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综合措施的基本原则

2.当前我国高温热浪达到最强,持续时间会继续延长,我们该如何应对?

3.地学篇 绿叶是上苍赐给地球的礼物

4.谁帮我整理一下新课标高考生物必修三 大题的有关知识点(神经调节啊 体液调节 免疫等)

5.一年中24节气是怎么分配每个节气有多少天啊

气候变化的三个方面_气候变化的主要渠道

黄河的地理概况与前景预测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

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

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

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

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

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

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

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

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

形大弯道。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

1500~2000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

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

万千。

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

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

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

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1倍左右。

黄河流域的太阳总辐射量在全国介于中间状况,北纬37o以北地

区和东经103o以西的高原地带,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

年;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虽然不及

国内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强,但普遍多于东北地区和

黄河以南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

(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

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

水的主体。上述三个不同来源区的洪水,组成花园口站三种不

同类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间和龙三间来水为主

形成的大洪水(称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陕县站实测洪

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据调查估算陕县站洪

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这类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

大的特点,对下游防洪威胁严重。二是三门峡以下三花间来水

为主(称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

方米每秒和调查的1761年花园口站3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这类

洪水的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

下游防洪威胁最大。三是以三门峡以上的龙三间和三门峡以下

的三花间共同来水组成(称为上下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

年洪水,花园口站流量分别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

秒。其特点是洪峰较低,但历时较长,对下游堤防威胁也相当

严重。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

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

低。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

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

3~5米,最高达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

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1933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

秒洪水,水大沙多,边涨边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峡谷,从

温县、武陟到兰考、长垣,两岸堤防共决口61处,不少是洪水

漫过堤顶决口成灾。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

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黄河决口后,如长期

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迁徙改道。

河道整治是人们为了防治水害、兴修水利而取的控导水流、

稳定流势的措施。黄河的河道整治源远流长。由于河道两岸历

来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因此从古代开始就用了一些整治

河道的措施。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大禹利用顺水之性、

因势利导、疏川导滞的办法,将漫流洪水排泄入海。西汉时期

在竣县一带的黄河上,于水流严重淘刷的弯曲段,修筑石堤御

流,以防破堤决口。东汉时在原阳一带修建了“八激堤”,即

用石料在受溜淘刷严重的堤段修建石垛,以托溜外移,类似现

代险工的坝、垛。明代潘季驯在多年治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

“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

势猛则沙刷,沙刷河深”关于水沙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断,并提

出了稳定河道,坚筑堤防,束水攻沙,借清水刷黄的治河方

策。他主张修筑由缕堤、遥堤、月堤、格堤组成的堤防系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指导实践意义。

历代取的整治河道措施,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管理的传统模式可以概括为:

黄河管理主要着眼于人类安全与经济;在管理措施中主要着眼

于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着眼于坝、库建设。这一模式

固然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但根据黄河及流域的现时水、生

态、经济、社会状况,根据对黄河的现代需求,根据上述

框架,这一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忽视了黄河生

态,黄河文化;第二,由于偏重工程,轻视制度,偏重坝库,

轻视其它工程措施(如配水、环保等),因而未能更为有效地

提高水质量和利用效率,扩展水的服务功能,改善水

经济收益分配的公正性。

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黄河水利委员会将从以

下方面着手落实: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有效管理流

域及相关地区水利用;增加黄河水量的外流域调水方

案研究;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

的治理方略;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

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治理黄河河口。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

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70年代后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

吨,80年代初为21.7亿吨,90年代初已达32.6亿吨,10年间

增加50%以上。其中工业废水23.3亿吨,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

71.5%,生活污水9.3亿吨,占28.5%。从1993年黄河水资

源保护局组织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进行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结果

看,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以下,以及部分流经城市、工矿区的

主要支流,日排废污水5000吨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就达1500多

个,其中直接排入黄河干流的近150个,约占10%。仅调查范围

内,废污水年入河量已近32亿吨。由此可见,目前全流域废污

水实际年排放量远高于统计值32.6亿吨。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随地形

阶梯,自西向东由冷变暖,气温的东西向梯度明显大于南北向

梯度。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的最低中心处于河源的巴颜喀拉

山北麓,流域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河源区的黄河沿站,曾有过-

53.0℃的记录(18年1月2日)。年平均气温为12~14℃的高值

区则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流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出现

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伊川站,其值达44.2℃(1996年6月20

日)。

发源于甘肃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上游就被重度污染。

出甘肃后,流经陕西 18 个县市,在为西安、宝鸡、咸阳、渭

南等省内中心城市补给水源的同时,接纳了至少 3 亿吨工业废

水,其中,铬 21.2 万吨,从而使渭河成为黄河污染最严重的

支流之一。造成污染的“名副其实”的主力是造纸业。均没有

任何环保设施,制浆时产生的黑液,漂白时产生的白液,都全

部直接排入渭河。在工业污染居高不下的同时,沿黄生活污染

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流域内的大城小镇,竟然绝大多数都没有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排放的约 20 亿吨污水,仅有

8.8% 经过处理,达标则只有可怜的 5.5%。80 年代初期,黄

河水污染主要发生在枯水季节,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丰水与

枯水季节污染程度不相上下,丰水季节污染显著加重,干流的

污染范围从兰州、包头等老工业基地往中下游扩展,在老污染

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原来水质较好的潼关、石嘴山、

花园口等河段,水质明显恶化。

也许到未来,再看不到忙碌的沙船,代替他们的是先进的过

滤器,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工作大量集泥沙,让黄河更清澈

更美丽,如果人类还不警觉,还是无止境的开,造成了恶性

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大家一起保护黄河,让她更美丽、更辉煌!

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综合措施的基本原则

气象学博士的就业渠道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就业方向:

1.气象研究机构:气象学博士可以在国内外的气象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如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这些机构通常会招聘气象学博士来进行气候模型研究、天气预报技术研发等工作。

2.大学和科研院所:气象学博士也可以在大学和科研院所担任教职或研究员,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可以开设气象学相关的课程,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项目,并发表学术论文。

3.部门:气象学博士可以在国家和地方的气象部门工作,参与气象监测、预警和灾害管理等工作。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提供决策支持,帮助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4.气象服务公司:气象学博士也可以在气象服务公司工作,为农业、航空、能源等行业提供气象预报和咨询服务。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5.环境咨询公司:气象学博士还可以在环境咨询公司从事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他们可以评估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高温热浪达到最强,持续时间会继续延长,我们该如何应对?

随着全球对灾害风险管理的承诺和投资的不断增加,相关工作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也在逐渐加深对优秀做法、成功的促进因素和障碍的理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创新研究,可以为有效适应项目的基本要素快速提供有价值的评价指标。近期,为应对各种冲击和胁迫(包括致灾因子和气候变化效应),从事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就如何提升恢复力开展了建设性的讨论。讨论过程中发现,从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两个方面取得的经验及面临的挑战等具有明显的重合,因此,对取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的综合措施逐渐达成共识。

基于以上逐渐增长的认知,形成了以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的10项原则”11。整体来说,这些原则为从事发展和人道主义事业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系列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标准,这些标准适应于多个领域和不同情景下的项目周期。

(1)增强对致灾因子和气候变化的认知:危害、气候变率及气候变化会对相关区域和人群产生影响,通过加强对其历史变化、当前状况和未来趋势的认知,为人类决策和行动奠定基础,从而提升灾害和气候变化的恢复力。这些认识需要包括多尺度的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如区域和地方尺度。通过促进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风险分析过程并分享经验,增强G其对致灾因子和气候变化的认知。

(2)增强对暴露度、脆弱性和能力的认知:评估群体、系统和的脆弱性和能力,应该是确定项目的实施区域、目标人群(包括对脆弱性具有不同认知的人群)和项目目标的决策基础,也是确定能够提升灾害与气候恢复力的各项措施的决策基础。这不仅需要分析当前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还应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影响。通过过程参与和经验分享,增强所有利益相关者对暴露的成因、脆弱性和能力的认知。

(3)明确权利与责任:国家和地方应当成为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的责任主体,提高人民对权利的认知,并保障人们享受其应有的权利。治理G体系和政策环境需要保障面临风险或受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人群享受其应有的权利,使他们有权要求承担决策和行动的责任。此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非组织,应该补充和促成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

(4)加强受危人群的参与和行动:所有处于风险的人们都有权利参与到影响他们生活的决策过程中。人们对影响的直接认识是保障他们根据经验分析并取行动的重要基础。受危人群自身及其委托代理人决定了提升恢复力策略的持续性。因此,所有制定政策的过程和行动都需要受危人群的直接参与,包括女性、男性、儿童及高风险人群。

(5)促进系统性的参与和改变:由于危害和气候变化影响导致的脆弱性和暴露度存在多种成因和驱动力,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策略需要全社会和所有部门的参与。多部门和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目标是将灾害与气候恢复力提升作为发展规划的核心。所有参与者对这一目标的承诺应该反映在各自的政策、规划和预算中。

(6)促进多层级的协同配合: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对家庭、社区和地方取的行动至关重要。类似地,一项政策或者法规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取决于各级的执行度和与受危人群的相关度。各层级取的决策和行动应当互为借鉴,并与发展规划协调一致。

(7)借鉴并建立多渠道知识体系:灾害和气候变化风险分析应当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补充当地传统的认知,从而促进新认知的形成。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措施应促进有效措施的重复实施,鼓励自主性创新和引进适合的外来技术帮助解决新的或者加剧的挑战。监测和评估已经实施的策略和项目,确保知识的吸收和经验的分享。

(8)秉持灵活性和响应性:由于气候变化的效应和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局地水平其不确定性更高,而且许多动态过程(诸如城市化和环境退化G)均可以影响暴露度和脆弱性,因此,灾害和气候变化风险分析需要考虑新知识。同样,提升灾害和气候恢复力的项目和策略也应保持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发生的新情况。

(9)注重不同时间尺度:分析过程、策略制定和项目设计均需注重当前已知的风险和未来可能的情景。不能忽视对已知危害发生的防范工作,使其支撑气候变化中的长期影响及其他潜在的、未知的冲击或胁迫的适应能力建设。此外,需要根据时间尺度进行相应的分配和适应活动的规划。

(10)遵循无害原则:提升灾害与气候恢复力的策略和项目要始终包含对其潜在负面影响的评估,包括引发的冲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现潜在的危害,需要将能够大幅降低或去除负面影响的措施纳入实施策略和项目设计中。为了避免产生错误的认识,或者促进不当适应G,项目要始终基于多灾种和多影响进行评估。

本指南的第3章至第6章阐述了在项目实施周期中、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情景下如何应用综合方法进行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

案例分析:越南中部沿海省份适应逐渐增加的气候变化脆弱性12

项目实施地:越南

项目实施方:世界宣明会

沿着越南3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低洼河流三角洲,当地居民以水稻生产和近海养殖为生,他们面临的重要长期威胁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盐水入侵13,更直接的威胁来自日益严重的台风和日益频繁的洪水。

2005年,世界宣明会开始在越南中部沿海省份广义(Quang Ngai)省开展工作,当地社区受灾害影响严重,恢复生产面临巨大困难。为了提高当地的适应能力,其中一个项目关注于利用各种现有的当地资产,提高社区对灾害和极端气候的恢复力。在37个小村庄建设了43处中小型的基本设施,包括为保障雨季交通畅通的田间道路养护和硬化,以及避免儿童接触污水的操场垫高。49个村庄的1000多户还获得了修缮房屋的。项目还关注为家庭创造可替代的经济收入机会,以使他们不再依靠种植单一作物来维持生活。2583户家庭得到了创造额外收入的支持,诸如种植竹子或出售农产品,而非单一种植水稻和水产养殖。

以学校为本的项目,确保儿童能够获取面临灾害时充分判断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信息。项目执行过程中,红十字会为社区的备灾信息传播提供了无线通信系统和广播站。该项目还开发了家庭和村庄灾害风险管理(DRRPs),有助于制定和取灵活的前瞻性决策和治理措施,并通过与省、市、区县和社区水平的规划相结合,促进多层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为了加强受危人群的参与和行动,项目中选出100多个村庄协调员,组建了10个营救小组,对他们进行自然灾害减缓和医疗救护方面的培训。相应地,他们帮助10个镇子、50个村庄及7000多户家庭制订了自己的灾害风险管理,这些都纳入到地区和国家已有的规划中。以学校为本的灾害防范项目直接提升了儿童的,惠及500名教师和2万名学生。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吸取了以下经验:①在现有的框架内开展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并将其纳入当地的规划是获取支持并为当地项目争取的关键;②虽然创造有利环境和鼓励创新对促进发展替代生计措施至关重要,但是大多数接受小额的家庭所能投资的范围非常有限,多数都是投资于种植竹子、生产鱼子酱和种植蔬菜等,导致这些产业的市场饱和,广义省与主要商业中心的遥远距离放大了这一饱和现象;③由于缺乏维持新生计活动所需的劳动力、知识、土地和市场链条,不是所有的生计项目都能取得成功,因此,在发展多样化的生计活动时,需同时提供相关的技术,这对确保适应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有些新的经济收入方式并不成功,例如在河岸边种植竹笋并没有增加经济收入,因为在竹笋还未长成之前已被洪水淹没,这说明仅拥有资产还不足以提高适应能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定人们具有相关的劳动力、知识、土地和市场链条,保证从出售竹子和家庭农产品中获得收益。然而,种植竹笋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的增长是一项长期投资。项目结果证实,技术知识的长期投资对于那些需要快速提高收入的社区来讲是一项挑战。

常见问答

1.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具有相似的目标和共同的效益,因此,它们两者之间紧密相连,两者均关注如何降低人们面对危害的脆弱性,提高人们预测、应对和灾后恢复的能力;由于气候变化增加了与气候相关的致灾因子的频率和强度,取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对支撑社区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并非所有的灾害致灾因子都与气候相关。与气候(或水文气象)相关的致灾因子主要包括洪水、干旱和风暴,与气候相关的灾害风险管理同样可以应用于地质致灾因子(例如地震、台风和火山爆发)、技术致灾因子(例如工业、化学泄漏)和冲突。同样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不一定都是危害,其中包括影响社区的长期效应,例如温度升高、季节规律异常、降水格局变异和海平面升高,还包括对粮食和食品安全、健康和贫穷的后续影响。

2.气候和天气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别在于时间尺度。天气是指从数小时到数天的温度、降水和风的变化;气候是指天气条件的长时间尺度(大于30年)的平均态。

3.如何处理气候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虽然气候预测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气候变化科学的主要结论是基于多个事实的,这些事实证明地球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层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这一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由于气候预测存在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同时气候变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气候变化行动的决策不仅需要基于科学上的考虑,还需要考虑广泛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

4.气候变化适应是唯一的措施吗?

答案是否定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世界还致力于解决其成因——温室气体污染。如果继续按照当前排放趋势发展,全球平均温度将在未来50年内上升2℃~3℃,到21世纪末有可能超过5℃或6℃(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2006)。这将带来多种严重的后果:从永久冻土融化到热带雨林消失(贮存的碳随即消失),几乎所有极地冰川将消失,极地冰盖融化。一旦达到2℃~3℃的升温阈值,阻止全球变暖将变得极为困难。

因此,人类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变暖危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这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付出巨大的努力。

然而,尽管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减少排放,有些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一小部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却最为严重,需优先取适应措施以应对潜在的影响。

5.人道主义救援取灾害风险管理是否现实?

即便是在需求紧迫的情况下,人道主义援助的各种方式也可以提高个人、家庭和社区自身及当地机构的恢复能力。例如,现金发放可以平衡人们在紧急需求和保护生计资产之间的矛盾,避免增加他们的脆弱性。当国际组织与当地组织合作分配紧急援助物资(例如临时性避难所)时,双方可以互助,一方面,当地组织可以帮助国际组织有效分配紧急援助物资;另一方面,当地组织可以从灾害救援中获取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社区的备灾G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不同的灾害情景提供有效的人道主义援助,同时人道主义援助也是人们的一种现实期待。更多相关指南,请参见5.2 人道主义危机的早期恢复部分。

在缓发性灾害中有更多机会降低当前和未来灾害的风险。发展和人道主义组织可以提供援助,帮助人们降低患病的风险,例如,在易旱区修复水源,为洪涝区提供饮用水消毒用的氯及相关知识;他们还可以为加强早期预警系统G提供技术支持,改进疏散流程,提升地方评价和降低风险的能力。获取更多指南,请参见5.4缓发性灾害部分。

环球人道主义应灾最低标准的若干核心标准与灾害风险管理相关。获取更多相关的实际行动、指标和指南备注,可以参见该环球手册(工具和第114页)。

工具和

更多信息和链接,请参考工具和第115页。

地学篇 绿叶是上苍赐给地球的礼物

这代表当前地球的冷热有点失衡,更容易导致大冷大热这样的极端气候出现。

人类发展新能源是为了缓解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各种极端气候问题。

然而,各种极端气候问题却又反过来拖慢了人类发展新能源的步伐。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挺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就像是一场拔河拉力比赛,人类发展新能源在和极端气候问题拔河。

是人类坚决发展新能源,最终减少了极端气候现象发生频率。?

还是不断增多的极端气候现象,最终让人类动摇发展新能源的决心。

当前主要问题是,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都迫使欧美等国为了保障能源稳定,不得不重启煤电,从

去年到今年,欧美等国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燃煤发电大幅增长的现象。

这并不利于人类团结一致来进行碳减排。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只要其他人掉链子,想要解决气候问题,是十分困难的。

这是一个水桶效应,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这也是全球要解决气候变暖问题,最难的地方。

一、长江流域天气变的不稳定,比如0年是大洪水年,2022年又是“枯水年”,但是整体看,长江

流域降雨量会下降。类似54年的超级洪水,或者70年这种千年一遇的洪水,估计在未来300

年都机会比较小了。超级洪水的机会变小,类似20年98年这种一般洪水,会变多。98年

洪水虽然很大,但是主要问题是洞庭湖调节能力变弱,让河道水位太高,从洪量来看,和54年还

是有差距,算不上历史级洪水。虽然这只是今天的卫星云图,但是最近十年,大家应该明显感觉到,北方降雨量确实是增加了,未

来100年到300年整体还是这个情况,主雨带会继续北压

其实,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西部地区就一直处于长期干旱的状态,冬季短暂的降水不足以解决该

地区严重的缺水问题。

今年美国西部干旱加剧,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

包括,美国前两大水库米德湖和鲍威尔湖的水位都处于历史低位。

所以,今年又上演了美国西部7个州抢水的一幕。

其实去年北美就遭受过极端高温热浪,加拿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甚至达到49.6摄氏度,连续4天打破

历史最高纪录。

二、传统的中国气候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未来的中国气候分界线,会明显北压,到更西北一些,

简单说会移到原来的“胡焕庸”线附近,取代今天的秦岭-淮河线,华北地区会变的非常湿润,普遍

降雨量从原来的400-600毫米,抬高到600-1000毫米,胡焕庸线西边地区,降雨量也相应增加,降

雨量普遍从原来的400毫米一下,提高到600毫米以上。

事实上随着气温增加,现在我们可能比较接近5000年前左右的“仰韶文化 ”时期的气温,而仰韶

时期。

大量的文明遗址,都在这一线,也非常值得思考,这主要是随着天气变暖,季风北上以后,冷空气会迅速南下,把主雨带压回南方,但是现在气温变暖,主雨带,可能才会退走,“华西秋雨”会大大加强。气候整体说,在几十年内有不稳定状态,但是整体上,现在的气温可能已经超过,汉唐,以及周,

未来几十年,会上升到“仰韶时期”,还是基本没大错,长江平均年径流量,会减小百分之10到

20,黄河年径流量,会增大百分之30到50。

三、作为气候来讨论,特别是针对未来长期气候的讨论,真正要注意的到不是长江流域的热浪,当然现

在热浪的事情,几乎天天都在热榜上挂着,但是极端气候的讨论,更应该关注的是长期的影

响。必定夏天也到了末伏,要不了多久就要过去了,而“华西秋雨"也必然会到来,南方的降雨在9

月至少在四川,汉江流域还是会补充的。

真正值得关心到不是长江流域的热浪,而是青藏高原的热浪,但这里要真的关注的是,青藏高原的

热浪,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研究水文的,研究气候变化的,都对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非常关心,比

如研究地震和洪水关系的,研究青藏高原雪线和气候关系的。这次三江源 以西一直到大半个青海

都这么热,这种影响可能是长期的,甚至是跨年的。

四、水汽含量,并不是降雨的必然条件,从大规模范围来看,冷暖空气的冲,能形成大规模的锋面雨

才是降雨的基本条件,从图上明显看出,长江一代,特别是四川盆地,水汽含量非常充足,但是

现在的情况是,四川根本就下不了雨,而且热到了43度,而黄河 “几字弯”,也就是呼和浩特到北

京一线,最近是处于主雨带上。对比看一下未来十天的天气预报吧。

所以有好多爱好者,甚至我看的一些大学专家教授说的,南水北调调水到新疆,然后在罗布泊,甚

至塔里木盆地,搞一个大湖。就能把西北增加200毫米降水量的,看来对天气,降雨,还是缺少基

本的认知啊。设在罗布泊有一个大湖,虽然盛夏里,蒸发量非常大,但是因为处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没有冷暖

气流的对冲,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增雨条件,当然不能说一点不增,但是即便是几万平方公里的湖

泊。估计降雨量增加也就25毫米一下。

五、中亚的气候就是例证,巴尔克什湖 面积 1.82万平方公里,更大的里海有37万平方公里,面积比华

北平原还大。但是因为处于单一的气流控制下。并没有造出什么江南效果。短期的一年内的热浪是应该想半法应对的,但是主要的问题还是我们对未来长期的气候变化,要有

更长远的认知。我们确实有历史级的工程,但是也确实面临着历史级的困难。江梯级,三峡,丹江口 ,都基

本跌落到汛限水位了。如果“秋汛”还不能如预期有比较强的降雨,那下半年水电的情况比较糟糕

了。当然到了现在这个情况,也顾不上发电的事情了,只能继续放水抗旱。

谁帮我整理一下新课标高考生物必修三 大题的有关知识点(神经调节啊 体液调节 免疫等)

地学是人类开启地球科学之门的金钥匙。地球是一颗有生命的行星,它像一颗巨大的“梨状体”。华北平原的成因得天独厚,水的冲洪积作用形成了华北平原第四系地层结构、地貌单元和水环境特征。“上苍”一词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华北平原地下水是水文地质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

绿叶是上苍赐给地球的礼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星宿列张,经纬格物,滴漏更响,阴阳参合,推演五行。从古代人们就对自然界充满了探求的欲望。十六世纪时哥白尼创造的“日心说”颠覆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局限观念,揭示了宇宙和地球的一般规律。人类认知地球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原动力。

我们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地球是天体中的一颗有生命的行星。它绕着太阳自转和公转。自转一周为一日,公转一周是一年,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就是公历(阳历)历法。日出日落、昼夜更替,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冷暖分明。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着地球旋转。月圆月缺,盈虚苍穹。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而以月亮的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就是阴历历法。地球是运动的,运动过程体现的是时间,时间是客观的。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梨状体”,它的北极略为凸出,南极略平。

如果把地球用刀切开来看,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中心是地核,中间层是地幔,上层是地壳。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梨状体示意图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结构示意图

地壳蕴藏着矿产,因此是地质科学研究探索的主要对象。

关于地壳的结构即地质构造,我们从科学家编制的《中国年代地层表》可以了解很多知识。即使不是专门从事地质专业的人们,细心地读一读这张表格,也会开明眼界、开阔思路,明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至少可以知道“深奥”的道理有出处,科学的知识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或许你会联想到前些年政治文件里出现的字眼儿“断层”、“滑坡”,这些名词不都是地质学家的专业术语吗?设能将这个附录现代汉语词典,与《我国历代纪元表》、《元素周期表》排列在一起,则这三张表由表及里、自上而下、从古至今、循序渐进、从宏观到微观揭示了地球史、社会史及物质变化的一般规律。所以说学点儿地学常识,对于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是会有帮助的。

中国年代地层表

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又分为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三个连续不断的、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构成的圈层。这三个圈是活跃的、相互作用的、甚至具有因果的关联。所谓水圈,是指地壳表层、表面和围绕大气层中存在的各种形态的水,包括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水。地球表面70%的面积为海水所覆盖,陆地上还有许多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水,这些水是包裹在地球表面的连续水层。海洋和大陆上的水,蒸发蒸腾成为水汽进入大气圈,随着空气的运动,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形成雨、雪、冰雹降落到地面,或形成冰川、河流、湖泊,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冰川融化流动补给河流,河流或流入海洋、或入渗地下、或蒸发、或被吸纳。水与生物圈关系密切,是生命新陈代谢的源泉。这就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示意图

地球上陆地高低不平,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大的平原一般是最新地质时代地面沉降伴随着河流堆积的结果。华北平原是一个大型中、新生代的沉积盆地,基底下部由太古宇和古元古界经过褶皱变质形成的复杂变质岩组成,前者为海相碳酸盐岩,后者为陆相碎屑岩。区内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普遍缺失。华北平原震旦纪时是准平原,寒武纪、奥陶纪时是稳定的陆缘海,中奥陶世后整体上升,直到中石炭世再度下陷沉积。在此期间构造运动以升降运动为主,岩浆活动比较微弱。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后,该区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燕山运动使其盖层遭受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变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中酸性为主的火山喷发和花岗岩浆侵入,使原有构造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以系列北北东和北东向排列的隆起和坳陷相间的次级构造和深大断裂,成为目前该区隆起坳陷构造格局的雏形。燕山运动晚期以来,华北平原继承性活动且以强烈升降运动为主,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第四纪时本区新构造运动仍然很活跃,并伴有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在东部沿海地区曾发生多次海侵活动。第四纪以来,曾多次出现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太行山东麓及燕山南麓有过多次冰川活动,致使第四纪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冰川、冰水活动特征,这对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含水层的划分和咸水体的形成有直接影响。新生代地层在平原中部广泛分布,一般厚度为1000~3500米,最厚处可达5000米。总而言之,华北平原的形成是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沉积及新构造运动的结果。水的冲洪积作用形成了华北平原第四系地层结构、地貌单元及水环境特征。滦河、海河、黄河三大水系是塑造华北平原的巨掌。华北平原得天独厚,她如镶嵌在地球上的一片肥硕丰腴的绿叶,是上苍赐给地球的礼物。上苍不是东方神话传说中的“玉皇大帝”,也不是西方宗教里标榜的“上帝”,而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

在自然界中,大气降水、冰雪融水以及地表河流、湖泊、水库的水,通过土壤砂砾、岩石裂隙或溶洞暗河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是地球水圈的组成部分,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人们把地下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因此地下水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越来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地下水也是地质环境的活跃因子,水质、水量和流动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地质环境的状况。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有着源源不绝的热流。地下水是地热能源的传导介质和载体,不论是开高温地热能源,还是开发利用浅层地温差获取能效,地下水的功能效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地下水也有危害的一面,如地下水因素引发的工程崩塌、矿井涌水、土壤盐碱化等事故和灾害。地下水受到污染连锁引发环境的破坏更是人类面临的新课题。掌握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兴利避害,是地质学科的重要门类——水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地下水来自地表水的渗透。地下水储存在地下砂砾石的孔隙中称为孔隙水。储存在碳酸岩的溶洞间的称为岩溶水。储存在基岩断裂空间的水称为裂隙水。地层岩性和结构限制地下水的积聚分布、储量及运移,形成了透水层、不透水层、半透水层。按埋藏情况可分为土壤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土壤水是分布在地表附近土壤中的地下水,它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管水等状态存在。土壤水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土壤水也被称为包气带水。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华北平原地热丰富,地热潜能巨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地下水是传输地热能的唯一介质,热水中溶解、携带的化学物质对设施及土地环境的腐蚀、污染严重。

浅层地下水是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渗透遇到不透水层阻隔,形成的第一层饱和的含水层,这个层间的水称为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由于埋藏浅,可以直接接受降水、地表水等源头水的补充,循环交替强烈,地下水位升降快。弄清浅层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是人们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最要紧的实际问题之一。

深层地下水又称承压水。顾名思义,深层地下水是埋藏在浅层地下水的地层下两个不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间的水。依次向下可分为第Ⅰ含水层组、第Ⅱ含水层组、第Ⅲ含水层组……深层水由于埋藏深,并由隔水层或弱透水层覆压,不能直接接受降水、地表水等的补给,地下水循环缓慢。深层地下水补给速率相对迟缓,储量有限,年龄长,有的是古代沉积物中封闭保存的埋藏水。

地下水是有年龄的。运用同位素方法可以估测地下水的年龄。掌握地下水的年龄,弄清地下水的更新补给能力,是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量的重要科学依据。它也表明了地下水是可再生的,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地下水的数量是指一个地下水系统或一个行政区内地下水的天然量、可量、开量。地下水的天然量是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和交替,可以恢复更新的重力地下水。可量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持续开利用的,并在开过程中不发生环境地质负效应的地下水水量;对于深层地下水它也可表述为地下水可利用量。地下水的开量则是指已经开的数量。一般以年为周期统计核算量的数值。

地下水的化学组分标明了水的品质。地下水的化学组分与其生成、运移、储存环境密切相关。水的品质决定了它的功能效益。一些含有有益元素的地下水价值更高,如饮用矿泉水、医疗矿泉水,也有含有有害物质和不易利用的劣质水。

地下水在不断地运动,向下渗透、侧向流动、突破隔水层的越流。突出地表为泉水,有自流泉,也有人工开凿的水井。

地下水库是人工调蓄的创造。它是利用地下含水层的渗透功能、储水功能和给水功能,将地表水源人工导流增补地下水。与地面水库相比较,地下水库水质安全,没有蒸发损失,不占土地,工程造价几乎等于零。近些年来,水文地质科学家应对“南水北调”工程评价了华北平原沿线地下水空间的调蓄潜力,编制了地下水库的选择方案。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图为修建在北京牛栏山潮白河拦截水库弃水的节制闸。弃水被拦截导渗入开水源地,人工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能力,使水厂的供水能力得到持续保障。由于弃水经过了地层岩土的吸附过滤自然净化,水质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华北平原地下水开利用程度最高,地下水对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同时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最重。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水文地质工作关注的重心。要问什么是水文地质,这个学科名字是从前苏联翻译沿袭来的,它还有个小插曲儿。新中国组织的第一个地质学家考察团访问前苏联全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翻译为这饶舌费口的一长串名字着急,我们的一位老地质学家发问:你说的就是地下水吧。地下水三字通俗,大家都恍然大悟了。由于当时的形势是一边倒,学苏联,我们在行政、教学、科研、生产中都照搬了前苏联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科的研究内容深度和广度都在发展,人们开始用更为明确的概念—地下水与环境替代外来语。我国的水文地质事业开创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的。在华北平原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为主,先后开展了1∶20万全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进行了地质分区1∶5万、1∶10万农用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包括“河北平原(重点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勘查”,首次对华北平原第四系作了统一划分,建立了地层层序,划分出全淡水区,对浅层和深层地下水进行了初步评价。15年以来,陆续编制五年系列的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积累了相应地下水基础数据。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以地下水评价为主,针对经过20多年地下水不断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和局部出现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问题,先后开展了“黄淮海平原水文地质综合评价”等科研项目,初步确立了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系列,较系统地进行了浅层地下淡水评价,探讨了咸水成因和分布规律,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之初,开展了“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38”项“华北地区水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基本阐明了区域地下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57”项“华北地区地下水评价”提出了地矿和水利专业部门认可的地下水量。进入21世纪展开的新一轮国土大调查,把气候发展变化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变化列入华北平原地下水研究的重要内容。水文地质科学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着重研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合理划分;新近—第四系含水岩组构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变化及水循环演化机制;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系列重建;识别地下水合理开的环境约束条件;创建华北平原地下水动态数字模拟与评价平台。

山前—滨海湾水文地质剖面图对水文地质科学家用来说,就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在华北平原中部大地剖开了一道缝。它是华北平原从山前到滨海的典型剖面,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剖面西起河北省石家庄市,东至山东省滨州市,包括山前冲洪积扇平原、中部古河道带平原和滨海冲积海积平原三段。该剖面是多层水文地质结构、砂层和粘土层相间展布。根据第四系含水层组的划分原则,共划分四个含水层组。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山前至滨海水文地质剖面示意图

第Ⅰ含水层组底界埋深为10~50m,是地下水积极循环交替层,在山前平原冲洪积扇和扇间、扇前地带具有不同的水文地质特征。在冲洪积扇地区,含水层粒度大,垂向连续性强,具有较强的入渗和补给条件;在山前冲洪积扇扇间及前缘地带,含水层粒度变细,层薄层状多层含水层结构;在扇前洼地地带,含水层多由粉砂组成,厚度多小于10m,单位涌水量小于5m3/(h·m)。该层对地下水开发利用意义不大,但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第Ⅱ含水层组底界埋深一般为120~210m,属于微承压、半承压地下水,与第Ⅰ含水层之间缺乏稳定的隔水层,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循环交替能力较强。自西向东发育2~3套中细砂-中粗砂-砂砾石韵律层,含水层透水性与导水性均比第Ⅰ含水层组强。该层是农业用水主要地下水开层。

第Ⅲ含水层组底界埋深一般为250~310m,山前平原含水层由3~4套中细砂-中粗砂-砾石韵律组成,在大型扇体内部与上覆第Ⅱ含水层之间无连续分布的隔水层,二者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他地段一般有单层厚度5~10m的粘土或砂质粘土分布,水力联系弱;中部平原由3~4套细砂-中砂韵律构成,与第Ⅱ含水层组相比,粒度粗,分选好,单层厚度大,导水性较强,单井涌水量为5~15m3/(h·m);在滨海平原,含水层以粉砂、细砂为主,富水性、导水性和补给条件较中部平原更差,单井涌水量一般5~10m3/(h·m)。该层是目前承压地下水主要开层。

第Ⅳ含水层组底界为第四系基底,该层地下水水力性质为承压水。山前冲洪积扇区由冲积、洪积、湖积等作用形成的3~4套中细砂-中粗砂韵律构成,由于含水层组之间及其与第Ⅲ含水层组之间,具有较厚的粘土相隔,在山麓前缘地带,一般以厚层粘土与第四纪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形成阻水边界,故垂向与侧向补给条件差,单位涌水量10~20m3/(h·m);中部平原与滨海平原地区,含水层以中细砂、细砂为主,系由厚层与含水层组之间为厚层粘土与粉质粘土,又远离补给区,侧向径流微弱,单井单位涌水量以5~10m3/(h·m)及2.5~5m3/(h·m)为主。第Ⅰ含水层组主要是咸水体,且自西向东逐渐加厚,在无棣县附近,由于下部淡水开,水质受咸水影响,咸水体已进入第Ⅳ含水层。

地下水作为古地质、古水文地质的组成部分,地质、水文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地下水的循环演化。河北平原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山前隆起、冀中坳陷、沧县凸起、黄骅坳陷,基底形态对含水层及其地下水天然赋存与流动起着控制作用。深层承下水的现代补给以活塞流的方式从西部山前向东部沿海平原运动。华北平原地下水包括这样两个特征不同的子系统:天然条件下,深层承压水的补给为山前倾斜平原,主要补给来源是出露区降水入渗,其次是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中部平原上游是地下水径流区,中部平原下游及沿海平原是主要排泄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入渗、山前侧向径流、河水入渗、渠道入渗、灌溉回归。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由于大量开发深层地下淡水生成大面积的水位降落漏斗区,形成以漏斗为中心的局部水流系统。地下水流动方向流向漏斗中心区域,天然流场被干扰,导致地下水流动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原生态环境是具有破坏性的。浅层地下水系统具有可恢复性,一旦降水向偏丰发展,尚有恢复的可能。比较浅层地下水的更新能力更强些。保证地下水的补平衡,一定要对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循环机制和规律有所认识,克服盲目性,不再犯“漏斗性”的错误。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华北平原天然状态浅层地下水流场图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太行山东麓的河流出山口景观。水力的冲刷、溶蚀作用把大山开肠破肚,切割的体无完肤,而水土流失则形成了下游广袤的冲积洪积平原。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北方粮棉主产区。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滨海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农业地质是地学实践拓展服务的新领域,它把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土壤学、农业种植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对土壤耕作层的研究深度扩展到包气带的厚度,并从地球环境演化的理念来制定农业区划。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地球上的一片绿叶

◎水文地质试验场是应用科学仪器实地监测地下水包括包气带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在自然条件下及人工干预的各种状态下,试验、验证地下水运移规律的实验地质学。它以水文地质理论为基础,涉及气象、农业等多门类,可应用到多种技术,选择对区域有代表性的地块对地下水动态包括降雨入渗、侧向补给、含水层间越层补给、地下水排泄、潜水蒸发消耗等项目的均衡试验,是站在地质科学前沿认识地下水与环境的系统工程。

一年中24节气是怎么分配每个节气有多少天啊

高中生物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生物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4节气时间表:

立春:2月3-4日

雨水:2月18-19日

惊蛰:3月5-6日

春分:3月20-21日

清明:4月4-6日

谷雨:4月19-20日

立夏:5月5-6日

小满:5月20-22日

芒种:6月5-6日

夏至:6月21-22日

小暑:7月7-8日

大暑:7月22-23日

立秋:8月6-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8日

秋分:9月22-24日

寒露:10月7-9日

霜降:10月23-24日

立冬:11月7-8日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7-8日

冬至:12月21-23日

小寒:1月5-6日

大寒:1月19-21日

扩展资料: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

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时年八节”。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