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_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1.中国启动积雪调查是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
2.“中科院大气所”和“气科院”有何区别?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一、全球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的、关系发展的大问题
2005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碳汇、碳储、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各国、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正如我国院总理在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所提出的“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二、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由于碳酸盐岩溶解、沉积过程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图1),使岩溶动力系统在两方面对全球变化研究作出贡献,其一,碳酸盐岩的溶解消耗大气/土壤CO2,产生碳汇效应;其二,携带气候环境变化消息的、碳酸钙饱和的岩溶水迁移至地下洞穴,发生碳酸钙沉积,并将气候环境变化消息封存其中,可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高分辨率的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图1 “CO2-H2O-碳酸盐”三相不平衡开放岩溶动力系统与有机碳循环耦合的示意图
全球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2200万平方千米,占陆地面积的15%,而陆地风化产生的碳汇通量中,岩溶作用的贡献量占37%~51%。根据已有的估算结果,取其中间值0.3pgC/年,则全球岩溶碳汇通量占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净碳汇量的17.65%,土壤碳汇净碳汇通量的37.5%。
利用岩溶洞穴石笋可精细描述年、10年分辨率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能较好地甄别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影响。
三、中国岩溶碳汇效应显著
中国岩溶分布面积(包括裸露型、覆盖型、埋藏型)344万平方千米,其中裸露型岩溶面积125万平方千米,其中以灰岩出露面积最大,占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的比例超过50%。加上我国岩溶发育的4大特点,即岩石古老坚硬、第四纪地壳缓慢抬升、未受末次冰川刨蚀和具水热配套的季风气候,使中国成为岩溶最为发育、类型最为齐全的国家。
1.岩溶碳汇过程是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的过程
广西桂林岩溶试验场岩溶动力过程的监测结果显示,随着该地区植被的恢复和全球变暖,土壤CO2浓度和岩溶作用回收大气/土壤CO2的量逐年增加,从1993年到1998年,土壤CO2年平均浓度由5000×10-6增加到21000×10-6,而流域排泄水体中的无机碳的年平均浓度则由84毫克/升增加到98毫克/升。
广西和重庆典型岩溶泉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下溶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下溶蚀速率差异较明显,耕地、灌丛、草地、次生林、原始林平均值分别为4.02、7.0、20.0、40.0和63.5吨/[(千米)2·年]。因此,在进行区域尺度岩溶作用碳汇估算时,除了考虑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植被的正向演替对岩溶碳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原始林地土下岩溶作用碳汇量是次生林地的3倍,灌丛的9倍。显示出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植被恢复过程中,不仅增加了陆地生态碳汇,更增加了岩溶地质碳汇。
桂林毛村小龙背溪流外源水的输入,可增加碳酸盐岩溶解产生碳汇通量11.76%。
野外监测与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岩溶碳汇过程不仅受到降雨、温度的影响,还受到碳酸盐岩岩性、结构,植物和微生物品种和生物酶(碳酸苷酶)的影响。
2.中国岩溶碳汇通量进一步估算结果
针对中国西南典型岩溶流域的动态监测的结果显示,单位面积的岩溶碳汇强度10.95~27.87吨C/[(千米)2·年];利用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和HCO3值,估算了桂江流域单位面积的岩溶碳汇通量平均为33.1吨CO2/[(千米)2·年],而柳江流域平均为27吨CO2/[(千米)2·年];从影响岩溶碳汇过程的主导因素,构建估算模型,测算了珠江流域岩溶碳汇通量为1.85×106吨C/年,相当于42.8吨CO2/[(千米)2·年]。通过全国9条大江、大河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河流径流量占全球河川的6.8%,陆地风化产生的碳汇占全球的8.1%,而岩溶碳汇占全球岩溶碳汇的15.3%,由此可见,中国岩溶作用过程产生的碳汇通量对陆地风化消耗大气/土壤CO2的通量的贡献更大。
岩溶碳汇通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通量也更大,如果取中国岩溶碳汇通量0.016pgC/年,则岩溶碳汇通量占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净碳汇通量的21.3%,土壤净碳汇通量的23%~40%。
四、岩溶洞穴石笋古气候高分辨率的重建
集贵州荔波龙泉洞年轻石笋,长度为180厘米,精确定年为1200年,通过替代指标碳、氧同位素的测定,获得了该地区1200年以来气候变化百年尺度的4个变化旋回,以及10年尺度的气候波动(图2)。近百年来气候变化总体维持在温暖、干燥的状况,但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明显增强。利用Craig经验公式,恢复的现代气温为17.34℃,与实际测量的洞穴气温17.8℃,非常接近。
图2 贵州荔波龙泉洞年轻石笋恢复的12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模式
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中国岩溶流域类型划分方面,不同流域生态环境差异、岩石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岩溶动力条件差异有待进一步调查。
(2)河流等水体中碳形态的分析和迁移转化研究方面,已有估算结果显示由陆地向海洋输送的DIC为0.26~0.3pgC/a、DOC为0.2~0.22pgC/a、POC为0.18~0.23pgC/a,但溶解有机碳在陆地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沉积的量和过程尚需要研究。
(3)需深化岩溶碳汇过程及机理研究,力求揭示主控影响因子,建立多影响因素条件的岩溶碳汇计算模型。
(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生态重建(包括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岩溶碳汇量的增强和促进作用及定量评价,以及岩溶碳汇增汇的途径和技术研究尚待加强。
(5)岩溶洞穴石笋古环境变化记录的高分辨率研究方面,需进一步深化气候变化同位素替代指标的研究,以及从大气环流、水热空间分配方面揭示过去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的时空格局。
中国启动积雪调查是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考研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的同学们初试和复试具体的备考方法是什么?下面跟随猎考考研一起来详细看一下吧~》》各院校地理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备考方法详细汇总
北京师范大学院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
(一)初试
1、地理学硕士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30)地理学基础
2、地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以及招生人数:(不包括推免生)
学院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 (027)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01)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模拟14(02)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相互影响机制14(03)定量遥感14(04)国家安全14 (039)地理科学学部 (01)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响应12(02)干旱区地貌与土壤风蚀12(03)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123、地理学硕士分数线:
近几年分数线汇总北京师范大学最新考研复试分数线查看详情北京师范大学2021考研复试分数线查看详情北京师范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查看详情4、北京师范大学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硕士考研报考条件、报考日程、****、学制、费用 | 考研有哪些专业招生、各招多少人、考哪些科目等事项:详见北京师范大学
5、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大纲:
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信息:详见北京师范大学
(二)复试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免费领取复习资料:s://.87dh/xl/
“中科院大气所”和“气科院”有何区别?
据报道,6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简称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王建担纲项目负责人、联合国内12家重点科研单位,共同开展研究的国家科技基础调查专项“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在兰启动。
报道称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12家主要科研院所、高校和机构。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由中科院院士、西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赖远明主持,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和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参会。
该项目将首次摸清我国积雪特性及分布“家底”,项目总经费2390万元,项目实施期约为5年。积雪是全球变化的“指示器”,是重要的淡水和我国主要河流的重要补给源,积雪灾害也会导致大量生命财产损失。
目前,我国尚缺乏科学规范的积雪地面调查和可靠的积雪遥感数据集。据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党委书记谢铭介绍,“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项目的开展将填补积雪在基础调查领域的空白,“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项目的开展将填补积雪在基础调查领域的空白,能够为冰冻圈与气候变化研究、水评估、积雪灾害监测和预警等提供基础数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将气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月,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将气象研究室从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出,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
大气所主要研究大气中各种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热带太平洋和我国复杂陆面作用下东亚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机理、预测理论及其探测方法,以建立“东亚气候系统”和“季风环境系统”理论体系及遥感观测体系,发展新的探测和试验手段,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监测、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方法。
大气所现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所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包括: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另外还设有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低层大气探测部。在河北香河、兴隆、安徽淮南、吉林通榆设有野外综合观测站。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挂靠在大气所。目前,大气所拥有SGI F4000超级计算机集群服务器系统、一座用于研究城市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的高325米的气象观测铁塔以及边界层遥感探测系统和中层大气探测系统等设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隶属于中国气象局,其前身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18年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为现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是以研究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数值模式以及大气成分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中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遴选为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起进入科技部支持的国家公益类研究院。科技部下达改革后的人员编制为250人。2004年10月14日通过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委联合组织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联合评估验收,并对我院的深化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气象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后,科技人员任务饱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活跃,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才整体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学历和年龄结构明显改善的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气象科研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气象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能力持续提高”。现设有5个职能处,7个研究所(中心)、1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另有研究生部和大气科学信息部等两个科研支撑机构。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以及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创新基地也设在我院。我院还设有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风能太阳能实验室以及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中国科学院寒旱所联合共建的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青年人为主体、结合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大气科学前沿领域中进行研究的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研级科研人员50名,副研级科研人员107名。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为76人和72人,分别占基地岗位人数的45.2%和42.9%;45岁以下研究员占研究员总人数的71.4%。全院有52名科研人员享受特殊津贴,并拥有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等青年科技人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