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气候变化_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
1.人类社会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气候变化是指什么的变化?
3.超过99.9%的研究认为:人类导致了气候变化
4.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
2、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会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高峰热浪、极端暴雨洪水、沿海地区受超强台风的影响、极端猛烈的风暴潮灾害等等。
3、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饮水缺乏、粮食减产、流行疾病等次生灾害增加。4、受气候变化影响,一些绿洲可能会消失。5、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
人类社会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低地被淹没,造成大量难民,陆地上冰川融化,近期导致地表水增加,洪涝危害加大,远期导致淡水资源减少,人类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危机。
气候变暖,会导致世界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中纬度地区的耕地会退化成草原,粮食产量减少,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降水量会增加,适合于温带作物的生长,有利于粮食的增产。
解决方案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调整产业结构、研发应用低碳技术、转变观念增强低碳消费意识等被认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可再生能源
相比传统的肮脏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好处:不用担心燃料枯竭的问题,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和其它污染物,更有利于实现分布式的供电。各种研究也证明,中国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潜力。
风能
风能是世界发展最快的能源,也是相对简单的技术能源。在一道高耸的巨塔和转动的扇叶背后,藏着轻量物料、空气动力和电脑操控系统之间的一套复杂相互作用。电力从旋转轮,通过变速齿轮箱,然后送到发电机,虽然有些涡轮机不用齿轮箱也可直接推动。
气候变化是指什么的变化?
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最高哲学理念:“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
文/啠囦
关于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华优秀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表述,其中有: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天人感应、天人互泰等。其蕴含的哲理,均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天人关系的根本看法,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美好愿望。
“天人合一”之“一”,即元、始。“一画开天”、“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天人合一”,源于古代庄子《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观点。认为人与天地是同源一统的有机结合体,蕴含着人与万物同构、同体、同象、同理、同心、同气……等关系。而正式使用“天人合一”一词,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其《正蒙·乾称篇》中。
“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地交,泰”。“天人互泰”,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观点。它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对自然万物应持有仁德之心,将自然万物视作与自身有机的相连存在。并明确了人的责任义务,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人的自觉能动。
“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是以“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两者由于出现的历史背景不同,故思想意蕴也不尽相同,后者除文字表达上的创新外,内涵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不高,其许多行为与结果只能以“应天而行”、“上天意旨”等态度作解释和把握。“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人们着重思考的是“合一”问题,形式多以“静态化”、“单一性”、“机械式”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天人互泰”理念,则是对中华文明宝库的深入挖掘、承古人智慧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辩证,形式多以“动态化”、“多元性”、“灵活式”出现,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局。因此,在天人关系理念中,“天人互泰”是一种博采众长、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自然观,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在现代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上,讨论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情形,人类应该怎么样才能与自然界保持着和谐的互泰关系等方面,均有着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
“天人互泰”作为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源于时代、源于实践,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融道、释、儒等学说于一体,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动力。
人类活动的一切感知、认知以及已知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为了预测未来和把握未来。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天人互泰”理念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循环,天人是一对互动的、因果的关系,互善则互泰,互恶则互否。其理念构想,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广阔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描绘了一幅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画卷。
人类不论种族、肤色、地域、历史、宗教、文化及制度之别,均处于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体中。人类不同的文明与在不同的时期,应坚持“和合互融、共生互鉴、包容互进”原则,在弘扬其共同价值的同时,体现“和而不同”、文明共享。在中华文明史上,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讨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而“天人互泰”理念,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现代文明的别样绽放,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也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活力。
超过99.9%的研究认为:人类导致了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等气象要素的改变。这些变化可以由自然力量引起,如地球自转、太阳辐射等,也可以由人类活动引起,如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变化等。
从科学角度来看,气候变化通常指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引发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
除了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外,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因为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因为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气候变化的特点:
1、长期性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通常需要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明显察觉到。这种长期性使得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2、全球性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即地球上所有地区的气候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全球性使得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应对。
3、不可逆性
一旦气候变化发生,其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采取了应对措施,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种不可逆性使得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需要采取长期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减缓其影响。
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超过99.9%的研究认为:人类导致了气候变化
Credit: 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据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2021年10月19日提供的消息,超过99.9%的研究认为是人类导致了气候变化(More than 99.9% of studies agree: Humans caused climate change)。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0月19日已经在《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网站发表——Mark Lynas, Benjamin Z Houlton, Simon Perry. Greater than 99% consensus on human caused climate change in the peer-review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1, 16 (11): 114005. DOI: 10.1088/1748-9326/ac2966, Published 19 October 2021.
一项对88125篇气候相关研究的新调查显示,超过99.9%的同行评议科学论文同意,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这项研究更新了2013年的一篇类似论文,该论文显示,1991-2012年间发表的97%的研究支持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地球气候的观点。目前的调查研究了从2012年到2020年11月发表的文献,以 探索 共识是否已经改变。
康奈尔大学科学联盟(Alliance for Science at Cornell University)客座研究员、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马克·莱纳斯(Mark Lynas)说:“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现在达成的共识远远超过99%,任何有关人类造成气候变化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公众对话几乎已经结束。”
康奈尔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该研究的合著者本杰明·霍尔顿(Benjamin Houlton)说:“认识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作用至关重要,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动员新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气候相关灾害对企业、人民和经济的毁灭性影响。在同行评议的科学文献中,对人类造成气候变化的共识超过99%。”
尽管有这样的结果,民意调查以及政治家和公众代表的意见都指向错误的信念和主张,即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仍存在重大争论。2016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现,只有27%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几乎所有”科学家都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2021年盖洛普(Gallup)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自工业革命以来观测到的地球气温上升是否主要是由人类造成的问题上,美国政界的党派分歧正在加深。
马克·莱纳斯说:“要理解共识存在于何处,你必须能够量化它。这意味着以连贯而非武断的方式调查文献,以避免交易精心挑选的论文,而这往往是这些争论在公共领域进行的方式。”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2012-2020年发表的88125篇英语气候论文中随机抽取了3000篇研究。他们发现,在3000篇论文中,只有4篇对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马克·莱纳斯说:“我们知道(气候怀疑论者的论文)发生的次数微乎其微,但我们认为在8.8万多篇论文中肯定还有更多。”
合著者西蒙·佩里(Simon Perry)是一名在英国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也是科学联盟(Alliance for Science)的志愿者。他创建了一种算法,可以从此团队知道存在怀疑的论文中搜索关键字,比如“太阳(solar)”、“宇宙射线(cosmic rays)”和“自然周期(natural cycles)”。该算法应用于所有88000多篇论文,程序对它们进行排序,因此怀疑者的排名更高。正如预期的那样,他们发现许多持不同意见的论文都排在了前面,而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的论文则排在后面。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产生了28篇含蓄或明确持怀疑态度的论文,都发表在次要期刊上。
西蒙·莱纳斯说,如果2013年的研究97%的结果仍然让人们对人类对气候的影响的科学共识存在一些疑问,那么当前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消除了任何不确定性。“这应该是最后的定论了,”他说。
Abstract
While controls over the Earth's climate system have undergone rigorous hypothesis-testing since the 1800s, questions over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f the rol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modern climate change continue to arise in public settings. We update previous efforts to quantify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by searching the recent literature for papers sceptical of anthropogenic-caused global warming. From a dataset of 88125 climate-related papers published since 2012, when this question was last addressed comprehensively, we examine a randomized subset of 3000 such publications. We also use a second sample-weighted approach that was specifically biased with keywords to help identify any sceptical peer-reviewed papers in the whole dataset. We identify four sceptical papers out of the sub-set of 3000, as evidenced by abstracts that were rated as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sceptical of human-caused global warming. In our sample utilizing pre-identified sceptical keywords we found 28 papers that were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sceptical. We conclude with high statistical confidence that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human-caused contemporary climate change—expressed as a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publications—exceeds 99% in the peer review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
前者包括了太阳活动的变化、火山活动,以及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的变化、土地利用和陆面覆盖的变化等。
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在人为原因中,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包括大量耗费化石能源、砍伐热带森林、生产和使用化工合成产品等,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