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天气_千岛湖天气
1.关于地理或气候的诗句(有关天气与气候的诗句)
2.关于建德春节的民风民俗
3.289字的日记的三年级下册
杭州的气候特点
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一、日射和日照
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 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桐庐、富阳以北,萧山、余杭及市区的东北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山区的日射和日照,在海拔500米以下,随地势的升高而变弱,变短;海拔500~1000米,因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地势升高转而变强、变长。杭州市日射和日照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5~10月)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11月~次年4月)。其中,盛夏7、8两月,日射强、日照长。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26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5~60%或以上。冬季日射弱,日照短,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都在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50%。春(3~4月)、秋(9~10月)两季为过渡季节,日射和日照量居中,相比之下,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各值比秋季要小。只有天目山顶部例外,除7、8两月,冬季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也多,11月~次年1月各月日照百分率均超过50%。
二、气温
(一)年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全市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寿昌盆地和梅城盆地,在17℃以上;中部建德乌龙山以北和分水江两岸河谷平原以及东北部平原,为16.0~16.9℃;西北部临安昌化、於潜河谷平原和低丘谷地为15.0~15.9℃;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和千里岗等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全市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天目山顶部,为8.9℃。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一般3.0~5.0℃(南北温差2℃左右),山区低于3℃;以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南北温差1℃左右)。天目山顶部的月平均气温,1月份偏低6℃,7月份偏低9℃。春秋季为气温转换季节,其中4月回温最快,月平均气温比3月高6℃;秋季至初冬降温最快,10月、11月平均气温下降在5.5 ℃以上,以气温论,1、4、7、10月分别代表杭州市的冬、春、夏、秋四季。
(二 )山地气温直减率。山区气温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但受地形、坡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在中山地带气温直减率(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的下降值)一般是低层大于高层,南坡大于北坡,夏秋季大于冬春季。但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受水体调节,气温直减率变化较为复杂。另外,山间盆地冬半年冷空气容易下沉积聚,晴夜辐射冷却作用又十分强烈,常形成“冷湖”和逆温(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现象。天目山南侧全年逆温的出现频率达67%左右。按高度不同,大致可分为两个逆温层:第一层,海拔150~500米,平均强度大于0.7℃/100米;第二层,海拔800~1100米,平均强度约0.3℃/100米。
(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建德和临安昌化为全市两个高温中心,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2.9℃(11年7月31日)和41.9℃(1966年8月6日),同期,钱塘江两岸海滨平原气温较低,月平均最高气温低于33℃,极端最高气温为38℃左右。杭州市区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2.1℃(1930年8月10 日)。西北部临安昌化是全市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1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1.3℃。但极端最低气温却常出现在南下冷空气能够长驱直入的东北部平原,17年1月5日,萧山有-15.0℃的低温记录,比西北部低丘谷地还低近2℃。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9℃和—8.0℃,是全市冬季最暖和区域。天目山顶最热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也仅30.6℃;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6.1℃,极端最低气温-20.2℃(1967年1月16日),均为全市最低。杭州市区1951—198 5年出现的最低气温为-9.6℃(1969年2月6日)。
(四)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杭州市平均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为23.8~24.9℃。北、中部平原区年较差较大,在24.5℃以上;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及梅城盆地年较差较小,一般不超过24.0℃。年平均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7. 9~11.0℃。此值山垄谷地较大,临安昌化达11.0℃;低丘谷地一般,为9.0~ 10.0℃;东北部平原地区较小,8.0℃左右。全年,各月平均日较差值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山区的平均年、日较差通常较小,天目山顶部分别为22.5℃和7.3℃,属全市最小。
(五)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杭州市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中下旬,终霜日出现在3月中旬前后,无霜期一般为230~260天。富阳以北的谷地冷空气容易侵入,初、终霜日比其南部地区分别提早5~10天和推迟10~15天,无霜期也相应缩短20天左右。特别是北部临安昌化的河谷山垄地带,冷空气的平流冷却作用和地表夜间辐射冷却作用较强,又易于叠加,初霜日早而终霜日迟,无霜期较短,仅为232天左右。南部新安江水库附近的建德、淳安初霜日最迟,终霜日最早,无霜期可达254~263天。全市有霜日数各地一般为23~26天,北部河谷平原多于滨海平原,滨海平原又多于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山区全年气温较低,初霜日提早和终霜日推迟。天目山顶部初霜日平均为11月1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日平均仅209天左右。
(六)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和积温。杭州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初和11月中下旬,持续日数230~250天;≥10℃积温4700~5700℃。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河谷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0~25日,持续日数240天以上,≥10℃积温5300~5700℃ ,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好地区;中部河谷平原和东北部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5~31日,持续日数235~240天,≥10℃积温5000~ 5300℃。西部低丘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底至4月初,持续日数230~235天,≥10℃积温4700~5000℃;西北、西南部中低山区≥10℃初、终日的平均日期分别出现在 4月3日以后和11月11日以前,持续日数少于230天,≥10℃积温不足4700℃,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差地区。
三、降水
(一)平均降水量和雨日。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 。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杭州市全年有两个雨季和一个多雨时段。第一个雨季自5月初前后开始,6月底至7月上旬结束,俗称梅汛期,多由极锋(梅雨锋)北移,雨带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停滞而产生。该时段内,雨量集中,有大到暴雨出现,平均降水量350~55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25~31%。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西北部山区,平均都在500毫米以上。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月底到9月底,因受台风或极锋南移影响所致,俗称台风秋雨期,平均降水量120~22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8—13%。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和东北部平原。天目山东侧为台风暴雨的频发中心,平均在200毫米以上。此外,3~4月为一多雨时段,称春雨期,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13~23%。7、8月和10月至次年2月为两个相对干季。前一干季为盛夏伏旱期,即夏干期,全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风极盛,高温少雨,除西北部天目山区和中部昱岭山区平均降水量超过35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50~300毫米,东北部平原沿钱塘江河谷到新安江水库区降水量最少,平均在250毫米以下,后一干季为冬干期,因受蒙古南下的极地大陆干冷气团影响,连续五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仅300~400毫米,占年总量的20~27%。
(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年降水相对变率。杭州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 量的相对变率(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各年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为12~17%。其中临安、淳安、建德西部和西南部、萧山东部多在15%以上,其它地区为12~15%。全年各月的相对变率以3~6月最小,为25~35%,说明春雨量和梅雨量相对稳定,而常年3~6月降水量为年降水总量的一半,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和湿害。7、8两月降水较少,相对变率较前期有所增加(35~50%),故易出现伏旱,只在台风降水和9月秋雨影响下,旱情才得以缓和或解除。10月至次年2月冬干期,降水多寡悬殊,相对变率最大(50~80%),常出现“燥冬”或“烂冬”年份。
(四)暴雨日的分布。除冬季外,杭州市各地都可能出现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年平均2~5天。6月为最多,9月次之。暴雨日的地域分布,以东北部河网平原、滨海平原为最少,年平均2天左右;中部和南部的低丘谷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3~4天;山区最多,年平均都在4天以上,几个暴雨中心均达到或超过5天。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各地年平均少于2天。其中,东北部平原区和新安江水库区在0.5天以下。日最大降水量,梅汛期西部山区可达200毫米上;台风秋雨期有超过300~400毫米的特大暴雨,每每出现在天目山东侧和东部平原。
四、蒸发和湿度
(一)蒸发量。杭州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50~1400毫米。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的建德、淳安达1350毫米以上,天目山南侧的临安镇在1150毫米以下。全年蒸发量季变特点明显。全年以夏季(6~8月)为最大,盛夏7、8两月晴热少雨,月平均蒸发量高达170~230毫米。春(3~5月)、秋(9~11月)两季次之,平均月蒸发量75~150毫米。冬季(12月~次年2月)为最小,1月的月平均蒸发量一般不超过50毫米。
(二)相对湿度。杭州市年相对平均湿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5~85%,大致上北部大于南部。萧山、余杭、临安和富阳夏秋季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为80%左右,淳安、建德和桐庐等地大多低于80%。全年相对湿度以梅汛期(6月)为最大,月平均湿度在80%以上,以冬干期(1月)为最小,一般月平均不超过78%。天目山顶部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为明显,7、8两月高达90%左右,为全市最大;12、1两月低于65%,为全市最小。
五、风和气压
(一)风
风向。杭州市北、中部平原地区和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的盛行风向具有显著的季风性特点,随着冬夏季节转换,最多风向也呈反向(交角120°以上)变化。每年2、3月(冬春之交)风向开始由偏北转为偏东,继而又转向偏南;6月(初夏)起盛行南——西南风;8月(盛夏)偏东风增多;9月(入秋)至次年2月,乃至整个冬半年偏北风占较大优势,其中,1月前后,北——西北风尤为盛行。以上规律在天目山顶部表现最为著。
在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因受局部地区地形干扰,盛行风向具有地方性特点。建德、淳安及临安昌化全年盛行偏东风,临安东部春季以东北风为最多,夏、秋、冬三季基本以西南风为主。
全市各地月最多风向的出现频率一般为10~25%,冬夏季较春秋季要大。
风速。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在1.3~2.4米/秒。东北部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地势平坦,年平均风速较大,都在2米/秒以上,尤其是钱塘江两岸的滨海平原,年平均风速超过3米/秒。低丘谷地,特别是与风向正交的山垄狭谷里,风速较小,如临安、昌化,年平均风速仅1.3米/秒,静风频率高达52%,比其它地区偏多20~30%。山顶、山冈和迎风山坡的风速远比平原地区要大。天目山顶年平均风速达6.3米/秒,静风频率低于4%。
各地月平均风速在1.1~2.7米/秒之间。通常冬季风速较大,夏季较小。中、北部地区春季风速略大于秋季,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则相差不大。
各地年最大风速和月最大风速,一般在10~20米/秒之间,天目山顶可25~30米/秒。冬春两季的大风主要是北方冷空气(寒潮)南下时出现,多呈北——西向;而夏秋季的大风常受局部地区强对流(热雷雨、飑线等)和台风影响,风向较乱。?
(二)气压
年平均气压。据杭州市气象台观测站1961~1980年记录,杭州市区的多年平均气压为1011.6百帕,低于标准大气压1013.25百帕。1953年和10年出现最高年平均气压1016.5百帕,14年出现最低平均气压1010.9百帕。年际平均气压最大差值为5.6百帕。
月平均气压。一年中,杭州市区月平均气压随月平均气温变化,最低的月平均气压出现在7月,为999.2百帕,最高月平均气压出现在12月和1月,为1021.6百帕。
气压的极端变化。冬季受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强寒潮)侵袭,气压出现极大值,1981年12月2日杭州市区受冷高压影响,气压陡升到1038.2百帕;秋夏之交受强台风影响,气压出现极小值,1956年8月2日晨,杭州市区受强台风影响,气压剧降到958.7百帕,以上极值均为40年所未遇。
六、四季
按气候学指标(5天为1候,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划分,杭州市四季分明,时间分配上,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
(一)春季
始于3月第四候至第六候,终于5月第五候至6月第一候。历时68天左右,始日和终日均南早北迟,前后分别相差10天和7天左右。每年开春后,冷暖气流交替加剧,受气旋及锋面活动影响,风向多变,但以偏东风为主;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变幅较大;雨水增多,晴雨不定;故杭谚有“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之说。四月“清明”时节,当较强冷空气南下时,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的“倒春寒”天气。春末,时有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春季平均气温17℃左右,降水量330~450毫米。
(二)夏季
始于5月第六候至6月第二候,终于9月第三候至第五候。历时115~120天。始日南早北迟,终日南迟北早,前后相差5~7天。初夏,随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北上西伸,偏南风日益增多,暖湿气流十分活跃,受“梅雨锋”影响,阴雨连绵,温、湿并升,但风力较小,天气闷热。此时,正值黄梅成熟而物品易霉时期,俗称梅雨期或霉期。因雨量集中,且暴雨频繁,时有洪涝发生。7月上旬起,梅雨先后停止,各地进入盛夏期,直至8月下旬,夏季风极盛,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除有局部雷阵雨外,多晴热天气,为全年相对干热期。因持续高温少雨,日照强而蒸发大,而形成干旱。其间也常受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出现暴雨和大风天气。夏季平均气温26~27℃,降水量530~630毫米。
(三)秋季
始于9月第四候至第五候,终于11月第四候至第五候,历时约63天左右。始日和终日均北早南迟,前后相差5~7天,“秋分”前后,北方冷空气迅速南下,风向偏北,气温下降较快,易出现秋季低温;有时,冷暖空气流再度交替,会产生一段降雨过程。10月中旬至11月,在蒙古大陆冷高压脊前部控制下,气层稳定,雨水明显减少,常出现云少日照多,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小的秋高气爽天气。晚秋,冷空气较强时,会出现初霜。秋季平均气温16~17℃,降水量140~200毫米。?
(四)冬季
始于11月第五候至第六候,终于次年3月第三候至第五候,历时110~120天。始日北早南迟,终日北迟南早,前后相差5~10天。初冬,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偏北风日益增强,气温急剧下降。1月,冬季风最盛,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晴冷天气为主。“立春”过后,冬季风有所减弱,气温缓慢回升,而雨雪逐渐增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侵袭时常产生大风和强降温天气,有时也会出现严重的冻害和雪害。冬季平均气温6~7℃,降水量260~290毫米。
杭州市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千米高程以上地方大多没有明显的夏季,冬季可以长达半年之久,开春要推迟一个月左右,入秋约提前40天。降水量一般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大,在海拔1000~1200米处,达到最大值,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再往上降水量却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减小。
七、地区差异
杭州市南部和北部气候差别甚大。南北年平均气温约相差2.5℃,≥10℃的活动积温相差约1000℃,降水量相差约700毫米,年日照时数相差300小时以上。杭州市山区面积大,有些山地地势较高,气候的垂直差异非常明显,还形成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根据杭州市气温、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和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全市可分为5个气候区。
八、城市气候效应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杭州市区的城市气候效应日趋突出,光、热、水、风等各气象要素与市郊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气候环境有所恶化。
(一)大气消光作用
杭州市区11~1980年日平均太阳总辐射量268.4卡/平方厘米,日平均日照时数4.9小时/日,比同纬度乡村慈溪庵东分别偏少8.6% 和12.5%。其中,春季(3~5月)偏少值分别为10.7%和13.7%。
(二)热岛和逆温层
热岛效应。杭州城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最低气温12.8℃,比城郊笕桥机场分别高出0.3℃和0.8℃。这种热岛效应在城区中心地段小营巷反映更为明显,1980年5月至1981年4月,每日各定时气温都高于城郊,其差值即热岛强度,冬季12月最大,达1.4℃;夏季8月最小,约0.8℃;年平均0.9℃。全年日平均热岛强度以0.5~1.5℃的出现频率为最大,约占全年总日数的75%左右,小于0.5℃和大于1.5℃的出现频率分别占15%和10%。
低层逆温层。大气中的逆温层常能阻止层内或层下空气上升,遏制对流云的发展。据15~18年每日两时次(7时和19时)探空资料统计,杭州城区上空500米以下低层逆温层的年平均出现频率7时为35%,19时为17%。全年以春季出现最多,秋季出现最少。7时和19时逆温层年平均厚度分别为264.0米和198.5米,冬季底高相差100~150米,厚薄相差50~100米;年平均强度分别为0.75℃/100米和0.57℃/100米,均以冬季为最强。
(三)雨岛和干岛
杭州城区的凤山门11~1980年平均降水量1390.9毫米,日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各为6.8和4.3,比城郊分别增多7.7%,33.3%和30.3%。而城区年平均相对湿度79%,比城郊减少4.3%。
(四)减风作用
据1980年9月至1981年8月测定,城区小营巷距地面1.5米处的年平均风速0.6米/秒,比城郊减小76%。但当街巷走向与风向一致时,因狭管效应,风速反而有所增大。
(五)酸雨
杭州市区降水日趋酸化,据1981起连年监测,降水的年、日平均PH值从5.33下降至4.27,7年间(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为酸雨),降水酸度提高近10倍。全年PH最低值以冬季为最小,为3.37;春、秋季次之,分别为3.50和3.44;夏季最大,为4.83。通常,在静风或弱风时,PH平均值最小,其值在3.85~4.21之间,在偏北(西北——东北)风条件下,酸雨率最高,达57%。
杭州市区酸雨分布面广,市区北部受酸雨侵袭相对较少。
关于地理或气候的诗句(有关天气与气候的诗句)
1.有关气候的诗句
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
2、“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
3、“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向阳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差异
4、“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5、“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气候对农作物的作用
6、“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效果
7、“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温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温分别为7.8℃和19.9℃
8、“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凉风有信,秋日无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鲜明的季节周期性之美!
9、“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北国之春》------春季风风向与感受 10、“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冬季风风向与严寒 11、“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极地冷气团逐渐南侵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地区日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淮流域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 15、“冬朦(雾)晴,春朦(雾)雨,夏朦(雾)晒死鬼”(谚语)------冬夏多雾的原因是无云或少云导致的大气逆辐射弱,春雾是因为暖湿水汽足,极易形成锋面雨.
12、“蜀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内》-----四川盆地夜晚降温慢,山谷风热力环流中吹山风,夜雨多.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垂直气候差异,体现了节律美之垂直地带性.
1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脉垂直气候差异
2.关于气候的诗词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描写气候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气候的诗句包括:
1、唐代王维《渭城曲》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2、唐代王维《山居秋瞑》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3、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原文: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译文:
湘江上阴云笼罩,使人心情郁闷。深夜里徘徊江岸,想起刘琨的远大抱负。秋风吹动,万里芙蓉花摇曳生姿。暮雨洗尘,千村的薜荔枝苍翠可爱。
乡思难耐,看见橘柚更令人悲叹。羁旅他乡,如被弃的山野之人无人看重。就是打鱼人和我相见,也不与我说一句话。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
4、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5、南宋陈与义《春寒》
原文: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译文: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刮风,料峭春寒还未结束,让人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
6、南宋赵师秀《有约》
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4.有关“气候”的诗句有哪些望极天涯不见家。
____李觏《乡思》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____李白《清平调·其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____李商隐《锦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____崔道融《梅花》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其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____朱熹《春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____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____王维《使至塞上》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____高骈《山亭夏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____李白《夜宿山寺》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_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5.描写气候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气候的诗句包括:1、唐代王维《渭城曲》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2、唐代王维《山居秋瞑》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3、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原文: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背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译文:湘江上阴云笼罩,使人心情郁闷。
深夜里徘徊江岸,想起刘琨的远大抱负。秋风吹动,万里芙蓉花摇曳生姿。
暮雨洗尘,千村的薜荔枝苍翠可爱。乡思难耐,看见橘柚更令人悲叹。
羁旅他乡,如被弃的山野之人无人看重。就是打鱼人和我相见,也不与我说一句话。
自管吹着长笛回岛去了。4、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5、南宋陈与义《春寒》原文: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刮风,料峭春寒还未结束,让人害怕。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6、南宋赵师秀《有约》原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译文: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6.关于气候的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徐俯《春游湖》)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山光忽西落.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清风破暑连三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困人天气日初长。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关于气候的诗句古诗1.望极天涯不见家。
____李觏《乡思》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4.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6.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____李白《清平调·其一》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____李商隐《锦瑟》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1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8.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____崔道融《梅花》19.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其二》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____朱熹《春日》2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23.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____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2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____王维《使至塞上》2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7.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____高骈《山亭夏日》2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2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____李白《夜宿山寺》30.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3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3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3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3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3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_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3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关于建德春节的民风民俗
1.有关天气与气候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有关气候的诗句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好评或者纳!谢谢{右上角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不要追问。另外提问,多了占屏幕空间。不好答题。谢谢
3.和地理有关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温带大陆性气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快行冷锋的影响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准静止锋的影响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壳变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季节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水循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地域性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
——地域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循环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地壳变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通过水循环,使水不断得以更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波浪的侵蚀作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草原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生物循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风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景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景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雨天气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自转。
4.关于气候的诗词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与地理有关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不教胡马度阴山;
敕勒川,阴山下;
变下襄阳向洛阳;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浔阳江头夜送客;
江州司马青衫湿;
不识庐山真面目;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关山度若飞;
一片孤城万仞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有高山之巅才有此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关于地理的诗词与地理有关的古诗词
一、与地理感性知识有关的古诗词归纳及解释 (一) 古诗词中的地名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诗出自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诗中“平羌”即青农江,在峨眉山东北;“清溪”即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渝州”指重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此诗词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描绘的是我国泰山自然旅游风景区。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诗中的“阳关”指今甘肃敦煌西南。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此诗句出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此句诗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二)古诗词中的地理演变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此诗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描写了春天的到来。春天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春莺和燕子等动物开始出来活动。这些迹象告诉我们季节已经演变到春季。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辛弃疾《西江月》
此诗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它描写了天气的变化:刚才天空还是月明星稀,天外还有七八个星,但到了山前却下起了雨。 (三)古诗词中的地理景观
1、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此曲出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曲中的“枯滕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景观的对比写照。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唐·杜甫《望岳》
此诗词出自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它揭示了泰山地势高。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内沙漠漫漫的景色。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此诗出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它反映的是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形。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此诗出自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此诗描述的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像个玉盘。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此词出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它描写的是下蛾眉月(残月)。下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西约45°,日出前出现于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像“C”字形。由“晓风残月”知,早晨看到残月,即下蛾眉月。
8、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唐·李白《蜀道难》
此诗句出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它说明了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四)古诗词中的地理分布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此诗出自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它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由准静止锋形成。
2、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
此组诗分别出自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及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它们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二、与地理理性知识有关的古诗词归纳及解释 (一)古诗词中的地理特征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它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诗出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此诗描写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入冬早的气候状况,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征。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7.关于地理方面的诗句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可以指() D夏季风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关键字:温带大陆性气候) 是说由于深处内陆,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
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受到这个气候的影响,冬长无夏,故早早天气变寒而下雪.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挑花始盛开(关键字:垂直地带性)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
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所以山下山下花方谢,山上花始开.。
8.关于气候的古诗秋游原上
白居易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寄陕州姚中丞
刘禹锡
八月天气肃,二陵风雨收。旌旗阙下来,云日关东秋。
禹迹想前事,汉台馀故丘。徘徊襟带地,左右帝王州。
留滞悲昔老,恩光荣彻侯。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讴。
已凉
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89字的日记的三年级下册
1、祭灶
祭灶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
因为,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不过,祭灶时要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让灶王爷别说坏话。
2、灶糖
灶糖灶糖(关东糖)是一种麦芽糖又称麻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的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其掂着虽然很重,但质料十分细腻。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3、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4、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
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也会买一大筐豆腐以吃其来充饥等)。
5、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五一”节的这天,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的,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浙江的建德、新安旅游。 我们来到了龙门古镇,这座古镇看上去已经很古老了,它还是“三国演义”里孙权的故乡。导游阿姨带着我们参观了古镇,我看了看这里全是小街小巷,没有一条宽阔的马路,我们在小巷里串来串去的,我的感觉就像走迷宫似的。如果没有导游阿姨带着我们的话,我们可真走不出来了。 我还是第一次参观这样的古镇,感觉很有特色,它的建筑设计和雕刻都别有风味,我想:“古人是多么有才智啊”。导游阿姨带着我们继续参观,我们来到了一间古老的小屋,里面有许多人围着好像看着什么,我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是一位老爷爷正在全神贯注地写书法,我看了看想:老爷爷的书法这么好,我还是请老爷爷给我写一幅字吧,我就对老爷爷说:“老爷爷请您给我写一幅字好吗?”,老爷爷说:“当然可以,老爷爷就说给你写一幅山清水秀”吧,我高兴地说“好,谢谢老爷爷”,老爷爷说“不用谢”。老爷爷的话刚说完,他就拿起毛笔来,开始写了。老爷爷写第一个“山”字时他的动作就像舞箭一样的,把山点一点,眨眼间把“山”写好了,他的动作是那样的有力、自如,我都看呆了,我心里想:老爷爷的真了不起啊!字写得这么漂亮,他从小肯定花了很多的工夫,才写出这么漂亮的书法,我真羡慕老爷爷啊! 接下来我们又到了另一个景点,新安漂流,这里的水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听导游叔叔说,在炎炎夏日之中,新安就像一只“冰箱”一般,晶莹冰凉,颇有奇趣。他还说:“农夫山泉”就在这里呢!你们可以拿瓶装上,尝一尝。”爸爸就拿了一个瓶子装了满满一瓶水呢!`而我就用手捧了一点水,喝了一口,感觉有点甘甜、清凉。随后,我们就开始在船上玩起了嬉水的游戏,我们坐在船上与对面船上的游客进行打水打仗,你泼我,我泼你,突然,有人把水泼到了我身上,将我衣服都搞湿了,但我们玩得特别的开心,都顾不上自己湿漉漉衣服了。 一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在美丽的环境中,总是会让人忘记时间的。“美丽的浙江啊!我还会来找你的,等着我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