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谁有,帮一下忙,急需啊,总结的知识点要全面,但内容别太多

2.近几年高考关于中国地理的题

台风预警由低级到高级_台风预警由低至高

国家安全教育日讲话稿篇1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我们学校全体师生聚集在这里,组织大家开展安全教育启动仪式,我很高兴在这个仪式上为同学们讲话,希望今天讲到的安全知识对每一个同学都有用,并能将这些安全知识向我们身边的人宣传。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生命安全重于泰山”,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保护自己呢?

请同学们谨记以下几点:

1、严守交通规则,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外留宿。在路上不能并排走,并排走会把道路占满,影响别人和车辆的通行,更容易发生危险,我们应当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在马路上嬉戏玩闹而妨碍了交通。

2、遇到有人向你要钱、要物的时候,要冷静、沉着。可先向他们说明你没有带钱,必要时让他们跟你到学校去取钱,可趁机报告老师或报警;也可向过往的行人求救,回到家里后把情况告诉父母。

3、小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行为规范水平,自觉遵纪守法,自觉远离网吧、游戏厅和营业性场所。

4、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不买“三无”食品。不买校园周边非法经营摊点售卖的食品、饮料,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5、在校内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不靠近窗户或栏杆玩耍探望。进校后不准外出,有事必须请,履行学校请手续。

6、注意安全用电,作好防火工作,小心使用煤气,学会自护自救,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逃生本领,记住家长电话号码和急救电话。

7、在学校不做危险的游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8、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不擅自到河里游泳,游泳时要有大人陪同。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要珍惜生命,提高安全意识,为此,感谢我们学校在这次安全教育月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高,我们将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安全,学习安全知识。

通过今天的讲话,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投身“自我保护,做好身边事,影响身边人”的活动,在家做“平安家庭”的维护者,在学校做“平安校园”的参与者。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国家安全教育日讲话稿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同学们老师们,灾害随时发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强化了安全意识,就能一人安全,全家幸福。大家都明白生命至上,安全为天,所以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的麻痹和侥幸。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意识,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刻记安全。

今天是3月26日,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吗?每年的3月份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要三进: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本周学校将进行火灾疏散演练活动,安全教育活动。希望各班要把“安全日”教育活动搞好。学习如何自救互救,如何避险,提高生命的价值。

同学们,确保平安,防震、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校园伤害、防拥护踩踏、防突发公共卫生、防洪水、防雷击、防台风、防暴雨等灾害。我们要不断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避险能力,在灾害面前方能冷静、沉着,发挥出自护自救互救的能力。

同学们在防范自然灾害中的地震与火灾中,首先要记住自己班级、逃生线路,自己家中逃生线路,注意辨别是地震还是火灾,地震有2分钟左右的爆发时间段,第一次震动不要乱闯,不要靠近玻璃窗门,而是伏而待定,待定期间用书包衣物护住头部,蹲桌椅旁、墙角。约2分钟“待定”过后,快速有序靠右逃生撤离到旷野操场,千万注意不要发生拥挤踩踏,造成群死群伤。如果火灾,首先冷静地观察思考火源,火势大小,运用灭火器灭火、报警(119),火势大,老师组织学生逃生,一边开打消防栓救火。同学立即准备湿毛巾、湿衣服之类,捂住口鼻,以免浓烟吸入窒息而亡。如果碰上泥石流、山体滑坡或者海啸,逃生线路不是向低处逃生,而是向泥石流、滑坡地段的左右方向的上部逃生。

同学们,还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包括乘坐的车船交通、道路交通,应该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骑车一定要瞻前顾后,骑慢车过马路,穿越街道一定要注意行人车辆、警示灯、斑马线,避免撞人撞车,避免被人撞,被车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

人的一生要不断增强安全防范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希望大家记住: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习惯,就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文明行为,就能以宽容豁达的心胸,从规范做起,少一点冲动,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自律就多一份安全。遵纪守法,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的学校便向安全的彼岸前进。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此次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日活动同强化安全意识,共同提高避险能力,共创安全。最后,祝愿全校师生日安全、周安全、月安全、年安全、一生安全。

国家安全教育日讲话稿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空港服务公司财务部的一名员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荀子曰: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其意思是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未雨稠缪是为预防,事情或其征兆刚出现就及时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

单位每年组织观看了安全警示片,一摊摊鲜血,一幕幕悲惨,这足以让我们敲响警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就因为一次麻痹失误,一次不起眼的违章作业而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夺去,破坏多少幸福的家庭。在工作就是因为我们六月是一个温馨的季节,鲜花开满整了个港城。踏着时光的节拍,带着关注与使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我们迎来了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日常中人们说得最多的是安全,关注最多的也是安全,但安全问题仍旧存在。在各个建筑施工单位随处可见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标语 口号 ,由此可见安全发展对于一个项目的重要性,然而 在生产中仍有许多都是人为的责任事故,究其原因是由于麻痹大意思想的泛滥,不把细小环节当回事。一个小小违规操作行为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疏忽,一点大意往往是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黑龙江哈五公路扩建工程八死两伤事故还在人们的议论中,重庆特大瓦斯突出事故30死77伤还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京沪高铁坠落三死一伤事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每一启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预警和提醒。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严格按照 规章制度 管理,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从自身、从小事做起,从最细小的问题、最低级的错误抓起,把这些近乎苛刻的细节要求当成是安身立命的必备,才能杜绝危险,保证安全,营造无隐患、无事故的安全生产环境。

安全生产的响鼓仍需重锤敲。项目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规定,但内容再好的规章制度,不去认真贯彻、积极落实,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因此,规章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作为项目职工,要做到把纸上写的,口里说的,切实变成日常生产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实际行动中落实安全,安全才能得以保障,项目才能得以稳定健康的发展。

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脚踏安全这块基石,以企业生存发展为理念,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防患未然的意识,尊规守纪的行为,齐抓共管的方式去扼杀百分之一的大意,千分之一的`侥幸,万分之一的偶然。

安全为了谁?安全为了你、我、他,只有安全才能谈到将来和幸福,安全归根结底主要是为了自己,自己安全了才能兼顾他人安全,自己安全了家人才能放心,自己安全了才能创造经济效益构建美好的未来。所以安全最终要落实到人,从自己作起,以身作则,把安全工作抓到实处。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抓经营效果、抓经济效益是政绩,抓安全生产也是政绩。完成经营目标是政绩,保安全生产也是政绩。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三违不除,永无宁日,隐患不除,危险难消。我们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把违章和隐患当作事故来对待,要作到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有责;带血的进尺一米不要,带血的速度一秒不抢,带血的效益一分不挣。

我们要严格把好安全关,只有规范动作,没有自选动作,要把每一个安全细节印入心中,要作到安全工作有责,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多年来,有多少血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这足以让我们敲响警钟,安全工作刻不容缓。只有基层安全了,才能使国家整体安全,安全工作是全国的重中之重,不安全就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发展。只有我们以安全健康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建设祖国。

安全,从小的方向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从大的方向上是为了国家乃至世界。所以我们要放弃小我,实现大我,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在安全的基础上更多、更好的为祖国作贡献,使中国早日成为世界超级强国,今天,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鹤立鸡群。

我们一定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达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损失的安全目标。

国家安全教育日 讲话稿 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3月25日,是第xx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据了解,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交通安全、食物中毒、溺水等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大死因。同时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预防,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同学们要记住以下五点:

1、注意交通安全。按时放学回家,不在外逗留。小学生不要骑车上学。

2、注意饮食安全。不在校门外的流动摊点购买无牌、无证、无保质期的食品,以防中毒。

3、注意在教室里的安全。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能在楼梯、楼道上追逐打闹;进校后不要外出,有事必须请。

4、注意活动安全。课间严禁追逐打闹,以免受伤;同学间遇到矛盾,一定要冷静理智,不要动手动脚。

5、注意外出安全、交友安全。学会自护自救,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和逃生本领,记住家长、老师的电话号码和急救电话,要远离网吧或营业性场所,不和社会上怪异的陌生人交往。

安全重于泰山,重在自我保护,同学们要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安全自护,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国家安全教育日讲话稿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安全伴我行”。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所以母爱的伟大由古至今众君皆吟,而安全,捍卫着母亲赐予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无声无息地为我们遮挡着狂风暴雨。的确,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连在一起,不可分离。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什么比孩子更重要?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安全靠什么?安全靠的是责任心。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分里,安全的隐患随时都象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脆弱的身躯、麻痹的神经。你是否目睹过一个鲜活的生命活生生地从你眼前消逝?你是否听闻过一个原来充满欢笑的家庭在一天之内就陷入永久的哀恸?生命在突然而来的灾难面前,永远是那样的脆弱、那样的无助、那样的不堪一击!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懵懵懂懂的幼儿,面对的是一个个稚嫩柔弱的小生命。他们不涉世事,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一不小心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意外,我们精神的那跟弦一直绷得紧紧的,直到他们被大人接走时挥着小手跟我们说再见的那一刻,才能放下。要知道我国每年有多少小生命在意外事故中消逝?各种安全隐患时刻在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北京一所幼儿园的门卫在精神失常后砍伤十多名师生,其中一名幼儿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江西某幼儿园的保育员老师在孩子们睡觉以后,离开寝室,导致蚊香引燃被絮,14名活泼可爱的幼儿还没等到背着书包进学堂的那一刻就在“好高级好高级”的幼儿园内被不该发生的烈火吞噬,他们再也不能够过他们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了。我分明感受到,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天真的容颜在如花般凋零时的本能挣扎,他们是那么的无奈和不甘。我的耳畔仿佛响起孩子们凄厉的惨叫声、无助的求救声:“老师,我好痛,老师,救救我!”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一幕!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幸的发生?没有避免的可能么?如果不是那位值班的老师擅离职守,如果幼儿园录用人员时能严格把关,如果那么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所有的“如果”在突然袭来的灾难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那些在痛苦中离去还没有来得及看清这个多彩世界的孩子们,仿佛在向观望的人们无言的诉说着:这个世界―我来过!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们的宗旨,“让孩子健康快乐,让家长满意放心”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尽可能地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每天都能听到领导强调孩子安全第一的声音。为了尽可能的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每天都能看到老师为孩子组织安全活动的身影。为了尽可能的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每天都有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听到老师们对孩子温柔慈祥的话语,我的心总是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一天天一年年护送着孩子安全走出幼儿园门口,我们几年如一日守候着他们走过童年岁月,呵护着他们渐渐长大,走向未来更广阔的人生之路!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是每个人永恒的愿望,幸福是每个人永远的企盼。朋友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等所交织而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珍惜生命,远离事故,让“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平平安安!最后,祝大家好人一生平安!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谁有,帮一下忙,急需啊,总结的知识点要全面,但内容别太多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外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 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 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美洲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2.3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 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

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

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根本原因: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 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 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 局 形 态 走 向

平 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 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时间尺度 距今1万年以前 近一万年来 近一两百年来

特征 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的开发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3自然与人类活动

1 自然: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气候、土地、水、生物、矿产。除矿产为非可再生外,其余均为可再生。

3 自然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能源时代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体能源 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为主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

4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人工合成原料、智力、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小。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性、潜在性

2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

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近几年高考关于中国地理的题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外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 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 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2.3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 冬季

向 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 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

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

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主要分异因素 地理位置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的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 热量。根本原因: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经度地带分异 水分 海陆位置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带分异 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 海拔高度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 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 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布 局 形 态 走 向

平 原 密度高 网状 限制少,造价低

山 区 密度低 线状(山区呈“之”字形) 多沿河谷延伸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地质时期 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时间尺度 距今1万年以前 近一万年来 近一两百年来

特征 大冰期和大间冰期交替出现,出现了震旦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大冰期;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注意:大冰期中有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出现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以来出现两个温度增幅最大的时期:1910—1945年和1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中高纬度变化最大

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的开发难度。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3自然与人类活动

1 自然: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气候、土地、水、生物、矿产。除矿产为非可再生外,其余均为可再生。

3 自然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能源时代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20世纪初到60年代初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主体能源 木柴、水力为主 以煤为主 石油、天然气为主,能源结构多样化

4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人工合成原料、智力、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小。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性、潜在性

2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

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2太阳系概况

l) 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l )八大行星的运动有什么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的行星

l 球的运动特征和其它行星无多大的差别,质量、体积等物理特征和类地行星无多大差别,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l 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特殊的行星

l 地球上生物生存必需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氮、氧)和生命活动必需的液态水。

l 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等,水结晶-汽化-逸出-降水形成生命活动必需的液态水。

l 地球距太阳的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条件;

l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氮、氧);

5.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l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的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运动的主要动力(地理环境改选的动力);

l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地球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生物生长发育的源泉);

l 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矿物燃料形成的基础);

l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生产生活的能量来源)。

6.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 黑子、耀斑增多,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2) 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指针失灵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无线短波通讯中断。

3)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高层大气,与那里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7.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l 按自西向东方向运动(N逆时针,S顺时针);

l 地球自转周期计算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两种,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

l 地球自转的速度可用线速度和角速度两种描述,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为0。全球除南北两极外角速度相等。

8. 地球公转周期、速度

l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l 速度:近日点(较0.3km/s)和远日点(较慢29.3km/s)

9.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l 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 34ˊ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 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l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10.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l 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地方时产生、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l 公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四季的形成

11.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l 目前对地球的内部研究主要依据是地震发生时岩石受到冲击产生的弹性波,其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l 地震波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面叫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莫霍面(33千米)和古登堡面(2900千米)两个不连续面;在莫霍面P波、S波都明显加速,在古登堡面P波减速、S波消失。

l 以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为33千米);地幔平均厚度为2800千米,分成上、下地幔二层,上地幔的上部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平均厚度为3400千米,温度高、密度压力大,分内核外核二层。

12. 三大类岩石

l 岩浆岩是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成。

l 沉积岩是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而形成。

l 变质岩是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变质而成。

13. 地球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l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经河流、风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后沉积起来,又经压紧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如果这时候发生地壳隆起、抬升,又会出露地表。但沉积岩要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就形成了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14. 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

背斜、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因:

背斜顶部:油、气

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

向斜槽部: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

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水蚀地貌(水流使沟谷加宽加深;瀑布、峡谷、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

水积地貌(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风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蘑菇、戈壁)

风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16. 大气受热过程

l 地球大气受热要经过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等环节大气才增温。

l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l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以逆辐射的方式把能量返回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17. 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l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又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传递给了地面。傍晚太阳西落后,保存下来的这部分能量使地表气温平稳地下降,起到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8.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①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③移动范围:5~10个纬度。

④移动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及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均与此有关。

19. 全球气候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0. 季风环流

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21.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

1)冷锋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

2)暖锋

过境前

过境后

降水位置

3)气旋

北逆南顺

向上

阴雨

亚洲低压

沿槽线形成锋面

4)反气旋

南顺北逆

向下

亚洲高压

22. 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⑴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更新状态 ⑵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 ⑷是海陆联系的纽带 ⑸塑造地表形态。

23. 洋流及其分布规律

l 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l 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

分布规律:

l 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l 以副热带为中心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l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l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2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意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气候 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25.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l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生物、岩石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

l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

26.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7.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表现

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l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l 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为一个整体,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所以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

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l工湖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⑴形成人泊,导致土壤草甸化或盐渍化、地下水增加、陆地生物减少和水生生物增加、诱发地震、调节地方气候。

⑵改变下游河流流速流量,可以调控水时空分布、导致泥沙沉积增多、洪水灾害减少。

29. 地域分异规律

l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沿着纬度方向变化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在低纬的热带雨林带、高纬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横穿整个大陆地带,在中纬的一定范围内的各自然带形成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l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分异。形成基础是水分变化。这种变化在中纬谋区表现较为明显,自然景观呈现出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l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拨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递变,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分异的基础是水热状况。

l 分异规律与纬度、高度等因素有关。纬度越低垂直分异明显,高度越高垂直分异明显

30.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量多少不一样,便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不同的区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31.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狭长的带状

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丰富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上

明显的条带状

分布地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

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

分布密集

土壤肥沃、水丰富、河网密布、内河海运便捷

3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方式选择、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山区因修建成本和难度原因一般以公路为主;沿地势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分布;为减小坡度,向居民点迂回前进。

33.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

34.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l 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我国出现过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近代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现象。

l 由于冰川的融化、海水的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后果是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凶险;

l 农业变化有利方面是气候变暖,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产量,不利方面是温度升高、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作物减产,低纬度国家作物减产(发展中国家问题严重),高纬度国家有可能增产;

l 降水异常: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径流量减少、水紧缺。

35. 自然灾害的含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

36.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台风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暴雨洪涝

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干旱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寒潮

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37.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原始型:高-高-低

传统型:高-低-高

现代型:低-低-低

38.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l 一是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多为被迫性迁移。

l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改善物质条件、就业、增加收入等),大多为自发性迁移。

39.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l 环境对人口的容量可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指标的具体含义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的数量。

l 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即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40. 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l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而成。

l 扇形模式: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l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41.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

l 等级高、数量少、距离远;等级低、数量多、距离近。

l 高等级城市周围分布多个低等级城市,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多个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42. 城市化的特点

l 城市化

4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趋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4.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广泛性,地域文化(佛教)影响到其城市建筑、居民心理、交通工具、饮食等各个方面。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1)建筑布局(2)建筑结构(3)建筑风格(4)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的长期性。

45. 影响农业区位的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等。

46.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一、水稻种植农业

l 形成条件: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其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适宜水稻种植)、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特点:

(1) 小农经营:家庭经营,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

(2)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产量高;规模小,总产量不高,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商品率低。

(3)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从事手工劳动,在逐步提高:电力灌溉、脱粒、化肥、农药。

(4)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基础,季风区的自然灾害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主要是投入。

二、商品谷物农业

l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l 形成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特点是:面向市场、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三、大牧场放牧业:

l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l 形成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l 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面积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四、乳畜业

l 形成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l 特点是: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种类是奶牛;分布特征是紧邻消费市场(市郊);典型地区是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l 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因素。自然因素是: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广阔平坦的平原,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是:西欧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47.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l 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

l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原料导向型工业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导向型工业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动力导向型工业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技术导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48.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l 从成因看有自发工业地域和规划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形成自发工业地域,规划工业用地建成基础设施吸引投资建厂,形成规划工业地域。

l 从发展程度看有高级工业地域和低级工业地域两种类型,钢铁石化汽车地域大企业多规模大,形成高级工业地域;食品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形成低级工业地域。

49.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交通运输、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往非常方便,对外面的世界也了解得非常及时、清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并呈现出①网络化②高速化③专业化大型化的特点。

50.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方 式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影响较小、连续性较好

造价高、占地大、短途运输成高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漏、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大、安全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浙江嘉兴城市沿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京杭运河沿河城市(因运河淤塞、海运、铁路运输的发展而发展缓慢),说明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5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分布密度和分布位置。山区的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大。商业网点要求便捷的交通即交通优先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商业区。

53.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人类面临的是短缺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加重。

54.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l 第一、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短缺(水、土地、矿产、能源)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

l 第二、环境污染加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5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l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发展目的。

l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代内、代际、人与物、国家与地区之间;

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保持在环境承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

56.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7.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士22%,人口素质总体不高。人均不足:我国主要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体、固体、噪声);农村生态破坏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坏、生物减少)。

58. 区域的含义

l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l 一般性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59.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