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2.我这里有继续教育答案

3.气候问题对人类的影响

4.求2009年广东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题答案

5.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的低碳生活

6.大学如何研究气候变化

继续教育气候变化产生的风险包括_气候变化的严重性

没有海冰,就没有海豹,也就没有北极熊

和大多数容易被气候变暖影响的物种一样,栖息地对北极熊极其关键。然而,全球变暖正在使北极和地球上其他地方更加温暖,这意味着海冰正在融化,而海冰对北极熊的生存至关重要。

为什么?因为北极熊的食物——海豹,需要在海冰上才能猎得。没有海冰,北极熊就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没有足够的食物,它们无法获得足够存活的能量。

此外,长时间饿肚子将影响北极熊的生育。一头母北极熊在没有获得足够能量的情况下无法生育幼崽,缺少足够的奶水,甚至可能抛弃幼崽。所有这些行为如果普遍到一定程度,将对某一种类北极熊的生存构成威胁。如果没有人类的介入,大多数北极熊种类将可能在30到40年后消失。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全球变暖很可能为北极熊带来“麻烦”。在北极地区生活的北极熊共有19种,每一种都可能受到不同的影响。

虽然生活在北极群岛、格林兰岛北部等极北之地的北极熊数量近些年甚至有所增加,可能永远存活下来。然而,它们也将遭到威胁,比如持续的气候变化、加重的北极污染、不断加大的疾病风险以及不断减少的生物多样性。

它们能否吃点别的?

如果什么也不做,有没有一种可能,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后,没有海冰将迫使饥饿的北极熊登上陆地?如果在陆地上,北极熊将“很快”食用浆果、蛋类和鸟类。

然而,科学家担心的是,这些食物是否能为体格庞大的它们提供足够能量?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大卫·艾尔斯(Did

Iles)博士曾在国家地理每日新闻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他希望北极熊可以改吃雪雁蛋。“雪雁的鸟巢不会像北美驯鹿一样逃走,这相当于有一吨的卡路里就在那儿等着北极熊们去吃。”

大卫·艾尔斯说,但他也谨慎地表示,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知道北极熊是否能食用这些丰富的能量。

大卫·艾尔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搞明白,这么做将给北极熊带来多大好处?将对海燕的物种带来哪些影响?是否可持续?这些全都要看未来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在同一篇文章中,北极熊国际的首席科学家斯蒂文·安斯特拉普(Steven

Amstrup)警告,没有哪里能够代替北极熊目前的栖息地。

“很遗憾,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食用雪雁蛋或是别的什么东西能够弥补海冰的缺失,以及海冰能带给北极熊的觅食机会。”斯蒂文·安斯特拉普表示。

尽管大卫·艾尔斯对北极熊可能靠雪雁蛋存活谨慎地表示乐观,但在最近发表在《极地生物学》上的文章中,他发现成年的雪雁不可能成为北极熊的食物来源。

其他研究也表明,北极熊不太可能通过在陆地上觅食而生存。

栖息地更南而非更北,将与灰熊杂交

你可能期望北极熊去更北的地方生活,以寻求更冷的气候和海冰来觅食。但事实上,海冰在破碎之后会向南漂。基于这一点,北极熊为了待在海冰上,可能往更南的地方转移。

在比北极熊正常栖息地更南的地方,已经发现了一些北极熊的踪迹,而它们与人类和其他熊类发生冲突的也在增加。

如果这些“移民”至更南边的北极熊无法在陆地上发现更好地食物源,且人类不饲养它们,它们将相继饿死。

更进一步说,即使它们成功找到食物,也将可能与和它们的近亲灰熊杂交。从本质上说,这也将导致一个独特的北极熊物种灭绝。

我们能做的:减排或者取更激烈的手段

气候变暖是人类制造的麻烦,对很多人来说,在减轻其影响及帮助受影响的动物上无动于衷会令人难以接受。

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之一,是从现在开始,降低碳排放。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因为全球变暖的其他影响也会作用到人类及自然头上。

科学表明,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项就足够保护在极北之地生活的北极熊永远存活下去,也将给栖息地偏南的北极熊一个生存的机会。

但是,如果不愿大幅减少碳排放来为北极熊保留一个完整的家园,还有三种方法能够挽救北极熊:

把北极熊饲养在它们目前的栖息地之内或附近。这需要巨额花费,但也能使北极熊存活,还能发展旅游产业,让更多人见识北极熊的超凡魅力。

把北极熊养在动物园,或专门为北极熊设计特殊动物园。这将使北极熊物种得以保存,还将为人类提供教育机会。但在遥远的未来,如果环境重新适宜它们生活,要将它们放归自然将极为困难。

把北极熊带去南极,专家认为南极的海冰将永远存在。这将对企鹅等南极物种产生严重影响,但如果北极熊能够在离企鹅栖息地很远的地方“定居”,而且彼此都能适应,北极熊将依然作为野生物种存活下来。我们还能将其他北极物种搬去南极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尽管,这种“搬迁”可能对目前的生物系统带来不可预见的负面影响。

我国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我这里有一份。

共享吧。今年的试题确实太难了。

可是怎么上传文件啊,我不会。我是新手不好意思的说.整个太多了,先贴其中一门吧。

2007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药学知识答题

科目:药事法规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B A E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C B A A A E D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A B D C A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D D A A B C C C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BCD ABCDE ABDE ABCD ABC ABCD AB ABCDE ABCDE ABC

四、简答题

1.答: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一)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七)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2.答:用药人应用药品,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应用药、劣药;

(二)违反药物禁忌或者配伍禁忌应用药品;

(三)应用明显超出治疗疾病所需种类和数量的药品;

(四)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应用药品;

(五)以非药品充当药品治疗疾病;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五、研讨专题(任选一)

53.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健康,加上信息渠道的畅通更使人们在保健和生活方式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关数据表明,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中,仅有三成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大部分百姓吃药凭经验。很多人在自我用药时,对耐药性、服药时间等明显认识不足,在用药习惯上盲目加大服药剂量,甚至频繁更换药物等。这些行为和认识直接危害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一)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情况和专有标识的规范情况的检查,积极促进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

(二)加强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及在岗情况,以及处方审核制度的落实情况的检查。结合GSP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制度和处方审核制度。

(三)对已明确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的药品,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经营的,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四)对已经明确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执行凭处方销售规定情况的检查。对药品零售企业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按规定处罚。

(五)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结合医疗和药品广告的整顿工作,加强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广告的监督和检查,特别要加大处方药在大众媒体违规发布广告和非处方药在大众媒体扩大宣传的检查力度。

(六)非处方药的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产品标签、说明书和专有标识等规定改换包装。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要对症。

科目:生理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C B E A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D B E D B D A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D E A D D B E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D B A A C B C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BC ABCD BCDE DE ADE ABCD BCD AC BCE ABC

四、简答题

1、答: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

壁被牵张的程度增加,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发放神经冲动增多,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到延髓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故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神经紧张减弱,交感神经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回升。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经典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感受器感受血压变化的范围为60-80mmHg,其中对100mmHg动脉血压的快速变化最为敏感,因此,该反射的生理意义是对动脉血压快速变化进行精细调节,从而维持人体正常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2.答:甲状腺激素对集机体的正常发育成熟是必需的,甲状腺激素能刺激骨化中心发育,软骨骨化,促进长骨的生长;还通过促进某些生长因子合成,促进神经元分裂,轴、树突形成,以及髓鞘及胶质细胞的生长。因此,在缺乏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情况下,大脑发育和骨骼成熟全部受损,导致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加速肌肉、骨骼、肝、肾等组织蛋白质合成,尿氮减少,表现为负氮平衡,有利于幼年时期机体的生长发育。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又加速组织蛋白质分解,特别是骨骼肌蛋白质分解,故甲亢时出现肌肉消瘦乏力,生长发育停滞。

五、研讨专题

答: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使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入突触前末梢内。进入前末梢的Ca2+促使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引起突触小胞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使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结果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如突触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出后膜,使后膜尤其是对Na+通透性增大, Na+内流在突出后膜上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兴奋性突出后电位,EPSP)。当EPSP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暴发动作电位,即完成了突出传递的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指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出后膜发生的去极化电位。

科目: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D D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A A D A B B C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E C C C C C A D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E F C B E C D A B B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D CD AC BD CE BE BC ACD AE BC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CDE ABC ACE ABCD ACE ABCE ABC ABD ADE ABDE

四、简答题

1、答:生物拮抗:病原菌要侵入宿主机体,首先要突破皮肤和粘膜的屏障,而寄居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等方式拮抗病原菌入侵。

促进消化:肠道中正常菌群可将肠道中不溶性蛋白质、糖类转为可溶状态,促进人体消化和吸收。

营养作用:正常菌群中大肠埃希菌、乳链球菌等能合成维生素B、C、K

等,双歧杆菌产酸造成的酸环境,促进机体对维生素D和钙、铁的吸收。

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一方面可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另一方面正常菌群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作用和佐剂作用,可持续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此外,肠道正常菌群与机体抗衰老有关;还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2.答:在自然条件下,皮肤和粘膜是入侵机体的重要门户。感染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也包括由媒介动物参与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从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称为垂直传播。

一、水平传播

1、通过粘膜表面传播 多数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侵

入机体,粘膜表面上的上皮细胞为某些最先增殖的部位。如流感病人通过咳嗽的飞沫等将流感传至周围人群,浸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增殖,并沿细胞扩散引起呼吸道疾病。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入侵机体,先在肠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经血流到达肝脏,在靶细胞内增殖引起肝病变。还有些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如直接接触眼结膜引起角膜结膜炎,通过性接触,经泌尿生殖道粘膜感染引起性传播疾病。

2.通过皮肤传播 有些可通过昆虫叮咬或动物咬伤从皮肤伤口侵入机体而致病。如流行性乙脑炎,狂犬病。

3.医源性传播 经注射、输血、拔牙等口齿科处理、手术、器官移植等,经血感染,如乙型及丙型肝炎等。

二、垂直传播

1、通过胎盘传播 乙型肝炎、人类免疫缺陷、、麻疹、水痘等十余种均可通过胎盘传播。

2、分娩时妇女产道的感染新生儿 如2型、HIV等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并可成为的终身携带者。

感染分为隐染和显染,急染和持续染。

五、研讨专题

答: 在抗体生成过程中,对td抗原的应答已证明是由mφ、t系细胞和b

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mφ直接呈递抗原的对象是t细胞还是b细胞?或者二者都是?就现有资料分析,它们可能存在着mφ与t的相互作用,t与b的相互作用以及mφ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巨噬细胞与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th细胞必须由静止状态的th转变活化为th才能b细胞产生抗体。关于th细胞活化的机制,根据现有实验资料提出一个双信号说。

近年的实验证明在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至少有二种分子与th细胞的活化相关。一种是抗原呈递分子,它是由mhc分子组成,它可与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肽片段结合,然后运送至细胞表面并呈递给t细胞,通过tcr/ce3刺激产生第1活化信号。另一种分子即所谓协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ing molecules,cm),它是由一组粘附分子组成,它不仅能促进apc与t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且也具有诱导信号传递的功能。这组分子可与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ostimulatory molecules recptor,cmr)结合,刺激其产生协同激信号,即所谓第2信号。

t细胞上的cmr或称为分子(accessory molecules)也是由一组粘附分子组成。对cmr及其配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及信号传导途径有待深入研究,但对其中的cd28分子和ctla-4分子及其配体b7/bb1分子被认为是产生协同刺激信号的主要分子。在这二种信号的作用下,才能使t细胞活化并合成和分泌il-2和表达il-2r,最终导致细胞分裂和克隆扩增。如无第2信号存在则t细胞不被活化也不引起克隆扩增,处于克隆不应答状态(clonol aneergy)。阻断或给予第2信号,可以人为调节免疫应答使之增强或或抑制,对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如阻断第2信号的产生可使t细胞处于免疫耐受状态,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这对防止移植排斥的发生和对超敏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是有利的。如将b7基因导入一定的肿瘤细胞则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目前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

二、th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b细胞对t细胞依赖抗原的应答

一般情况下当大量抗原进入未经免疫的机体后,诱发初次免疫应答时其抗原呈递细胞多由巨噬细胞完成。经mφ活化th细胞后再由活化的th细胞b细胞产生抗体和形成记忆b细胞。但当再次免疫应答发生时,抗原呈递细胞则主要由已扩增的b细胞克隆承担。由于其膜ig受体亲和力增高故对少量抗原也能摄取,故可取代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

过去曾认为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抗原的桥联作用使之发生接触,即b细胞的抗原受体可识别抗原分子的半抗原部分,而th细胞的抗原受体可识别抗原分子的载体部分。但近年的实验证明b细胞与mφ相同,也是通过抗原呈递作用与th细胞相互作用。即b细胞可通过其膜ig受体蛋白质抗原,即t依赖性抗原结合,经内化作用将抗原摄入。然后经过加工处理,使t细胞决定簇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mhc-肽分子复合物并运送至b细胞表面,将其呈递给th细胞,所以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也是mhc限制性的。

b细胞和th细胞通过其粘附分子及抗原呈递作用可彼此直接接触,并能相互诱导使之活化。活化b细胞在th细胞的下,b细胞最终增殖分化为合成和分泌各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浆细胞。

b细胞可通过其抗原呈递作用刺激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产生活化信号1,并通过其表面b7及其它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分子如cd28、ifa-1等相结合,可激发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信号2),在双信号作用下可使th细胞活化。

b细胞要通过其bcr即表面ig受体与抗原结合,iga和igβ链与cd3分子相当,可传递活化信号1。近年证明在b细胞表面表达的cd40分子可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分子gp39(即cd40配体分子,cd40l)结合可激发其产生活化信号2,在此双信号作用下可使b细胞活化。

活化的b细胞在活化的th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再次应答时可发生ig类别转换及抗体亲和力成熟等一系列变化。

(二)b细胞对非t细胞依赖抗原的应答

b细胞对非细胞依赖抗原(t1)的活化机制与t细胞依赖抗原完全不同。对ⅰ型t1抗原,例如细菌脂多糖抗原,在高浓度时,它是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剂。这类抗原的决定簇部分可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另外它具有促分裂素(mitogen)的结构,可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在这两部分结构的结合作用下,使b细胞多克隆活化。

而型t1抗原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性排列,在体内不易降解,例如肺炎球菌等多糖抗原。这些抗原决定簇对b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强,由于受体交联而使b细胞活化。

a.ⅰ型t1抗原是多克隆活化剂 b.ⅱ型t1抗原有多个重复排的 抗原决定簇使受体交联

t1抗原虽可被apc摄取,但不能被加工处理,所以不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故b细胞对t1抗原的应答无th细胞参予,只表现初次应答的特性而不出现次应答的一系列变化。

三、巨噬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这二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尚不能肯定。但由于b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有th的协同,所以b细胞活化至少是间接的需要mφ对b细胞的活化有直接作用,其分泌的il-1对b细胞活化有促进作用。

科目: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C D A D E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B B E B E E D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D B A C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D C A C B D A C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C ADCDE ADCD BCE ADCD ADCDE ADCD ADCD DCDE ADCDE

四、简答题

1、答:辨病论治,是在确立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原则。对于比较简单的疾病来说,辨病论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划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来确定治疗方针,也就是说,不是根据辨病,而是根据辩证来确定治疗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用的多的道理。在同一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与此相反,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近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证相同治疗也相同,因而,出现不同疾病用相同治法的情况,这称为“异病同治”。

事实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其意义是相同的,总的来说,都是在强调的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所以,中医治疗过程,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以辩证为主,以辨病为辅;选药时,辩证施治,兼顾辨病。

临床上,在辨病论治或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在总的治疗方案中,有时针对病人的症状,来用一些以及时减轻病人痛苦为目的的对症治疗方法,也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明白,对症治疗只能减轻病人一时的痛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有时还能掩盖一些主要症状,造成辨证论治或辨病论治的困难,所以,对症治疗可以用,但要谨慎使用,不可用作主要治疗方法。

2.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地理环境、患者体质差异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不同的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个体体质差异等因素考虑进去,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宜的药物。

1、因时制宜: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会产生一定的

影响。一般来说,春夏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人体腠里疏松开泄,此时即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其伤津。秋冬季节气候由凉转寒,阴寒渐盛,人体腠里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感风寒,辛温发散之品无碍,但若非大热之证,应当慎用寒凉之品,以免损伤阳气。

2、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由于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所以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亦各有特点,治疗用药亦有差异。如我国江南一带,气候温暖潮湿,人们腠里开泄,感受风邪而感冒,以风热为多,常用辛凉解表药;西北地区,天寒地燥,人们腠里致密,感受风邪而感冒,以风寒居多,常用辛温发汗解表药。即使相同的病证,治疗用药时亦当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如外感风寒表证,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可以用重剂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散之品;而江南地区,天气温热,即使使用麻黄、桂枝辛温发汗,用量则宜稍轻,或改用荆芥、防风等辛温发散力轻之品。

3、因人制宜

(1)年龄:不同的年龄,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不一样,故治疗用药时,

必须考虑年龄因素。

(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用药亦各有不同。

(3)体质:在体质方面,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不同,个体素质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还有偏寒偏热以及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不同情况,所以虽患同一疾病,治疗用药亦当有所区别。如,阳旺之躯慎用温热,阴盛之体慎用寒凉。

此外,不同的职业和工作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影响,治疗用药也应考虑。

综上所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运用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全面的看待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

五、研讨专题

答: 治则是治疗疾病原则,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选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因此,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取的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而发汗、吐下等方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方法。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首要原则。任何疾病的发生,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表现出来的,但是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表面现象,只有通过这些表面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邪证关系,才能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标与治本,及其对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

在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应仔细分辨其标本缓急,来确定治疗上的先后主次,

合理的选择药物。

(1)缓则治本:是在治病求本治则指导下,针对标病不急的病证,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缓则治本的原则,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当病势向愈,正气已虚,邪尚未尽之际。

(2)急则治标:是在标病紧急的情况下,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后发之标病影响到先发之本病的治疗时,用首先治标的方法,待标病缓解后,再来治本。急则治标的原则,一般适用于卒病且病情非常严重,或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危及生命的某些症候时。如治暴病不宜缓,初病邪未深入,当急治以去其邪,邪去则正气不伤,病人易于恢复。又如大失血病变,出血为标,出血之因为本,但其势危急,故常以止血治标为首务,待血止后再治出血之因以图本。

必须指出,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不能绝对化。急的时候也未尝不须治本,如亡阳虚脱时,急用回阳救逆的方法,就是治本;大出血之后,气随血脱时,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也是治本。不论标本,急者先治是一条根本原则。同时,缓的时候也不是不可治标,脾虚气滞病人,用理气药兼治其标更有别于单纯补脾。

(3)标本同治:也就是标本兼顾。标本同治适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之时。如痢疾患者,饮食不进是正气虚(本),下痢不止是邪气盛(标)。此时标本俱急,须以扶正药与清化湿热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又如脾虚气滞病人,脾虚为本,气滞为标,既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益气以治本,又配伍木香、砂仁、陈皮等理气行滞以治标。标本兼治的原则,运用非常广泛,诸如补散并用之参苏饮,消补兼行之枳术丸,攻补兼施之增液承气汤等等。根据病情的需要,标本同治,不但并行不悖,更可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凡病势发展缓慢的,当从本治;发病急剧的,首先治标;标本俱急的,又当标本同治。总之,临床上必须以“动”的观点来处理疾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借以确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2、正治与反治,及其对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

(1)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故又称“逆治”。它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正治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如“寒者热之”就是指寒变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即以热治寒。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热者寒之”就是指热证现热象,要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苦寒清热法。“虚者补之”就是指虚证见虚象,用补益的药物补其虚。如阳虚证用壮阳法,阴虚证用滋阴法。“实者泻之”就是指实证见实象,则用泻法,泻其邪。如食积之证用消导法,水饮停聚证用逐水法,血瘀证用活血化瘀法,虫积证用驱虫法等。

(2)反治:是顺从疾病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即用方药或措施的性质顺从疾病的象,与疾病的象相一致,故又称“从治”。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究其实质,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仍然是“治病求本”。如“热因热用”是指用热物治疗具有热症状的病证之法。“寒因寒用”是指用寒物治疗具有寒症状的病证之法。“塞因塞用”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因虚而致闭塞不通的真虚实证。如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等症,治疗时应取补脾益胃的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职,气机

我这里有继续教育答案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将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努力;将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参与并支持“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等其他合作机制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44)

气候问题对人类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2.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 (“领跑者”制度)3.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丹麦)。4.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福田蓝图”的提出)。5.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的气候现象的是(厄尔尼诺)。6.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 5)年下降40%-45%的承诺。27.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消费模式)为根基8.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9.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10.“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11.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年1月1日)1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13.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上海 )。14.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项是(太阳能)。15.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16.(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17.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18.(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1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3.“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4.(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5.(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6.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领跑者”制度)。

7.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1.1)

8.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硫)

9.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 (油--电混合动力)。

10.(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技术含量。

11.(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2.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低碳革命)。

1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14.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15.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16.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17.“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8.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9.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95%)。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温侯)

2.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3.欧盟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国是? 丹麦

4.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 (丹麦)。

5.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福田蓝图”)的提出。

6.“恒温消费”, 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7.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8.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消费模式)为根基。

9.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能用开放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0.长期来看,(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二零零九年一月一日)

1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13.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再利用)

14.我国现有不节能建筑的比例是 (95%)。

15.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项是(太阳能)。

16.(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17.(低碳技术)是对现有高效节能技术的总结和归纳。

18.(森林)是巨大的碳储存库。

1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20.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气候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

的主要原因。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绿色革命。

6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的承诺。

7“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8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低碳农村)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

求。

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上海

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化肥

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碳

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造纸

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原则中的哪项?:再利用

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18(环境监测技术)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19(环境)既是总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20(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4.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福田蓝图”的提出)。

5.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的气候现象的是(厄尔尼诺)。

6.中国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27.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消费模式)为根基

8.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激励机制。制定向节能倾斜的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是引导、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积极开展节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合理的能源(价格政策)尤为重要。

9.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0.“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森林植被)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11.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施行?(2009年1月1日)

1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14.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项是(太阳能)。

15.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

17.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成果是设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8.(生态文化)就是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1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求2009年广东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题答案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1992年正式通过,1994年生效。《气候 公约》是国际社会联合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宣言,它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全球共同努力以 减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方面,但是《气候公约》也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其要点包括: 1.明确要求“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目标,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第二条)。 2.要求所有缔约方承诺:“……(e)合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好准备;拟订和详细制定沿海地区的管理、水和农业以及关于受到旱灾和沙漠化及洪水影响的地区特别是非洲的这种地区的保护和恢复的适当的综合性;(f)在它们有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行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进去,并用由本国拟订和确定的适当办法,例如进行影响评估,以 期尽量减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进行的项目或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g)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其他研究、系统观测及开发数据档案,目的是增进对气候变化的起因、影响、规模和发生时间以及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认识,和减少或消除在这些方面尚存在的不确定性;(h)促进和合作进行关于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以及关于各种应对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的科学、技术、工艺、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有关信息的充分、公开和迅速的交流”(第四条第1款)。 3.强调在实现公约目标和履行各项规定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那些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第三条第2款)。帮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包括: --规定“附件二所列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其他发达缔约方还应帮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这些不利影响的费用”(第四条第4款)。 --要求“各缔约方应充分考虑按照本公约需要取哪些行动,包括与提供资金、保险和技术转让有关的行动,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或执行应对措施所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下列各类国家的影响,而产生的具体需要和关注:(a)小岛屿国家;(b)有低洼沿海地区的国家;(c)有干早和半干旱地区、森林地区和容易发生森林退化地区的国家;(d)有易遭自然灾害地区的国家;(e)有容易发生旱灾和沙漠化地区的国家;(f)有城市大气污染地区的国家;(g)有脆弱生态系统包括山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第四条第8款)。 --明确指出“各缔约方在取有关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行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第四条第9款)。 4.要求各缔约方“拟订和实施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教育及提高公众意识的”,为“公众获取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信息”提供便利,促进“公众参与应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拟订适当的对策”,“培训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第六条)。 (二)《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规定 19年,《气候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在2010年前后的第一承诺期内,将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至少减少5%,同时也强调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问题。 1.要求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在制定有关限排和减徘的政策和措施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不利影响,包括对气候变化的木利影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对其他缔约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和《气候公约》第四条第8款和第9款中所特别指明的那些缔约方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第二条第3款)。 2.要求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在实现第一承诺期的减徘目标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尤其是《气候公约》第四条第8款和第9款中所特别指明的那些缔约方不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缔约方会议应“……审议可取何种必要行动以尽量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后果和/或对应措施对上述条款中所指缔约方的影响。须予审议的问题应包括资金筹措、保险和技术转让”(第三条第14款)。 3.要求非附件-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和定期更新载有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和有利于充分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国家方案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区域的方案”。这些方案应“关注能源、运输和工业部门以及农业、林业和废弃物管理”。非附件一缔约方也应“努力酌情在它们的国家信息通报中列入载有缔约方认为有助于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的措施,包括……适应措施方案的信息”,并“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促进维持和发展观测系统并发展数据库,以减少与气候系统相关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各种应对战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第十条)。 4.要求缔约方会议“应确保经认证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所产生的部分收益用于……协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 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费用”(第十二条第8款)。 5.要求缔约方会议应“促进各缔约方交流为对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取的措施方面的信息,并为之提供方便”。在两个或更多缔约方提出要求时,应为“协调这些缔约方对付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取的措施提供方便”(第十三条第4款)。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关于气候变化影响问题的谈判进展 众所周知,已经出现的全球气候变暖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气候进一步增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最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发展中国家在应付这些不利影响时,限于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而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发达国家需要对它们的历史环境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使它们所承受的不成比例的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为此,《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对发达国家缔约方帮助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做出了上面所述的各条明确规定。《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这些条款是基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的原则提出的,所以谈判时也得到发达国家缔约方的认同。 但是迄今为止,发达国家还没有就此问题所做的承诺提出任何可接受的兑现方案,更没有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发达国家认为减缓未来气候变化的行动,就是对发展中国家最脆弱地区所经受负面影响的最好补偿途径。它们不愿对已经或即将发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直接补偿,也不情愿对发展中国家为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所取的措施及其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给予帮助。这种态度悖于《气候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和精神及相应条款规定,是广展中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2000年11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气候公约》第6次缔约方大会,呼吁缔约方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方法交换,增强或建立国家或地区级观测监测网络、研究培训中心和气候变化研究,促进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的交换,并要求评估这些活动的进展情况,向缔约方大会推荐进一步行动;决定提请联合国第三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讨论发展中国家由于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特殊需要和特殊情况,要求发达国家考虑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问题纳入到现在的国际发展合作的改革方案中。但是,在“对已经或即将发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直接补偿,对发展中国家为减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所取的措施及其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给予帮助”的问题上,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是否和如何对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有效补偿的有关争论,在今后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还将继续下去。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的低碳生活

一、判断题(共30题)

1、购合同可以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应当用书面形式)。(B)

A、对 B、错

2、原始凭证不得外借,但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外借(复制)。(B)

A、对 B、错

3、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财务会计报告或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5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B)

A、对 B、错

4、利得应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 A)

A、对 B、错

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出纳工作(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B)

A、对 B、错

6、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如果批准文件需要单独归档的,应当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A)

A、对 B、错

7、购人应当在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七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质疑供应商和其他有关供应商,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B)

A、对 B、错

8、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不得涂改。(A)

A、对 B、错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用任何方式,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自由进入本地区和本行业的购市场。(A)

A、对 B、错

10、《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A)

A、对 B、错

11、职工因公借款的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还原借款收据。(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还借款副本,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

(B)

A、对 B、错

12、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没有变化)。(B)

A、对 B、错

13、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计量时一般用历史成本)。(B)

A、对 B、错

14、有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财政违法行为的个人,属于国家公务员的,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由监察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统称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

A、对 B、错

15、财务报告的目标之一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A)

A、对 B、错

16、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A)

A、对 B、错

17、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机关应当加强配合,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依法移送。受移送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将结果书面告知称送机关。(A)

A、对 B、错

18、个体工商户的会计基础工作,适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A)

A、对 B、错

19、各单位都应当设置会计机构(是否设置会计机构,主要取决于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

)。(B)

A、对 B、错

20.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但可以担任会计主管人员(也不得担任会计主管人员)

)。(B)

A、对 B、错

21、购的信息应当在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但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A)

A、对 B、错

22、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使用中文,但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B)

A、对 B、错

23、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B)

A、对 B、错

24、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地进行轮换。(A)

A、对 B、错

25、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B)

A、对 B、错

26、不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不是收入。(A)

A、对 B、错

27、县级以上人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根据本级购项目组织集中购的需要设立集中购机构。(B)

A、对 B、错

28、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对于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的,应当责令改正,补收应当收取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A)

A、对 B、错

29、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但可以保管会计档案。(也不可以保管会计档案)(B)

A、对 B、错

30、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A)

A、对 B、错

二、单选题(共20题)

1、 因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人员,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C)。

A、 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 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 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D、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自(B)起施行。

A、2005年1月1日 B、2005年2月1日 C、2006年1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3、因有提供虚财务会计报告,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C)。

A、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三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D、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购实行集中购和分散购相结合。集中购的范围由(C)公布的集中购目录确定。

A、县级以上人民 B、市级以上人民 C、省级以上人民 D、院

5、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D)机构代理记账。

A、中介 B、代理记账 C、经批准中介 D、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

6、财务会计报告不包括(D)。

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财务分析

7、必须保证原有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购金额百分之十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购法》用(D)方式购。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单一来源购

8、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收入的应计、费用的预提等是基于(B)的要求。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可比性 D、谨慎性

9、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的计量属性是指(A)。

A、现值 B、可变现净值 C、公允价值 D、现行成本

10、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购法》用(C)方式购。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单一来源购

11、我国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对与理解中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重要交易或事项,应当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这一要求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B)

A、相关性 B、重要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谨慎性

12、原始凭证开具日期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C).

A、更正 B、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C、重开 D、更正或重开

13、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购法》用(C)方式购。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单一来源购

14、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B)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A、1 B、2 C、3 D、5

15、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B).

A、会计主体的基础上 B、持续经营的基础上 C、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基础上 D、会计分期的基础上

16、企业和个人截留代收的财政收入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A)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 B、15% C、20% D、25%

17、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购法》用(C)方式购.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单一来源购

18、企业和个人截留代收的财政收入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D)万元以下的罚款.

A、1 B、2 C、3 D、5

19、“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政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决策”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B)质量要求.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理解性 D、及时性

20、会计工作移交的接替人员(A).

A、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簿 B、自行另立新账 C、可以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簿 D、都可以

三、多选题(共15题)

1、 下列各项中应列入企业固定资产的是(BCD)。

A、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B、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D、融资租出固定资产

2、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ABC).

A、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B、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

C、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 D、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3、购当事人是指在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ABC)等.

A、购人 B、供应商 C、购代理机构 D、人员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其原因是会计分期设的存在

B、由于有了会计分期设,才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C、明确持续经营设,这样会计人员可以相应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D、根据货币计量设,我国企业只能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5、属于中央预算的购项目,其集中购目录由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购项目,其集中购目录由(BC)确定并公布.

A、市人民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授权的机构 D、院

6、(ABC)情况,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载.

A、按照红字冲帐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B、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帐页中,登记减少数

C、在三栏式帐户的余额栏时,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D、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分录

7、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信息谨慎性质量要求的会计方法有(ACD)

A、固定资产用加速折旧法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C、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D、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8、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注册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应在移交注册上注明(ABCD)工作.

A、单位名称,交接日期 B、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

C、移交清册页数 D、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

9、购用(ABCD)和询价等方式.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单一来源购

10、单位和个人有下列(ABCD)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的,销毁非法印制的票据,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违反规定印制财政收入票据 B、转借、串用、代开财政收入票据

C、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财政收入票据 D、伪造、使用伪造的财政收入票据监(印)制章

11、(ABCD)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A、资本、基金的增减 B、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C、财务成果的计算 D、财务成果的处理

12、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ABCD)行为.

A、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C、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D、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利润或者隐瞒利润

13、企业和个人有下列(ABCD)行为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违反规定使用、骗取的有关资金,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被骗取有关资金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或者被违规使用有关资金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A、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国际金融组织

B、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国际金融组织

C、从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以及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国际金融组织中非法获益

D、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14、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财务会计报告,(ABCD).

A、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C、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D、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应当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5、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BC)和投资者.

A、社会公众 B、债权人 C、部门 D、企业经理人

大学如何研究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合作应对。中国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一向本着对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取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将继续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尽管金融危机当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不会动摇,行动不会松懈。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认真履行相关义务。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就落实“巴厘路线图”、加强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进行谈判,以于年底举行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国将在这一谈判进程中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为此,谨提出中国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落实“巴厘路线图”的有关立场。

一、原则

(一)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和法律基础,凝聚了国际社会的共识,是落实巴厘路线图的依据和行动指南。巴厘路线图确认了加强公约和议定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的授权,一是为确保公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做出相应安排;二是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

(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大幅度减少排放,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手段。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确保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实现。

(四)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应当同举并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应当予以同等重视。减缓是一项相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适应则更为现实、紧迫,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资金和技术是实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根本保证。

二、目标

哥本哈根会议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方面取得积极成果,重点是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做出明确、具体的安排,一是要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应当承担的大幅度量化减排指标,确保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承担可相与比较的减排承诺;二是作出有效的机制安排,以确保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三是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行动。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一)共同愿景

应对气候变化长期合作行动的“共同愿景”就是要加强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这一“共同愿景”应当以公约的最终目标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为指导。公约已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当务之急是落实各国应当取的实际行动。长期合作行动的目标应当是包括可持续发展及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就减缓目标而言,作为中期目标,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到2020年应在其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

(二)减缓

1、发达国家减排承诺

(1)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大幅度的、量化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减排义务。

(2)基于历史责任、公平原则、发展阶段的考虑,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到2020年应在其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并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3)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及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应当满足“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要求。

(4)“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要求适用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和相应行动的履行情况及实际效果,具体程序和方法可以参考京都议定书遵约和监测机制的相关规定和程序。

(5)发达国家之间的减排努力要具有可比性,一是全面性,要体现在政策、措施、行动和目标等多个方面;二是性质的一致性,都应当是量化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三是强度上的相近性;四是遵约和监督核查机制的相同性。

2、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

(1)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进行,要与实现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目标相协调。

(2)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与发达国家量化的减排义务有本质的区别:一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由发展中国家自主提出,有别于发达国家强制性的条约义务;二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包括具体的减缓政策、行动和项目,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和减排指标;三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要符合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发展中国家自主决定开展行动的优先领域;四是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的减缓行动以发达国家提供“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为条件。

(3)为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提供技术、资金支持和能力建设支持,是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的义务,发达国家的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不应推卸责任。

(4)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进行匹配。发展中国家提出具体的减缓行动和项目以及所需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发达国家通过公约下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机制提供“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

(5)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国内适当减缓行动提供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所产生的减排量不能用于抵消发达国家所承担的量化减排指标。

(6)“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要求仅适用于获得“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支持的相关行动。

3、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排放

(1)在制定技术方法和激励政策等方面同等对待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森林面积变化增加碳汇。

(2)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森林面积变化增加碳汇的行动,是推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部分,不能用来抵消发达国家减排承诺目标,也不能成为引入发展中国家减排义务的手段。

(3)发达国家有义务根据公约相关条款提供充足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自愿实施减少毁林、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和森林面积变化增加碳汇的行动。

(三)适应

1、适应的机制框架。要建立综合的适应机构,以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2、建立附属机构。在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指导下,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适应气候变化国际行动并支持发展中国家取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建立适应气候变化区域中心。

3、在公约下建立新的“适应基金”。基金将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主要用途包括:(a)加强能力建设,包括数据收集和脆弱性评估;(b)涵盖制定国家适应行动的所有成本;(c)实施适应行动、项目和规划;(d)实施风险管理和减少风险战略;(e)通过经济多样化增强适应能力;(f)促进适应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g)促进气候变化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公众意识提高。

4、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该机制用于监督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并评估所提供支持是否充足。

(四)技术开发和转让

1、机构设置。技术开发和转让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关键性作用,当务之急是建立相应的机制安排,以具体落实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所承担的相关义务。

2、在公约缔约方会议下设立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附属机构。在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指导下,负责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国际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包括:(a)制定和实施重要气候友好技术的联合研发;(b)评估技术需求;(c)提供可转让的技术清单;(d)确定技术转让中的障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e)确定推动技术转让的激励措施;(f)管理技术信息及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g)处理知识产权相关问题;(h)加强能力建设;(i)进行绩效监测和评估。

3、建立多边技术获取基金。该基金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公共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开发及技术转让。

4、绩效评估与监督。定期对技术转让的进展,包括范围、规模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估。

(五)资金支持

1、机构设置。为有效运作公约下的资金机制,要分别设立适应基金、减缓基金、多边技术获取基金和能力建设基金。资金机制的管理应接受公约缔约方大会统一指导,体现公平性、透明性和有效性原则,确保资金易于获取且管理成本较低。

2、资金来源。发达国家缔约方有义务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和可预期的资金。私营部门和碳市场资金可作为发达国家缔约方资金的有益补充。

3、资金比例。发达国家缔约方每年应至少拿出其GDP一定比例(如0.5-1%)的资金用于给上述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四、关于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

(一)紧扣谈判授权。根据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决定(1/CMP.1),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应当就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进一步量化减排指标达成协议,并通过议定书附件B修正案的方式加以确定。

(二)议定书是长期有效的条约。为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议定书确立了发达国家率先减排的模式,是实施公约的一项重要法律文件。议定书确定了发达国家2008至2012年第一承诺期量化减排指标,并就确定发达国家在后续承诺期的减排指标作出了安排。议定书是一项长期有效的法律文件,并不因第一承诺期的结束而失效。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进一步减排指标的工作组授权简单明确,就是要通过修改附件B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绝非全面修改议定书。

(三)议定书工作组是双轨制的重要一轨。议定书工作组是落实“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机制的重要一轨,应尽快完成谈判任务,确保议定书第一、第二承诺期不出现空档。只有明确了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的进一步减排指标后,才能为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下非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确定可比的减排指标。否则,发达国家减排义务之间的可比性就无从谈起。工作组能否如期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直接关系到哥本哈根会议能否取得成功。

(四)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发达国家作为整体到2020年应在其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40%。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升温,最近发生了游行、罢工、学生罢课和其他示威活动。高中生和大学生一直站在这一新兴运动的前沿,要求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及其影响。

 据2018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在18岁至34岁的美国人中,70%的人对气候和全球变暖“非常或相当担忧”。

 类似地,《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和凯泽家庭基金会(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在2018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大约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参与了气候变化话题的政治活动,并在过去三年中取了一些行动。这些活跃的青少年报告“参加抗议或学校罢工,或联系官员”来参与这个问题。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环境设计项目主任、负责学生成功项目的副教务长保罗·奇诺斯基(Paul Chinowsky)教授说:“学生们关切得很。我认为他们最大的挫折是变化没有来得更快。他们想知道怎样才能更快地实现这些改变。”

 对于那些希望将投入到工作中的学生来说,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专家指出,气候变化的问题是广泛的,将会涉及许多专业领域和行业。

 “气候变化影响每个人,这是每个人的责任,”普渡大学-西拉斐特分校农业和生物工程系临时主任内特·莫斯尔教授说。“我们试图向我们的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将是造成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份子。”

STEM领域工作和气候变化

 要理解气候变化的细微差别,需要科学知识打基础。这使得STEM领域的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天然途径。

 专家说,在STEM学科中,一些课程自然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打开了大门。

 “当然,环境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或者地质学,或者地球科学。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地球与环境科学专业硕士项目主任伊维特·波尔多(Yvette Bordeaux)说,这些是我通常会推荐的研究气候变化的领域。

 同样,农业工程是Mosier认为与气候变化问题直接相关的一个领域。随着气候模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农作物减产,这一点尤其明显,这可能会威胁到全球的粮食供应。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方式有很多,”Mosier说。“降雨模式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这影响了农作物和粮食生产。随着温度的变化,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也随之改变。关于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在哪里、如何以及生产多少粮食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并能够解决。”

 进入农业工程等领域的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如开发生物燃料或肉类替代品,或监督公司努力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你可能有一个像食品加工工程师的头衔,”Mosier说。“这听起来可能不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但如果你的任务是确保一家薯片工厂零废物产出,那就会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土木、建筑和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减轻气候变化损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谈到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设计城市环境涉及到交通系统,它会影响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影响空气质量。同样,建筑物的设计包括适当的土地用途、能源需求和规例等事项。

 “这些学科实际上是关于设计我们周围的建筑环境,”Chinowsky说。城镇规划,公园设计。所有你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的事情。所有围绕你设计和建造的东西,以及它们如何与环境互动。”

 虽然这些领域的学生可能不会成为气候科学家,但奇诺斯基表示,他们可以发挥影响,担任城市规划者或可持续发展协调员,帮助地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波尔多表示,企业界也存在类似的角色,例如在商业和金融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毕业生可以帮助企业为供应链中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准备并减轻影响。

 大学生也可能有机会研究气候问题,因为大学启动了减少碳足迹的行动或参与研究项目。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存在旨在学校领导与地方和州官员一起解决地球变暖的问题。

  文科和气候变化

 致力于改善全球气候变化的机会并不局限于STEM领域。文科学习也有一定的作用。

 Chinowsky说:“社会学、英语、政治学,所有这些现在都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多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公众如何合作,如何团结起来,如何真正让人们的意见集中在其中一些问题上,其中很多是社会学领域的问题。”

 Chinowsky鼓励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科学课程,以培养基本的读写能力,从而能够就气候变化进行交流。他补充说,学生们应该关注所研习领域的思想领袖,研究他们的专业背景,以及他们如何发展了沟通气候变化的技能。

 感兴趣的学生还应该问问自己,他们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己是想在实验室、野外还是在键盘前工作?

 Mosier把科学描述为一种工具,用来理解气候变化的发生和原因。他说,掌握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对雇主产生吸引力。

 “雇主想要寻找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气候变化是一个问题,而且要了解气候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如何应用技术来减轻正在发生的变化,并防止进一步的变化发生,”Mosier说。

应对气候变化的非学位途径

 除了学士学位之外,还提供了解气候变化的学术机会。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最近推出了一个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四级证书项目。

 该证书由海洋学、大气科学、气候变化和传播科学等课程组成。每节课持续8周,学生有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证书。

 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自由与专业研究学院副院长助理兼教务主任Kristine Rabberman解释说,尽管该校欢迎各个年龄和专业水平的学生,但颁发证书是为了发展继续教育的目的。

 学生们给出了各种各样参加证书课程的理由。

 拉伯曼说:“他们想要找到发展和成长的方法,他们可能会有新的工作机会,这可能需要他们开发更多的信息。我们也知道,有很多学生希望以不同的方式为他们的社区做出贡献。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学生想要通过学习更多关于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的知识,为她的社区做出真正积极的、积极的贡献。”

 不管研究气候科学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表示,这样做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认为,当我们关注气候变化时,”波尔多说,“它是一个主题,它不应该仅仅是为在该领域工作和从事原创研究的专业科学家的兴趣保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