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已经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2.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互利共赢?

3.什么是“环境战”和“气象战”?

4.气候合作是什么意思

5.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治理进程,具体有哪些行动?

6.中国有哪些气候治理举措

7.中国气候行动的力度有多大?这一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气候行动计划_什么是气候行动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青年行动参加方法: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当地活动、利用社交媒体、参加国际会议、提供自己的创意和行动。

1、加入国际组织: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都在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你可以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了解更多信息并注册成为会员或志愿者。

2、参与当地活动:了解你所在地区的气候变化组织或团体,并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这些组织通常会组织抗议、宣传活动、环保讲座等,你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表达你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3、利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一个强大的平台,可以帮助你扩大影响力和传播环保信息。你可以创建个人或团体账号,发布有关气候变化的内容,与其他环保倡导者互动,并鼓励更多人加入你的行列。

4、参加国际会议:全球各地都会举办一些关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你可以关注这些会议的消息,并申请参会或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这将是一个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活动家交流,分享经验和想法的机会。

5、提供自己的创意和行动:无论是通过艺术、音乐、写作还是其他方式,你都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向他人传达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你可以组织环保讲座、举办艺术展览或参与创意竞赛等,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什么已经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互利共赢?

“地球一小时”已经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2022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26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产生,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发展历程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很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

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仅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已经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

什么是“环境战”和“气象战”?

环境治理一只都是各个国家备受关注的问题,那么面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互利共赢。有关媒体报道,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要推动各个国家合作共赢,那么在这个合作共赢中所体现了中国作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中国积极倡导南南合作,并且要求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提出如果没有好的合作,那么全球就不能避免,或者换句并且危险的发生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只有国家的互利共赢,并且积极地建设推动气候的领域,彼此才能够在行动中应对气候的变化。只有每个国家相互合作才能推进更加灵活的举措,并且城市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才能应对全球治理的趋势。国家要统一市场的碳排放量,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此加强对生态的环境保护,各个国家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并且要坚持环境友好才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同时也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文明理念,中国要代表主动地做出承诺,并且制定自己的目标。

因为气候条件的复杂以及生态环境脆弱,还有粮食,生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发展都对气候的变化有着不利的影响。从这几方面看一些国家更应该注重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在改善民生脱贫、减贫的同时需要保护我们的环境发展。低碳领域开创低碳生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个国家都应该有一种挑战的优势。这样才能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获得共赢,并且必须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努力的同时实行绿色生活。

开创低碳生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个国家都应该有一种挑战的优势,这样才能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获得共赢,必须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努力的实现绿色生活低碳生活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全球气候治理的的进程不断的推动,并且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征程中不断地向前迈进一走出新的步伐。这样的话,我们的人类家园将会越来越美丽,人们居住的环境将会越来越优越,我们才能够有一定的安全感以及幸福感。同样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好的,好的环境对人们的心情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气候合作是什么意思

所谓“环境战”,也称“地球物理战”,是人为地改变自然环境状态来为军事目的服务的一种作战手段。它包括制造暴雨、洪水、地震、山崩、地滑、泥石流、海啸、磁暴等现象,目的是要创造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敌人的作战条件,以便改善作战态势、转换力量对比、加速作战进程。实施环境战需要有改变环境的技术和物质力量。

古代,常常利用水和火来造成克敌制胜的条件,就是环境战的雏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出现了通过改变环境状态来影响作战进程的战例。例如,1945年4月,苏军在强渡奥得河时,德军在河的上游炸毁了水库大坝,淹没了苏军的渡河出发地,使渡河严重受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环境研究机构,探讨改变环境的各种技术。例如,试用核爆炸的能量,激发地震和海啸;试验人造磁暴给无线电通信、导航和雷达带来的影响;进行控制台风的试验;利用暴风雨袭击对方等。环境改变技术目前仍然处在研究阶段,但从其发展趋势看,利用某种技术改变环境以达成一定的战术和战略目的,在未来战争中有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这个问题已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裁员会第一次讨论了“环境战”问题,许多国际组织都对环境战进行了抨击。他们强调,环境战将对人类生存产生广泛、深远和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为军事目的改变环境状态的行动。1976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禁止为军事或任何其它敌对目的使用改变环境的技术的公约》。

“气象战”是环境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称为“天气战”或“气候战”。它是用人工方法来影响局部的天气和气候,以此作为武器来推进作战的一种手段。对天气和气候施加影响,离不开一定的气象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技术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成一种造雾剂。1943年9月,美军第5集团军在意大利的沃尔图诺河上利用造雾剂制造了一条长约5千米、宽约1.6千米的雾层,成功地掩护了部队的渡河行动。二次大战后,由于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些国家提出了进行气象战的各种设想方案。例如,以人工降雨造成洪水泛滥和交通阻塞;以人造干旱削弱敌国经济;人工引导台风袭击敌方港口和海岸设施;人工诱发闪电制造森林火灾;以及人为地使某一地区的气候发生灾变等等。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曾用飞机向云中投掷碘化银弹,企图通过人工降雨造成局部地区洪水泛滥,阻碍越军的机动和物资运输。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治理进程,具体有哪些行动?

气候合作是指为了减缓气候变化或者适应气候变化而所做出的一些合作。

比如巴黎气候合作组织——意在应对和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这是一个行动派组织,要求入会会员承诺一定时间内减少或降低多少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才有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环保局立法改革,打压产能低效小厂等措施的出台。

中国有哪些气候治理举措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整治。在我国的许多法律当中,有明确的规定对温室气体,有毒气体的排放问题以及生物的保护问题都有条文约束。通过法律的形式保护全球气候以及生物的多样性为全球许多国家做出表率作用。在治理环境的过程当中,我国对于环境方面的处理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许多未达标的工厂都会面临处罚,同时我国也在联合国的会议上对世界的气候问题发表了属于自己的态度。我国认为,目前气候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应当设置相关的条约去约束人们在污染方面的行为。一旦出现全球气候大规模变化,很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是因为目前最主要的气候问题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发生会导致全球变暖的现象。因此,一旦发生温室效应,最先遭殃的就是南北两极的生物。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导致南北两极的冰川会用融化的现象。因此,居住在北极的生物很可能会因为栖息地的破坏而使他们有灭绝的可能性,如果南极的冰川进一步的融化,可能会对南极的生物造成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冰川是许多南极生物的栖息地,许多生物都是在平川上赖以生存的,所以如果冰川融化,势必会导致部分物种的灭绝,其实对于全球生物的多样性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人类最大的生态环境就是生物圈,生物圈是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但是这自我调节功能是建立在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当一种物种灭亡的时候,对于其他物种是存在巨大威胁的。这是因为根据食物链的关系,一旦一个物种灭绝,很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的相关物中产生连环灭绝的效应。因此,这种不利的影响会导致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如果希望能够让人类持续改地球当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势必要对地球这一个家园进行保护。

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居住的地方,尚未有发现能够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如果人类不保护地球,一旦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受到重要的影响,则很可能会导致人类灭绝的危险。所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保护生态多样性是维护地球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气候行动的力度有多大?这一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中国气候行动的力度之比较说明

虽然我国现在的经济水平发展很快,已经是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也不得不说与一些强大发达国家之间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仅晚于主要的发达国家十年。发达国家的目标是2050年完成碳中和目标,而中国气候行动的目标是2060年完成这个目标。

第二从时间跨度上来看。

大多数的发达国家从碳排放达峰到做出2050年碳中和承诺的时间跨度约为60年,而我们国家的承诺的则是,力争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努力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就是我国计划从碳排放达峰到碳中和,这其中的过渡期仅为30年,60年与30年的对比,足以证明中国气候行动的力度。

要改善气候变化带给我们的不良影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中国气候行动目的在于就是号召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在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消费模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积极参与到保护气候的行动中来,通过行动来有效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是各国家都不得不面对的共同挑战,我们可以从新闻当中听到,很多国家近些年都发生了多次极端天气,已经不同程度影响到全世界人民的正常生活,如果不加以保护,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就很可能会被毁灭。保护地球家园,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

社会气象组织也有指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个年份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为我们敲了警钟,中国气候行动的目的也是在呼吁全国及全社会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中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典范。

合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应对气候变化要有坚定的信心。所以这次中国气候行动的力度才可以如此之大,因为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希望我们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可以从自己做起,为这一目标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中国的企业可以引领及带动全产业链、产业群进行碳减排、绿色转型以及绿色创新等,早日完成我们的气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