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地质大学是211或985吗

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3.2018年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4.中国土地利用现状

5.海南省气象局的机构设置

中国气象局远程_中国气象局远程培训中心首页

郑州此次突发的大暴雨主要和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充足的水汽条件,有利的地形条件以及超强对流有关。

这里我们需要先科普一下形成暴雨的条件。一次暴雨的形成,首先需要下面三个条件,并且缺一不可:

(1)充足的水汽条件

(2)强烈的上升运动

(3)有利的地形条件

那么接下来就分别讲一下此次郑州大暴雨与这三个条件的对应关系吧。

首先是郑州大暴雨充足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导致水汽向郑州地区输送,二是台风“烟花”的生成带来的水汽。

与每年雨带的推进相对应(华南—江淮—华北),七八月份正是华北地区的雨季。每年的七八月份,西太副高和大陆高压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这样一来,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压系统稳定维持于黄淮地区,进而造成河南中西部地区能够在7月份有比较稳定的水汽供应

同时,七月中河南刚好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边缘,东南气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河南地区带来一定的水汽输送。

最后,18日台风“烟花”生成并逐渐向我国内陆移动,受台风气流的影响,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输送,也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汽供应。

除了水汽供应外,前面所提及的,河南位于西太副高的边缘地区,这也会使得河南地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进而使得暴雨的发生具有更多的位势不稳定能量。这也是为什么此次河南暴雨瞬时降水能达到200mm的一个重要条件。

除了西太副高边缘的位势不稳定能量外,河南地区的对流“列车效应”也十分明显。此次各种中小尺度系统反复在伏牛山地区发展生成并且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

这种反复出现的中小尺度系统会使得降水强度增大,并且降水持续时间长,更容易形成局地大暴雨。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伏牛山为此次暴雨提供的有利地形条件,气流爬坡抬升,更加容易形成对流不稳定

所以综合而言,此次郑州的大暴雨并不是某单一的气象要素来决定的,而是众多有利的气象条件堆叠在一起所形成的。

最后,希望此次暴雨的天气条件快速北移,从而减小河南地区的损失。

中国地质大学是211或985吗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简称“中国电视网”,是新华社主办的面向海外播出的包含多个电道的、以直属台和附属台方式推广的电视网。它已被中央明确为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广电总局2009年12月14日以519号函作出《关于同意新华社开办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复函》。与此同时,新华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办理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有限公司及中国电视网亚太台运营有限公司的注册手续和频道登记手续。

按照规划,到2014年,新华社海外电视新闻环球频道节目信号覆盖全球近100个国家及地区并逐步进入海外电视网络;到2020年,海外电视新闻环球频道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电视新闻终端。为此,按照中央在讨论批准中国电视网方案时提出的“牢牢控制内容,制播有序分离,公司方式运作,争取市场融资”的方针,拟取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跳跃式前进的策略,尽快实现中央提出的目标。

中国电视网中文台、英语台以中文环球新闻频道和英语环球频道(CNC World)为主要频道,以播出新华社自己制的世界新闻电视节目为主要内容,以正点滚动播报最新收到的新闻,打通整个频道的时段,发挥新华社记者分布广泛、源源不断把新闻传送到总社的优势,运用新闻滚动更新的要素,从而实现突出频道品牌的目标,扩大影响力,培养受众收看新华社电视节目获取最新新闻的习惯。随着业务的发展,将逐渐增加法语、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俄罗斯语等的新闻电道;同时,还将逐渐组织孔子频道、环境频道等的制作。

中国电视网作为一个面向全球传播的电视新闻频道,是新闻电视台,而不是以对外宣传形式出现的台;是国际新闻传播台,而不是单纯以中国新闻内容为主的台。概括起来说,就是:遵循普遍规律,突出中国视角,体现报道的多样性、全面性和各种人群对世界的内心感受,使国际电视新闻报道多一种信息源和声音,使全球受众多一种选择和判断,通过努力,最终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新闻电视网。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使用的“电视网”(NETWORK)模式,是世界大型电视机构规模化扩大市场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中国电视网使用特许加盟经营模式,不断地植入不同地区的电道之中,组建自己的直属台、扩大自己的附属台,实现全球范围的规模化运营。参照国际模式,并根据中国国情,中国电视网包括主台(节目中心)、直属台、附属台等层次,形成完整架构:

(1)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部设在北京新华社总社,与新华社音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事业性质的制作、管理机构;

(2)新华社音部(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将制作编排完整的全天候播出新闻频道授权给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由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向境内外直属台、附属台授权经营;

(3)直属台是新华社以电视节目内容、品牌及资金等,保持绝对控股并与社会资金、技术进行合作,在世界重要地区组建的电视台,以公司方式或者机构方式运作;

(4)附属台由中国电视网通过各大区域直属台以新华社全频道节目方式进行合作,主要通过节目输出和广告、收视费等方式组织广泛合作。

为此,以一套完整的多种形式法人治理结构组织运营:

(1)新华社音部作为受权经营新华社电视资产的独立事业法人单位,与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编辑部实行独立事业法人治理。

(2)同时,在境内外拥有一系列公司:中国电视网有限公司、新华音像中心是新华社全资公司;在境内成立合资的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由新华社绝对控股,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参股海内外各电视台;

(3)在海外和新媒体领域,根据覆盖对象地区和媒体形式的差别,分别成立合资的各直属台,由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公司绝对控股,吸收社会资金参股。

(一)中国电视网有限公司的架构

中国电视网的内容由新华社制作、提供并掌控。

新华社音部以所属的新华音像中心为企业平台,于2009年12月在香港成立了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有限公司;并在北京注册成立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有限公司。按《新华社音业务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在境内外分别设立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有限公司是投资管理性质的企业,不向社会出让股份。它主要负责新华社在世界各地发展和管理电视台的业务。

(二)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的架构

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负责使用新华社音部(中国电视网)所授予的全频道节目使用权,向境内外直属台(包括亚太台、北美台、欧洲台、非洲台以及境内的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台)授权使用。各地区直属台将受权获得的节目转授予各地区附属台使用。

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由新华社绝对控股(即51%以上股份),其余股份向社会投资者出让,以获得新华社新闻电视制作业务和市场传播的部分资金。

(三)中国电视网世界各地区台的架构

中国电视网台在海外的业务,主要是落地、推广、广告等市场性工作。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公司在持有51%以上的绝对控股权的前提下,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吸收资金,组建若干个地区性直属台(2010年底之前成立亚太、北美、欧洲、非洲台;2011年成立中东、拉美、亚欧台)负责市场运营。

其所在区域的各主要城市的落地入户工作,由这七个直属台(公司)负责,视情况组建落地对象城市的附属电视台。对其所组建的下属城市台拥有相对控股权(即最大股东地位),掌握董事长、台长等职务的安排。

直属台向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支付节目使用费用,投入资金组织当地频道渠道推广以及本地化工作,所获得的收视费、广告费等收益均归直属台所有。节目使用费用由中国电视网节目运营有限公司根据直属台所分工运营地区的市场盈利能力商议确定。 (一)新华电视亚太台运营有限公司

新华电视亚太台运营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在香港成立,主要负责新华社电视终端在亚太地区的市场经营业务,新华社保持51%以上股份,同时,向亚太卫星公司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以换取其卫星频道服务,用于新华社电道节目在覆盖亚太地区的卫星上的播出;向其他投资者出让股份。股份出让后,亚太卫星公司、现金投资者公司分别在新华电视亚太台运营有限公司各占有董事席位。

亚太台、北美台、欧洲台、非洲台的下属城市台可使用直属台和附属台两种方式建设。其建台进度视资金运营状况决定。初步规划,2010年建成8个地区台,2011年建成14个地区台,2012年建成12个地区台。

亚太台运营公司负责建设香港、澳门、悉尼(以上三个城市台2010年建成)、曼谷、新加坡、新德里、奥克兰(以上四个城市台2011年建成)、首尔、东京、大阪、吉隆坡、孟买、卡拉奇、墨尔本(以上七个城市台2012年建成)的中国电视网地区台。

(二)中国电视网北美台

中国电视网北美台参照亚太台公司模式建设,负责建设纽约、洛杉矶(以上两个城市台2010年建成)、温哥华、多伦多、华盛顿、旧金山、芝加哥(以上五个城市台2011年建成)、费城、底特律、波士顿、迈阿密、渥太华(以上五个城市台2012年建成)等地区台。

(三)中国电视网欧洲台

中国电视网欧洲台参照亚太台公司模式建设,负责建设伦敦(以上一个城市台2010年建成)、曼彻斯特、都柏林(以上两个城市台2011年建成)等地区台。

(四)中国电视网非洲台

中国电视网非洲台参照亚太台公司模式建设,负责建设内罗毕、约翰内斯堡(以上两个城市台2010年建成)、拉各斯、达累斯萨拉姆、开普敦(以上三个城市台2011年建成)等地区台。

(五)中国电视网中东、拉美、亚欧等台,除英语节目外,还将通过本地化运作方式,组织译制成当地语种进行播出。

经过2010年上半年筹备、下半年尝试实施,有一年时间积累,可基本形成中国电视网及其直属台、附属台架构及运营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附:覆盖地区表(35个) 时间 地区 总数 2010年 香港 澳门 悉尼 纽约 8个 洛杉矶 伦敦 内罗毕 约翰内斯堡 2011年 曼谷 新加坡 新德里 奥克兰 14个 温哥华 多伦多 华盛顿 旧金山 芝加哥 曼彻斯特 都柏林 拉各斯 达累斯萨拉姆 开普敦 2012年 首尔 东京 大阪 吉隆坡 12个 孟买 卡拉奇 墨尔本 费城 底特律 波士顿 迈阿密 渥太华 不确定时间 台湾 1个 CNC播报当天全球重大突发、重大新闻以及时政、财经、社会、人文类深度专题报道,同时关注中国热点话题。全球多达120多个分社的CNC记者,通过现场报道、连线报道、访谈、分析、背景介绍,以其所见所闻,呈现独到见地。CNC记者广布中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报道这个崛起的大国。 中国电视网中文台2010年1月1日开播,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节目构成了一个内容鲜活、形式多样、体系完整的综合性新闻频道,新闻节目包括《最新播报》《太平洋时间》《中国时间》等动态新闻栏目,以及《新华视点》《纪实》《天下大事》《环球行走》《生活·时尚》等专题新闻节目。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不仅打造精品栏目,也注重树立直播品牌《环球直播》,在重大和突发面前果断出击、发挥全能,展示出强劲的直播能力。

《最新播报》放眼全球新闻源地,打破地区界限,按照新闻的重要程度进行编排,综合运用多种电视报道手段,以中国眼光解读国际新闻,以国际视野报道中国新闻。

《中国时间》以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新闻为依托,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观点,突出中国元素,展现中国与世界的交互关系,满足海外受众对中国的资讯需求。

《太平洋时间》内容涵盖了环太平洋地区内发生的新闻,集当地时政、财经、社会、人文于一体,展现该地区的地域风貌,突出本地区与世界的联系,贴近亚太地区的受众需求。

《新华视点》注重挖掘新闻深度,传递权威声音,彰显媒体社会责任。通过故事化的表达,直击社会热点、解惑疑点,理性引导舆论,以扎实的深度调查和深刻的评论员评论共同打造新闻制高点。

由朱玉工作室承制的《天下大事》分为周三版和周末版。周三版为演播室访谈,邀请资深专家对国内外大事进行深度评析,兼具舆论锋芒和轻松调侃。周日版为面对面的高端访谈,嘉宾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也包括重大突发中的重要人物。

《纪实》栏目作为给纪录片设置的播出平台,以真实的镜头影像、朴素的语言叙述、细微的生活情绪记录世间百态,通过人物访以小见大,展现千差万别的风土人情,反映人类共同的心理情结。

《瞬间60s》是一档滚动播出的新闻节目,用6-10组新闻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当天发生的全球重大新闻,突出时效性和信息量。如遇突发,则以专题播报的方式全景展现。

作为一档全新的旅游类节目,《环球行走》栏目以专业的电视眼光记录世界各地的人文风貌,同时又以旅行者的身份带领观众踏上旅程,带着思考看风景,在“行走”中体味自然之美、人文之妙。

定位于传播引领时尚生活理念的《生活·时尚》节目关注“国际公民”需要的文化与精神修养,内容涉及人们关心的财经生活、时尚资讯、名人名品故事、美食与风情等,彰显中国人的时尚价值观。 中国电视网英语台(CNC WORLD)2010年5月1日起试开通,7月1日正式开通。它的新闻节目有:《世界新闻》滚动报道全天发生的重大国际,依托海内外分社的记者,报道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突发,并引入新华社英文快讯文字滚屏。

《国际观察》为展现中国视角、国际视野的国际新闻深度评析节目,通过对国际重大和热点新闻进行全面、深入、多角度解读,把观众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环球掠影》是一档文化栏目。以记者体验的方式向观众介绍全球各地的自然风光、社会文化、民俗民生、经济走向、科技发展,从小人物、小故事、小现象入手,引出全球性话题,展现世界动向。

《中国报道》带您走近崛起的中国。新华社在中国的每一个省、市、自治区都拥有分社和记者,依托北京总社,全面报道在中国发生的以及全世界的涉华,并以新视角为观众剖析脉络。

《中国观察》为日播英文专题新闻杂志,对当日中国发生的新闻进行全景式扫描,撷取适合对海外报道的进行“讲述式”报道,并邀请资深评论员和专家组织深度访谈。

周一到周五分别为《中国经济》、《中国政治》、《科教环境》、《海峡两岸》、《中国时尚》,周六播出《文化旅游》介绍中国文化、展示中国风光,周日对一周新闻进行扫描。

《经济新闻》带您了解当日发生的重大财经新闻,侧重专题类综述和分析。

《文化新闻》带给您动态的社会和文化资讯。每日报道当天重大的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教育及社会新闻,定期策划专题节目,深入本质,多角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纪实》是一档不定期播出的专题类节目。对重大、新闻人物进行专题深入报道。内容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以全新视角剖析新闻本质。

《天气预报》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公司制作。全天滚动播出,资讯覆盖全球400多个城市地区,为您带来即时更新的天气情况和城市预报。 与综合性频道和中文新闻频道不同,中国电视网的定位是世界范围新闻电道。全球范围能够做出世界新闻电道的机构数量不多,知名的不到10家。按照如下指标:

1、使用国际通行语言;

2、新闻节目占频道全部节目之比;

3、新闻首播量;

4、覆盖地区人口和实际进入国家地区数量;

5、知名度和美誉度;

6、营业额和利润额。

以新华社的条件,与各大电视机构相比,集人力的布点优势,能够支撑起新华社兴办的电视台迅速崛起于世界媒体之林。

通过全球性的布点、连线、成片、结网,建设自己的海内外播出系统,灵活而广泛地运用卫星、有线、手机、网络等各种渠道组织传播,尽快实现全球范围播出。 中国电视网的业务架构中,还包括如下终端业务:

(1)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已经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上线,并进入收费期,正在积极拓展业务空间,争取吸收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有实力企业的参股合作,并以合作方式兴办动画频道、股市频道、文艺频道等,扩大新的客户群。

(2)中国电视网官方网站,向用户提供精选的节目服务,展开收费服务与有奖收看相结合的尝试;结合发展以为引领的新媒体业务,建设手机WAP网站、大屏幕远程管理等专业技术型网站;结合所拍摄的专题、专栏电视节目,建设“感动网”“杰出人物网”等主题垂直门户网站,通过多种渠道扩大新华社电视节目的影响。

(2)新华音像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推动新华社电视节目特别是精品节目用光盘、硬盘等载体扩大传播面;出版文刊光盘合一的综合杂志《新华视点》《纪录中国》等;并积极参与卫星传输平台的基础建设;设立多媒体实验室,研发以“新华”作为标识的数码产品,追踪新电子介质出版的趋势,争取在部门指导和支持下,成为新介质出现的行业标准制定者。

以上均属于终端项目,将随着世界各地区台的推广,同步进入各地各城市的新媒体播出终端。 为适应中国电视网的发展需要,根据新华社电视情况建设五个基础平台:跨国直播联盟;电视节目交换(环球电视节目);世界音像资料馆;电视专题片拍摄平台;公益传播制作平台。

1、跨国直播联盟:2010年初,新华社能够实现直播常态化,每天推出30分钟的直播节目《环球直播》。至2010年底,搭建直播共享平台,遇重大新闻或突发,达成与世界主要电视媒体随时交换直播信号的协议,实现直播共享。

2、电视节目交换:第一步实现亚太地区各电视台节目交换,与亚广联的节目形成错位和补充;同时,成立年会或论坛。在此基础上,开发建立金融模型,组织电视节目网上交易。

3、世界音像资料馆:以新华社拍摄的节目为基础,综合收集世界各国电视机构、通讯社、社会组织所提供的节目交换内容,组建世界音像资料馆。分三个子库:中文、英文、人物。完成资料馆内部体系建设,按照世界级音像资料馆标准,对现有的数据储存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规范数据加工流程,设立视音频修复室、上下载控制中心、编目标引中心、查询检索工作站;组建一支资料分类、筛选、编目专业化队伍。

4、电视专题片拍摄平台:提供项目制平台,吸引社会各种机构和个人以资金、智力、劳务、播出渠道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参与人物、纪实、风光、历史等各类专题电视节目的拍摄,2010年启动《制高点——环球****志(经济、文化两大系列)》《制高点——瞻望新一轮世界竞争(政论片)》《感动中国——道德模范人物志》《我们***人》。以****节目拍摄为基础,联合清华大学,建设“****评价体系”并成立相应的研究中心。

5、公益传播制作平台。成立相关基金会,作为吸收可投入拍摄公益广告片资金的平台,以拍摄中国电视网播出的公益广告为目的,组织拍摄传播国家形象、地区形象、行业形象的各种主题广告,特别是英语公益广告,填补目前国内存在的空白。在积累到一定实力后,以基金会形式,积极组织国际社共同关注的儿童、环境、教育等主题的环球电视报道等活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大学是211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情况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有教职员工3254人,其中教师185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464人,教授539人,副教授984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校简介

2018年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主要承担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承担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信息化建设与服务。

一、单位沿革及职责任务

14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院、中央发布命令,由沈阳军区工程兵第307团、兰州空军工程兵第12团、第二炮兵工程兵114团改编、扩建并抽调各省地质局部分技术骨干组成“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建制为3个支队、12个团,共16700多人。

从左至右:总工程师李文鹏、党委书记康战、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侯金武、副院长田廷山、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徐万忠

18年,经中央批准,基建工程兵成立“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指挥部”(军级编制,院本部的前身),集中指挥水文地质普查部队,直接领导3个支队及所属15个团。业务技术归口于原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主要承担全国高原、森林覆盖区、沙漠腹地和边远地区198万km2的水文地质普查任务。

1983年,根据中央撤销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的命令,水文地质普查部队被撤销,组建为“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指挥部”,直属于原地质矿产部,下辖3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呼和浩特中心、兰州中心和成都中心)及5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904大队、906大队、908大队、909大队和915大队)。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边远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任务,承担部分跨省区、跨流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及干旱缺水地区的找水打井任务。

1988年11月,经原地质矿产部研究决定并报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同时加挂“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牌子,直属于原地质矿产部,管理原有的3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5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和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工作,承担环境地质研究和技术方法研究任务。

1999年12月,国土部决定由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机关、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办公室和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合并,组建“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直属于国土部。2000年8月,更名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3年3月,经国土部批准,加挂“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和“中国国际地下水模型中心”两块牌子。

2005年1月,国土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职责的决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由国土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变成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事业单位;2007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三定”方案》,明确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九个方面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1.承担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与管理;

2.承担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监测和综合研究,开展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供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持和服务;

3.开展全国地下水监测,承担地下水与环境、矿山环境、地热等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

4.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承担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数据的接收、汇总、分析、处理和综合研究;

5.开展相关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6.开展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7.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经营工作;

8.受局委托,对省级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9.承担国土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内设机构及人员情况

(一)内设机构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共有内设机构21个,其中综合管理部门6个,技术业务部门12个,其他部门3个。综合管理部门有办公室、财务资产处、地质调查与科技外事处、技术装备处、人事教育处、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室);技术业务部门有综合研究室、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室、地下水调查监测室、矿山环境与国土整治室、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室、信息网络室、期刊编辑室、科技情报资料室、三峡地质灾害监测室、地质灾害防治室、地质环境咨询评估室;其他部门有离退休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物业管理部、门诊部)、西峰寺培训中心。

(二)人员情况

截至2008年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共有在职职工179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164人,其中,博士26人,硕士39人,大学本科69人。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有168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0人,高级工程师46人。有4名专家享受院特殊津贴待遇。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机构设置

三、主要成果和服务

30多年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共承担完成了近千项水工环地质工作领域的调查(勘查)监测任务和50多项国家和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其中有2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部科技成果奖,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七五”至“九五”期间,组织完成了国土近1/3陆地面积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牵头完成了“我国重点地区与重要城市的地下水保证程度与环境地质论证”,承担完成了数十个大型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勘查和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选址论证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编制了我国第一代《中国环境地质图系》和“分省地质灾害图集”,承担了“长江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的综合勘查与治理”,开创了我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先河。

1999年国土大调查实施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华北地面沉降调查监测与综合研究”、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评价”等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了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与预报项目,率先启动了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开展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示范区和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完成了以“1:20万全国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代表的信息化项目,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1999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预警

组织完成了全国1:50万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环境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基本查清了全国陆域区域地质环境状况,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成果

组织开展了全国164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综合研究,系统总结了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区域分布规律,全面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协助地方建立了县、乡、村负责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为各级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技术方法研究,2003年率先启动了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并在全国有山区丘陵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地级市和县(区、市)得到推广,提高了地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防灾减灾效果。

2003年4月7日国土部与中国气象局签署《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议》

中央电视台发布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四川雅安、云南哀牢山等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在我国南方典型低山丘陵区和陕北黄土地区开展了地质灾害遥感监测示范,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

基于北斗通信卫星系统的四川雅安峡口滑坡多参数实时监测

哀牢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位移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点标示牌

在开展三峡库区19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pGIS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模型,构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为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取得了明显的防灾减灾效果。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

每年汛前、汛期和汛后,委托各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对全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日常巡查巡测,为部门有针对性的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及时集地质灾害动态数据,定期对地质灾害灾情进行分析总结,撰写季度报告、半年报告、年度报告和重大地质灾害快报,通过网络发布全国地质灾害通报,及时反映地质灾害状况。

组织开展了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建立了以地下水动态监测孔、孔隙水压力孔、基岩标、分层标、GPS基准站和GPS观测墩为主体的监测网络,初步实现了对华北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有效监测。

年度地质灾害灾情分析图件

完成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等数十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与设计等工作,评估油气管线总长度约4.2万km。开展了重大油气管线工程重点地段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为国家重大油气管线工程防灾减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地下水调查与监测

协助国土部地质环境司,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评价,查明了全国地下水环境状况,为国家水宏观规划、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中国-荷兰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北京平原区、新疆乌鲁木齐河流域、山东济南岩溶泉域三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示范区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水位和水质监测网优化设计、监测设施保护、监测数据自动集与传输、监测信息管理与实时发布等方面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方法,为我国相似地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提供了示范,为推进全国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与发布的现代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开展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正在组织开展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工作。

研究区边界条件概化图

华北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剖分图(第一层)

浅层含水层渗透系数分区图

深层含水层释水率分区图

常年委托各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完成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的长期(常规)监测任务,保持了监测数据的连续性。根据国家级地下水监测数据,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监测资料,每年对全国地下水状况进行分析,按年度逐年编制了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地下水水位、水质的总体变化情况,为国家实施地下水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地下水监测示范区监测孔保护装置

地下水监测示范区自动化监测与传输设备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年度地下水动态分析成果

(三)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

组织完成了全国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共调查矿山117291个,面积581.9万hm2,基本摸清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查明了我国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重要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野外调查

完成了吉林省辽源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启动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评估与监测示范,为逐步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静态管理向动态监控转变奠定了基础。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成果

(四)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

组织完成了全国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数字化1017个图幅,建成全国性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成是我国水文地质事业和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将在我国国土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了全国地下水监测数据库,开发了完善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发布系统,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开发布地下水监测信息,基本实现了地下水监测数据的社会共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数据库,开发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发布系统,初步实现了日常数据的录入、编辑、查询、统计分析与发布。

建立了全国1:5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1:5万重点城市和经济区水工环地质空间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开发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调查野外数据集系统、地下水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地下水监测信息集与处理服务系统、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系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其中地下水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研究成果取得了三项国家专利。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发布系统界面

野外数据集设备

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实况

建立了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发布地质环境监测预报信息,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日均浏览量超过2000人次。

(五)战略规划研究及决策支持与服务

近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与科学防治对策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西北地下水与生态环境战略研究”、“中国可续发展水工环地质工作战略研究”、“中国地下水保护战略研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研究”、“水工环地质调查部署战略研究”等战略规划研究课题;积极撰写有关我国地下水环境状况和对策建议的材料,参与了《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起草、专题研究和论证材料的编写工作,承担了《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国土“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土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土大调查“十一五”规划》等水工环地质领域的专题研究和编写工作,起草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等规划和规程规范;参与了国土部组织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组织编制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安全保障》、《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指南》、《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成功实例汇编》、《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等;从2001年开始,每年代国土部编制中国地质环境公报,并在人民日报和中国地质信息网上发布。上述工作在为国家、国土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及时的技术支持。

(六)地质环境调查领域拓展

在浙江杭嘉湖平原和华北平原开展了水土地质环境监测示范。开展了全国重点地区地质遗迹区划及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

一、“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

2018年5月21日5点28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

按照,“鹊桥”将在今年年底等到前来月球背面执行探测任务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届时,“鹊桥”将提供中继通信服务,为地球和月球搭建一条跨越40多万公里的通信“桥梁”。

二、高分六号卫星升空:

2018年6月2日12点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过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高分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高分六号是国家高分辨率重大专项规划卫星,牵头主用户是农业农村部,卫星入轨后与高分一号组网运行,将服务于农业农村、自然、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多行业应用。

三、风云二号H星升空:

2018年6月5日21点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这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气象服务。

四、成功发射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5、36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五、发射高分十一号卫星:

2018年7月3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将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网路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北斗导航卫星

百度百科:高分十一号卫星

百度百科:风云二号H星

百度百科:高分六号卫星

百度百科:鹊桥(嫦娥四号中继星)

海南省气象局的机构设置

一、土地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园地1108.16万公顷,林地23396.76万公顷,牧草地26311.1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550.83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35.4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4.5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6.53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与上年相比,耕地减少2.01%,园地增加2.70%,牧草地减少0.16%,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1.03%,交通运输用地增加3.30%。

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包括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退耕还草11.95万公顷,退田还湖0.09万公顷。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

新增建设用地42.78万公顷,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27万公顷,增长17%。其中独立工矿占用耕地11.1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万公顷,增长37%;公路建设占用耕地3.7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76万公顷,增长25%。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6.41万公顷,增加耕地3.28万公顷,净减少耕地33.13万公顷,比上年多6.27万公顷。灾毁耕地面积5.04万公顷,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逐步完善,24个省(区、市)不同形式建立省级耕地占补平衡目标责任制;26个省(区、市)实行补充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制度;27个省(区、市)建立耕地储备库;21个省(区、市)建立耕地占补平衡统计台帐;城市建设用地补充耕地基本实现“先补后占”;逐步开展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08万公顷,其中整理增加耕地6.44万公顷,复垦废弃地增加耕地3.25万公顷,开发增加耕地21.39万公顷。补充的耕地比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多3.13万公顷,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充耕地大于建设占用耕地。

2001—2003年国土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731个,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其中,土地整理31.43万公顷,土地复垦4.01万公顷,土地开发11.95万公顷。新增耕地17.17万公顷。

土地管理为经济建设服务,重点抓好国家重大工程用地协调和报批:三峡工程淹没用地在库区淹没蓄水前报经院批准;西气东输从陕西靖边至上海白鹤镇涉及河南、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境内的永久性用地已经院批准;西电东送广东、湖北等省境内输电线路塔基、换流站用地已随工程进度报院批准;青藏铁路青海段工程用地已经院批准;南水北调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境内控制性工程按有关规定办理先行用地手续。

出台一系列耕地保护严格措施。基本农田实行“五不准”:不准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非农建设用地实行“六不报批”: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验收不合格的不报批;未按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不报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不报批;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不报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报批;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报批。

二、矿产

2003年初,全国有查明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原油、煤等能源矿产,铁等黑色金属矿产保有的查明储量不同程度下降。

第三轮矿产可供性论证第一期工作完成,摸清了45种主要矿产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情况。《中国的矿产政策》白皮书发表。新一轮油气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国土调查及地质矿产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7处,其中能源矿产15处,黑色金属矿产4处,有色金属矿产73处,贵金属矿产34处,冶金原料矿产2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1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4处,其他水气矿产4处。新查明(预测)矿产量:石油7.99亿吨,天然气5035.39亿立方米,原煤51.95亿吨,铁7.02亿吨(矿石),铜443.26万吨(金属)。

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主要矿产品产量有所增加。我国最大的海上自营气田东方1?1气田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全国煤炭产量超过16亿吨,生铁产量超过2亿吨,10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1200万吨。大庆油田在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后,降至4840万吨。

全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600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03年矿产品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原油进口9112万吨,铁矿石进口14813万吨,锰矿石进口286万吨,铬铁矿进口178万吨,铜矿石进口267万吨,钾肥进口657万吨。

矿产开发利用“引进来”成效明显。2003年有效的涉外勘查许可证108件,矿许可证332件。加拿大TVI太平洋有限公司在湖南省常宁市成立首家外商独立勘查公司。加拿大西南公司与云南核工业209地质队合作,在云南东川拖布卡发现了规模较大、品位富的金矿。

矿产勘查开发“走出去”取得新进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苏丹发现了一个世界级大油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伊朗卡山打出高产油气井。

三、海洋

全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大关,达到10077.71亿元,增加值达到4455.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2%。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积极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29: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8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221.88亿元,增长46.5%;第三产业增加值1930.86亿元,下降3.8%,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非典”影响造成了滨海旅游业的负增长。沿海各海洋经济区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开始呈现海洋经济联合的趋势,区域海洋经济初具规模,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海洋产业总产值最高,首次超过3000亿元。

我国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共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6500多本,确定海域面积约19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约2.5亿元。开展了《海域使用管理法》执行情况大检查及“海盾2003”专项执法活动。院批准发布了《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审批办法》、《报院批准的项目用海审批办法》,海洋功能区划审批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院批准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发展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加强海洋与环境保护以及需取的措施等。

四、土地市场和矿产勘查开发秩序治理整顿

取严厉措施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党中央、院及时取果断措施,对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做出一系列部署;五部委联合组成10个督查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先后就治理整顿工作下发5个通报,三次致函各省(区、市)人民,两次召开全国省级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办公室主任会议;先后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宣布对9起涉及严重违反土地法规的案件进行公开调查;通报治理整顿检查验收的标准及检查验收工作安排。

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取得重要成果:各地停止审批设立新的开发区和开发区扩区;原有各类开发区6015个,已撤消3763个;各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7.8万件,立案查处12.7万件,结案12.4万件,罚没款12.2亿元,收回土地面积5878.4公顷。有925人被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2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排查出违规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2822宗,有效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

完善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土地市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行,市场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范围更加广泛;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确立,对土地市场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强;土地市场运行制度和组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土地产权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土地权利体系日益完善。

全国出让土地面积18.68万公顷,其中招标0.62万公顷,拍卖0.89万公顷,挂牌3.68万公顷。以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方式供地的比例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03年的28%。

整顿和规范矿产勘查开发秩序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加强对治理整顿工作的领导和具体部署安排。进一步打击非法矿,关闭浪费、破坏环境和不具备生产条件的矿山。

印发《探矿权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取得明显成效。共出让探矿权矿权26080件,出让价款达到52.56亿元。其中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矿权11752件,出让价款26.98亿元。加强矿产执法监察,2003年共处理案件1.7万件,罚没款5942.69万元。

五、国土调查和规划

国土调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完成地质调查实物工作量: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修测72.3万平方千米。1:5万区域地质调查0.5万平方千米。1:2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15.6万平方千米。1:50万环境地质调查151.8万平方千米。1:20万物化探遥感调查47.7万平方千米。1:100万重力23.4万平方千米。航空遥感8.2万平方千米。机械岩心钻探12.6万米。

农业地质调查全面部署,基本覆盖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主要农业经济区,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目前已与浙江、四川等17个省(区、市)合作,签订了农业地质调查合作协议,2003年已完成调查面积14万平方公里。

完成三峡库区1:5万航空遥感勘查面积达32000平方公里,全面覆盖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记录了三峡大坝蓄水前长江最低水位时库区历史状态,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库岸变迁、生态环境演化、监测、相关研究等提供了珍贵的基础资料。

完成新一轮地下水评价。全国地下水天然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淡水天然为8837亿立方米,地下微咸水天然为277亿立方米,地下半咸水天然为121亿立方米。全国地下淡水可开多年平均为3527亿立方米。

查明首都地区地下水总量、开发潜力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评价怀柔、平谷等5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查清华北平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间分布及演化过程;完成西南岩溶石山石漠化现状调查,并实施动态监测;西南岩溶石山典型流域地下水调查与开发示范在贵州大小井、云南小江流域初见成效。在四川、重庆和云南等省(市)的红层地区,完成探结合示范浅井868眼,在西北、东北缺水地区施工示范深井25口,直接解决了近11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查明我国耕地后备数量、质量、分布等数据。国家级耕地后备734.33万公顷,其中西部地区547.53万公顷,中部地区65.40万公顷,东部地区121.40万公顷。

加强土地市场监控。建立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发布土地市场信息,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环境。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为适时制订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保障土地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国土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取综合措施,加强国土规划实施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12个县级、14个市(地)级和2个省级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相继展开。31个省(区、市)的矿产规划全部发布实施;已有260个市(区)、705个县(区)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天津、深圳、新疆、辽宁国土规划试点。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省级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

六、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

院颁布《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内容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预防、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灾害治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土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制度。2003年汛期,共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当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56次,在国土部网站和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109次。

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和群测群防工作,成效明显。截止2003年底累计完成545个县市调查,并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和群测群防网络。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及地质灾害报告制度,全国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次,避免人员伤亡近3万人。

全国共报告发生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13832起,造成743人死亡、125人失踪、56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65亿元。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有四川省、陕西省、湖南省等。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取得初步成果。组织完成对三峡库区二期治理工程的验收,确保135米水位蓄水前的二期工程治理和地质安全评估任务的完成。继续抓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对库区136处重点隐患点和库岸实施了专业监测,近1800处地质灾害监测点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实现库区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坝前135米水位蓄水以来,已成功预警16处滑坡,其中群测群防系统预警10处,专业监测系统预警6处,使3000余人的生命和财产得到有效保护。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完成安徽黄山等8处世界地质公园的审查报批。完成对44个国家地质公园的审批。

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建设。重点推进省级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江苏省、浙江省取得实质性进展。组织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苏省盱眙县等18个典型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

继续开展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站网建设工作。重点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的地面沉降监测工作。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市已建设基岩标30座,分层标组28组,GPS基准监测网点36座,地下水监测孔320个。

七、科技与信息化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非营利科研机构组建工作。开始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筹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土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1项,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4项,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11项,科技攻关11项,国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7项,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新建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

组建国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7个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国土标准化管理办法》,发布《国土信息化标准化指南》和《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农用地估价规程》、《耕地后备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国土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5项行业标准。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主孔已钻至3665.87米,在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科学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辽西发现第二件初鸟类化石?东方吉祥鸟。首次应用深地震三维精细反射、流体地球化学示踪、深穿透地球化学等高新技术,建立长江中下游大型矿集区深部三维成矿模型,形成探测深部成矿建造的新技术和方法。开发成功直接提取滑坡变形量的高精度快速GPS解算技术、新型多功能钻孔倾斜仪、岩土体推力监测系统及光纤监测系统,已直接应用于三峡库区专业监测工程。

开展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建立了国家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集成“3S”技术和PDA技术,研制成功经济、可靠、高效、高精度的土地调查作业系统。开发成功低空无人遥感监测系统,可直接应用于突发及土地利用现状的高精度调查和监测。

国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家级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审批过程的网上运行。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对全国、31个省(区、市)、81个重点城市(50万以上人口)的规划文本、规划图件、规划控制指标数据综合管理。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在部机关及全国2400多个节点推广应用,实现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系统间远程数据查询和网上数据共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信息数据模型和土地信息参考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的土地信息标准框架技术体系。

加强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数据中心运行环境得到完善,1∶50万全国地质图、矿产规划、全国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全国地质资料目录等一批数据库系统集中管理,并统一对外提供服务。

八、测绘管理与服务

测绘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贯彻实施修订后的《测绘法》,发布实施《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公布管理规定》。完成了《测绘资质管理规定》等8部草案审议前的各项工作。地方测绘立法取得重要进展,已有3个省(区、市)出台测绘管理条例,13个省(区)的测绘管理条例草案已报当地人大或审议。

测绘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图市场整顿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共查处地图违法案件5000多余件,没收各类违法地图制品150多万件。

测绘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全国6800多个测绘资质单位开展了质量自查,取消资质165个,降低等级36个,缓登36个。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布实施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全国1:5万地名数据库、全国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成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

测绘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国家中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工程与空间决策》、《遥感影像处理原型系统设计》等投入使用。

测绘系统对外提供地形图约65万张,大地成果约6.9万点,航展成果约31万片,数字地图约7万幅,数据量约为63TB;编制出版了各类地图1572种、图书454种,总印数1.2亿多册(幅)。

办公室

负责全局性会议管理和组织安排工作;负责气象科普的管理、组织协调;负责政务信息、文秘、机要、保密、目标管理、宣传、综合档案、信访、安全生产、外事、办公自动化工作;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工作;组织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总结、及有关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检查、催办。

负责联系海南省气象局后勤保障中心。 应急与减灾处(海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组织拟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服务发展规划、农业气象及专业气象发展规划;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及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气象服务业务管理工作;组织突发公共气象保障工作;承担海南省突发公共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管理工作;负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管理。

负责联系海南省气象台(预报服务部分)、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观测与网络处

组织拟定和实施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布局规划;负责气象信息网络的规划布局和管理;负责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技术和业务能力建设的管理、指导;按照职责权限审核气象台站调整;负责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业务管理;负责无线电频率管理;负责拟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并监督实施;负责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负责联系海南省气象信息中心、海南省气象探测中心 。 科技与预报处(气候变化处)

组织拟定和实施气象预报、气候预测业务发展规划;负责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业务,气候业务技术和业务能力建设的管理、指导;组织协调灾害性天气联防;负责气象科研工作的管理;组织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组织协调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负责气象资料开发应用的管理工作。

负责联系海南省气象台(预报业务及科研部分)、海南省气候中心、海南省气象学会秘书处 。 财务处

组织编制全省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协调以双重财务体制为基础的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落实省级双重财务体制工作;负责全省气象部门国有资产、基本建设、财务、统计、购等管理工作;负责全省气象部门资金账户管理,监督部门各类资金支出情况,检查、分析部门各类资金使用效益;负责并指导基层气象台站建设规划;负责指导全省气象部门财务核算工作。

负责联系海南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人事处

组织拟定和实施气象人才发展规划;负责省气象局党组管理干部的任免及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负责全省气象系统机构编制、劳动工资、保险、教育培训、职称评聘、人事档案、干部录用调配、考核、奖惩、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等各项人事改革和管理工作。

负责联系海南省气象局培训中心 。 政策法规处(海南省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

负责气象法规拟定及监督实施、规范性文件法核、气象行业管理、气球施放管理、防雷减灾管理、气象标准化管理和综合调研等工作;负责气象法制事务工作,监督指导、协调和管理全省气象执法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听证工作;负责防雷、施放气球人员资格认定的指导监督工作;负责气象科技服务管理工作;承担省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负责联系海南省防雷中心 。 监察审计处(与党组纪检组合署办公)

负责全省气象部门效能监察、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党风政纪教育和党内纪律检查工作;负责干部违纪案件的查处和申诉工作;加强行风建设指导;负责组织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建设以及接待和处理群众对监察对象违纪违法的检举等来信来访工作 。 行政审批办公室

负责归口管理全省气象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统一组织安排资质、人影组织资格及其他气象行政许可(审批)的现场勘察、检测、检验、鉴定、专家评审、听证、培训、考核、认定等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气象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实施办法、审批流程和审批程序及各项制度;统一调配并监督检查本部门有关单位的业务管理和技术人员按照法定期限完成行政许可(审批)事务性工作;组织协调有关执法或管理部门对管理相对人遵守行政许可(审批)决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完成本部门与省政务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 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担省局机关、直属单位党建工作;协助地方党委推进气象部门党的建设,指导市县气象局的党建工作;负责省局机关工会、妇女、共青团、青年、侨务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和侨务工作,归口管理省级机关、直属单位生育工作;指导全省气象部门青年工作。承办省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具体工作;负责指导全省气象部门党建、群团工作;指导全省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指导检查全省气象部门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等工作 。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负责全省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协调、检查全省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的落实;负责省气象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全省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 海南省气象台

制作和发布全省范围内中期、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海洋水文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向省委、省、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气象服务;为重点工程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对市、县气象台站提供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指导;开展天气预报科学研究及成果推广等工作 。 海南省气候中心

负责制作和发布气候、气候变化等预测服务产品和信息;承担气候应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大气环境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等工作;组织开展相关业务技术研究和开发;对市、县气象台站提供相关业务技术指导 。 海南省气象信息中心(海南省气象档案馆)

负责气象信息网络建设和维护、气象信息传输与共享、气象信息网络实时运行和监控、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开发等工作;承担省气象档案馆的日常工作 。 海南省气象探测中心

负责全省气象装备保障业务与技术指导工作,负责气象计量检定、技术监督和技术保障工作;负责全省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运行监控、技术保障与业务指导工作;负责大气探测技术、方法的试验、研究工作 。 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负责发布全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负责全省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负责省级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负责行业和专项气象服务;负责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公众满意度调查;负责气象节目制作、专业气象服务网站的管理和维护,负责市、县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指导;承担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建设、运行和维护;承担公共气象服务技术和产品研发;承担气象频道本地化管理实施工作;参与全省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规划制定;负责中国气象报记者站日常工作 。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农业气象中心)

负责制作和发布热带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卫星遥感等预测服务产品和信息;对市、县气象台站提供相关业务技术指导;负责气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 海南省防雷中心

负责雷电监测预警专业服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事故调查和技术鉴定、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防雷工程质量监督及竣工检测、防雷装置检测、雷电防护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等工作;向社会提供雷电防护技术服务 。 海南省气象局后勤保障中心

负责省气象局大院和永庄大院土地、办公用房和住宅的产权、产籍管理工作,房产、公共设备、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改造、修缮工作,饮食卫生、饮食安全和餐饮保障服务工作,水电、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环保、防疫、卫生、绿化等物业管理工作,节能管理工作;承担省气象局机关公务用车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户籍、生育管理工作;负责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海口市、区、街道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及相关工作的协调、组织实施工作 。 海南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负责省局机关、直属单位和有关单位资金往来、会计和税务业务;负责监督、审核各单位财务活动;承办各单位国有资产的财务核算工作;承担会计档案工作;承担财务分析、财务报告工作;承担财务核算软硬件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 。 海南省气象学会秘书处

承担海南省气象学会日常工作;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承担气象科普工作;承担《海南气象》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开展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民间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负责防雷、施放气球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考核及认定工作 。 海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承担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承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的管理工作;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收集、统计上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情况,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评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负责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作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和考核;对市、县气象台站提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指导 。 海南省气象局培训中心

承担面授教育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承担在职教育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承担远程教育网的运行和监控管理 。 儋州市气象局 琼海市气象局 文昌市气象局 万宁市气象局 东方市气象局 五指山市气象局 澄迈县气象局 临高县气象局 定安县气象局 屯昌县气象局 琼中县气象局 昌江县气象局 白沙县气象局 乐东县气象局 保亭县气象局 陵水县气象局 海南橡胶气象台 海南农业气象大丰试验站 海南农业气象保亭试验站 海南农业气象南滨试验站 海南农业气象东和试验站 海南农业气象西庆试验站