期,每个月就向后推迟近一日。这样天长日久,总会出现中气赶到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就必然没有中气而剩下一个节气了。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月就被称作这一年的闰月,而且把它叫上个月的名称,只是要在“几月”的前面再加一个“闰”字。比如19年(农历是己未年)前七个月的中气日期是:这里的闰六月就没有中气,只有一个节气——立秋。
农历之所以将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运算,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原来19个回归年中分别有(19×12=)228个节气和中气,又农历在19个年头中有(19×12+7=)235个朔望月,显然会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这样把7个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就是很自然的了。
十九年七闰法,闰月一般安排在第3,5,8,11,14,16,19年,其中相隔的年数为3,2,3,3,3,2,3年,比如19~1998年相应的农历年的19年中闰月就是这样安排的。但也有其他的排列。按此规律,我们可以推知闰年的大概情况,比如14年的农历年为闰年,那么19年前的1955,1936……19年后的1993,2017……也是闰年。但闰月的名称并不相同,要按上述原则去精密计算。
二月一次;三月三次;四月六次;五月五次;六月四次;七月三次;八月三次;九月一次;十月一次;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一次不闰。这个闰月情况说明,闰四、五、六月的次数最多,其他月较少,而十一、十二和正月一次不闰,这是什么道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再谈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
众所周知,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略扁的椭圆形,太阳并不在这个椭圆的中心,而是处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所以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过程中,有时距离太阳近些,有时又远些。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叫“近日点”,最远的一点叫“远日点”,地球愈接近近日点,运动速度就愈大,相反就愈小。这样地球在它的轨道上虽然转过了相同的角度(15度),但所用的时间却是不相同的。比如从春分到秋分需要186天多,显然这期间两个中气之间的日数,都超过了前边讲的平均数(30.4368日)。尤其是从夏至到小暑,地球正在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两个中气的间隔达到最大(31.45日),所以在这段时期及其前后的历月中,不包含中气的机会就多,这就是闰四、五、六月次数最多的原因。地球从秋分运动到第二年春分只需要179天,这段时期内,除秋分到霜降之间两个中气的时间间隔为30.38日以外,其他的只不过29天多一些,所以置闰的机会自然就会少一些。而地球在冬至点前后运动最快,两个中气的间隔就更小一些,结果使得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总是含有两气,有时甚至出现一个月包含三气的现象。比如农历辛丑年(公历1961年)的十二月就含有三气,庚申年(公历1980年)的十一月也含有三气,这就是十一、十二和正月不闰的根本原因。
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
前面曾经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有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但这是极为粗略的,要想确切知道各年度各节气的日期、时刻,还得去查日历。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日期和时刻,是由复杂的运算才确定的,这种方法本书不宜介绍。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要求,仅介绍一种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的推算结果和节气的时刻可能有几分甚至十几分钟的误差。
这种方法首先须要知道公历某年各节气的日期和时刻,然后以它为基数向前或向后做具体推算。
向后推:
(1)如某年为平年,第二年也是平年,则在第一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上,再加5时49分,就得到第二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了。它可以写成一个表达式:
(平后平)X节气=(前平)X节气+5时49分
例如由1981年(平年)2月4日5时56分立春,推算1982年(平)立春的日期、时刻。
(1982年)立春=(1981年)立春+5时49分
=2月4日5时56分+5时49分
=2月4日11时45分
(2)如前一年为平年,第二年为闰年,则闰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第一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加上5时49分。3月至12月的要减去18时11分。
即:(平后闰)3~12月×节气=(前平)3~12月X节气~18时11分。
例如由19年(平)3月21日13时X分春分,推算1980年(闰)春分的日期、时刻。
(1980年)春分=(19年)春分-18时11分
=3月21日13时22分-18时11分
=3片20日19时11分。
(3)如第一年为闰年,第二年为平年,则平年1、2两个月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的节气内减去18时11分;3至12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节气日期、时刻上加5时49分,表达式可写为:
(闰后平)1~2月X节气=(前闰)1~2X节气-18时11分。
(闰后平)3~12月X节气=(前闰)3~12X节气+5时49分。
向前推:
(1)由平年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日期、时刻、算法与由平年推算下一个平年的方法相反。即:
(平前平)X节气=(后平)X节气-5时49分。
(2)由平年推算前一个闰年的节气,算法与由闰年推算后一个平年相反。即:
(平前闰)1-2月X节气=(后平)1~2月X节气+18时11分。
(平前平)3-12月X节气=(后平)3-12月X节气-5时49分。
(3)由闰年的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算法与由平年推算后一个闰年相反。即:
(闰前平)1~2月X节气=(后闰)1-2月X节气+18时11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