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类专业有哪些院校

2.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3.气象专业学校的排名

有气象专业的国内大学有哪些_有气象类专业的大学

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下面是几所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排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内最专业的气象信息化工程大学之一,拥有完善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具有较强的气象信息化技术和应用能力。该校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排名一直名列前茅,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高校之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气象科研工作的主要机构之一,也是国内气象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重要高校之一。该校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是国内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培养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也是国内该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该校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在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环境科学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研究水平,是国内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和教学机构之一。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之一,其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该校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在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环境科学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研究水平,是国内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和教学机构之一。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之一,其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该校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在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环境科学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研究水平,是国内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和教学机构之一。

总之,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以上几所大学的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无论在研究水平、教学质量还是学科实力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该领域学生选择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选择之一。

气象类专业有哪些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由江苏省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入选2011、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培养体系,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简称“成信大”,由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共建,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2011”、“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省“双一流”建设,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组副组长单位、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

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学科交叉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被誉为“气象工程人才摇篮”、“统计工作者的摇篮”。

3、南京大学

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

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和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111”、“2011”、卓越、卓越医生教育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

4、中山大学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111”、“2011”、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等,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5、中国农业大学

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

入选“2011”、“11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百度百科-应用气象学专业

百度百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百度百科-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百度百科-南京大学

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百度百科-中国农业大学

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根据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的调查统计,目前共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等13所高校设有气象学科。

2009年至2014年,这13所高校的大气科学类本科招生人数合计12052人,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招生数占总人数49%,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占15%,兰州大学占9%。北京大学拥有大气科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气象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分别拥有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大气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大气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气象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探测、气候学等;专业课程则包括天气分析与预报、遥感气象学、数值预报、应用气象学、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中长期预报、农业气象、航空气象等。优化和改进课程设置,也是《意见》的明确求。

2009年至2014年,13所高校毕业的大气科学本科生中,每年进入气象部门工作的约占总数的30%至50%,且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另有大部分毕业生前往民航系统、水利电力环保等部门与气象相关的岗位就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量也很多。

气象专业学校的排名

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如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71分。

截至2022年5月,学校除校部南京市江北新区外,还建有无锡分校区和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其中主校区占地2000余亩。学校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专业学院;75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专任教师2000余人。

2、南京大学:638分。

截至2022年5月,南京大学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学校设有33个院系,“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本科专业89个。

3、兰州大学:615分。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学校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有106个本科专业。

现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重点学科。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8人。

其他信息:

开设气象类专业的院校主要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气象类专业主要包括: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雷电防护技术。

大气科学技术专业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天气预报、应用气象等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时将受到科学思维及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训练,具有进行大学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大气探测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新型自动气象站原理与应用、气象数据质量控制、天气学原理、天气雷达应用、气象装备保障基本知识,具备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探测、气象仪器维护与维修能力,从事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气象装备保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基本知识,具备气象预报解读、综合气象观测、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公共气象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雷电防护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雷电学、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检测、图审及评估评价基本知识,具备防雷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防雷装置检测与验收、雷击灾害评价能力,从事气象、安防等防雷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材料补充: 气象学专业要求的知识能力: 1、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应用气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环境评价方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开发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的应用软件。 3、了解相近专业如生态学、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我国气象业务、环境保护、利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气象现代化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5、了解应用气象专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