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长时间的还是短时间的_气候是长时间的还是短时间的
1.风和日丽是天气还是气候
2.气候变迁的周期或时间尺度有哪些呢?
3.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4.天气,气候,气象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天气通常是指某个地区短时间(几小时到几天)的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简单来说就是:气候是长期天气现象的累积的表现,天气是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风速风向、降水、温度、湿度、气压等)的表现。
风和日丽是天气还是气候
释义不同:
1、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而“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
2、气候,是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的能量交换和质量交换过程,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因子,也可以说是气象要素的长期平均状态。
3、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
用法不同:
1、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2、气候: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3、气象: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
扩展资料:
一、天气的近义词:
1、气象?
解释: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引证:?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没有高山不显平地……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2、天色?
解释: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
引证: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天色不早了……少陪你了。”
二、气候的近义词:
气温?
解释:空气的温度。气温的高低直接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高度的大小决定,同时还受气流、云量、地形等条件的影响。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气候变迁的周期或时间尺度有哪些呢?
风和日丽通常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景象。它是一种天气现象,描述的是短时间内的气象条件。
风和日丽通常是指没有云层遮挡、阳光充足的天气,同时伴随微风或轻风,使得空气流动较为平缓,温度适宜,让人感觉舒适。这种天气现象通常出现在春季和秋季,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
在气象学中,天气和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区在短时间内(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天)的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降水、风速和风向等。而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内(通常为几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平均气象条件,包括平均温度、降水分布、季节性变化等。
虽然风和日丽是一种天气现象,但它描述的是短时间内的气象条件,而不是长期的气候特征。气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一个地区长期内的平均气象条件,而风和日丽只是其中的一个短暂表现。
风和日丽天气现象的特点:
1、天空晴朗:风和日丽的天气通常伴随着晴朗的天空,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地面,没有明显的云层遮挡。
2、微风轻拂: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中,通常会有微风轻拂,空气流动较为平缓,不会感到闷热或气流不畅。
3、温度适宜:风和日丽的天气通常意味着温度适中,既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4、色彩鲜艳:由于阳光充足,风和日丽的天气会使周围的景物色彩更加鲜艳,细节更加丰富。
5、视野开阔:在晴朗的天气中,没有云层的遮挡,视野相对开阔,远处的景物也能够清晰可见。
6、气象条件稳定:风和日丽的天气通常意味着气象条件相对稳定,没有剧烈的气象变化,如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7、空气清新:由于风和日丽的天气通常伴随着微风,有助于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杂物吹散,使得空气更加清新和纯净。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目前,被众多学者承认的时间尺度只有四种,其中两种是短尺度或短周期的,另两种是长尺度或长周期的。
气候变迁最小的周期是一天,白天得到较多的太阳辐射热,温度便高;夜间得到的太阳辐射热很少,温度便低。这是由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气候变迁另一个比较小的周期是一年。由于夏季得到较多的太阳辐射热,温度就高;冬季得到较少的辐射热,温度便低。这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
较大尺度的气候变迁,其一是以2亿年~3亿年为周期,就是历史上大冰期和间冰期反复交替出现的气候变迁。这是由地球的黄赤交角自然大波动(10°~23.5°)所造成的。由于地球的“身子”或“斜”或“正”,各地接受的太阳辐射热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候变迁。
另一个是以平均约10万年为尺度的冰期与间冰期反复交替出现的气候变迁。这主要是由地球轨道三要素自然的小波动引起的。地球的黄赤交角除了有长周期的大波动以外,还有以4.1万年为周期的小波动;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偏心率也有以10万年为周期的变化;由自转轴在地球中的位置等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岁差有2.1万年为周期的变化,这三种变化综合起来使得地球的气候产生平均约10万年为周期的冷暖波动,从而出现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
可以说,以上4种得到公认的气候变迁周期,都主要是由天文因素或地球轨道要素变化所决定的。
另外,有科学家发现气候还有以3200万年为周期的波动。他们发现,在过去2亿年~3亿年内,每隔3200万年便出现一次“寒冷期”。当然,这种“寒冷期”是非冰期中的寒冷期,与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冰期相比,仍然是相当暖和的。徐钦琦认为,这是由地球的黄赤交角的“中波动”引起的。
除了上述5种尺度的气候变迁,还有10000年、1000年、100年、10年和3年~4年等多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迁。可气候学家们对这些尺度的气候变迁了解得还非常少,恰恰是这些周期的气候变迁规律对近期气候预测有最直接的指导意义,要把这些尺度变迁规律完全掌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我们现在就根据上面提到的几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迁规律,来预测未来各个时间段的气候。
从2亿年~3亿年的时间尺度讲,目前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之中。但目前究竟是处于大冰期的最盛期,还是没到最盛期,或是最盛期已经过了,这个冰期到底还将持续多长时间,这些都还没有人能作出正确无误的回答。所以从这个时间尺度方面对气候变迁无法进行预测。
从3200万年的尺度讲,最近的一次旋回是从3000万年前开始的,现在已经开始的“寒冷期”恰好与第四纪大冰期相重叠。这次“寒冷期”的最盛期应该出现在200万年之后,所以,根据有些科学家的观点,在未来200万年内,气候的总趋势将变冷,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的数量也将减少。但是,科学家们对以3200万年为周期的气候变迁是有不同看法的,有人认为周期长度为2600万年或3000万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所以关于未来200万年内气候变迁的规律还无定论。
平均周期为10万年的气候变迁,科学家们目前研究得最为详细。对这个时间尺度的气候变迁而言,从间冰期向冰期过渡时,气温是逐渐地、缓缓地下降的,大约要历时9万年,两者之间没有十分清楚的界限。但是,从冰期向间冰期过渡时,气候变迁往往呈现突变的形式,表现为急剧升温,大约历时1万年,两者之间便出现了一条清楚的界限,国外学者称之为终止线。在距今1.1万年前后,出现了一条相当于最新的终止线,它标志着末次冰期结束了,随之一次新的间冰期就开始了,这就是现代间冰期。在过去1.1万年内,气候变迁如上述规律所描绘的那样,温度突变式地急剧上升。从地质学家的测量结果看,目前温度似乎已达到现代间冰期的顶峰,从此以后温度便应该下降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很多地质学家认为,未来气候变迁的总趋势是降温。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此外,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在过去1.1万年内,北半球冬半年的天文辐射总量是逐渐增加的。在距今7000~5000年期间,太阳辐射量增长最快。在1950年,它刚刚达到其峰值(最大值)。所以,按照天文气候学第一定律(气温和冬半年的太阳辐射成正比),现代应该是目前这个间冰期中最暖和的时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许多古气候学者研究,在距今7000~5000年前,世界上曾出现过一次“暖和期”,西方学者称它为“气候的最佳期”。这个时期正是我国黄帝大战蚩尤,大禹治理洪水的时代。当代的气候还没有达到“气候的最佳期”那么暖和的程度。这可能是由于海洋的“热惯性”等因素,使得温度的增加总是要比太阳辐射量的增加延迟20~70年。如果是这样的话,现代间冰期的最暖期还没有到来,这个最暖期大约会出现在20~70年之后。由于天文学家的计算都是以千年为单位的,所以这个最暖期可能出现在今后1000年内。换句话说,在未来的1000年内,全球气候可能将变暖,其暖和的程度可能会超过距今7000~5000年的“气候的最佳期”。这是又一种可能性。
令人遗憾的是人类对1000年、100年、10年、和3~4年等尺度的气候变迁规律及其成因的研究还非常差,所以,我国科学家徐钦琦在《天文气候学》一书中说:“对于下世纪的气候变迁的自然变化的趋势,我们只能说一句老实话:‘不知道。’”
未来可知吗?这个问题对人类具有永恒的魅力。
从本质上说,预知未来灾祥祸福的渴望发源于人类把握人生命运的本能,预测学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一样古老。
然而自然、社会和生活具有随机性、丰富性、多彩性和不确定性,从科学的角度预言未来不是绝对的,因为科学本身是开放的,人类不但通过科学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而且也在科学的视野中不断发现新的未解之谜。所以,无论是从科学的本性来看,还是从科学的发展来看,我们都不可能依靠科学完全把握未来。
天气,气候,气象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风和日丽。
气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昆明四季如春。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长夏无冬。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同一地区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个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变化也主要是由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少、夏季获得太阳辐射多的缘故。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在气候的形成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三圈环流不断地把纬度较低地区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地区,调节和平衡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的热量差异。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很大。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移动对中纬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气候特点。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比热容主要影响到气温变化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地形因素影响水热分布;地面反射率影响着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天气
是一定
区域
短
时段
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
风雨
、
干湿
、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长时间内
气象要素
和天气
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
时间尺度
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
特征
来衡量,通常由某一
时期
的平均值和离差值
表征
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可以理解成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和现象
气候是长时间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
气象则是大气状态和现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