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候资源有哪些_农业气候类型
1.气候的基本特征
2.贵州省农业经济活动区位条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包括哪些?各有何影响?
3.气候分类的按分类
4.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的气候条件
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是农业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的气候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气候,挖掘农业气候潜力,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气候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和自然,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光、热、水等气候要素是决定种植制度的基本因素,其中热量更是决定某一地区一年几季的主导因素。一般说来,一年三季要求≥0℃积温大于5900~6100℃;一年两季要求≥0℃积温大于4000~4200℃;而≥0℃积温小于4000~4200℃的地区只能一年一季。
(2)光、热、水等气候要素的不同组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光、热、水等提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它们的不同组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光热同季,水分条件好,有利于农业增产;青藏高原光照丰富,但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高产;西北地区光照丰富,但水分不足,也不利于农业增产。
(3)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地区差异,主要是水热条件的地区差异所致。面积超过全国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量仅占全国的13%;面积不到全国1/2的东部地区,生物量占全国的87%。我国东西部土地自然生产力的这种差异,主要是东西部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东部地区生物量从热带向寒温带递减,南北相差5~6倍。东部地区这种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南北差异,主要是由南北热量条件的差异所造成的。
(4)作物的种类和品质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某一地区适宜生长的作物种类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等)密切相关。如我国北方适宜种植喜长日照、温凉气候的作物;南方则适宜生长喜短日照、热量充足的作物。
当然,气候对农业生产环境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度、降水、二氧化碳浓度、极端天气、气候等影响农业,并因区域和季节而异。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利弊并存,但以负面影响为主。
大气——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致,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增温贡献占到全部温室气体的1/2以上。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使绝大部分作物的二氧化碳交换速率、净同化速率、生物量和产量增加,而气孔导度、蒸腾却相应降低,所以,其直接效应有利于作物光合利用率提高,对作物有增产作用。
土壤——气候变化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加速了土壤退化、侵蚀、盐渍化的发展,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对于农业生产模式,气候的影响也是有一定程度的。
种植制度调整——由于区域热量条件的改变,气候变化使我国长期形成的农业生产格局和种植模式受到冲击,特别是目前纬度较低的地区,但却为中高纬度和高原区发展多熟种植制度带来了可能。
病虫害加剧——气候变暖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一些以前没有或是较少的病虫害,尤其是春、秋发生的种类、数量、面积较过去增加。
气候变暖加剧病虫害的蔓延
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增加——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投入增加,以减少负面影响,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极端气候增加且损失增大——温度上升在全球是不均匀的,从而影响到全球天气系统的热动力机制,由此造成极端天气时间和分布的改变,灾害频率和强度加大。极端气候是造成我国农业大幅度减产和粮食产量波动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也影响着作为生物质能原料来源的农作物的发展。生物质是指有机物中除化石燃料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能再生的物质。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的能量,也通常被人们称为生物能源。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表现在二氧化碳浓度水平升高对农作物植株的生理作用产生影响,平均温度的变化对作物的表现和分布的影响,以及降水、辐射等对作物的生长季、生育期和产量等产生影响。
农业生产的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必然受到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气象条件的影响更为显著。因为天气和气候条件在时间上的变化可以使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则使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可以说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不仅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开发新的适应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途径。
气候的基本特征
首先,广义的农业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而狭义的农业则指的是种植业,就是在耕地上进行农业生产。
我国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为发展多样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特别是我国这种受季风影响明显的气候,雨热同期,是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我国西部的非季风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所以以畜牧业为主;在东部的季风区内,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生产由于各地所处纬度位置的不同,所以各地的活动积温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农作物的品种和熟制也不相同。
总之,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样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贵州省农业经济活动区位条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包括哪些?各有何影响?
太阳能
太阳能丰富、光合生产潜力高
中国的太阳能除川黔地区外,其余大都相当或超过国外同纬度地区,与美国相当,略高于日本。高值和低值中心处于22~35°N之间。即青藏高原高值中心,其南部光能接近世界上最丰富的撒哈拉沙漠,拉萨有“日光城”之称。低值中心出现在四川盆地。我国主要农业区,作物生长期间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多,为作物高产提供了充足的光能。青藏高原生长期短,能为植物提供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为全国最低。
热量带亚热带和温带
热量带多,亚热带和温带面积大
中国是世界上热量带最多的国家,由南往北相继出现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青藏高原还有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寒带。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面积较大,其中亚热带和中、南温带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5%,其热量与美国主要农业区相近似。≥10℃积温,在40°N地区比日本略多,与地中海气候地区相近;在30°N地区,比地中海气候地区多500℃,比西亚、南亚、非洲等地少600~1000℃。
季风气候显著影响
热量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农事活动依赖节气的更迭十分敏感。中国东部与世界同纬度相比,冬季过冷,夏季偏热,而且纬度越高越明显,冬季比夏季突出。夏季偏热,一年生喜温作物(水稻、玉米等)可种植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有利扩大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和提高复种指数。但冬季过冷,却使越冬作物或多年生亚热带和热带经济果木林的种植北界偏南。这一热量特点也是形成我国种植制度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下垫面复杂多样
造成了气候的再分配中国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2/3。境内地形复杂,较大山脉的走向、地形起伏、加上离海远近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光、热、水的重新分配与组合,使得有些地区非地带性的影响超过地带性影响。有出现“气候区地”现象和“十里不同天”的说法。例如,西南部江河谷的巧家、华坪、元谋一带,虽处于中亚热带范围,但却出现南亚热带气候,≥10℃积温高达7000~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2℃以上,全年基本无霜。又如地处低纬高原的云南,由于纬度增加和海拔高度增高相一致,使南北不到10个纬距的范围内相继出现热、温、寒带的气候及相应的植被。一般在海拔2300~2500米的高寒区,以耐寒作物为主,1300~1500米高度为中温带,为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区;1300米以下为低热带,为一年二熟或三熟区。中国境内有些东西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的高大山脉,对北来冷空气和南来暖湿气流有显著的屏障作用,是山体两侧水热状况显著差异的分水岭。例如大兴安岭两侧年平均气温相差2~4℃,≥10℃积温相差300~1000℃,年降水量可相差100~200毫米,成为由农区向牧区的过渡地带。天山山脉成为新疆分割为干旱南温带和干旱中温带的天然分界线。秦巴山系是标志中国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水分盈亏平衡为零的界线,它标志北方旱地农业与南方以水田为主的农业的交接带,又是作物是否休眠越冬的分界线。尤其是该山体的屏障作用使四川盆地冬暖十分显著,盆地1月平均气温比东部平原同纬度地区偏高3~4℃,≥10℃积温多300~500℃,无霜期多40~60天,若经海拔订正后的增温效应,则相当于使四川盆地南移5个纬距的位置。山区的热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很明显。一般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0.51℃,≥10℃积温减少170℃,生长期约减少4~6天。
特殊地形的热量效应
也不可忽视。例如亚热带山区的一些山腰,冬季有逆温现象,多存在暖带和温暖小区;一些大的水体(湖泊、水库),对周围有调温效应,这都有利于果林和作物避寒越冬。但在低凹地形,冷空气易堆积在谷底,形成冷空气“湖”,使作物易发生霜冻害。
降水分配不均衡
干湿界线与等降水量线相近与全球比,我国降水量不算丰富。粗略估计,中国平均年降水量约为648毫米,较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约偏少19%,比亚洲平均年降水量740毫米偏少12%,在纬度相同的日本、朝鲜某些地区的年降水量比我国要多。中国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等雨量线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按这一走向的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相当于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5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又相近于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横穿东部的9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是东部地区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极不均衡。西北内陆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4%,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64毫米,全年总降水量只占全国的9.5%;而我国东南部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平均年降水量达896毫米,其全年总降水量占全国的90.5%。
中国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这是季风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各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很大,尤其北方雨季短,降水明显地集中于夏季。因此,取季节调水措施是防旱的重要对策之一。
雨热基本同季
夏季光、热、水共济,气候生产潜力大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同步,这是农业气候的一种优势。夏季温高雨多,光合有效辆射量大,为植物旺盛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气候生产潜力高。各地雨热同季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北方,春季升温快,夏季温度高,6~8月≥10℃积温占全年的50%以上,同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江淮及其以南地区,6~8月≥10℃积温和降水量均占全年的30~40%,雨热同季时间长,故复种指数高。云南和青藏高原地区,年内气温变化较平缓,降水集中程度高于温度,水热配合稍差,如云南6~8月积温只占全年的20~30%,但同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青藏高原6~8月积温占全年的55~65%,同期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
热量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低温冷害或旱涝。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考证,中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次的冷期和暖期,曾造成农牧界线南北来回推移;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也曾引起单、双季稻的种植界线南北变动两个纬距。近百年来,我国≥10℃积温变化有7~8年和2~3年的周期波动,尤以8年周期最明显。本世纪初期各地积温偏少,30年代中期开始增多,至50年代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在60年代中期曾有一短暂的回暖过程,目前在平均值左右摆动。近30年间,各地最暖年与最冷年的热量状况之差是:≥10℃积温的差值约在500~1100℃之间;≥10℃持续日数的差值在30~60天之间。≥10℃积温相对变率(积温距平绝对值的多年平均与平均积温的百分比)是,青藏高原为4~5%,东北、华北北部及西北地区大于3%,华南及云南南部小于1.5%。热量不稳定,可导致农业不稳产。例如,黑龙江省高温年与低温年的积温偏差平均为±300℃左右,这个变化幅度可导致产量增产或减产30%左右。
问题与挑战
多样的气候类型造就了中国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与多样的气候利用类型。然而,在利用我国的气候推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上,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由于中国以大陆性气候为主的特点,北方的广袤地域寒冷和水分不足常常成为生物生产的限制因子,丰富的光能与土地因此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着中国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乃至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其二: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温度的升高,还极有可能是极端气候频次的增加与强度的增大。
研究表明:未来的气候变化会导致北方夏季风降水的年度间变异增大,意味着北半球的季风气候区有可能遭受几率更为频繁且强度更大的洪涝或干旱等极端气候。我国大部分为季风气候区,季风的进退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洪涝与旱灾,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东亚季风以及东南和西南季风对我国的夏季降雨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们的变异必将导致我国农牧业生产的气候灾害损失加大,生产水平稳定提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因而,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甚至是灾变,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其三:我国在气候系统探测和气候要素精细观测等方面的基础建设与能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对支撑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现有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在探测范围、要素、精度、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专业服务的需求;技术装备科技含量不高,观测手段和设备落后;观测项目针对性不强,规范、标准不统一,既有一些交叉重复,也有诸多空白,如海上、荒漠和高山等地区和交通等行业的观测资料十分缺乏;观测领域亟需拓展与整合。如现在我国在风力丰富的地区也还没有开展亚米级的风场观测,无法为风力的开发提供精细的气候资料与气象保障服务。
中国在针对冰雹、强降雨、强风暴、暴雪等极端天气气候的高时空分辨率的预报、预测能力上还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与缺陷。针对上述特点,应该合理利用中国的气候,加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研究,提高与改善气候科学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气候分类的按分类
1、 自然条件 (1)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农业气候的主要特征为:立体农业气候显著;农业气候类型多样;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热水光同期,夜雨较多;阴雨多,光照少,湿度大,风速小.贵州农业气候还具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资料类型丰富多样;光热水匹配协调;散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线较多等优势, 日照时数虽少,但热量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以无霜期来说,高原西部稍微短些,大约在225天左右,其它地区一般都在270天以上,热量条件最好的高原南部地区,则长达335天以上,几乎全年都是生长期。高原上的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冬季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一般在6摄氏度以上,南部更高一些在7-8摄氏度以上,夏季七月份的平均气温通常在14-26之间,总的来说,贵州高原的气候冬季比较暖和,夏季比较凉爽。同时提出合理而又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贵州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遵循农业气候规律,建立合理、高效的种植制度;调整农村牧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水源。 贵州的水大部分为降水,由于降水量丰沛,水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贵州的部分地区在春冬两季相对缺水。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年降水量1100毫米~1300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全年日照时数约1300小时, (3)地形。 贵州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 24°37′ —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地貌的特征之一是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4)土壤。 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4%。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一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此外,还有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 2、社会条件 (1)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产品生产已是大势所趋。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开拓市场,是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必须具备的“硬件”。我省农村因经济落后,规模经营不足,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对市场的研究和开拓重视不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生产的扩大和农产品生产的增多,市场左右农产品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软肋”进一步显现出来。贵州的农副产品市场总体上说需求量比较大,有些特殊的农副产品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我们也要看到, 贵州的产业化经营只是起步阶段,规模小、产量低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更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2)交通。 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民族聚居区,交通欠发达,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湘黔、川黔、贵昆、黔桂4条铁路是贵州交通运输的主要干线,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郑州、武汉、广州、湛江、北海、成都、重庆、昆明、怀化、柳州等城市。省内,贵阳——六盘水(黄果树)、贵阳—玉屏(梵净山)开通了旅游列车,贵阳与桐梓、凯里、都匀之间也有管内旅客列车往返。 航空方面,贵阳机场是省内唯一的民用机场,距市中心仅9公里,现有西南、四川、南方、深圳、厦门等多家航空公司在贵阳开设民航业务,开通航线30余条,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 公路方面,以贵阳为中心,湘黔、黔桂、滇黔、川黔4条国道及贵阳—安顺—黄果树、贵阳—遵义2条高速公路向省内各地、市、州呈辐射状延伸。 (3)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职能的优化过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要规范行为,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定位,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系统工程来抓,要注重自身并引导相关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协调的利益机制,进行组织创新与产权改革,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并强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建设. 贵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将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选择主导下的政策性保险模式,研究建立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扶持机制。探索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多层次分担的农业巨灾风险防范与救助的保险保障体系。探索发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贵州还将大力发展适合“三农”的商业人身和财产保险。积极探索运用商业保险建立“三农”风险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针对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完善农村保险服务机构,因地制宜研发保费低廉、保障适度、缴费灵活、条款通俗、投保理赔简便的农村简易人身保险和住宅、农机具等财产保险业务。从外出务工农民较为集中的县、乡入手,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切实提高农民工意外伤害风险保障水平。为此,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延伸保险服务网络;并尝试对欺诈误导、无理拒赔等违法案例进行曝光,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加强行业诚信建设。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有效方式,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支持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业务,建立被征地农民的长期补偿机制。 (4)科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技进步是突破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投资,就是对农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投入,就是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条件,确保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贵州目前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38%左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10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贵州建立质量型农业增长模式,任重而道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针对贵州省情和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贵州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增长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贵州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首要任务。 (5)工业基础。 我省主要以水电.煤矿.铝矿.锌矿-----等的产业为主,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6)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贵州省人口3931.12万,其中农业人口3258.0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3%;有农村富余劳动力800万左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沉积在农村,既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和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又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农村劳动力的构成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就占转移人数的53%,初中及以上的人数占66.17%,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还是农村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员,他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尽管全省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人数就占近60%。人力充足,但质量却不令人乐观,全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3.贵州省农业布局:主要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一是自然优势要突出;二是产品发展有基础、技术成熟度要高;三是目标市场明确,发展潜力大;四是地方有积极性,有投入基础。在产业布局上要分别对待。总体上,贵州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源)决定了农业的种植作物与布局,贵州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山区土地比较肥沃的地区。与区域地理结合考虑农业区位因素。贵州的农业大部分以轮耕为主,夏季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冬季种小麦和油菜等。由于贵州处于特殊的喀斯特地区,在底凹的地区主要种农作物,而在上面种的是果树或者其他经济林。
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的气候条件
气候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它的各组成部分按不同角度,可有不同分类方法。
(1)要素分类:一部分气候要素含有重要量,按要素分类是气候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植物光合作用
太阳能。如太阳辐射中含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生理辐射量,也是太阳能热水器和日光电池所需的能源。 热量。即以空气温度所代表的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热能。在农业生产中常以大于0℃或10℃的每日温度(℃)之积,或称积温,作为热量的代表值。
降水。为陆地一切水的唯一来源。弄清降水及其潜力可以提高水量在降水量中的比例,更充分地开发可能获得的自然降水的潜力。
风能。即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力。可以利用作为动力或发电的能源。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材料。这在过去农业生产中并未作为量计算。现代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在温室中二氧化碳缺乏天然补给量时,这一要素才被作为而予以重视。
(2)行业分类:人类社会有很多行业,各个行业对气候都有不同要求。气候的行业分类实质上就是一种应用分类系统。一般说来,在露天作业的行业对气候最敏感,也对气候的意义认识最早,最为关心。其中有农、林、牧、渔、盐、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在室内活动的行业,也因其产品质量同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有密切关系,同时又依靠交通运输获得原材料、燃料及运出产品,也需要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和避免不利条件,不得不重视气候和灾害。
在一个行业内部,也因项目不同而对气候有不同的需求。农业中的小麦、水稻及其它作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气候要求。在医疗中,不同的疾病的医治都有各不相同的最佳气候条件。其它各行业的情况也是一样。正是因为行业内部在气候的要求上很不一致,使得行业气候分类具有多层次性。
气候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分类。虽然一定的气候分类有其特有的目的性,但是这些分类系统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特别是要素分类法与行业分类法之间的互补性更为明显。
(1)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2)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故答案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